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同林的头像

孙同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2/25
分享

腊月

有人说腊月是过年的准备期,是为过年而专门铺设的一个排练场,是的,没有腊月的一次次彩排,过年的大戏就会逊色许多。

腊月里最先碰到的是腊八节。记忆中的腊八节就是一碗腊八粥,一碗透着浓浓香气的粥。小时候的我们天天喝粥,却仍然喜欢腊八粥,因为吃了腊八粥,就意味着离过年不远了。同时,平时的粥是白粥,玉米糁儿的,元麦糁儿的,只有腊八节这天的粥会加入各种诱人的豆子,如赤豆、绿豆,或豇豆、扁豆、豌豆等等,就是这些豆儿给腊八粥增加了不同寻常的味道。米、糁儿和各种豆子放齐,文火慢慢地煨,一年一年地煨出特殊的粥味,也把一辈辈的孩子煨成了大人,又煨成老人。

我家早年的腊八粥都是由我的祖父煮,祖父年纪大了以后,就改由我的母亲煮。但不管由谁来煮,需要的是一份耐心。前一天晚上将各种豆子备好,数出有八种之多,用水泡开,或预先煮熟,早上与米一同下锅。我们还没有起床,就先闻到一股从厨房里飘出的豆粥的香味,立即想起今天是腊八节呢,便急急地爬起来,走进厨房,这时,腊八粥的香气已经在院子里、村子中弥漫开了。

腊八的粥香弥漫数千年了,以致今天的腊月,我通体仍然缭绕着那股香味。腊八粥不仅香,最主要的是耐得住咀嚼。不是说单纯的米粥、糁儿粥不好,那是柔和的美味,腊八粥则不然,腊八粥是有筋骨的,可以慢慢地嚼,久久地品,越嚼越品就越有味。而且,那味道一进入体内便凝固为支撑肉身的脊骨,早上美美的喝两碗粥,下地平田挖泥,直干到中午回家,肚子里还不觉饿,不像往常,早早就饿得眼冒金星。

一碗腊八粥融会的何止是米和豆子,更有满满的历史风情。腊八粥是祭祀神灵的美食,从《礼记》看,周代已经很普遍地烹食腊八粥了。腊八祭祀何时形成?大约要追溯到秦代,那年头将蜡祭和腊祭并归为腊祭,祭祀的时间是冬至后的第3个戌日,这一天恰好在十二月初八,缘此,腊八祭祀相沿成习,十二月亦被称为腊月。

进入腊月第二件重大事情就是送灶。我小的时候,乡间有个顺口溜: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了天,又能吃糖豆,又能吃灶饭。虽然是这么说,但苏中民间送灶的日子却在腊月二十四。二十三这一天掸尘,为送灶做准备。

那时农家的房屋很简陋,房梁被饮烟熏得黑不溜秋,房顶上遍布蜘蛛网,积攒了一年厚厚的灰尘,年底前要来一次彻底清除。掸尘既是为了送灶,也是为清清爽爽好过年。

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往凡间的工作队,一年四季注视着一家人的言行举止。若是有铺张浪费,抛米撒面等现象,他就会如实向天庭汇报。来年这家说不定就会遭受什么祸害。据说,灶王爷有一个记事本藏在房子的柴旺里,主人便利用掸尘之机,将其扫去,让灶王爷记不清这些“丑事”,到天上不至于说坏话。同时,还要在灶王爷回天宫时,给其敬上又甜又粘的灶糖,甜到他不好意思再说坏话,粘到即使想说也张不开嘴,如此一来,他才会“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年年灶王爷神位上张贴的就是这副对联。

看祖父送灶是我童年每年的必修课。祖父的送灶仪式其实很简单,盛一碗灶饭搁在神位前,再放上两块灶糖和两只酒杯,酒杯里并不倒酒,而是装水和麦麸。我知道,灶饭和灶糖是敬灶王爷的,那水和麦麸是为灶王爷的坐骑准备的。秉上烛,燃起香,然后趴在神像前叩头,祖父从容地做完这些,再用元宝裹了菩萨纸点化,同时放几颗炮仗,灶王爷就算上天了。

送灶是过年的一个界线,这以后几天,过年进入倒计时:二十四,送灶;二十五,做馒头调酵;二十六,磨豆腐;二十七,宰羊杀猪(或出沟取鱼);二十八,上街请菩萨纸买年画(买茶食等过年用物);二十九,剁馅儿煎肉圆;三十(夜)是除夕,扫院子、贴对子,熬夜守岁笑嘻嘻。别看日程排得密密麻麻,紧紧凑凑,可有的事还是没有列进去,比如做衣服鞋子、晒馒头干、烧酒等等。其实,有经验且勤快的主妇们会提早动手,以免在最后的冲刺时段忙得晕头转向。

在这些大事中有两点尤为重要。一个是掸尘,一个是买年画。民间有一个传说,除了灶王爷在民间监视家事,每个人身上还带着个三尸神,这个三尸神爱搬弄是非,他常常在玉皇大帝那里捏造事实,说人间的坏话,说世间是家家肮脏,人人懒惰,请求对他们治罪。玉皇大帝信以为真,便让灵官菩萨下界惩罚。灶王爷闻知消息,预先悄悄密告人们,于是家家户户大扫除,屋里屋外,院里院外,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灵官菩萨下凡一看,事实并非尸神所说的那样,一家家窗明几净,和睦团圆,幸福美满。他便如实向玉皇大帝汇报,并大加赞扬。这一来,反而让三尸神受到惩罚,玉帝禁止他再到人间诬告作乱。这个掸尘背后的动人故事,说明我们的先祖早就懂得寓教于乐,运用这种手法教化广众。

乡村的代销点,年底也只能供应猪肉、茶食、糕点和红枣之类,至于过年要添置的衣物、碗筷、杯盘、香裱和爆竹等等,则要到几里十几里路外的街上去买。在所有的年货里,最亮眼的要数年画了。年画是过年的精神补品。这一张是个鲤鱼跳龙门,买回去图个大吉大利,年年有余;这一张是个火红大石榴,买回去图个红红火火,多子多福;这一张是舜耕历山记,请回去图个孝感动天,勤俭持家……在那个没有电影,没有电视,甚至连电都没有的年代,鲜艳的年画便是人们最爱看也是最受看的过年风景,一贴就是一年,这一年便濡染在年画的文化氛围和境界里。

庭堂打扫干净,这不就是除旧?壁上贴上新画,这不就是布新?除旧布新,这就是过年精神文明的内涵!

随着年画的张贴,红艳艳的对联也出现在门扉上,顿时门庭焕然一新,就待张灯结彩迎新春了。当然,还要祭祀,祭奠先祖;还要接灶,要把“上天言好事”的灶王爷请回来;最后才是腊月里关键词——守岁,这一活动必须在一阵阵爆竹声中进行……

如今,人们的生活好了,日常和过年已经没有多少差别,年的声望好像降格了,腊月的氛围随之淡化了许多,特别是除夕那一天的许多繁文缛节已经就简,往昔的许多趣味消失了,乡愁便悄然出现。这无尽的乡愁,终究是想不尽、淡不了、挥不去、放不下……

透过乡愁,我们看到的是时代前进的脚步。

有人说腊月是过年的准备期,是为过年而专门铺设的一个排练场,是的,没有腊月的这一次次彩排,过年的大戏就会逊色许多。

腊月里最先碰到的是腊八节。记忆中的腊八节就是一碗腊八粥,一碗透着浓浓香气的粥。小时候的我们天天喝粥,却仍然喜欢腊八粥,因为吃了腊八粥,就意味着离过年不远了。同时,平时的粥是白粥,玉米糁儿的,元麦糁儿的,只有腊八节这天的粥会加入各种诱人的豆子,如赤豆、绿豆,或豇豆、扁豆、豌豆等等,就是这些豆儿给腊八粥增加了不同寻常的味道。米、糁儿和各种豆子放齐,文火慢慢地煨,一年一年地煨出特殊的粥味,也把一辈辈的孩子煨成了大人,又煨成老人。

我家早年的腊八粥都是由我的祖父煮,祖父年纪大了以后,就改由我的母亲煮。但不管由谁来煮,需要的是一份耐心。前一天晚上将各种豆子备好,数出有八种之多,用水泡开,或预先煮熟,早上与米一同下锅。我们还没有起床,就先闻到一股从厨房里飘出的豆粥的香味,立即想起今天是腊八节呢,便急急地爬起来,走进厨房,这时,腊八粥的香气已经在院子里、村子中弥漫开了。

腊八的粥香弥漫数千年了,以致今天的腊月,我通体仍然缭绕着那股香味。腊八粥不仅香,最主要的是耐得住咀嚼。不是说单纯的米粥、糁儿粥不好,那是柔和的美味,腊八粥则不然,腊八粥是有筋骨的,可以慢慢地嚼,久久地品,越嚼越品就越有味。而且,那味道一进入体内便凝固为支撑肉身的脊骨,早上美美的喝两碗粥,下地平田挖泥,直干到中午回家,肚子里还不觉饿,不像往常,早早就饿得眼冒金星。

一碗腊八粥融会的何止是米和豆子,更有满满的历史风情。腊八粥是祭祀神灵的美食,从《礼记》看,周代已经很普遍地烹食腊八粥了。腊八祭祀何时形成?大约要追溯到秦代,那年头将蜡祭和腊祭并归为腊祭,祭祀的时间是冬至后的第3个戌日,这一天恰好在十二月初八,缘此,腊八祭祀相沿成习,十二月亦被称为腊月。

进入腊月第二件重大事情就是送灶。我小的时候,乡间有个顺口溜: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了天,又能吃糖豆,又能吃灶饭。虽然是这么说,但苏中民间送灶的日子却在腊月二十四。二十三这一天掸尘,为送灶做准备。

那时农家的房屋很简陋,房梁被饮烟熏得黑不溜秋,房顶上遍布蜘蛛网,积攒了一年厚厚的灰尘,年底前要来一次彻底清除。掸尘既是为了送灶,也是为清清爽爽好过年。

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往凡间的工作队,一年四季注视着一家人的言行举止。若是有铺张浪费,抛米撒面等现象,他就会如实向天庭汇报。来年这家说不定就会遭受什么祸害。据说,灶王爷有一个记事本藏在房子的柴旺里,主人便利用掸尘之机,将其扫去,让灶王爷记不清这些“丑事”,到天上不至于说坏话。同时,还要在灶王爷回天宫时,给其敬上又甜又粘的灶糖,甜到他不好意思再说坏话,粘到即使想说也张不开嘴,如此一来,他才会“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年年灶王爷神位上张贴的就是这副对联。

看祖父送灶是我童年每年的必修课。祖父的送灶仪式其实很简单,盛一碗灶饭搁在神位前,再放上两块灶糖和两只酒杯,酒杯里并不倒酒,而是装水和麦麸。我知道,灶饭和灶糖是敬灶王爷的,那水和麦麸是为灶王爷的坐骑准备的。秉上烛,燃起香,然后趴在神像前叩头,祖父从容地做完这些,再用元宝裹了菩萨纸点化,同时放几颗炮仗,灶王爷就算上天了。

送灶是过年的一个界线,这以后几天,过年进入倒计时:二十四,送灶;二十五,做馒头调酵;二十六,磨豆腐;二十七,宰羊杀猪(或出沟取鱼);二十八,上街请菩萨纸买年画(买茶食等过年用物);二十九,剁馅儿煎肉圆;三十(夜)是除夕,扫院子、贴对子,熬夜守岁笑嘻嘻。别看日程排得密密麻麻,紧紧凑凑,可有的事还是没有列进去,比如做衣服鞋子、晒馒头干、烧酒等等。其实,有经验且勤快的主妇们会提早动手,以免在最后的冲刺时段忙得晕头转向。

在这些大事中有两点尤为重要。一个是掸尘,一个是买年画。民间有一个传说,除了灶王爷在民间监视家事,每个人身上还带着个三尸神,这个三尸神爱搬弄是非,他常常在玉皇大帝那里捏造事实,说人间的坏话,说世间是家家肮脏,人人懒惰,请求对他们治罪。玉皇大帝信以为真,便让灵官菩萨下界惩罚。灶王爷闻知消息,预先悄悄密告人们,于是家家户户大扫除,屋里屋外,院里院外,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灵官菩萨下凡一看,事实并非尸神所说的那样,一家家窗明几净,和睦团圆,幸福美满。他便如实向玉皇大帝汇报,并大加赞扬。这一来,反而让三尸神受到惩罚,玉帝禁止他再到人间诬告作乱。这个掸尘背后的动人故事,说明我们的先祖早就懂得寓教于乐,运用这种手法教化广众。

乡村的代销点,年底也只能供应猪肉、茶食、糕点和红枣之类,至于过年要添置的衣物、碗筷、杯盘、香裱和爆竹等等,则要到几里十几里路外的街上去买。在所有的年货里,最亮眼的要数年画了。年画是过年的精神补品。这一张是个鲤鱼跳龙门,买回去图个大吉大利,年年有余;这一张是个火红大石榴,买回去图个红红火火,多子多福;这一张是舜耕历山记,请回去图个孝感动天,勤俭持家……在那个没有电影,没有电视,甚至连电都没有的年代,鲜艳的年画便是人们最爱看也是最受看的过年风景,一贴就是一年,这一年便濡染在年画的文化氛围和境界里。

庭堂打扫干净,这不就是除旧?壁上贴上新画,这不就是布新?除旧布新,这就是过年精神文明的内涵!

随着年画的张贴,红艳艳的对联也出现在门扉上,顿时门庭焕然一新,就待张灯结彩迎新春了。当然,还要祭祀,祭奠先祖;还要接灶,要把“上天言好事”的灶王爷请回来;最后才是腊月里关键词——守岁,这一活动必须在一阵阵爆竹声中进行……

如今,人们的生活好了,日常和过年已经没有多少差别,年的声望好像降格了,腊月的氛围随之淡化了许多,特别是除夕那一天的许多繁文缛节已经就简,往昔的许多趣味消失了,乡愁便悄然出现。这无尽的乡愁,终究是想不尽、淡不了、挥不去、放不下……

透过乡愁,我们看到的是时代前进的脚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