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振中的头像

王振中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6/14
分享

豆腐东施

受鲁迅先生小说《故乡》中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影响,但凡是女子开的豆腐坊都会被闷骚的男人们冠以豆腐西施的。

被冠以豆腐西施的豆腐坊女人们也都会在羞羞答答、犹抱豆腐筐半遮面中接受这个雅称:一为生意,二为颜值。因为她们发现,一旦被冠以豆腐西施,自己的人气就活了起来,连整日蹲在墙角晒太阳的鳏寡老汉及游手好闲的阿Q们也主动向她们示好,打起招呼来。豆腐的销量也在打情骂俏中,不知不觉提了上去。

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人,天生丽质,排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沉鱼”之美称。所以,能被人们冠以豆腐西施的也必须接近于“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男人们的酸腐。

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读者心目中的豆腐西施是有固定模式的;但,最起码你的长相不能太差,身材不能太矮,皮肤不能太黑。《故乡》里豆腐西施在开豆腐坊时身材高挑,整日擦着白的粉,涂着红的唇,也是一个美人坯子。只是后来社会动荡,苛捐杂税叠加,民不聊生,她的颧骨才凸了起来,嘴唇也薄了许多,站在那里,也像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了。

然而我今天要向各位看官讲述的这位女子虽然也是开了豆腐坊的,却没被人们冠以豆腐西施。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启动,百废待兴,各行各业如雨后春笋一样纷至沓来。国外及港澳台的科技、文化、服装、影像等等都一股脑儿粉墨登场,到处充斥撞击着国人的认知与视野。一些在六七十年代兴起的街道手工企业渐渐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而处在濒临倒闭的边沿,一个叫秀的女人所在的街道企业“竹器编制厂”已率先进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窘境。

竹器编制厂其实主要就是从事保温瓶的外壳编织。那时,市面上没有塑料保温瓶外壳,除去铁质的外壳,就是竹丝编织的。铁质的外壳比较高档,价钱也贵了些,一般家庭用不起。全国95%的家庭大都用竹丝编织的,既经济实惠,又无限忠于(竹丝外壳上大都要编织领袖头像或语录、或最高指示等)。

秀进厂始于一次偶然的事件,她本生活在一个离城较远的小山村。那是一个北风吹,雪花飘的晚上,秀的父母带着她的哥哥在前一天的一大早就到山那边参加她表哥的婚礼去了,留秀一个人在家看门。睡到半夜,忽听人的凄惨呼叫声。秀天生胆大,披起衣服、抓起手电就出门查看。原来是一辆拉着油桶的汽车侧翻在自家门前的沟里,司机被变形的驾驶门挤压着,无法动弹,血顺着驾驶室的脚踏板不住地往下流,疼得他狂叫不止。秀已经初中毕业,知道些简单的卫生常识,如不尽快把司机救出,很可能因失血过多而危及生命。秀试着用门口放着的铁镐撬动驾驶门,拉出司机,可即便用尽了吃奶之力,也终没把驾驶门撬开。一心想救人的秀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便飞身跑到村队委会门口,敲响了挂在树上的铁钟。

在那个年代,钟是全村人的灵魂,无论什么时候,一旦钟被敲响,男女老少都会不约而同到钟下集合。当年在抗战中,就是凭着这口钟的召唤,粉碎了鬼子的多次妄想屠的村野蛮行经。

虽是后半夜,天气又寒风刺骨,但全村老少在钟声的召唤下还是自发地聚集到了村队门口。秀说明了敲钟的来历,全村的棒劳力二话不说都跟着秀到出事地点救援去了。

被救出的司机已经奄奄一息,秀就近把司机放在自己家里,村医给他紧急包扎了一下,止住大腿一直向外汩汩流淌的血。村医是个复员军人,曾参加过79自卫反击战,是战场上的医务救护兵,有很专业的救护知识。他告诉秀,虽然止住了血的外流,但因他前期流血过多,血压和体温都掉到了安全值以下,随时都可能有生命之忧,让秀有个心理准备。那个年代还没有直拨电话和手机,打120更是无从谈起,看着床上奄奄一息的陌生男人,秀也顿感慌乱。

有经验的村医在冷静下来后,给秀想出了个为伤者输血保命的办法;但前提是血源必须是O型血。村医又没有血液化验设备,一时无法确定血型。巧的是两年前秀得了一场病,高烧不退,三天后他的父亲背着她翻山到公社卫生院查看,在一系列化验检查中,秀第一次知道自己是O型血。

秀几乎是逼着村医抽自己血的,她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必须保证司机的生命安全。第二天中午,司机从昏迷中醒来,秀把家中仅有的五个鸡蛋给司机蒸了碗鸡蛋羹,又一勺一勺喂司机吃下,得到血液和鸡蛋羹的补充加持,司机的脸色渐渐有了红晕,血压和体温也渐趋正常。

通过交谈,秀得知司机叫郭超,来自本市一家油脂化工厂,是常年跑这条路拉化工原料的司机,因下雪路滑,车辆失去控制,才造成此事故。

待雪停、雪化,油脂化工厂的救援车赶到出事地点时,已经是十几天以后的事了。其间,秀的父母、哥哥也因大雪封山被滞留在秀的舅舅家。父亲也在百无聊赖中跟着大舅哥学了一门做豆腐的手艺,这门手艺后来传给了秀,成了秀赖以生存的依靠。

司机郭超被接回城里十天以后,秀接到了郭超的来信。市晚报和厂区广播也分别刊登和播放了秀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秀一时被人们传为佳话。

在郭超和秀的来往书信中,双方从生活谈到了人生,从人生谈到了感情,尤其是郭超,被秀舍身救己,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所感动,在内心埋下非秀不娶的决心。然而在那个户籍至上的年代,一个城市户籍青年找一个农村女孩是需要一番勇气的。最后由于郭超的执着,厂领导的关怀,郭超和秀终成眷属。秀也在厂领导和街道居委会的关照下进入了竹器编制厂。

秀进厂后由于虚心学习,又加心灵手巧,很快成为业务能手,并在第二年就当选了技术标兵。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就在大家为赶制一批业务而忙着加班加点编织打包时,一台破丝机因工作时间过长,线路老化起热,引燃了旁边堆放的成品箱。因竹丝和纸箱都属易燃品,大火很快就吞噬了整个成品库房,编织女工那见过这样的阵势,吓得乱作一团,不知如何是好,后来在秀的提醒和指挥下才纷纷逃出编织车间。这时有人提醒,成品间最里边还有三名往成品箱上打码粘贴出厂合格证的工人还没出来。秀二话没说,把头伸在自来水龙头下打湿脑袋和衣服就冲进了火海。

三名姐妹得救了,这时再看秀:满头的乌黑的长发和湾湾的柳叶眉不见了,面如黑炭,整个右脸到腮下已经红肿鼓泡,右臂和脊背的衣服还在燃烧着。

秀上半身的烧伤面积达75%,尤其是脸部,几乎不忍目睹。

当秀三个月后从医院出来时,大家几乎不敢相信面前站着的是以前那个皮肤百析,慈眉善目的秀。秀冲进火海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再一次上了本市晚报,只是这次没有被引起轰动,没有被传为佳话。因为现在的人们已经无暇看报了,都在为下岗失业找饭碗。

秀的爱人郭超自从那次车祸后,右大腿留下残疾,司机是无法再当了,厂里为照顾他,给他安排个看守大门的轻松差事,秀一天三顿饭都要亲自往厂里给郭超递送,好在他们的住处离厂不远。

秀她们厂在每人分得二百八十五个竹编保温瓶外壳、顶五个月的工资后,宣布倒闭了。宣布倒闭那天,天正下着小雨,正迎合着她们当时的心情。她们都照例穿着印有“竹器编制厂”劳动布工作服,默默无语,做最后的眷恋告别,从此将各奔东西,为生计而忙碌。

秀在家闲置了近半年,其间,也试着和原厂里的两个姐妹到外县市的保温瓶厂推销她们的竹编保温瓶外壳,但都没获成功,因为五彩缤纷的塑料保温瓶外壳已经抢占了市场,并很快博得用户的青睐。

秀自从结婚到如今,也没有生个一儿半女,她和郭超也曾经看过多家医院,做过多次化验检查,都无法确定原因。只是听省医院的一名老中医说,可能和当年郭超受伤有关,后来他们也就不太关注此事了。

由于秀脸部的伤势,找了多次工作都没被人录用,秀一度很绝望,不敢出门见人。好在秀骨子里的倔强和不服输,痛定思痛后,她决定利用在姑娘地里和父亲学的做豆腐的手艺,开一家豆腐坊。

开豆腐坊的主意得到了小院里田教授的支持。秀她们的住处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四合院,是解放前一个国民党少将师长的私宅。现四合院内住着六户居民:正房六间,有张大娘和田教授两家分住,每家三间。张大娘的儿子在抗美援朝中牺牲了,是烈士家属,老伴也因病于前年去世了,只有张大娘一人生活。田教授是省城一所有名大学的退休教授,夫人也是一名中学老师,正在办理退休手续,有一儿一女都在外地工作。秀两口在东厢房居住,紧挨上房的田教授。秀要开豆腐坊的想法首先征求的就是田教授。

田教授是个性情中人,对秀两口的遭遇很是同情,尤其是对秀更是同情加钦佩,在他的心目中,秀就是个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

秀所住的东厢房房后,是少将师长的一个小花园,如今繁花一去,只留下断垣残壁,朽木枯草。秀花了两天时间又加田教授的大力帮忙才整理出个像样的场地。

秀在城外的村里买了一盘石磨,按照做豆腐的流程,购买了一切做豆腐的设备和物品。第一锅豆腐在春暖花开的一个早晨出盘了。在出盘豆腐之前,秀给四合院里每家都送了一盆豆腐脑,而且是撒了葱花,滴了香油,放了细盐和味精冒着腾腾热气、趁热喝下的那种。这样的豆腐脑是田教授从没吃过的,那种带有淡淡石膏清香,软嫩丝滑的脑状,入喉的颗粒感,简直秒不可言,田教授是吃过大席面的,但在他的口感里仿佛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与秀的豆腐脑相媲美。

秀第一天共压制了三盘豆腐,她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制做的,尽管她曾跟随父亲已做过两年,一切都是轻车熟路,但那时她大多都是给父亲打下手,自己一个人操作却很少。

秀开豆腐坊的名声在这条街上不胫而走,三个豆腐除去给四合院里每家放二斤尝尝鲜外,她没走出本街道居委会的管辖区就已售罄。

改革的春风愈刮愈大,一些国外沉积污垢也随机侵淫占领了我们的生活,造假之风盛行。除去杂项物品无需赘述之外,就连我们日常食用品也出现了:假鸡蛋、假黄豆、假大米之说。一家著名媒体的资深记者为解开东北某地造假黄豆之谜,竟化妆成乞丐潜伏假黄豆制作窝点达半年之久,终于获得第一手资料,偷拍了他们用黄胶泥加涂料制成的足可以假乱真的黄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日常吃的豆腐也出现了造假现象,黑心商贩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竟用榨过油的黄豆饼、充当黄豆,制作豆腐。试想,被榨去豆油的豆饼还有什么营养价值?再制成豆腐那口感可想而知?但由于价格低廉,消费者又不了解详情,一度对秀的优质豆腐带来了冲击。但,即便是这样,秀依然坚守住她的传统制作以不变应万变:精选优质黄豆,纯手工一粒粒挑选,净水冲洗晾晒,发泡7-8小时,人工推碾石磨,柴火锅熬制豆浆,老石膏点卤等,极大保留了原始的豆腐制作工艺。渐渐地,居民发现了秀的豆腐口感是别家豆腐不可比拟的,一些流失的老客户也逐渐拜倒在秀的豆腐筐下。

由于秀在光怪陆离的社会变迁中仍保留那份原始的出淤泥而不染,豆腐的销量与日俱增。为了保留这份纯真,有超前品牌意识的田教授,决定给秀的豆腐坊冠个名。考虑到秀脸上的伤疤,叫豆腐西施,不太严谨,又怕人们讥笑,最后田教授从东施效颦(越国模仿西施的丑女),联想到东施豆腐,于是,豆腐东施就这样诞生了;并亲自到农贸市场选得三块老枣木板,以自己擅长书法篆刻的工艺,为秀雕刻了六块布满“东施豆腐”字样的豆腐定型盖板,为豆腐加盖了钢印,保护了东施豆腐的肖像权。

自从打上了“东施豆腐”印记之后,秀再也没外出卖过豆腐,除去本地段、本区域的居民每天一大早要到秀的豆腐坊买豆腐之外,远处几个蔬菜批发销售市场的小贩也整盘整盘到秀的豆腐坊批发进货,有时为早些能进得东施豆腐卖个好价钱,不得不早起到东施豆腐坊排队,东施豆腐一度风靡全城,洛阳纸贵。

上房张大娘和田教授自从喝上秀的豆腐脑后就再也没断过,而且两人的身体也神奇般的一天好似一天,以前走路还靠拐杖的张大娘也丢掉了拐杖,参与到为秀挑拣黄豆,烧锅煮豆浆的行列。田教授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帮助秀起豆浆,推石磨,点卤水等,样样皆可出手。

然而半年后,东施豆腐几乎覆盖全城,漫天都在吆喝东施豆腐。一时间鱼目混杂,人们无法辨别真正的东施豆腐;因为,他们卖的豆腐上也被打上东施豆腐的印记。连田教授自己也无法靠肉眼鉴别“东施豆腐”那几个字的真伪,何况一般群众?为买上真正货真价实的东施豆腐,人们只得到豆瓣街购买东施豆腐,一些大酒店也加入定制东施豆腐的行列,尽管秀已经在原先的基础上多加了两盘石磨,有人工推磨改为电机马达带动石磨,又聘用了原“编制厂”下岗的三个姐妹做帮手,仍不能满足消费豆腐的需求。

秀的事迹又一度登上市晚报,成为改革开放先富起来的先行者。弄得秀不得不经常得代表区、街道外出介绍致富经验,接待外县市致富取经参访团。田教授也不得不经常把精力花在写欢迎标语、讲解东施豆腐创业经历的工作上来。

深秋的一天早晨,天刚蒙蒙亮,正在给豆浆点卤水的秀突然听到门外传来婴儿的啼哭声。寻声门外,见大门口有一个小纸箱里放着一个用小绒毯包裹着的婴儿,秀知道这可能是有人遗弃的弃婴。

弃婴原来是个兔唇,一年后,秀为她做了兔唇修复手术,取名郭燕,视为掌中宝。郭燕天生聪慧伶俐,在田教授的带领调教下学习始终为全班之首。

……

二十二年后,郭燕从全国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她放弃了一外企的高薪聘请,回到东施豆腐坊,继承了秀的衣钵,掌管了豆腐坊。并在坚持传统制作豆腐的基础上,又开发了诸如豆干、豆片、油豆腐等多项围绕东施豆腐的副产品,产品远销港澳台及东南亚等地,把东施豆腐实实在在地发扬光大了。

其间,上房张大娘以近百岁高龄驾鹤西游了,秀以女儿身份为其披麻戴孝、入土安葬。田教授身体仍很硬朗,每天仍不知疲倦地出入豆腐坊,豆腐脑仍是他百吃不厌的美食。

自从郭燕接管了豆腐坊以来,秀除去严把质量关之外,其余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做慈善事业上来:资助了5名贫困大学生,供养了一个民间流浪儿童收养所,承担了16名儿童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担任了区慈善协会名誉副会长,以微薄之力,抵制假、恶、丑,传播真、善、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