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魏纯明的头像

魏纯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9/14
分享

舌尖的节约 生活的美学

魏纯明

2020-9-10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农村长大的我,对地瓜或许都有共同的记忆,那时的地瓜大多用于主食。1965年阴历5月28日,我来到了这世界上。那是一个凋敝的乡村,鸡鸣午夜,犬吠荒冢。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十三年贫寒农家的苦难童年和少年。吃不饱,穿不暖,生活的艰难给我留下了终生刻骨铭心的记忆。一年到头,只有过年过节吃点面、吃点肉,主食也不够,整天是地瓜干窝头和地瓜,玉米是后来才吃上的。新蒸的热气腾腾的窝头,看第一眼还觉得可爱,闻着那纯净的香甜,第二顿就不好吃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孩子,吃上大米和面食、不再天天吃地瓜成了我们的愿望。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上高中以后,正当改革开放,家乡面貌一天天发生变化,乡亲们的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饭桌上、饭碗里地瓜越来越少,品地瓜的味道,吃顿地瓜稀饭成了对过去的一种怀念。

上世纪九十年代,身在贫困地区教书的我,还有着吃不饱的经历。多年来,我一直有“光盘”意识,保持着光盘的习惯。吃饭时,总是留着一块馒头,把盘子擦得铮亮;吃饭后,用开水把菜碗、饭碗一冲,喝净。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自古以来,敬天惜粮、勤俭节约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然而,随着物质生活逐渐富裕,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出现了餐饮浪费现象。这些年,物质生活的丰富让大家不知不觉中有了“浪费点没关系”的观念。请客吃饭,不少人认为“有吃有剩”方显诚意;婚丧嫁娶、做寿满月,整鸡整鸭的叠罗汉式酒席、流水席成了标配。这个时候,吃已经与排场、脸面等关联起来了。可以说,不管是大人践行节约理念,还是孩子建立节约意识,需要对很多陈规陋习说不。在内心深处,节俭依然是一种美德,令人心向往之。否则,我们不会不厌其烦地向孩子强调,也不会看到孩子“光盘”时满心欢喜。

行动起来,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把饭吃干净的要求,固然可以看作是不浪费的直观行动,但在更深的层面,是体现出一种以“适”为美,而不是以“多”为美、以“光鲜亮丽”为美的生活美学。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一个民族基本的现代文明素养,但只有把节约变成具体行动,才能标注社会文明的新刻度;只有让节约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才能续写民族美德的新篇章。我们不能满足于做节约的向往者,更要成为节约的行动者。我们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如果人人都躬行节俭,不弃微末、日积月累,实现从“要我节约”到“我要节约”的转变,让节俭节约成为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习惯和修养,那将积累多么巨大的财富,形成多么强大的力量。

一粒粮食饱含滴滴汗水,一个光盘传承优良品德。爱惜粮食、反对浪费,是优良传统,也是一种生活美学。经历过物质匮乏年代的人们,在实现了物质丰盈之后,从更高层次的追求看,应该对食物建立更有节制的消费习惯。而要做到这点,关键不仅仅在吃的环节,更需要在日常细微处着手。最近在提倡节俭、避免浪费的全民行动中,有了“将盘中的食物吃光或者打包带走”的倡议,有的餐厅还推出半碗饭、半份菜活动,这些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进步。但“半份理念”不能仅仅是商家推行,我们要想办法使之成为日常秉持的生活观念,在食品选择、制作、分配等环节建立对食物的尊重和珍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