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汪小祥的头像

汪小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2/19
分享

寻幽石花洞

又到中秋假日,总需找一处稍清静之地去泡。

网上搜索,石花洞三字跳入眼帘。继续搜索得知:石花洞又名潜真洞、石佛洞,位于北京房山区河北镇的南车营村,是中国四大名洞之一。

石花洞的发现还伴随着一个广为人知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一位叫圆广的云游僧来到南车营村,见这里风景秀丽便决定于此小憩,但盛暑中一股清凉的气流令他倏尔惊醒,他下意识地顺风望去,见阵阵凉风就来自山沟北侧岩石的缝隙间。好奇心驱使他去弄个明白,便抡锤握凿在凹处乒乒乓乓干了起来。终于凿开了一个桶口粗的洞口,他穿过薄壁的洞口,向里爬了很远很远,看到了眼前一点点越聚越大的荧光,借着荧光他看到眼前这个巨大的洞穴中装饰着许多千姿百态、晶莹透亮的柱状、花状、伞状、球状神奇绚丽的景物。他陶醉了,于是就有了“仙乡洞府地,潜梦入真藏”的诗名,和洞口“潜真洞”三个大字。此后他便于此奇洞为家,潜心修行……

这个地方应该不错,于是决定将此洞定作出行目的地。

周末一早一家人自驾,向西南大房山方向渐渐抛开喧嚣的城区,穿过猫儿山叠嶂群峦下的一个个隧洞,进入人静车稀的盘山路,按照百度导航的指引,向着石花洞所在的凤凰山垭口下的山腰进发。

9;00左右到达洞口。站立洞口向东回望,群峦蜿蜒,众峰叠嶂,峰峦之上左右两只猫儿峭拔矗立,煞是峻奇。

回看洞壁,时间虽已过了700多年,但“潜真洞”三个刚健的楷书大字尚在当代名人赵朴初先生题名的“石花洞”旁侧熠熠生辉。

从导游的娓娓叙述里得知:石花洞以天然形成的石花而得名。石花形式繁多,异彩纷呈,数量庞大,为国内洞穴之最。石花洞的总体特征是洞体多层多支的层楼式结构,洞道全长5000余米,每层景观各不相同,被誉为“北京的地下明珠”。其中“遥池石莲”、“龙宫双柱”、“黄河瀑泻”、“龙宫竖琴”、“银旗漫卷”、“闪光壁”、“后宫仙帐”等十二大洞穴奇观无不令人叹奇叫绝。

跟着导游的脚步,让我们来逐步寻幽这些景观。

来到洞内第一厅——蓬莱仙境。这里有对弈的棋翁,报晓的雄鸡,打坐的驼背老人,披挂雪凌的迎客松;飞泻而下的瀑布,以及观瀑的众仙翁……

过大厅,到达洞天福地,这里有垂挂着石幔的水帘洞,洞内张灯结彩,众猴仙正以形神各异的表情和姿势迎接着临洞的佳客。水帘洞前方是花果山,有重重堆叠的鲜果,有攀树摘果的猴仙……

过花果山的小天池,跨南天门,到达第二大厅。导游介绍:这大厅的垂直高度是 27 米,长 64 米,宽 23 米。这个厅里最珍贵的景观当属“遥池石莲”。这些浮在池里的莲花已生长32000余年,洁白丰满,由大片的月奶石沉积而成。导游介绍:月奶石是国宝,在我国洞穴中前所未闻,这里是首次发现。它形成约 3.4 万年左右。这些似荷、似 莲又似宝的大菜花般的月奶石世界稀有,被列为国内的第一大奇观。

回头看,有两根天然形成的石柱子,前面一根因在顶端有一个双嘴的大 桃子,名叫玉树蟠桃。后面的一根柱子上天然形成的图案尤如一条青龙盘绕而上,所以取名盘龙玉柱。这就是石花洞名景之一的龙宫双柱了。

过一个坡长是 47 米人工开凿的连接洞,进入第二 层。第一个大厅:神洲胜境。眼前的景观是竹篱茅 舍,好象是农家住的房子一样,房子上面铺了厚厚的稻草,墙壁是由一捆捆竹子扎成的。房子的左边有鱼塘和田园。尤其梯田,一弯弯田埂,一缭缭水面,层层叠叠铺向远方。

继续前行,到达银旗洞府,这里有洞内的第二大奇观——银旗漫卷。因洞内发现一 块罕见的洁白大石旗,故称。银旗垂直高度 2.18 米,宽度有 2.1 米,受洞内气流的 吹动,经过几万年的时间,它才刚卷起了一道边。在已发现的溶洞中,它是石旗的典型代表, 外部形状好象是一只大海螺,又似一只倒挂的马蹄莲。石旗的旁边有石花、 石蛇、石剑,它们竞相峥嵘,一比高低,取名白玉天蓬。

继续前行,来到了太上老君居住的老君堂 ,这个厅60 米长,垂直高度将近 10 米。请看 前面有棵人状石笋,象天兵天将把守在两旁,中间的两根筒状石柱,是太上老君炼丹炉。而 太上老君正悠闲地坐在这儿,头上梳了一个高高的发髻。

过了灵隐寺大殿,我们抬头往上看,洞壁上方有两片薄薄的石盾,它的直径近 1000 毫米, 厚度却只有 7 毫米, 是洞内第一薄盾。石盾上边有两根小石笋,形似两根大葱。

继续前行,前方是一个大型的石瀑布,这便是洞内第三奇观——黄河瀑泻。它的垂直高度 18 米,直径 3 米,是洞内最大的石钟乳。 我们借上面红色灯光,看她打照着的景观,它象黄河的底部被戳穿一样,黄河水顺流而下,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来到中心大厅的东南侧,这是洞内第四大奇观——龙宫竖琴,它高 10 米,宽 15 米,由 540 片石幔组成,由于石幔的长短、薄厚不同,轻轻敲击,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来。又好象是一幅大型的舞台 帏幕还没有拉开,请看帏幕前面还有一位报幕员小姐,身穿落地纱裙,手拿麦克风,正准备 播报节目……

石花洞景致还非常多,如擎天鸳鸯柱、定海神针、“闪光壁”、 “后宫仙帐”等等,不足一一道来。

石花洞由多层溶洞组成(从上到下共7层),向我们开放的只到第三层。据说这种多层结构的溶洞最早形成的是洞顶。当时,洞顶层就相当地下水位的水准面,在这里有地下水溶蚀、搬运,把洞穴物质带走,洞穴形成后,出现了地壳上升,该层溶洞随地壳上升而地下水位则相对下降;其后,当地壳稳定下来时,地下水又在新的岩层部位进行溶蚀搬运,便形成了第二层溶洞。这样,地壳多次上升,便形成了多层洞穴。可见,石花洞七层不同高度溶洞的存在,标志着这一地区至少发生过六次间歇性地壳上升。如今,地下水仍在溶蚀着最低层洞穴……

.

虽然跟着导游的脚步,一圈下来,不免有些眼花潦乱,但那种美仑美奂的震憾感,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叹服感,以及对大自然那种无所不能、无所不至其极的神秘魔力的敬畏感,都久久难以平息。她把一种极致和无限呈于我们面前,而把极渺小和极短暂赋予了我们,让我们感觉只能如尘埃一样消失在时间的轮回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