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巨才的头像

孙巨才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812/29
分享

故乡生孩习俗

                                   
在我的故乡河南省武陟县小董村,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生儿育女历来备受重视,围绕着添丁进口、祈求母子平安,形成了许多生孩习俗。
解放前,小董村老百姓把接生员、助产士在口头上叫做“拾孩的,(本地“的”音“立”),在正式称呼中叫做“稳婆”,意思是说“拾孩的”是稳稳重重、经验丰富的老婆子,在拾孩过程中接生稳稳当当,母婴平平稳稳。那年代时兴家庭接生,有产妇的人家把稳婆请到自己家中接生。稳婆来到后先洗手烧香,跪拜送子观音、催生老母、接生奶奶等有关神灵,再将产妇屋内的箱子、柜子全都打开,祝愿产妇的产门大开,生孩顺利。然后,稳婆才专心致志开始接生工作。胎儿娩出后,不用刀剪等铁器,而用一个瓷碗烧透消毒,打成碎片,选择一个最锋利的瓷片割断胎儿的脐带,以免婴儿以后脐带感染,得上“四六风”(破伤风)夭亡。富裕人家对稳婆用红纸封礼以示酬谢。一般人家不给稳婆报酬,只是在婴儿满三天后用条盘给稳婆送去两碗喜面表示谢意。稳婆倒过喜面后,要在空碗中回放一点盐或一个鸡蛋,以祝愿婴儿应合“谚语”,成龙成凤,一辈子圆圆满满,吃穿不愁。
婴儿出生后,产妇的家长要立即用白灰将大门口围住,严防妖魔鬼怪骚扰侵害。同时以此来告诉街坊邻居,这家宝宝出生了,一是外人不要随便进入这家串门借物;二是有亲情来往的,可以拿豆腐、鸡蛋等产妇营养食品前来看望。
 
                                  二
解放后,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武陟县农村“拾孩”不要钱。富裕人家有的实在过意不去,就给“拾孩的”8寸鞋面布或一副绑腿带,特别大方者还会给“拾孩的”6市尺洋蓝布。“拾孩的”若是穿上这件新布衫,就会逢人便夸,格外荣耀。六十年代开始,县妇幼保健所为全县培训了大批家庭接生员,推行新法接生。贫穷人家不用给接生费,只给送碗喜面。富裕人家拿一元钱用红纸包起来送给接生员,称为送喜钱。七十年代,各村设立了合作医疗卫生室,都有了考试合格的接生员。村卫生室接生员每接生一次收费3元,公社卫生院助产士家庭接生一次收费5元。八十年代,村接生员每次收费5—8元,乡卫生院助产士每次收费10元。九十年代开始,县妇幼保健所给每个农村接生员发了培训合格证。1997年元月9日,县卫生局给每位农村接生员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统一印制的《技术合格证书》,以作为合法执业的凭证。由于国家的重视与培训,此时农村的接生技术水平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在村卫生所的产房里,各种设备齐全。不管是正常位(胎头先露出)、枕前位(先露额)、枕后位(先露后脑勺)、颜面位(先露脸),还是臀位(先露屁股)、立位(先露脚),都能妥善处理。甚至有的横位,若是经产妇,注射了子宫松弛针剂,把胎儿的手能送回子宫内,再用手法进行宫内旋转成正位,也可以经阴道分娩,避免剖宫产。在乡卫生院的产房里,能够熟练地进行剖宫产和各种产科手术。为了适应农村赶上分地、报户口时限,计划分娩和无痛分娩也在农村应运而生,广泛施行,受到了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此时村接生员接生一次20元,乡助产士接生一次30元。产妇生孩足不出户,医护人员服务到床前,自然生产,花费极低,产妇家庭感到特别方便。2000年左右,村接生员一次收费30—40元,乡卫生院助产士每个接生费收50元。2008年,乡卫生院正常产接生费在250元左右,剖宫产手术费在1400元以上。若到县里、市里医院生孩子,收费则会成倍增加。现在的接生费就更高了。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武陟县农村妇女劳动量大,有的产妇临产前还在田里干活,回到家里更是忙个不停。那时候生活条件有限,普遍营养不高,胎儿长得不大。因为产力强劲,产道健壮,胎儿健康,所以产妇生孩子非常容易。农村妇女常把生孩子看成是轻松平常的自然现象,认为自然生产能使产妇健康长寿,胎儿经过产道挤压能够长得脑袋聪明,母乳喂养能够保证婴儿身体健康。
 
                                 三
    新世纪以来,农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村妇女劳动量逐渐减少。孕妇大都是多吃多喝多营养,少走少做不劳动。产妇的产力越来越小,产道越来越弱,胎儿越来越大,难产率越来越高。再加上孕妇越来越娇气,时尚讲究保持体型,为了给婴儿选个理想的生辰八字,助产士为了当班能处理结束,家属愿意在手术单上签字,医生能够避免医患纠纷,医院为了考虑经济收益等各种复杂原因,致使自然产妇越来越少,剖宫产妇越来越多。违反自然,人为造难,民族体质,不容忽视。农村妇女剖宫产率已在80%以上,而且上升速度越来越快。
有些无良心的商家与某些利欲熏心的医护人员互相勾结,千方百计设立圈套迷惑产妇及其家人,在某些医院产房出生的婴儿,一生下来就给喂了“免费”的外国进口的昂贵奶粉,从此婴儿只吃外国奶粉,就不吃母乳和中国奶粉了,绝大多数的产妇只好被迫购买天价的外国奶粉来喂养婴儿。中国几千年来婴儿都是母乳喂养,现在竟然被外国的母牛代替了,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改变,实在令人担忧。
2003年秋天,武陟县卫生行政部门统一收回了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农村接生员证书,禁止农村接生,县级以上医院才有接生资格,长达几千年的农村接生的历史就在武陟县宣告结束。但是,广大农村妇女却仍然难以忘怀这段朴实方便的乡村接生的悠久历史。
在武陟农村,添人进口是喜事,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要向亲友报喜。报喜是孩子的父亲去的,去时要携带红皮鸡蛋,并带一把酒壶,酒壶里装满黄酒,壶嘴上插柏枝,意思为长生不老。报喜要先去岳父家,正式通知他家女儿的孩子出生了。岳母要盛情招待前来报喜的人,以前还要烙油馍、卷大葱、搅疙瘩(寓意叫小孩聪明伶俐)叫来人吃。见到报喜的人,岳母要将五谷杂粮撒于水缸四周,让其生根发芽,意思是叫小孩茁壮成长。返回时,岳母要回赠大米或者小米、鸡蛋、红糖,还要给一把线(寓意把小孩缠住)。产妇的娘家接到报喜后,要在孩子出生的第五天,孩子的妗母要来瞧看,叫“五封(捂风)”。第九天孩子的姥姥要来看望,寓意长久。亲戚朋友择吉日都要过来瞧看,看孩子的时候要给“看面钱”,不然的话,据说孩子将来会长得脸丑。
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要给婴儿穿上准备好的新衣服,还要在这天将婴儿的乳名起出来,俗语有“三天不起名,是个糊涂虫”之说。
假如是在庙里祈的孩子,还要拿油炸的焦花去“报堂”,并烧香鸣炮上供,“酬谢送子奶奶”。此俗古有记载,称之为“汤饼会”或“汤饼宴”。报喜时牵去一个羊,如果是一只公羊,身上披一块红布,说明是个男孩;如果是一只母羊,身上披一块绿布,则说明是一个女孩,以遵守“红男绿女”的老规矩。报喜时也有抱鸡的,一只代表女孩,两只代表男孩;或公鸡代表男孩,母鸡代表女孩。
过去由于男尊女卑的影响,生了男孩称为“大喜”,生了女孩则称“小喜”。如闻“大喜”,邻友皆称“好”;如是“小喜”,则说“也好”。
 
                                 四
现如今,女孩值钱了,妇女的地位提高了,男尊女卑的习俗就被颠倒过来了。再加上生男孩以后结婚、买房、买车花费太大,女孩反倒孝敬自己的亲生爹娘,于是村里人就变成生女孩喜,生男孩愁了。
在婴儿满月期间,街坊邻居有和孩子的爷爷、奶奶、伯伯、大娘、婶娘玩耍的,要给他们脸上摸黑,主要是为了取乐,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宝宝的一九、二九还要给神灵炸焦花供飨,给本家街坊邻居送喜面,一家一碗,叫“吃喜面”。现在许多变成了送两包或四包方便面,给谁送喜面了,谁家就要回赠钱或鸡蛋。
头大孩子都要办“九”,有办“二九”的,有办“满月九”的,办“九”也叫“吃喜面”。办“九”特别隆重,要提前通知亲戚朋友,约定好日子,到时候亲戚朋友都来祝贺。摆设酒席,有酒有肉,席面丰盛,叫酒肉大席,款待至亲好友。最后一道食物是面条,为席面必备之品,谓之“吃喜面”。
亲戚朋友来贺喜,要拿白面(或大米)、红糖、鸡蛋、布或者小孩的衣服,见了孩子也要给看钱。孩子舅家的礼最重,斗米斗面,还要有金银首饰,银手镯、银项圈、银长命锁,还有童车、布娃娃、小孩衣服、鞋、褥子、被子等,装在大食盒里不盖口,故意让人观看,所以有“小孩九,不赔本”之说。
亲戚朋友走时不能空手,要回赠一些东西,有喜糖、面条,现在主要是方便面,还要给舅、姑、姨一张油馍。
我的故乡生孩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现在也变得主要是“向金钱看齐”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