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海之滨到黄浦江畔,五百里路云和月,都浓缩于一周的充穗时光里。
平生参加过的“业余充电”不计其数,每当获得充沛的新能量时,那种愉悦和欣慰总是漫溢心扉。而这次赴复旦学习却有些特别,欣悦之中又夹杂着挥之不去的歉疚。
那天,我正在母亲的病房里忙着,突然接到单位办公室的电话,告知我有一个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习的好机会,经领导班子研究,初定派我前往,但想征询一下我的意愿,如果家庭等方面实在有困难,可以调整人选。
说实在的,如果是往常,我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作为一名基层新闻工作者,能到全国新闻院校的翘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充电,该是多么让人梦寐以求、多么激动人心的美事!可这份喜悦稍纵即逝,母亲患癌正在化疗、妻子手术刚刚出院的现实,让我不得不忍痛对自己说:这次就算了吧,我去上海,家中的两个病人怎么办呢。
“机会难得,不去太可惜了,我这边的困难可以克服……”正当我准备把放弃外出学习的打算告诉办公室人员时,正输着液的母亲却在一旁低声劝起我来。想必老人家从我与同事的通话中,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老父亲也在一旁说,如今的发展日新月异,不学习怎么跟得上趟呢,这样的机会可比金子还贵,尽量创造条件去吧。
一瞬间,我的心中五味杂陈,眼眶甚至泛起些许湿意。母亲自今年五月被确诊为恶性淋巴瘤以来,先后经历六期化疗,其间的艰辛与曲折,已在我的数十篇文字里被详尽描述过。而在多个亟需家人在场的关键时刻,我却因工作上的突发情况抽不开身,让望眼欲穿的母亲一次次失望,甚至手术前的签字都是老父亲完成的。而母亲不仅从未责怪过我一句,还一再安慰我“工作要紧”。
有时候,母亲夜里需输液,我考虑到自己白天太忙,很少有时间陪母亲,就主动要求承担夜间陪护的任务。可母亲看我频频加班,担心我身体吃不消,就反复请求护士把输液速度调快,以让我早点休息。虽然这个“非分之求”一次次被拒绝,老人家却依然不放弃“努力”。
那些日子里,多亏了妹妹和老父亲的悉心照应,母亲的治疗方得以平稳进行。特别是老父亲,已届八十高龄,却一直陪着母亲住院,俨然一位最贴心的“护工”。尤其遇到我们兄妹仨都走不开的个别“极端时刻”,老父亲“一个顶仨”,忙里忙外、跑前跑后、爬上爬下,毫无怨言。
想不到这次,好不容易有了些照料母亲的工夫,却又被一个电话打乱。而意料之中的,是双亲一如既往的理解和宽宥。纵然这次赴沪是母亲患病以来我时间最长的一次远离,纵然老人的病情起起伏伏,他们也总是将儿女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唯独忘了自己。
父母的支持,让原本铁下心不赴沪的我,不禁动摇起来。毕竟,融媒体中心成立不久,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新生事物,面对一个个素未涉足的全新领域,需要学习的东西、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地方实在太多。再说,我所负责的综合采访部,是整个融媒体中心最大的一个部室,打铁尚需自身硬,欲带好一班人,唯有先让自己“强壮”起来。
令人感动的是,听说我要去复旦学习,妹妹也为我“减压”,表示会竭尽全力把母亲照顾好,让我不要担心。一席朴实而温润的话语,让我原本备受煎熬的良心稍稍安顿了些。
那天到家时,已是灯火阑珊时分。妻还未睡,见我回来了,一脸的焦虑顿时退去不少,但听我说母亲的精神状态不错时,她的神色才真正放松下来。这些日子,也真难为妻了。当时,得知母亲开始新一期化疗,妻不顾自己刚动过手术,让我多多服侍母亲,而她可以自理。
其实,尽管妻动的是微创手术,但胸腹部也打了四个小深洞,一个多星期了还未完全愈合。在我照料母亲时,她只能自己硬撑着下床,做些简单的饭菜凑合一下。
躺下好久,我都没有勇气告诉妻赴沪学习的事。直到妻见我似乎怀着心事,主动询问,我才吞吞吐吐地如实相告。没想到,我的忐忑只滉漾了几秒钟,就被妻的鼓励给抹平了。一边说着,她还准备起来为我收拾行李,被我硬摁住手才作罢。
那夜,我翻来覆去无法入眠,脑海里一遍又一遍浮起的,是平日里对家人的亏欠。作为一名常年奔走于基层和一线的新闻人,每天双脚叩击大地的步数几乎都达“1万+”,却最多只有一成是为家人而奔忙。无论对父母还是对妻女,我都有着太多的缺位时刻,可受尽委屈与苦累的他们,依然甘做我的风雨后盾,无怨无悔。
怀着感激与愧疚,更带着动力与期冀,我踏进复旦的“赋能课堂”,踏入一座有着92年历史、全国排名第一的新闻学圣殿,也踏上一段被赋予全新视野的航程。虽然不可能一下子驶入大海深处,但我依然格外珍惜这短暂却充实的航行,哪怕仅仅是感受海的气息、眺望海的浩瀚、领略海的蔚蓝,也会让我们的桨划出全新的活力。
广袤大上海,精英巨擘无数。有缘在复旦遇到多位享誉四海的新闻界“大咖”,是我毕生的幸运。张涛甫,窦锋昌,贺炜,沈国麟,王迪,许燕,黄杨,朱春阳……每一个光芒熠熠的名字,都蕴含着一部励志的传奇,代表着一个领域的高度。他们尽管术业不同、经历各异,却有着铁肩担道义、妙笔写真章的共同情怀与风骨。更重要的是,他们绝大多数在媒体一线摸爬滚打、浴火重生过,这一艰辛又壮美的历程,决定了他们的授课能够远离“纸上谈兵”,而赋予人一种大地般笃实、厚重、真切的力量。
尤其让人暖心的是,作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张涛甫,甘当打头阵的“先锋”,亲自为我们讲授第一堂课。围绕“中国传播格局转型与新宣传”这一主题,张院长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既注重理论的高度,又彰显现实的温度,既放眼时代旷野,又立足县区坐标,让人耳目一新,启示多多,转型发展的春潮一次次在脉管在心房激荡。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窦锋昌,曾在全国首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潮头逐浪18载,并任《南风窗》杂志社社长。本次讲授中,他以“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问题”为主题,结合自己在南方这片“最热”发展热土上的新闻实践,引领大家一起梳理问题、剖析症结、寻找钥匙、思索未来,让人于困惑与怅惘中看到不灭的希望之光。
一位秀外慧中又矫健干练的女子,一朵曾获“中国新闻奖”的铿锵玫瑰。《中国日报》主任记者贺炜,这次应母校复旦大学之邀,为我们献上一堂秉持全球视角的精彩讲座。常年穿梭于国际风云的她,多次参与达沃斯论坛、金砖国家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等重大活动报道,那副柔肩上,落满星辉与月光、霜雪与风雨。而这些经历,也使她的“地方外宣与融媒体实践”之课极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引领我们将外宣触角伸向更辽阔的远方。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上海滩上媒体发展的壮阔风云,是整个华夏新闻传播事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也是一只高高耸立的风向标,引领全国媒体矩阵破浪前行。植根于上海的全媒体新闻资讯平台——“澎湃新闻”,历经筚路蓝缕的艰苦跋涉,目前已成为全国媒体融合发展的领跑者。其副总编黄杨所作的“澎湃新闻全面转型之路”讲座 ,既给人以震撼与警醒,又给人以呼唤与信心。
身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美国耶鲁大学福克斯国际学者,沈国麟在讲授“中国城市对外传播”时,以“地球村落”的思维、渊博扎实的知识、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大家如饮清茗、如沐薰风、如获珠贝,体会到每一个人的担当与奋进,都会奠基一座城的振兴与繁荣。
许你一路风雪,燕衔春泥悄至。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博士后许燕,从担任“中国新闻奖”评委的亲身体会切入,就“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闻报道写作”进行专题辅导,指出问题一针见血、指点路径精准靠实、指导业务循循善诱,并勉励县区级融媒体抬高目标追求、多出精品力作,让人倍感深挚。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朱春阳、副教授王迪,分别就“全媒体集团创新发展策略”和“城市形象设计与品牌打造”进行讲授,既高屋建瓴又细致入微,既针砭时弊又指点迷津,为新时代全媒体产业发展和城市品牌形象培植提出许多新理念、新机制与新举措,如淅沥春雨洗亮一双双眼眸、滋润一方方心田,指引我们在对明天更美好的期待中栉风沐雨、星夜兼程。
真挚,犀利,温煦,赤诚。每一位授课者,每一堂课,都让人有“脑洞大开”“醍醐灌顶”之感。导师们以各自非同凡响的学术历程、学术硕果、学术思想、学术操守,告诉我们、启迪我们,什么是真正的新闻,哪里有真正的新闻,如何挖掘真正的新闻,如何传播真正的新闻,如何成为优秀的新闻人,如何矢志坚守新闻理想,如何让新闻传播永葆合力与活力,如何让媒体发展拥抱新时代……他们是真正的“大师”、民族的“脊梁”、社会的“良心”,无愧于“新闻金穗”的光泽,却全然褪去了那种绚烂耀眼的异彩,而给人以一种色泽温润、华而不炫、贵而不显的玉质。
而最使我动容的,是他们扎根于灵魂深处的“精神风骨”。将“非虚构”与“在场”作为信条的这群“新闻圣徒”,用无声的寓言启诲我们,新闻是一种选择性记录,受时间、空间以及媒介手段所限,常会造成集体性失声和失忆,致使许多本该被记录的话题遭遇集体性冷落。而“非虚构写作”记录那些被时代“主旋律”遗忘的人和事,用新闻的长镜头记录斑驳纷扰的世界,绘就了正史之外的历史图景,能让人看到历史背面的沉重记忆。
那串阳光如瀑的冬日韶华里,这些用良知与责任熔成的真知灼见,仿佛一把种子,撒落于们心灵的缝隙深处,看不见、摸不着、嗅不到,却会在一场雨后,绽出理性的芽,顶出不畏的须,伸出常绿的藤,抽出含爱的穗。
“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觉脚下的路,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徜徉于申城的灯火里,许巍舒缓却又透着坚毅的歌声在晚风里回荡,宛若我奔腾不息的心涛。
当年,这首歌是许巍献给玄奘大师的心语,蓝莲花象征着希望、自由、永恒、平静……想着这些追求极致技艺和卓然成效的新闻达人,我的神思一下子穿越光阴的雾霭,仿佛看见西行的路上,迎着玉门关外的漫天黄沙、顶着高昌城的炎炎烈日、涉过孔雀河、翻越大雪山的三藏法师,为了一圆心中的梦想,逶迤远行的动人情景……
而跋涉路上,每一次“偶然”的遇见,或许都源于一程“必然”的修缘。宛若梦里飘来一片红叶,莫要惊诧于它的无端,或许它是一段风雨修行的写真。于我,在追寻新闻梦想的修行之路上,复旦的这些“一课之师”,必将成为我的终身之师,让我在未来的蓝海上,获得长久的心灵滋养,施以更加执着的修行。
学习期间,许是出于对疫情的忌惮,晚上我校外什么地方都没去,就在校园里散散步,再回客房里,反刍白天所学内容。累了,就起身伫立于窗前,遥望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天际线。夜色中,大上海的万千繁华无边无际,而映入我眼帘的只是其中一角。那闪亮的高架犹如一条看不见尽头的长龙纵贯于天地间,从远方而来,又向远方绵延而去。夜已深深,滚滚车流仍奔腾不息,似江潮层层漫过。
这个沧桑而又现代的城市,以人文滋养着风华,以实干创造着奇迹,以速度彰显着效能,以包容传递着暖意。心海上,不由得浮现起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和一大会址的一幕幕。这堂特意安排的“实践课”,堪称一场精神的洗礼和灵魂的震撼,不仅使我们领略到革命洪流中的上海担当,也让我们憬悟出上海发展为何总能立于全国潮头,包括新闻传播事业。
“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无论岁月如何变幻、世事如何喧嚣,这座城市里,总有一束光,让我们豁然开朗,不再一己呢喃,也不满足于窃窃私语。那一切天籁与地籁,都在满目蔚蓝下汇聚。世界瞬息万变,唯有一颗追梦之心永远澎湃,让所有风雷皆成风景。
有些人萍水相逢,却值得永远怀忆。有些事随风飘零,却早已植根心田。有些歌无词无曲,却因一种风骨而永恒。“只要在复旦听过哪怕一次课,您就是我们的校友。”张涛甫院长的话言犹在耳,而离别时刻已倏然来到。话虽短,包含的勉励却足以捻成长长的线,让一颗颗共同的新闻之心长相牵、长相忆。
风从海上来,而你一直在等待。客车在时光的跑道上飞驶,仿佛弹指一挥间,乡关已在望。我的思绪也在指尖上停泊,化作一船载不动的愁絮。彼刻,瓦蓝的天穹下,有阳光、有微风、有鸟翅,就让那飞絮伴着晚霞起飞吧,飞向黄浦江,飞向黄海滩,飞向新闻的矿藏,飞向未来的航线,飞向为我守候的每一个人,飞进你期盼已久的目光里。
沪上时光,因你难忘。我是归人,也是过客,更是行者,永远的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