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巨才的头像

孙巨才

网站用户

其他
201905/10
分享

何瑭哲学思想浅说

            何瑭二元论哲学思想浅谈(杂文)

                    孙巨才

何瑭(1474——1543),字粹夫,号柏斋,是中国明代中期一位杰出的清廉正直、惠爱百姓的政治思想家。曾任工、户、礼三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九月十三日何瑭辞世,享年七十岁。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六月初十,追封何瑭为礼部尚书,谥“文定”。

何瑭自幼聪慧好学,才华出众。弘治十四年(1501年)乡试第一,第二年进京参加会试和殿试,进士及弟,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何瑭为官清正、勤于政务、刚直不阿,经常冒犯强权,因而一生中屡遭贬职,在官场上处处碰壁,屡屡受挫。他宁做清官脱靴走,不与奸佞同污流,在家乡隐居十五年,四方从学者甚众。

何瑭博学多才,对天文、算术、医学和音律都很有研究,然而他对世界贡献最大的是他的哲学思想。他提出了阴阳并立、形神并存的二元论哲学思想及“力主在心为知觉,在物为理”的哲学观点。他宣称阳为神,阴为形,阴阳并立,形神都是本原。何瑭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别具一格,在世界哲学史上也处于领先地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生活环境赋予何瑭得天独厚的二元论思想基础

何瑭在明成化十年(1474年)生于河南武陟千秋乡头铺镇(今天的何营村)。从出生地何营村向西南行百十里,就是黄河与洛河交汇之处,河洛交汇处对我们中华民族有着特殊的文化记忆,河出图,洛出书,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河洛就是黄河和洛河。河洛地带以洛阳为中心,是中华文明最初形成的地方,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最为发达的地方。

河图和洛书,乃由天象观察中产生的,在夏、商、周时期就成为帝王的宝贵之物。河图和洛书构造简明,它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基石之一。清代经学家廖平,曾将诗经,易经,内经三者反复印证,证实了内经的理论本于易经,而易经之数理又取则于河洛。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其次在《易传》之中,诸子百家多有记述。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

“河图洛书”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书,是我们祖先心灵思维的极高成就。

“河出图”是河洛交汇的自然现象,清清的洛河流入混沌滔滔的黄河中,由于冲击力的作用,在河口形成了一个旋涡,靠黄河的半个漩涡中有一点洛河的清水,靠洛河的半个漩涡中有一点黄河的浑水,伏羲据此所绘,就产生了对中华文明影响深远的太极八卦图。

“洛出书”是因为九朝古都在洛河的岸边,有一千多年的国都历史。班固的《汉书》,许慎的《说文解字》,陈寿的《三国志》,张华的《博物志》,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历史巨著名篇,还有老子的道教和程颢、程颐学说都在洛阳诞生,“洛出书”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河洛地区,地处中原腹地,历史上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所以古有"居天下之中"的说法。河洛地区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在黄河与洛河交汇的流域,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形成了华夏文明源头之一的河洛文化。河洛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黄河文明的核心和发祥地,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文化,是数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因而河洛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河洛文化具有正统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渊源于河洛三代(夏、商、周)的礼乐文化。在儒学变革过程中,洛学兴起,理学形成,根植于河洛。河洛文化具有源发性,"河图"、"洛书"出于河洛,儒学、道学、佛学等源起于河洛,儒学之礼源于河洛三代之礼乐,老子《道德经》修于河洛,佛教祖庭白马寺建于河洛,河洛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源头之一。河洛文化的核心就是太极阴阳学说。

太极阴阳学说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系辞》中说:“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存在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滋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

其寓意之一,看待任何问题一定要全面。遇事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对人不能攻其一点、不计其余,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要学会多角度、多层次的看待事物。要看到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凡事有利有弊。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无论对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人类的认识都仅仅是九牛一毛,沧海一粟,都有自己的盲点和局限性,意识到这一点,对增强理智,减少无谓争论十分必要。

其寓意之二,真理与谬误都是相对的。任何科学发现都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千秋万代永远适用的普遍真理。把真理绝对化,追求绝对准确、绝对公平、绝对完美,好就全面好,坏就彻底坏,这样看问题,就是极其错误的绝对化、片面性。解决的办法是倡导相对论,废除绝对化。

其寓意之三,万事万物皆在发展变化之中。只有看到变化,接受变化,不断与时俱进,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要警惕乐极生悲,坚信否极泰来。要牢记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懂得量变会引起质变,小变会带来大变。

要不断努力进取,促使矛盾转化,要寄希望于未来。

太极阴阳学说归纳起来就是变片面为全面,变绝对为相对,变静止为发展。

当代物理学、生物化学的研究已经相当精深。生物化学中的三羧酸循环理论和物理学的“反物质”理论等结合起来,也证实了中国古典哲学太极阴阳学说的无比正确。

何瑭生活在河洛文化的中心地带,从小深受太极阴阳学说的熏陶,耳濡目染河洛地区的精明人日常处事实践太极阴阳理论,善于把两种不同的概念兼顾起来实际运用,产生了质朴的河洛农民哲学。因而很容易在此基础上提出“二元论”的哲学思想。

二、何瑭二元论思想是他继承老子、孔子哲学思想的结果

何瑭在成化十六年(1480年)七岁时有志于学,十二岁补为诸生,十五岁入河内县学,通诸经史。弘治十四年(1501年)中河南乡试第一,次年会试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弘治十七年(1504年),任翰林院编修,。正德四年(1509年),升任修撰。他精通道教、儒学,对老子、孔子的哲学思想已有深刻领会。

老子的主要哲学思想

老子(约公元前600—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老子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唯一著作《道德经》中。老子以道为“核心”,以道为出发点和归宿,集中古代所有文化的精髓及自己观察思考的心得,博引宇宙人间自然的千变万化,凝炼成五千字,分八十一章阐述“道”的神妙,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不贯通,把上古思想汇成深深的海洋,因而构成了老子思想的博大精深,构成了中华民族一座辉煌的思想丰碑。

人是社会的人,又本是自然的人。“人与天地相参”、“天人合一”、“天人相应”,“道法自然”,取法天然自然。凡事顺其自然,顺着客观存在的规律行事,即是取法自然。如果违背自然规律来处事,则是逆天行事。逆天者则亡。

老子被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1770——1831)在所著《哲学史讲演录》中,称赞为东方古代世界的精神代表者。老子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其基础上,不仅形成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重要影响的道家一派,而且对后来各哲学派别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何瑭也不例外,他的二元论哲学也与老子有着内在的思想联系,他同样强调必须顺应客观自然规律。

孔子的主要哲学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创立了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内的完整学说。孔子思想的精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礼”。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认为讲“礼”,更重要的不在于形式,而在贯彻其内在精神。“礼”所讲的行为准则,也具有教化性质,要义是要求人们通过加强修养,自觉地约束自己,达到人际关系的协调,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二是“仁”。孔子思想的核心。提出“仁”即“爱人”。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他在倡导“仁”、“德”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一种“大同”的社会理想,这实际上就是“仁”的精神得到充分而全面体现的社会。

三是“中庸”。既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又具有品德修养的意义。就方法论来说,其要点有二:一是“中”,二是“和”。“中”是指在认识和处理客观事物时,要做到“适度”、“恰如其分”,而其基础就是从实际出发。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即不同事物之间,两方在地位和伦理关系上、责任和义务上各有不同,甚至在对待事物的观点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但通过彼此间的谅解与协调,可以达到关系的和谐与统一。孔子还提出了"和为贵"的观点,强调差别之间、不同等级之间关系的协调与和谐。这种强调协调与和谐的观点,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乃是一种有社会普遍意义的原则。

四是“教”与“学”。孔子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开平民也能接受教育的先河。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支持平民出身的学生从政施展才能。他强调学与见闻结合,学与思结合。还强调学与行结合。”孔子的教育实践与经验,为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孔子哲学强调阴阳互补、和谐与永恒变易以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成为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基础。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哲学、宗教、伦理、文学、艺术、科技、医药以至政治、经济诸多方面,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孔子哲学思想内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矛盾,形而上学和辨证法的矛盾。孔子的天命论,对于传统宗教观念的鬼神,并不公开持否定态度,但也不是传统的迷信态度。孔子认为成功与否,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决定于人的主观努力。

儒家是具有无神论倾向的。但是,为什么孔子又不彻底否定鬼神的存在,反而要“敬鬼神”,提倡祭祀,这显然是个矛盾。其实这是因为孔子注重人伦关系,重人事而轻鬼神,所以虽然他在理智上怀疑鬼神的存在,但是涉及到祭祀鬼神的传统习惯,他就把这一问题提到人伦关系上来考察了。

总的来说,孔子是以天和鬼神作为统治的工具,而在主观方面则不一定相信它们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故多犹豫怀疑之辞。而他注重和强调的是人力,以德礼为掌握权的枢机。

孔子的认识论,既有唯心主义,又有唯物主义,孔子的认识论属于可知论。《中庸》讲:“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

这说明“知”的结果是一样的,并没有高下的区别。但就获得知识的来源和过程讲,“生而知之”属于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学而知之”属于唯物主义反映论。可见在认识论上,孔子是两者兼而有之。

孔子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思想来源于他长期的教学实践。在孔子的认识论中有三个特点值得注意:

(1)、学行并重,特别强调行的重要性。

(2)、学、思并用,思以学为基础。

(3)、辩证法的因素。

孔子的思想是相当复杂的。他的思想中既有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矛盾,也有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矛盾。他的哲学思想既有唯心主义,但也包含着一些具有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的因素。

何瑭儿时并不信神。据《武陟县志》记载:“何瑭年七岁,见家有佛像,抗言请去之,人皆大骇。”但成年之后何瑭却转向了有神论。他把暂不可知、暂不可见的宇宙间的一切都称之为鬼神。在今天看来,也是符合科学道理的。他认为,在人世之外存在着有知觉作为的鬼神。他说:“人,血肉之驱耳,其有知觉作为,谁主之哉,盖人心之神也。人心之神,何从而来哉,盖得于造化之神也。故人有知觉作为,鬼神亦有知觉作为。谓鬼神无知觉作为,异于人者,梏于耳目闻见之验,而不通之以理,儒之浅者也。先圣论鬼神者多矣,乃一切不信,而信浅儒之说,何也,岂非梏于耳目闻见之迹,而不能通之以理者乎。人之神与造化之神一也,故能相动。”

何瑭被称为“中州圣儒”。他是在孔子儒学的基础上提出“二元论”的,他把孔子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者兼而有之更加理论化了,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三、何瑭二元论思想是他研究、批判其他思想体系的成果

何瑭二元论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试图从新的角度认识世界的思想体系。何瑭在其所著的《阴阳管见序》中讲了他的思想的形成过程。

何瑭形神二元论思想是他多年研究、批判其他思想体系的成果。他反复周、程、张、邵之书,又出入佛、老、医、卜之说,经二十年,至三十八岁开始研究《周易》,乃有所得。他对周敦颐的《太极图》和邵雍的元会运世说提出了质疑。何瑭对张载太虚即气的宇宙生成说也给予了批判。何瑭对王守仁的学说也持批评态度。

何瑭思想实质上承袭了朱熹的思想。许衡、薛瑄都宗程朱学说。二先生世未远而居甚近,何瑭直接受到了家乡名人许衡和薛瑄的影响。据《武陟县志》记载,何瑭十九岁读许衡、薛瑄著书,闻许文正薛文清一言一行或得其遗书则欣然忘寝食。何瑭认为形神是世界两个并存的本原,其受上述思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此基础上,何瑭提出了阴阳并立,形神都是本原的观点,并又对其进行改造,进一步发展成为典型的二元论思想。

何瑭的二元论思想丰富了中国哲学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开辟了更广阔的认识领域。

事实证明,中国哲学史上不仅存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同时还有唯物主义一元论与二元论思想的激烈辩论。明代何瑭的学说是典型的二元论,他宣称阳为神,阴为形,阴阳并立,形神都是本原。他的形神二元论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很具代表性,是中国整个哲学体系的重要部分,是中国哲学的智慧结晶。他与西方二元论思想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其显著的特点。

四、何瑭“二元论”与笛卡尔“二元论”的比较

长期以来,人们对西方笛卡尔的二元论思想比较熟悉,而对于中国何瑭的二元论思想研究较少。二元论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思想,无论中外都有,研究他们的思想及其异同,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人们认识世界的思想轨迹。同时,也使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视野更加广阔。

何瑭,1474年生于中国河南武陟,经二十年研究后,他在三十八岁时,于1512年提出并发表二元论思想。

笛卡尔,1596年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图赖讷(现笛卡尔)。1628年移居荷兰后,在三十二岁时开始提出二元论思想,1637——1644年才得以匿名出版二元论著作。

何瑭比笛卡尔提出“二元论”早了一百一十六年。

勒奈·笛卡儿,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图赖讷,1650年2月11日逝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十七世纪法国杰出的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在众多科学领域的成就累累硕果。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笛卡尔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欧陆理性主义”哲学。笛卡尔堪称17世纪及其后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1621年笛卡尔退伍,并在1628年移居荷兰,在那里住了20多年。在此期间,笛卡尔专心致力于哲学研究,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他的思想自成体系,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融于一炉,在哲学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荷兰发表了多部重要的文集,包括《方法论》、《形而上学的沉思》和《哲学原理》等。笛卡尔第一个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是一个二元论者以及理性主义者。笛卡尔认为,人类应该可以使用数学的方法——也就是理性——来进行哲学思考。他相信,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他从逻辑学、几何学和代数学中发现了4条规则:

(1)除了清楚明白的观念外,绝不接受其他任何东西;

(2)必须将每个问题分成若干个简单的部分来处理;

(3)思想必须从简单到复杂;

(4)应该时常进行彻底的检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东西。

笛卡尔证明了真实世界的存在,他认为,宇宙中共有两个不同的实体,即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他认为,只有人才有灵魂,人是一种二元的存在物,既会思考,也会占空间。

笛卡尔被广泛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他第一个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哲学上,笛卡尔是一个二元论者以及理性主义者。笛卡尔认为,人类应该可以使用理性的方法来进行哲学思考。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除了物质的世界外,还有一个精神世界存在,这种二元论的观点后来成了欧洲人的根本思想方法。

何瑭(1474——1543年)是中国明代的思想家。何瑭博学多才,对天文、算术、医学和音律都颇有研究成果,著有《柏斋集》十一卷、《柏斋先生乐府》一卷、《柏斋三书》三卷、《正德(怀庆府志)》十二卷、《阴阳管见》、《乐律管见》、《医学管见》、《儒学管见》、《兵论》、《治河》、《均瑶、均粮》等书籍,然而最富有特色的是他的哲学思想。何瑭哲学思想的突出特色是他的阴阳二元论。中国哲学史上介乎唯物论与唯心论之间的还有二元论。何瑭的学说是典型的二元论,他认为世界既有物质的本原,又有精神的本原。他宣称阳为神,阴为形,阴阳并立,形神都是本原。以阴阳释世界的本原,合言之则为太极,分言之则为阴阳,阳有知阴无知,阴有形阳无形。二者相结合,则物生;相离,则物死。何瑭的二元论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一个试图从新的角度认识世界的思想体系。

五、何瑭二元论哲学思想的历史价值

西方有人将“二元论”称为对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第五大发明。之前的“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

可悲的是,古代的中国将造纸、印刷术用于画符、印佛经、烧纸祭祀,将指南针用于制罗盘、看风水,将火药用于放烟火、点爆竹。

而西方列国则把从中国学过去的“四大发明”用以富国强兵——将造纸、印刷用于发展文化教育与宣传,将指南针用于发展航海与建立强大海军,将火药用于发展枪炮与近代武器。

对于第五大发明“二元论”这一要比四大发明更为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西方列国把它作为根本思想方法,当成一切行动的指导方针。而我们中国则对这一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结晶不敢大大方方公开提倡使用,反而躲躲闪闪,羞于提起。实在叫人匪夷所思,痛心疾首。

最新科学研究表明,暗物质存在于已知的物质之外,人们目前知道它的存在,但不知道它是什么,它的构成也和人类已知的物质不同。在宇宙中,暗物质的能量是人类已知物质的能量的5倍以上。暗能量更是奇怪,以人类已知的核反应为例,反应前后的物质有少量的质量差,这个差异转化成了巨大的能量。暗能量却可以使物质的质量全部消失,完全转化为能量。宇宙中的暗能量是已知物质能量的14倍以上。在宇宙中,暗能量是一种充溢空间的、增加宇宙膨胀速度的难以察觉的能量形式。人类已知物质仅占暗物质的3—5%。暗能量占据宇宙68.3%的质能。暗能量和暗物质是一种不可见的、能推动宇宙运动的能量,宇宙中所有的恒星和行星的运动皆是由暗能量与万有引力来推动的。根据"普朗克"探测器收集的数据,科学家对宇宙的组成部分有了新的认识,宇宙中普通物质和暗物质的比例高于此前假设(30%),而暗能量这股被认为是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神秘力量则比想象中少,占68.3%。

以上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充分证实,中国古代的太极阴阳学说是正确的。

源于太极阴阳学说而发展成的何瑭“二元论”哲学思想归纳起来就是变片面为全面,变绝对为相对,变静止为发展。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五百年前何瑭就能提出符合今天世界最新科研成果的“二元论”哲学思想,不由得我们不去赞叹何瑭的博学多才、先知先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