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既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又须协调各种关系。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才能紧跟新时代的步伐,才能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
十几年来,我先后经历了五所职业院校,一直从事职业教育与行政管理,每当想起工作中的人际交往、日常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事情,不禁使我感慨万千。职业学校的学生,究竟该怎样管?怎样开展心理辅导教育?怎样科学地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者的理念和思维。多少次夜里辗转难眠,多少次常问自己?犹如一个迷失方向的孩子,夜间孤身于幽林之中惴惴不安,总是难以找到回家的路。为了寻找这条光明之路,在工作之余,我只要余闲时,便喜欢阅读各类书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其中,被奉为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我越读越爱不释手,前后读了六个版本,相关的视频和辅助资料,应有尽有。在家中的床头、书架、书桌等地方,此类书随处可见。然而,一提起《周易》这本旷世奇书,大家往往认为,它是占卜、算命、风水、八卦之类的书,这就不免有些以偏概全。
《周易》即《易经》。“周”是指普遍(或指周代),“易”乃变化之道,寓意着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书中的内容包罗万象、经天伟地,有军事、有哲学、有历史……在周代以前,它确实只是用于占卜,自孔子撰“十翼”之后,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两派六宗。故此,自古有“人更三圣(伏羲、周文王、孔子),世历三古”之说。
《周易》中常见的阳爻“—”与阴爻“--”,是指对立和并存的事物,如男女、黑白、二进制、天地等。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行为偏激、或性格内向、或违纪违规之类的学生。在处理各类师生矛盾和问题时,就应学会一阴一阳谓之道,即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过刚易折、太柔则沉;刚柔相济,诸事亨通。换而言之,则是从严管理、从宽处理。我们所熟知的中庸、中正、方圆之道,不就是这个理吗?
那么,什么是“爻”呢?虽然万事万物相对独立,但彼此之间像网一样交织,这张网好比一切事物和关系,而“交织点”则是它们内在的联系,这便是“爻”的涵义。与此同时,“爻”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之中,教师的管理理念和思维,也应随着时代变化而更新。当然,《周易》中的“易”有“三易”,即不易、简易、变易。若将它运用在教育事业上,教育者应遵循教育(不易)规律,规律上可简单的(简易)变化,变化中又有(变易)创新。
越读《周易》,越觉得自己如井底之蛙;越研究《周易》,越懂得变化之道;越能善用《周易》,越赢得人生。乾、坤两卦之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它启示我们,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应像天与马一样刚健,像地与牛一样柔顺。教育教学时,蒙卦使师生明白,求学和教学是双向关系。作为学子的“蒙童”,应听从老师的教导,方能更好的健康成长。作为师长当从“击蒙”中受到启发,若刚勇乏柔,则适得其反。教育学生要有策略、有耐心、有爱心,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读书不难,唯恐不读;求知不易,唯有专心。当大家看到眼前这些时,绝大多数的人开始犯晕了,这也许就是望而却步的缘故之一。在读《周易》之初,我也是云里雾里,恰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后来结合经历与现状,融入人与自然,联系社会与实际,才渐渐的若有所悟。每当看到生僻字、成语、好词句时,一边查阅字典,一边认真思考,个人的学识和修养,因此得到了提升;每当行事艰难时,从相应的卦中寻找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各种对策随即浮现于脑海之中;每当焦虑不安时,读一读《周易》,那颗躁动的心,顿时就会平静下来……传统国学文化,不仅人文历史的底蕴深厚,而且拥有博大精深的奥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提出了“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就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教育为桥梁,以人民为纽带,从而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例如:太极拳、诗词歌赋、楹联、戏曲、象棋、四书五经、民族乐器等传统文化,既要很好地传承和发扬,更要深入校园和课堂。可以作为选修课的形成存在,可以通过学生社团的方式传播,可以开展类似的竞赛活动。而现代职业教育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本,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若学生通过接触和了解传统国学文化,能净化他们的心灵,这无疑是一剂良药。
《周易》中的“爻”,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世间万事万物,既错综复杂,又相互交织。教育者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管理亦是如此。最近,在湖湘的职业院校里,广大师生将爱国、求知、创业、兴工的“楚怡”职业教育精神融入校园,掀起了一股“楚怡读书行动”的热潮。这是从学生当前的现状和实际出发,从源头上看到问题的本质,从根本上唤醒了师生们读书、求知的心。
不管读哪本书,但求为我所用;无论身处何方,仍是一片丹心。那究竟该怎样去读书呢?事实上,读书有“三读三不读”,分别是读经典、读创作背景、读心,及不乱读、不跳读、不泛读。为什么要读书?是为孩子和家庭,是为名利和金钱,是为理想和目标。不是,至少我不是这样做的。去年,我曾撰写了一首词《水调歌头·十年英泰情》:十年修儒道,两耳听禅音……年少难分善恶,人老方知苦短……欲立青云志,谁愿负光阴。
读书,当读出游子家国情怀,当学圣贤弃伪从真,当筹思新时代、新征程……归根结底,既要读书,又要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