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南部有一个小山村,地处秦巴山区,平均海拔770米,这里山大人稀,土地贫瘠, 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之前,村内水、电、路、通信基本不通,全村300户里就有94户贫困户,是一个穷得掉渣的地方,这个村就是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牛蹄镇林本村,陕西省安康市税务局干部张平就在该村担任第一书记,他扎根山区,深入群众,一干就是三年,率先在全市脱贫致富,谱写了誓叫日月换新天的脱贫攻坚进行曲!
回忆当时的情景,艰苦的环境,扶贫攻坚路上洒下的一滴滴汗水,他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为我们讲述了他身体力行扶贫济困,帮扶结对子,如何帮扶林本村贫困户任成兵一家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在时光的记忆里,留下了一段难以磨灭的有意义的经历。
2017年5月份,我有幸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帮扶林本村脱贫致富。到村之初,吃的是自己家里带的易储存的食物,睡的是村支书的办公室。有时候一桶方便面就能打发一天的伙食,后来村小学校长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让我交伙食费,在学校和学生们一起吃。尽管条件十分艰苦,但一想到身上肩负的使命和责任,那些还处在贫困线以下的群众,一股忧国忧民的情怀便油然而生。
记得第一次见到帮扶结对子的贫困户任成兵,那是当年5月23日,那天我和村主任老李一路,徒步到离村委会十几里的山沟里调查走访,第一户就到了家,当时映入眼帘的是低矮破旧的土墙房子,旁边搭有一个简易的牲口卷棚,周围散发着阵阵猪屎、牛粪味夹杂的恶臭。见到我们到访,任成兵放下手中的活计,热情的走过来,我迎上前去和他握手,那是一双长满老茧厚实的双手,他个子不高偏瘦,40多岁,看起来有些木讷,可能是长期居住大山深处很少与人往来的原故吧!经过交流得知,他家中7人生活,上有70多岁的老父母,下有两个上小学的女儿和一个四岁的儿子,一年辛辛苦苦在地里劳作,到头来除了家里必须的开支外,也只是维持个温饱,没有什么余钱。
看到任成兵家简陋的住房,几样陈旧的家具,就连像样的衣服也没有几件,要说值点钱的就是牲口棚里的一条牛、两条猪了,一家人的生计全靠屋团转那十几亩薄地,他和妻子每年种植一些大豆、红苕、土豆等农作物,再卖一两头猪就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像这样的家庭村里还有很多,祖祖辈辈在这贫瘠的土地生存,过着贫穷落后的生活,就是孩子上学,都是由于山高路远,有很多上到了初中就中途辍学回家务农,更多的是常年外出务工很少回到这贫穷的地方了。因为贫穷,所以落后。要改变村里贫穷的面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此我感受到扶贫任务任重而道远,从而萌生了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的强烈想法,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的生活。
由于任成兵家的贫困,他成了我重点帮扶对象,我们也因此交上了朋友,我经常和他拉家常,商量脱贫致富的办法。有一次我对他说,你家那么好的山场,就是一个天然的牧场,绿色植被那么好,水源又那么丰富,为什么不发展养殖业,养一些牛羊子,这比种地划算啊!他说:“大兄弟,我也曾考虑过,苦于投资太大,没有那么多的本钱,也没有人来经管,所以也就放弃了”。任成兵的话,引起我的深思:他不是那种固步自封,安贫守旧的人,心里也有穷则思变的思想,只是因为自身的条件限制了发展。我们这些扶贫干部就是要让那些有想法的贫困户,给他们提供优惠政策,必要条件,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才是正道。
为了改变任成兵一家七口的生活现状,我心里明白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不能只解一时之困,唯有通过扶持扶贫项目和产业发展,才能彻底断掉穷根的硬道理,因此我下决定帮他发展养殖业,让理想变成现实。我通过金融扶贫政策5321贷款,为他贷款50000元,帮他购买了猪仔,小羊羔,牛犊子来发展养殖,又让他参加养殖培训学到的技术来发展养殖。多少次,我们一起研究讨论养殖方法;多少次,我们一起把牛羊放到牧场,看到牛羊吃的膘肥体壮,我心里就有了一种成就感。在我的帮扶下,他自身努力奋斗,2017年底收入就超过了脱贫标准,他家从人均不足2000元增加到人均收入达到5000余元,当年他就光荣脱贫,被评为2017年度表彰的“自强标兵”,他家也从破旧的土墙房搬进了政府为扶贫村修建的集中安置点新房。
脱贫后的任成兵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每年都会出售十几头大肥猪,养二十余只羊,几头牛,总收入达到十余万元,人均纯收入逐年上涨,2020年达到人均万余元。任成兵为村里贫困户脱贫致富带了一个好头,为驻村第一书记张平做大做强产业帮扶工作树立了一个标杆。2019年,林本村已经完成针对户脱贫的“两不愁,三保障”五项标准和村出列的七项考核硬性指标,全村92户241名贫困群众中226人已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1.56%,顺利完成脱贫目标任务,实现了整村脱贫的可喜局面,多年的贫困村因此迈向了靠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康庄大道。
陕西省安康市税务局干部张平也因脱贫帮扶工作突出,先后于2018年度被汉滨区脱贫办评为“交友帮扶先进个人”、“2018年度优秀第一书记”,2019年度被陕西省税务局表彰“树典型、学先进”扶贫攻坚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