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同林的头像

孙同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3/25
分享

春天的一场原创作品改稿会

曾参加过一些文学讲座或作品研讨活动,总是跟主讲老师或作者面对面,这次有机会收看了中国作家网主办的网上直播作品改稿会,忽然觉得似有一股清风扑面。

3月22日下午两点,手机上出现一条信息:下午15:30《人民文学》等知名编辑现场剖析原创投稿作品,敬请关注。发件人是中国作家网。我询问过身边几位文友,他们都不曾收到这个信息。我猛然想起来,这一定是因为我去年发在中国作家网上的散文《故乡邻居》被编入《大地上的灯盏——中国作家网精品文选·2018》而得到的“奖赏”。

信息上有直播网址,但是,我只会从手机上直接打开,不知道如何在电脑上操作,直到同事帮忙,才终于坐到电脑前听(看)讲座,看时间,已是15:50。

改稿会主持人是《中国作家网》主编刘秀娟女士。刘女士很年轻,穿一件浅红上衣,得体而大方,没有一点我想像中的老学究模样。受邀的三位老师是《人民文学》编辑刘汀,《十月》编辑部主任季亚娅,《中华文学选刊》执行主编徐晨亮。三位编辑老师都很年轻,男子很帅,女子很靓。有机会与名刊物名编们在电视上面对面,实属难得。

讲座的正式名称为:中国作家网原创作品改稿会。

这次改稿会主要围绕从《大地上的灯盏》中遴选出的五个作品,它们分别是散文《绍兴的水》《一寨物景皆如梦》,小说《马谣》《穿过公路到镇上去》和诗歌《黄昏的时候,所有事物都静默》。以这几篇作品展开,讲它们的创作技法,讲它们的优缺点,等等,为受众们给予启示。

三人中数季亚娅说得最多。或许是出于对异性的好感,或许是因为季亚娅的声音好听,便觉得她讲得最贴切,最通俗,也最有用。就作者而言,他们最希望的当然是实用了。

季老师对散文有这样一段诠释:

……你去写一个散文的时候,你不由自主地会滑入到一个抒情美文性的写作,我记得贾平凹老师创办《美文》时,开始就说大家千万不要把美弄得太纯洁了,也不要沿着美的那条路线写你的散文,散文其实应该是个开放性的东西。这是经典的大散文家也是一个美文杂志主编提的要求。

季老师还说:散文要把肉身经验和文脉传统糅到一起。

关于散文写作,刘秀娟主编最后归纳说:……散文我们太熟悉了,正因为熟悉,我们很大程度上漠视了对于散文本身文体的探讨,加上这种文体本身有不那么清晰的界限,就造成了对散文写作门槛的降低,认为谁都能写散文。其实写散文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要写好就更不容易。还有一种过度的修辞和过度的抒情,造成了对散文自然和自由的束缚,所以,我觉得三位老师的发言提醒爱好散文的写作者特别注意散文中陈词滥调和散文腔。

我很少写小说,但是却记取了刘汀先生的一段关于写小说的话题:如果你写疼,用一页纸或者几页纸去写,所表述出来的疼都是别人的疼,如果这种疼发生在自己身上,那是比任何文字都来得更加具体,更加真切……

徐晨亮说得不少,但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句是:写出有自己特色的东西来。

所有道路,都是河流;所有行人,都是船只……这句话我很喜欢,但我记不得是谁说的了。

主持人刘秀娟女士还就小说语言散文化的问题作了表述:这是一个相对专业性的话题,小说散文化的语言是什么概念,如何在小说的语境之中让语言表达散文化,这些都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最好的方法是作者通过长期创作砥砺,从中得到启发和升华。

刘秀娟老师最后说:作者们不用焦虑,想干什么干什么,只要你对文学怀有热爱,我相信总有一天你心里的那颗种子会发芽,会长出对你自己来说很饱满的果实。

研讨还采用了互动方式,现场听众们纷纷向老师提问,问题五花八门,有的是咨询写稿方面的,有的是谈投稿方面的,网上的听众也在忙活,表述着这次活动的意义和对自己的帮助等等。不知不觉间,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我看了一下时间——18:08。然而,作者们还在网上互动,大有恋恋不舍、意犹未尽之意。

发生在春天的一场作品改稿会,如春风,似春雨,滋润着大地上的每一棵小草……


我也说几句2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
最新评论

与作者一样的感受,春天的改稿会,惠及普通文学爱好者的文学盛会!感谢中国作家网,为最基层的文学爱好者打开了一扇窗!

杨松   2019-03-28 08:54

这次原创作品改稿会确实不错,让许多不知名的作者和广大文学爱好者有机会身临其境地聆听名刊大刊编辑老师的高论和悉心指点,我又看了重播,受益匪浅!为中国作家网这一创举点赞!期待有下一次。谢谢孙同林老师及时用文字反映了这次改稿会,同感!

程克强   2019-03-28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