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以感性示人的,散文以情节,小说以事件,都讲究以具体形象来感染人。诗歌尤其以情感来打动人,这情感来自丰盈灵透的意象和意象群的流动变化。所以我们说,诗歌是感性的诗歌。创作者抒写自己对人生社会的强烈感受,读者感受诗中感染人的感性力量,并触动自己的感性情感经验。读者作者的感触呼应,就产生了心灵的共鸣。
对于诗歌的创作者来说,感性的创作是起点,也是落脚点。但在创作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要有理性的提升和发展。有人说,不喜欢太理性,不是没有道理,但也不能以偏概全。因为感物连类诚然是感性的,感物连类的时候,有没有选择,凭什么选择,为什么选择?这就是审美的选择,也是理性的选择。诗歌的情感也是以理性的思想认知为内核的。所以我们在诗歌内容的分类,可以是形象、思想和情绪。其实思想和情绪合起来就是情思。总起来理性对于诗歌作品和诗歌创作过程,都是起到核心动力作用。
一个人写诗,往往是在多读的影响下,基于生活经验的感触抒写,这样也就是感性作用下开始创作诗歌。有些成功的诗人,也没有明显的理性过度阶段,一直是在感性的创作诗歌的。但这并不是说,诗歌理性是可有可无的。上面我们谈到诗歌内容以有思想、情感和形象,那么思想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因为什么呢?因为人的情感本身,就有思想认知的基础的。我们所说的感性,不过是一个偏重而已。
我们把诗歌创作发展过程中理性发展称为知性阶段,为什么呢?围绕诗歌的理性不止是感情有思想认知的内容,不是诗歌的内容可以分出思想内容,还有诗歌作品外的,形成诗歌审美内涵的审美批评的理性。这些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以及对所接触的事物的审美批评;还有对诗歌审美价值意义等的理性认知;还有属于个性特色的理性等。对于诗歌艺术来说,我们对于古今中外诗歌的发生发展,对于诗歌艺术不同的审美内涵,对于诗歌艺术技巧的了解等,都是必要的。这些都属于理性认知的范畴,也就是知性的。其实这个知性阶段,不是一个简单短期的过程。在诗歌创作发展的过程中,总是感性在前,而后会有较为清晰的与诗歌相关理性求知欲。有了一定的认知后,自己也会觉得诗歌的创作,较之以前有着鲜明的提升。而事实上的诗歌作品自然还是感性的,审美思想的内核却有意无意的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谁能说《诗经》里“风”、“雅”“颂”,只是叙事抒情?唐诗宋词的情与景、哲理与感悟的交融滚动,新文化运动以来典范作品的情与思……在写作诗歌过程中都是理性与感性思维滚动交融的结果。即便是自称感性为主的诗人,也都抛弃不了理性与感性的冲突与交融。尽管有行为学入诗的,有禅学入诗的,也有乡野俚语,也有哲理箴言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理性与感性认知上面的,感性而到知性,然后又落在感性,这是诗歌创作过程中的一个螺旋式上升。纯感性的铺叙或堆积,是不会产生好的诗歌的。因为诗歌固然以感性为基础,但却以理性审美认知为内核。尽管这个理性可能是一种隐性的。
有了理性求知的时候,诗歌创作进入感性知性并重的阶段,之后诗歌创作中的理性,包括哲理的,会走向更深的蕴含,也就是隐性表现,也就是后感性阶段。我们称之为创诗阶段,也可以说,诗歌创作真正进入有创新价值意义的阶段了。之后这种知性感性会持续的交互运转,作用于创诗。此时,我们回首当初的感性诗歌,会发现,我们其实是在感觉中模仿,或者那时不知道怎么摆脱我们喜欢的经典力作的影响和制约。这并不是说起初的作品没有独立审美意义和价值了。实际上,我们一个人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三个审美阶段:感诗、知诗和创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