院子里长的是绿韭菜呀
不要割呀
你就叫它绿绿地长着
走咧走咧,走远咧
越走越远咧……
一首干净纯粹的《花儿》萦绕着荧屏,萦绕着观众的心,伴随着涌泉村走向金滩村,走向闽宁村,走向闽宁镇,走向闽宁经济开发区,伴随着憧憬越走越远咧……当年,党中央决定实施东西对口扶贫协作,指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时任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心系宁夏,到西海固调研,做出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创建闽宁村!电视剧《山海情》基于这个时代背景,展现贺兰山脚下这片当年依然贫穷的土地,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政策的指引下,开出金灿灿的美好生活之花。
各种情节与情感的冲突与交融,构成了《山海情》精彩情境的基础,立体展现了主角马得福以及戏精陈金山、人精马喊水、作精马大有等各色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反映了立足福建宁夏现实、深情扎根扶贫发展的工作本质,把观众的心和时代的梦紧紧地拴在一起走咧走咧,越走越远咧……
观念与作风的冲突与优化
下沉偏远贫困乡村的干部形象,以往的影视拍摄过不少。而我们从《山海情》看到的这些干部,却又与以往的影视人物迥然有异。这些扶贫的干部,实际上是现实中援夏干部,他们不仅仅带去了扶贫资金,带去了管理经验,还带去了沿海先进地区的开拓思想和务实作风。这部剧除了影视中常见的针对群众“扶智扶志”外,还富有新意地突显对贫困地区领导干部的“观念扶贫”“作风扶贫”。
陈金山是具有管理企业经验的领导干部,可以说是以“CEO”的角色在做扶贫工作,围绕着“找项目,找渠道,找市场”,结合西海固吊庄实际实施发展经济模式。当地干部群众观念不够开放,对新事物存在怀疑和畏惧,他就扎根在一线反复做工作。马得福就是在他的言传身教下,逐渐成长起来。另一个主抓农业生产的麻副县长,也成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心细的观众就会思考,为什么村民们种地缺水的时候,不见他的身影?推广蘑菇种植的时候,也没看到他的出现?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分管农业的他,竟然不认识来自厦门的农业专家凌一农。两人见面的时候,竟然依靠报纸来相互介绍。麻副县长下乡来,也只在村部听取汇报。可他听取了马得福的汇报后,仍然一意孤行要树立金滩村为典型,这是一种明显的官僚作风。面对麻县长的要求,耿直的马得福陷入了两难境地。但陈金山、凌一农的工作作风已深深地影响了他。他说,陈副县长不在,凌教授不在,他就必须扛起来。于是出现了后面的脱稿演讲事件,使蘑菇滞销问题有了转机。但地区领导杨书记的思路还是不够开拓,局限于让领导干部买蘑菇,让单位食堂做蘑菇,以致于麻副县长下乡吃农家菜“改善伙食”。最后,还是凌一农的全国销售经营模式,长久解决了蘑菇滞销的问题。
凌一农的“经营模式”,着实拓宽了当地领导杨书记服务菇农的思路,提升当地政府的施政水平。“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进行地区帮扶,除了对贫困群众进行扶持外,还要优化扶贫队伍,培养一批真扶贫、懂扶贫的领导干部,中央的各项扶贫政策和惠农举措才能在基层实践中遍地开花。我想,这也是《山海情》深刻思索的亮点所在。
民俗与风情的冲突与交融
《山海情》民俗特征浓厚,深印着的文化地理的胎记,使电视剧的“吸睛性”大大增强。几个少年翻山越岭欲逃出山村,最终被揪回来,得宝在挨打时咬牙切齿地说:“早上煮洋芋,中午蒸洋芋,晚上烤洋芋,我吃够洋芋了!”以及白麦苗等女工在莆田工厂食堂吃米饭配各色南方小菜,上街买吉祥美食“红团”等“风物特写”情节的塑造,突显了闽宁两地对比鲜明的习俗,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该剧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感,还通过人物方言体现。挂职副县长陈金山因为抓小偷的遭遇被撇下火车,在派出所与民警对话犹如“鸡同鸭讲”。说的人各种比划,听的人一脸懵逼,诞生了“老教授研究自杀”“小偷要搞科研” 等让人啼笑皆非的桥段。他后来在开会时,还得借助现场翻译。两年之后,陈金山挂职期满,马得福来送行。陈金山突然冒出来一句西北方言:“那……我(额)走了。”马得福笑着学起他的莆田腔普通话:“那我好好工(肛)作,等你回来。”陈金山不由一乐:“很标(biu)准啊!”后来麦苗冲进火场救火,作为先进代表回家乡宣讲,被厂长夸赞很有拼劲,她讲了一句经典的闽南语“爱拼(biang)才(jia)会(ai)赢(yang)”。这些方言穿梭的片段,不仅仅负责搞笑,背后还牵系着闽宁两地人之间的关系变化。一开始双方“鸡同鸭讲”,互不理解,到后来变成了互换方言,在不断的磨合中,打破了地域、语言、文化的隔阂,感情越来越深厚。
值得一提的是,海吉女工们刚到莆田电子厂,技术培训时女老师用莆田话示范,女工们仿佛听天书一般,车间杨主任严苛地说:“这是车间,不是普通话教室。”这个桥段,如果让女老师用带有浓厚莆田口音的普通话示范,而女工们依然听得云里雾里,会更符合工厂希望女工尽快掌握技术的初衷,也会进一步体现两地口音的重大差异。总而言之,编导把良苦用心藏在本剧方言里,使原声版的《山海情》更体现地方习俗,更接地气。剧中还大量使用歇后语、农村土语、谐音和人物外号,既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极大提升了地域风情的表现力。这些富含民俗灵性和活力的“梗”,使观众看起来更加过瘾。
传统与变革的冲突与呼应
表现大时代创举的作品,需要足够的思想穿透力。如何穿透繁杂的现实,在零碎的细节中把握时代的总体性特征、理解整个时代人的追求与精神,对扶贫攻坚剧而言,有相当的难度。而《山海情》能够引领着观众的心,冲刺豆瓣高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善于将精准扶贫,与革命传统、时代追求同时置于丰厚的历史土壤中进行表达。
尚铁龙饰演的当过红军的老支书,是有生活原型的,现实中真的有这么一位老红军。《山海情》的出彩,就是具有非虚构的纪实属性,有时甚至让人恍惚以为在看纪录片。这老爷子挺有意思,孙子水旺和小伙伴要逃到外面讨生活,老爷子没有责怪他,反而因为孙子被抓回来“羞你爷的脸”,说不要学你爹,去吊庄地嫌苦没几天就跑回来了。当全村“吊庄”人员动员会进入僵局时,作为一名老革命,老支书的觉悟与担当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他站起来,问:其他留下来吊庄的人是咋活的?扶贫干部趁机介绍吊庄的有利环境、扶持政策和长远美景。老支书说了一席铿锵有力的话,“虽然咱们这个地方穷,但人不能把骨头给穷没了”“虽然开始条件艰苦,但是也不能当逃兵啊”“有奔头那就不算苦,没奔头才叫真的苦”!他带头报名吊庄,扶贫干部头疼的问题就这样一鼓作气地迎刃而解。而他的儿子马大有,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刺头”形象,带头当吊庄“逃兵”,毫无顾忌吃“扶贫鸡”,把贷款全部安在儿子的名下,气跑了儿子之后,还一把邪火烧了菇棚……搞得村子鸡飞狗跳,麻烦不断。我们的确不能要求,像李大有这样一个西北偏远地区的农民有多么高的思想觉悟。他们需要的是实打实的好处,看得见、摸得着。这家子的第三代水旺去福建打工,娶了当地富商之女,按李大有的愿望回乡创业,赡养老人,一家子算是苦尽甘来。
革命、变革、发展的历史轨迹,在这一家三代人身上得到呼应。它在提醒人们,扶贫工作与革命传统的历史使命一脉相承。正是对“闽宁村”好几家村民三代人的真实描摹,才有利于观众在更深广的历史背景中感受扶贫攻坚事业的新时代特征。《山海情》把对革命、改革、发展的思考,以其乐观主义和现实主义真切贯穿于“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乡村故事中,体现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为人民服务”的大道上迈步向前,走咧走咧,越走越远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