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魏纯明的头像

魏纯明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1/21
分享

速读与慢读


 

魏纯明

2019-1-16

 


阅读不是套路,是精神成长。阅读可分为速读和慢读。

新世纪,人类面临着一个人才竞争的新时代,拓展知识面,就得博览群书,但限于时间与精力有限,我们要掌握一种良好的阅读方法——快速阅读。我拿到一本书,基本是一口气读完。

快速阅读让人受益匪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教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快速阅读是高速度、高效率的阅读,是从文字符号中迅速吸收有用信息的一种读书方法。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快速阅读是训练读者能专心致志地学习;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快速阅读是发挥人们“眼脑直映”的自然潜能;从读书效率来看,快速阅读是提高阅读速度和加强理解能力的一种方法。

快速阅读激发了学习兴趣。理论研究认为:“在学习活动中,兴趣起着定向和动力功能的双重作用。”而阅读能有效地培养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人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特别是掌握了快速阅读这一方法后,阅读时,尤其是课外阅读时,就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读物,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完自己喜欢的书,这样就能持续地以浓厚的兴趣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这样就易于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并可迁移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当人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时,他们总是积极地主动地而且心情愉快地去从事读书活动,再也不会觉得读书是一种乏味、费力的事。

要速读也要慢读。从2018年,我开始了我的慢读。背诵古诗文,一周一篇;《黄帝内经》一周一篇;《论语》,一月一章;二胡考级曲目,一年一首……强调慢读,其实这十几二十年来已有不少学者、批评家一再提出。可是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以我自己的经验,这里的障碍有时势潮流影响方面的,也有个人态度心境和认知误区方面的。

慢读这个说法容易被理解为专指阅读速度,其实不是那么简单,甚至可以说速度只是个前提。速度之外,更重要的是阅读者的心态与方法。细心体会尼采安放在慢读之上的一连串界定,“缓慢地、深入地、有保留和小心地,带着各种敞开大门的隐秘思想,以灵敏的手指和眼睛……”也许会引申出这样的经验——不要过分执着于你事先设定的目标;开放你的情怀、心智以对待将要面对的世界;通过磋商、辩驳、思考和接纳获益,并将这一收获加入你阅读的记忆库中。

慢读意味着缓慢,意味着耐心,但更要求你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方法。在文学阅读方面,这种能力和方法首要的是对语言、形式的敏感。语言既指字、词、句式,也扩大指文学的诸多形式因素,譬如开头、叙事、人称、情节、节奏、象征、隐喻等等。重视文学的历史政治社会维度的人可能会有异议,他们着急地想从文本中拎出观点、含义,不耐烦绕圈子式地从形式入手。如批评家指出的那样,一些读者和学生常患的毛病,是一开始就谈作品讲了什么,而不问“以什么方式讲”。慢读者则会首先从作品的美学、形式着手。这并不是内容和形式的二元论,历史、政治、社会内容与审美、形式是意义的整体,但在阅读的次序上,审美、形式是关注的起点。如果把文本看作一个封闭城堡,进入就需要找到通道。这个通道不是现成的、明摆着的,是一条需要阅读者寻找的“暗道”。困难在于,不同文本、不同文类、不同读者,找到的通道不是同一条,他们不大可能共享同一模式。在慢读的路上,有足够的耐心和才能,才会有文章和义理相遇的那一刻,让慢读者享受到发现的欣悦。

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快乐的、健康的、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如果人们能够将更多的时间花在读几本好书上,并针对所读的书进行思考和交流,必定会受益匪浅,也必定会让他们处在一个更高的境界上。今天,你读书了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