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同林的头像

孙同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5/27
分享

乡间老童谣

乡间童谣之所以称“乡间”,因为它用的是乡俗俚语,讲的是乡间物事,特点是顺口,流畅,好玩。乡间童谣的流传,靠的是一代代人的口口相传。如同一无形的启蒙书,让孩子在感受快乐的同时,从中增长见识,学到知识。

童谣最大的本事,往往是声色,娓娓道来,让孩子从不知不觉到教益。比如有一首童谣这样说道:“懒汉懒,织毛毯,毛毯织不齐,叫你学编篱;篱笆编不紧,叫你学磨粉;磨粉磨不细,叫你学唱戏;唱戏不入调,叫你学抬轿;抬轿抬得慢,只好吃白饭;白饭吃不成,只好苦一生。”童谣唱出一个“懒汉”形象。孩子在唱(说)的过程中受到启发,不学习、怕劳动的人,终至一事无成,抱憾终身。

童谣中有教育儿童讲孝道,尊老敬老,孝顺父母的。如“小板凳,你莫歪,让我爷爷坐下来。我帮爷爷捶捶背,爷爷说我好乖乖。”也有讽刺不孝的:“灰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擀白饼,卷沙糖,媳妇媳妇你先尝。把老娘撵到山沟里,把媳妇背到炕头上。”

“幼学如生漆”,乡间童谣对儿童的成长会产生较大影响,一些幼时无心唱过的童谣直到老年,人们依然记忆犹新。

童谣多不太注重修辞语法,似乎只是漫漫说开去,任其发挥铺陈,有一首童谣这样唱道:“麻雀生蛋着地滚,滚到哥哥脚后跟,只怪哥哥不买粉,买起粉来不会吃,只怪哥哥不买笔,买起笔来不会写,只怪哥哥不买马,买起马来不会骑,只怪哥哥不买犁,买起犁来不会耕,只怪哥哥不买蛏,买起蛏来不会洗,只怪哥哥不买米,买起米来不会煮,不会煮,不会煮,你就做个老地主。”这是一首劝勤童谣,孩子们用南通西北(如东、如皋、海安三县交界处)方言唱,方言中滚与跟、吃与笔、写与马、耕与蛏等同音,唱起来朗朗上口,易懂好记。当年的农村,大多是大孩子带小孩子,小孩子们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已经能跟大哥哥大姐姐们囫囵吞枣地学唱童谣了,不知不觉就从中掌握了不少常识性的东西,比如马是用来作坐骑的,犁是用来耕地的,笔是用作写字的,米是用来煮饭的等等。如果你什么都不学什么都不懂,长大了就只能当一个寄生虫式的“老地主”。

旧时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孩子们自小就跟着大人下地或跟大些的孩子屁股后面游戏玩耍,他们在田野上一面疯跑,嘴里就飞出一则则童谣,有从外婆那里来的,有从邻居婶大妈那儿来的的,有从爷爷奶奶那里来的,更多的是从一起玩耍的哥哥姐姐那里学来的,他们一遍遍地唱,乡村被他们唱得生动。有一首说十二个月风情的童谣:“打个正月正,家家户户挂红灯;打个二月二,家家户户带女儿;打个三月三,荠菜花儿赛牡丹;打个四月四,拿根调扁担做杲仄,打个五月五,洋糖粽子过端午;打个六月六,歇夏买个猪头肉;打个七月七,买个西瓜墙上吃;打个八月八,八个奶奶聚宝塔;打个九月九,重阳花糕菊花酒;打个十月十,我做菩萨你做贼。”童谣唱出了南通农村每个月份和季节的民俗和人们的生活习性,再配上童音和浓浓的地方语言,唱起来就富于韵味,让人们觉得,它不仅是一首童谣,是一幅乡村风俗画。

乡间童谣常有一些非凡的幽默气质,譬如一首《颠倒歌》,当年农村的孩子几乎没有不会的:“从来不说颠倒话,腊月腊八过立夏,骑着轿子抬着马,吹着锣鼓打喇叭,桥上有水走桥下……”《颠倒歌》让孩子在笑声中掌握到节气常识和生活的逻辑。

乡间童谣的题材广泛,什么鸟兽虫鱼,人神鬼魅,无一不能入谣,什么风花雪月,世态民情,无一不能传唱,有的童谣尽管很长,但由于是打油诗句式,上下句间承上启下,起承转合,因此学起来容易,而且唱过难忘。如有一首童谣唱道:“落雨落雪,冻死老鳖;老鳖告状,告的和尚;和尚不会念经,告诉先生;先生不会打卦,告诉马大;马大不会挑水,告诉小鬼;小鬼不会踏车,一脚踏个仰老巴,爬起来寻妈妈,挨妈妈一打,买个瓜,吃到外婆家。外婆家吃的什么饭?豆儿饭,什么豆?皮绿豆,什么皮?老虎皮,什么老?牛老,什么牛?青草牛,什么青?黛墨青,什么袋?麻布袋,什么麻?苎麻,什么粗?线粗,什么线?风筝线,什么风?荞麦风,什么桥?庙桥,什么庙?土地庙,什么土?沙土,什么沙?炒米沙,什么炒?江草,什么江?河通江,什么河?麻虾船两头尖,叉起船来底朝天。”整个童谣,几乎是在一问一答之中完成,并不讲究韵律,也没有什么必然逻辑,但孩子们却在这一问一答之中很容易地就记住了,它让孩子们在玩的同时,培养了一颗安静的心,也许这就是这首童谣的本意,同时,也让孩子们不经意间从中吸取了营养。

乡间的孩子在童谣声中长大,几乎是有一种生活就有一种童谣。夏天的夜晚,野地里满是捉萤火虫儿的孩子,捉了来装在一只玻璃瓶子里,一边捉一边唱:“萤火虫儿草里藏,渴了就喝露水浆,五马六月才飞出,七月八月好时光,九月十月秋风起,不多一时见阎王。萤火虫儿水上飞,照看河底的大乌龟,乌龟围着螺儿游,青蛙爬到荷叶上睡……”童谣里有乡村季节风情,也有水底世界的奇异风景,让孩子们在趣味中获取常识,同时得到艺术的美的熏陶。

还有一种锻炼孩子计算能力的童谣,比如《细猫捉贾柳(知了)》:“一只猫一条尾,一张嘴张朝你,两只眼睛圆溜溜,两个耳朵竖牌楼,四只脚抱梁走,盘到树上捉贾柳,扑嗵一声掉下水。两只猫两条尾,两张嘴张朝你,四只眼睛圆溜溜,四个耳朵竖牌楼,八只脚抱梁走,盘到树上捉贾柳,扑嗵扑嗵掉下水。三只猫三条尾……。”说这个童谣的时候,要求几个人一起说,开展比赛,而且要求越说越快,不仅要比速度,还要比语言的清晰,比计算的准确程度,说到最后,听到的就是一连串的扑嗵扑嗵声,那一阵阵欢快的童音,让清冷的乡村充满了生

乡间童谣犹如璞玉浑金,没有华丽的辞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在字里行间却闪耀着熠熠的光芒,其音韵之和谐,节奏之多变,有如行云流水,纷至沓来,令人悦耳赏心。

今天,我们重温这些乡间童谣,忽觉岁月匆匆,而童年时代时诵唱童谣时的情景,恍然还在眼前,好像还是当年坐在母亲膝上,仰望星空,听母亲用她甜甜的乡音为我吟唱一首首童谣,听那纯乎于天籁的声音:“摇摇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忙,做饼饼,妈妈忙,坐锅门,外婆喊火要猛,妈妈喊我在烧,锅不热,饼不靠,心不热,子不孝……”

乡间童谣,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让人们感受到方言的韵味和魅力。乡间童谣将当地的许多动物、植物,人名、地名等等融入到童谣里,成为人们心里留存的乡音,即使他们长大了,走出去了,远离故土,却因为童谣,那份浓浓的乡情永远不会淡化。

2019年,一位叫小河的音乐人,发起了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和挖掘老童谣并配以音乐的“寻谣计划”,活动中,浙江省新昌县90岁高龄的老教师杨眉良提供了自己当年唱的一首老童谣《摇摇小铃》:当叮当叮,摇摇小铃小宝宝,骑马到山东回来带盏小灯笼当叮当叮,摇摇小铃小宝宝,骑马到辽西回来带面小红旗当叮当叮,摇摇小铃小宝宝,骑马到江南回来坐上大轮船……老人用江浙方言唱出近一个世纪前的童谣听后令人感慨,让人唏嘘。

随着时间推移,方言文化正在渐流逝,我以为,在这个时候,采集、挖掘和保护作为方言文化特殊载体的童谣,很有必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