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乾州蕞娃的头像

乾州蕞娃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2/20
分享

爱我乾县

爱我乾县

乾州蕞娃

答应袁富民老师,替他完成《检察文学》的约稿,我有些诚惶诚恐。袁老师因为近日身体微恙,所以把这项艰巨的任务转包给了我。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一直以来我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文字工作者,而不是文学工作者,毕竟“文字”和“文学”差的不是一点,而是两点。能不能写好这篇文章,说句实话,自己心中还真的没有底。怪就怪,自己心直口快,接下了帖,现在只能勉为其难。

此时,距离2019年接受《文学陕军》微信公众号邀约写下《你好,乾县》,已经有四年只隔了。那时候,自己刚过不惑之年,也就天真地认为自己真的“不惑了”,所以文章很是稚嫩,不成体系。在这四年里,我不断反思文章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同时,在文章的开篇,我还必须声明:这篇文章的题目受到了乾县文联原主席周海峰老师的影响。《我爱窑洞》和《爱我窑洞》的典故在乾县广为流传,一字之差,但化腐朽为神奇,一管窥豹,从中可以周老师驾驭文字的能力。

我的本职工作是一名普通的乡村语文教师,是教育战线上一名年轻的老同志。1996年师范毕业,到现在已经快三十年了。在这些年的从教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现在的教育变得如此艰难?个人认为,关键是因为孩子们对乡土文化了解不够,导致家国情怀的缺失。家国家国,有家才有国,不了解家何谈爱家,不爱家何谈以爱国?没有家国情怀,就没有了榜样力量,也就没有了前进动力。基于这样的考虑,从2016年开始,我开通个人微信公众号,以宣传乾县地域文化为己任,至今为止发布个人原创作品千余篇。

乾县是一个文化大县。为什么这样说,这就需要我们先明确什么叫文化?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具体而言,人类文化内容指群族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制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精神图腾等等。

2017年,袁富民老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乾县的文脉和人脉》在“乾县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一经发布,大家纷纷点赞收藏,转发留言,一时传为乾县文坛佳话。

“前人之述备矣”,那就索性不写了,毕竟“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然任务接下来,文章还是要写,怎样写,“览物之情,得无异乎?”,那就简要谈谈我对于乾县的认知和感受。

首先,乾县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表现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乾县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繁衍生息,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境内已查明有88处古遗址,在古村落遗址中有3处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乾县城北梁山上的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合葬墓——乾陵,是国务院1960年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乾陵依山而建,有唐代帝陵之冠”的美誉,也是惟一一座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尽管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看到历史典籍中记录的乾陵规模宏大,蔚为壮观的地面建筑群,但通过尚存的无字碑、述圣记碑、翁仲、翼马、华表和六十一王宾像等110件大型石雕,仍可显现出千古帝陵恢弘博大的气势。现已挖掘的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中书令薛元超、燕国公李谨行五座陪葬墓,共出土文物4300多件。300多平方米绚丽夺目的唐代墓室壁画,是中国古代地下艺术画廊。150多平方米镌刻精湛的石椁线刻画,为唐代石刻绘画中的艺术瑰宝。3700多件造型别致的唐三彩,为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璀璨夺目的明珠。

这里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传说故事。早在4000年前乾地为黄帝之后的郮国属地,黄帝祭天好畤;秦统一六国,建都咸阳,秦始皇于此兴建梁山宫、甘泉宫,多次驾幸梁山宫,并在这里上演了“追斩嫪毐”“诛杀僚臣”的惊险一幕;汉武帝获白麟于城北麟沟,汉宣帝因万鸟临集城北神雀原写下历史上第一道保护鸟类的诏书,“汉宣帝元康四年(前62):前年夏,神雀集雍。今春,五色鸟以万数飞过属县,翱翔而舞,欲集未下。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捣巢、探卵、弹射飞鸟,具为令。”唐高祖猎豹于城东黑豹峪,唐太宗、肃宗、德宗、顺宗、僖宗等都因作战到过乾县。

自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11世纪的2000多年里,乾县一直为周、秦、汉、唐等13王朝的京畿重地。乾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和将相食采之邑。汉高祖还定三秦,率曹参、周勃、樊哙击章平军于好畤南,破之,围好畤,取壤乡(今让阎村一带);汉初功臣陆贾食邑好畤,今陆陌村有陆贾之墓;汉大将靳歙封邑于临平;东汉开国大将耿弇封好畤,今县城东侯村有耿弇墓;晋代名将周处讨齐万年战死陆陌、名将孟观大战齐万年于梁山;隋恭帝杨侑逊位后食禄好畤,今阳洪乳台村有隋恭帝庄陵;唐大将薛仁贵、马燧分别食邑于薛禄和汉马村;一代名将郭子仪数年镇守奉天,多次退敌;公元783年朱泚之乱爆发,唐德宗率太子、后妃、大臣数百人,仓皇出逃到奉天县城。在禁卫将军的浑瑊的指挥下,军民一心坚守奉天城,德宗在这里处理朝政达半年之久。回师长安之后,德宗于兴元元年(784)颁布诏书“制曰:京畿之内,属此寇戎,攻劫焚烧,靡有宁室。王师仰给人以重劳,特宜减放今年夏租之半。朕以凶丑犯阙,遽用于征。爰度近郊,息驾兹邑。供储克办,师旋攸宁,式当褒旌,以志吾过。其奉天宜升为赤县,百姓并给复五年。”,升奉天为赤县,归京畿直辖,奉天县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直辖县,这也是乾县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1912年历时百日的乾州保卫战,更是对于促成南北议和、巩固辛亥革命成果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学者甚至指出,辛亥革命的成功,陕西至关重要,而保卫陕西革命,乾州守卫战应推首功。

这里既有古代帝王将相、王公诸侯的足迹,也有文人骚客、名臣贤士的身影。据史书记载,庄子曾西游秦地,隐居乾县梁山以北的庄子塬,著成《南华经》。唐代的白居易、李商隐、温庭筠,元代的元好问,明代的刘基、李梦阳,清代的袁枚、林则徐及当代的郭沫若、叶浅予、舒同等人来乾旅游观光,都留有光辉诗篇和珍贵墨迹。

其次,乾县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表现为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乾县境内儒、释、道三教并存,体现了乾县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 乾县教育事业源远流长。西周时,乾境即有庠、序、校的设立。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州城始设学馆,宋时城乡设义学,元时设社学。从宋至明、清,先后在县城建立乾阳、紫阳、文明等书院。在乾县有陕西境内最早的书院——乾阳书院。据《乾县新志》记载,书院为唐之后儒生讲学之地,集文学之士,置丽正书院,为书院之始。本境书院自唐迄宋失考。乾阳书院,其前身为以元代关西夫子杨奂之名所创建的紫阳书院。尤其是清乾隆间,管侍御箴若世铭,道光间,路太史润生德,先后主讲,一时学风丕震,人文蔚起。咸称二公为名山长云。

乾县自古佛教盛行,境内名刹古寺颇多,唐代所建的兴国寺、化度寺、云寂寺、中曲寺、龙崖寺,明万历年间建修的铁佛寺,皆为史志有载的名刹。近几年来,多数修葺一新。以铁佛寺、弥陀寺、化度寺香烟最为茂盛。乾县关于佛教的最早记录大约可以追溯至秦嬴政4年(公元前243年),晋代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载:“西域沙门释利坊等至梁山,始皇以为异,囚之,夜有金人破户,一日飞去。”关于这一点,近年在乾县城关街道四里坊村出土了明代“重修大佛禅寺碑图记”就是最有力的证据。除此之外,乾县境内的佛留寺、佛留村、白马香严寺等,都和佛教传入中国有一定的关系。另,《重修大佛禅寺碑记图》中明确记载:(四里坊)佛堂庙和大佛禅寺遗址一带,曾经出现过“贝叶地翻,宝花天坠”这一奇特景观和天象。这些历史发现或者历史传说对于研究中国佛教历史文化都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最后,民间一直传说,“四里坊”是“释利坊”的谐音。

历史上,乾境道教庙观遍布城乡,以城隍庙为代表。乾县城隍供奉的神主为唐代名相诸遂良,他是初唐两朝元老,初唐四大书家之一,《唐人书评》赞誉其字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褚遂良任奉天(今乾县)城隍神主,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故事。据说,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四月十九日,是德宗皇帝的生日。奉天县令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他不想增加老百姓的负担,但不给皇帝贺礼祝寿,又于情理不通,整天苦思冥想,愁眉不展。一天夜里,他在酣睡中做了一个梦,梦见褚遂良在他的办公桌上写了“德泽四海”四个大字。醒来以后,书案上果然有一幅“德泽四海”的书法横幅,落款为褚遂良,而且墨迹未干。县令大喜,便把那幅字敬献给德宗皇帝,作为贺寿之礼。徳宗见是褚遂良的真迹,喜出望外,不但赏赐了县令,还免去了奉天县三年的税赋,奉天县的老百姓万分高兴。这一年奉天县正准备建设城隍庙,大家便尊褚遂良为城隍庙神主。

再次,乾县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表现为古朴浓郁的民俗文化。乾县民俗文化底蕴丰厚,不少民间艺术奇葩名播三秦。有激越委婉的弦板腔,粗犷豪放的蛟龙转鼓,百花争艳的民间工艺品如乾陵石刻、剪纸、高家庄泥塑等,还有脍炙人口的“乾州四宝”——锅盔、挂面、馇酥、豆腐脑及鸡面等名贵食品。在乾县,农历正月初二,凡家有亡人未过三周年者,叫有“新灵”,亲戚要带上香烛纸钱前往祭奠。初三日,走亲戚拜年才正式开始,这一与周边县区不同的民俗,是乾县人缅怀先祖、慎终思远的具体体现。

乾县古县城的龟形布局也是富含玄机。唐德宗建中元年(780),以国师桑道茂谏言,扩建奉天县城,取象玄武,筑以龟形。北城狭长伸出为龟颈,北门及瓮城为龟头,南门短秃为龟尾,东西门和小东门、小西门为龟之四足,南北十字高突,酷似隆起的龟背,纵横街巷,宛若龟背上的花纹图案。之所以将乾县城筑成龟形,因为乾城“山川形势论之,蜿蜒起伏,磅礴奔辏,郁郁葱葱,灵秀所钟,乃有崇墉,盘踞其中。此魏伯阳所谓‘玄武龟蛇蟠螭相扶者也’”(《乾县新志》·刘志芬<龟城说>》),故而“桑道茂言有天子王气,筑龟城以镇慑之。”(《乾县新志》·史赞修<龟城说>》)。后朱泚之乱,唐德宗避难奉天达半年之久,果验桑道茂之言据(《资治通鉴》)。

最后,乾县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表现为绵延不绝的文化传承。有据可查的乾县籍文化名人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奉天望族赵隐一家,有“一烈士、三宰相、五进士、六御史”之誉;唐懿宗咸通六年,邑人赵峻考中状元,此时的奉天县可谓文风鼎盛,人才济济。元代乾州人杨奂文思横溢,著述丰富,考中状元,深受宰相耶律楚材器重,曾任河南路课税长官兼廉访史,晚年告老还乡,创立“紫阳书院”,讲经论道,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被誉为“关西夫子”,其著作《还山遗稿》被收入《四库全书》中。在杨奂的影响下,明清两代,乾州人才辈出,明代宋钦、宋廷佐父子皆为进士及第,曾任刑部尚书、监察御史;明末黎玉田加封兵部尚书,世称“黎都堂”;宋企郊任李自成大顺政权吏政府侍郎,世称“宋天官”;清代王郡任福建水师提督、台湾镇标把总,对治理台湾,立下了赫赫功劳。明清考中进士的36人,考中举人的702人;著书立说者达二十余人。近现代以来,更是涌现出了有“东方莎翁”之誉的范紫东,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炳南、吕剑人、陈元方,文化教育科技界精英如张润泉、张秦伯、高维泰、祝宽、何文治、陈生玺、李佩成、刘文英、祝菊贤、许进等。文学书画艺术方面也是人才辈出,著名作家袁富民、强文祥、程海、董生龙、周海峰、杨争光、黄建国、沙石、杨景龙、史飞翔等,编剧余清泉、词作家屈塬,书画家李乐亭、胡恒、陈天民、唐永平、徐曼娜、王杰等。

啰里啰嗦,这文章又写长了,真不好意思。对此,如果有人要批评的话,我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要问为什么,我只能借用名诗人艾青的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因为“我爱脚下这片热土,爱他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一山一水,一人一事,在我的眼中,他们都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写作这篇文章,就是想把乾县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大家分享,想把乾县优秀的人脉和文脉传承下去,想让孩子们热爱自己的家园,认识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并进一步升华为热爱我们的国家、报效我们的国家,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才能真正实现民富国强,才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