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成栋的头像

孙成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8/15
分享

纸刀

纸 刀

孙成栋


薄薄的一张白纸,竟成了一把锋利的“刀”,在皮肤上划下深深的口子,继而是淋漓的鲜血、钻心的疼痛。

这样的情景,你遇到过吗?前几天,我就碰上了被“纸刀”割伤的一幕。当时,我到文印室去打印一份材料。几分钟后,文印员将文稿打印在一张A4纸上递给我,兴许是由于心里着急,我猛地伸手去拽。纸还没有到手,一阵强烈的锐痛袭上手指,又迅即朝心窝里蔓延开来,仔细一看,原来手指让纸给割破了!

一下子还真有些纳闷,我的皮肤属于粗糙型的,用女儿的话说“夏天蚊子一只不叮,因为怎么也锥不进去”,想必手指上的皮肤也并不娇嫩,可居然让一张不起眼的纸片给划开了,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文印员大姐连忙递上创可贴,并告诉我,可别小看这一张纸,它看上去绵软、单薄而轻柔,根本没有锋利的刃口,可一旦遭逢碰巧的角度、较快的速度,就足以成为一把“隐秘之刀”,让人猝不及防而又倍感震惊。

文印员大姐还说,自己也有过几次被“纸刀”割伤的经历。她感慨道,那些看得见的刀一般并不容易误伤到人,反倒是像“纸刀”这样的看起来与刀不沾边的“刀”,一旦伤人,刀口子也许并不显眼,但那种隐隐的痛却久久无法消弭。

不禁联想到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一位企业家到一户特困家庭慰问,我赶去报道。为了获得更好的报道效果,我将注意力聚焦在特困户上小学的女儿身上,不仅拍下了企业家向他递送爱心款、文具的多个特写镜头,还一遍遍地问她有何感受。小女孩虽然竭力配合着我们,可那清澈如水的眸子里,不时掠过尴尬的涟漪。第二天的报纸上,这篇报道在显著位置以大篇幅刊出,还配发了大幅照片。

报道得到多方好评,但我总是忘不了小女孩忧郁的眼神。那张墨香氤氲的报纸,在我们眼里是浸透多种元素的“爱心笺”,可对于小女孩那颗纤尘不染的自尊之心,又何尝不是一把“纸刀”呢?

今年母亲节前夕,一位朋友发给我一张“最伤妈妈的八句话”清单:“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有事吗,没事?我挂电话了”、“说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我吃什么我知道,别给我夹”、“叫你别收拾我房间,东西都找不到了”、“好了好了,我知道了,真啰嗦”、“你那一套早过时了”、“我有分寸,别说了,烦不烦”……朋友还在“清单”的最后画了一面镜子。

自检之下,不免汗颜,自己或多或少也说过其中的一句或几句。这八句话刻画了不少人在面对母亲时的“本能”态度,而这每句看似轻淡而随意的话,难道不是一把把“纸刀”?

在每位母亲心中,孩子永远是那片最柔软的自留地。面对自己的孩子,哪怕是再刺耳的话语,似乎都能为母亲的宽容所化解。只是在遭遇“纸刀”的过程中,母亲的眼眶不知湿了多少次,心口不知疼了多少回。

细想起来,“纸刀”虽然并非生活的主色调,却不时在我们身边闪现。一张冷漠的脸庞,一句无情的话语,一份未践的承诺,一束傲慢的目光,一袋乱扔的垃圾,一只浪费的馒头,一声粗暴的呵斥、一封造谣的邮件,一次无人敢扶的跌倒……都会有人因此而被“纸刀”割伤。或许,在人生的交响曲里,“纸刀”只是几丝不那么悦耳的杂音,却往往在不经意中使蔚蓝的心穹蒙尘。

多一点细腻,多一层体贴,多一丝呵护,多一缕温存,多一寸爱心,多一份理解,也许,“纸刀”的暗锋就会被悄悄融化。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