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炜的头像

王炜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2/10
分享

迟到的敬礼连载

奶奶,住在天堂里的您还好吗?跪在您坟前的我开始想您了!

奶奶,您可知道,在我六十年的生命长河里,曾经流淌着一股怨,那是血脉亲情的痛之水;一直翻腾着一种恨,那是特殊环境孕育的恶之花回望那条怨恨的河,那情景其实很浑浊,那滋味应该叫苦涩。

    爸爸是您的第一个孩子,也是您唯一的儿子,更是家族中几辈单传的独生子。七岁他就失去了父亲,是您带着他和三个姑姑,在族人的白眼中艰难度日。解放后,懂事的爸爸有了出息,不到三十岁就成长为一个公社的党委书记。正当您舒展眉心,准备品尝生活甜蜜的时候,爸爸却被组织选拔成了进藏干部,而且一去西藏就是五年多没有回家。“文革”初期,因全国性的交通通讯受阻,家里还一度与爸爸失去联系。那时,妈妈被扣上了各种丑恶的大帽子,哥哥弟弟被坏分子扬言“填到井里”,我在学校里被老师侮辱、同学欺负……幸亏我们有奶奶!您那“用要饭棍也能撑起一片天”的不屈精神,像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最黑暗的日子,也牵引着全家走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外界的评价中,谁不说我们有个好奶奶呀!

在我最初的印象中,您对人总是那么和蔼可亲,慈眉善目的脸上始终挂满笑意,很多人都说您很有佛像;您总是把自己收拾得那么利索,三寸金莲上套着您自己做的鞋子,谁见了都夸您手工精巧;您总是把孙子孙女当宝贝,吃饺子的时候还把边咬了去,把馅多的饺子肚给孙子们吃;当时姑姑家的口粮那么紧张,可您去小住的时候,总会把我们带在身边……。奶奶呀,您内在的富贵和外在的优雅,足可以让人忘记,您是以怎样的意志,带着您的四个子女,穿越了岁月的艰辛,引领着一个残缺的家庭,冲破黑暗迎来了生活的曙光!

记忆中我的六岁以前,常常会开心地摸着您的发髻,问,奶奶,你的头发怎么这么光滑呀?您说,我的头发先用梳子梳再用篦子篦,然后挽起来就会板板正正了;有时我坐在您腿上,问,奶奶,你的脚怎么这么尖啊,我也要长个这样的脚。您就摇晃着我,说,潮吧(傻的意思)孩子,你知道裹脚的时候有多疼吗?那是要把脚趾头都折断了,再用布缠起来不让它们长,才会长成这样的。你们这茬人再也不用受我们那么多罪喽!那时候,虽然我们也是弟弟穿哥哥、妹妹穿姐姐的衣服,但即便是补丁衣服您也会洗得干干净净,把我们兄妹打扮得漂漂亮亮。吃的更不用说了,不管是粗粮细做的煎饼饼子,还是白面做的面条饺子,您都做得像艺术品一样漂亮。当时家里只有一张爸爸办公的旧书桌和一个获奖的柳条箱子,算是像样的家具,可这个家仍然被您打理的整整齐齐,擦洗的一尘不染。您说过,等我长得再大点,就把您做饭和女红的手艺都教给我,让我也成为一个既聪明又能干的女孩。我相信那时的您,就像现在的我一样,是发自肺腑地希望自己的孙女承继女人的一切美德,而且还要永远健康快乐!

    但是命运的河流,谁能料到会在什么时候拐弯呢!

    爸爸去西藏的那年,我刚满六岁,才上小学一年级。最初的日子里,我们都觉得爸爸出了远差,只是待得时间长一点。那时外部坏境和人际关系也没有太大变化,学校里的老师仍然对我们很关心,社会上的人仍然对我们很热情。可是五年,爸爸一去五年都没有回家!五年当中,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文化大革命”,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党组织虽然还是那个“铁打的营盘”,但是怎架得住那些“流水的兵”啊!爸爸当时所在的那级组织里,已经物是人非,谁还会去关注一个进藏干部的家庭!曾记得,在爸爸进藏的前两年,确实有代表组织的干部,逢年过节的时候来看望和慰问过我们。但是,日子难道仅仅是由节日组成的吗?

    奶奶呀,家里的土墙上,那一道道用指甲刻下的记号,是您想念爸爸时写下的日记;那门框上磨损最重的地方,是一个年迈的母亲盼儿归时留下的最深刻的记忆啊!您那花白的头发,就是在爸爸走后的几年里变成了雪白的银发;妈妈的性格就是爸爸离家后,逐渐变成了“没有男人的肩膀倚着也要站直了”的“女汉子”;哥哥和弟弟妹妹们,也是从爸爸离开家的那天起,从一个个懵懵懂懂的儿童,过早地品尝起生命的苦涩;我也是在那几年里,由一个开心快乐的小女孩,一天天地演变成了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女。奶奶呀,您可知道,您的变化,才是影响我性格形成的最直接因素!

    爸爸去了西藏之后,我几乎就没见您笑过,且动不动就甩个脸子给我看。这种难看的脸色哥哥不用看,因为他是您的第一个孙子,您对他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弟弟妹妹也看不到,因为弟弟才四岁,妹妹才两岁,他们还听不懂大人的恶言善语;妈妈更看不到,因为她除了用五十一元的工资养着全家六口人外,几乎全身心地扑在农村工作的最前线。您对儿子的思念、对儿媳的不满,或许需要一个发泄口吧?于是,我就成了您发泄的唯一对象。记得爸爸走的那年,毛主席刚刚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后来我从电影《雷锋》里看到,奶奶咋像那个地主婆呢!

    谁能想到,过去那么和善、那么让人亲近的奶奶,几年间竟像换了一个人!让我不堪回首的是,有一天晚上要睡觉了,您突然用手抓着我的头发,把我的头恶狠狠地按在煤油灯上烟熏火烤,理由就是说我向妈妈告您的状;还有一次吃中午饭的时候,您说我去壕湾里抓过蛆,就用筷子敲着我的手不许我吃饭;我不到十岁的年纪就跟您学烙饼,稍不及时您就用擀面杖把我的手摁在鏊子上……。那时,您那张圆圆的白皙的脸,在我眼里,竟然像极了挂在天上那冷若冰霜的月亮,以至于我晚上从来都不敢出门,即便必须出门解手,也害怕抬头看天……。

    那时的妈妈,就是一个纯粹的工作狂。她一个女人头顶着好几个社会头衔,没白带黑地战斗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虽然她有四个年幼的孩子,但这些孩子在她心里,仿佛一群散养的猪,怎么都能活下来。只有工作,才是她的命根子,只有党才是她的亲娘!何况一个从农村逃婚出来的妇女干部,只知道“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她哪里知道,幼小的孩子不仅需要吃饭穿衣,更需要母亲对孩子心灵的呵护!记得我在外遭欺负后向妈妈诉说,却被她不分青红皂白地一顿打骂。又经历了几次母亲的粗暴之后,小小的我,就学会了把苦难埋在心里,包括奶奶对我所做的一切。

    奶奶呀,后来我也慢慢看出来了,您不喜欢妈妈的风风火火、泼泼辣辣;您不愿意妈妈在外边抛头露面、争强好胜;您不想让妈妈不顾家庭、工作第一。您在心里对我妈妈是有要求的,您希望她在您面前是一个传统的儿媳妇,在孩子们面前是一个知冷知热的好母亲。可您哪里知道,母亲虽然是从农村逃婚出来的,但她已经是一个新中国的妇女干部了,她也有一个追求理想和信仰的人生诉求,她带领妇女们反抗的,就是传统观念的束缚和旧的道德习俗。您虽然没有“多年媳妇”的屈辱,但您“熬成婆”的愿望,也不可能在这个家里实现呀!于是,您跟妈妈的暗中对抗和较量,都在把我演变成你们的出气筒和受气包。在您生病前的那些年里,您的摧残,妈妈的呵斥,对我来讲,似乎都成了家常便饭。

    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有一天中午,您正和我们一起吃饭,忽然听到我妈回来的声音,您就赶紧放下筷子,躺在了炕上。我妈叫您吃饭,您就说不吃。可我妈走了后,您又起来吃得津津有味。小小的我呀怎么也想不明白,亲人之间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排斥,那么强的对立?或许,是因为你们都经历了苦难的磨砺,才都变得那么要强?可你们的强势,也同时造就了一个弱者。谁会想到,一个十岁多点的孩子,就患上了失眠的毛病。那个时候,我就盼望放假去姥娘(外婆)家,因为姥娘家的所有人,都是把我当孩子来呵护的呀!

后来您因血压高得了脑中风,出院后我妈没时间照顾您,就把您送回了乡下的二姑家。记得有一次妈妈让我去给您送钱和粮票,软弱的我又不敢跟强势的妈妈抗争,只好满含委屈勉强上路。十几岁的女孩子骑了七十多里路的自行车,累得心里又多了一些不平和怨愤。那天我老远就看到您扶着拐杖坐在二姑家门口,眼神分明是在望着远方。待我到了您跟前,您颤巍巍地把两只手使劲按住了拐杖,像要站起来的样子。但无论您怎样努力,屁股都没离开板凳半点。您着急得红了眼圈,嘴里却说不出话,很快眼里就汩汩地流下泪来。您一边淌着泪一边盯着我看,嘴角一撇一撇地,似有许多话想对我说,发出的却只有“乌拉乌拉”的声音。看到您这个样子,我也忍不住流下泪来。但我仍然硬着心肠甩下一句话,我把钱和粮票给我二姑去了!祖孙见面后,除去我们相互之间那复杂的泪水,我留给您的,大概还有无情和冷酷吧!

奶奶,您去世的时候,爸爸仍然没有回来。已经成为下乡知青的我,听着亲朋好友那如雷般的哭声,不仅无动于衷,反而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大口气:在您这里,我今后连泪都不会再有了!

    后来爸爸离休在家,曾经找出了您的照片,让我找地方给洗张大一点的,用相框镶起来以便时时瞻仰。我就说,把个死人挂在家里有什么意思,怪吓人的!我哪里想到,那是爸爸怀念的一种形式,也是忏悔的一种表达。因为爸爸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把亲人看得比他自己重要,把亲情和家庭始终都挂在心上。但是,他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共产党员,当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义无反顾地舍小家顾大家,为西藏的建设和发展,牺牲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全家人的幸福生活。爸爸知道,您在最应该享受生活的时候他却远赴西藏,把精神和生活的重担扔给了两个要强的女人;在您生病需要照顾的时候,他却没有给您端一杯水递一片药;您辞世以后,他不仅没有给您送行,甚至连您的骨灰盒也没有看到。他觉得自己最对不起您,他要把自己深深的思念之情,释放在与您的灵魂对话之中。可是,爸爸这么一个简单的心愿,却被我无情地拒绝了。后来我才意识到,我把对您的怨恨,无情地转嫁到爸爸身上,与您当年对我肉体上的摧残,岂不如出一辙!

    所有的种子埋得久了终会发芽。记得那年我无意间说出了对您的怨和恨,说出了当年您对我的虐待,一家人简直都“惊掉了下巴”。母亲诧异道,这么多年了怎么没听你说过?我不禁在心里冷笑,你那时除了工作,哪里还顾得上我?我说了岂不是招来更大的麻烦!其实情绪的背后,还有对父亲和母亲深深的怨!假如没有父亲那么长时间的远离,祖母就不会那么变态,母亲也不会那么忘我。多少年来,母亲的怀抱总是那么冷,父亲的胸膛总是那么远,我哪里像是有父母的孩子!我的自卑,我的孤傲,我的清高,哪一点不是在一个特殊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日积月累形成的!

    值得庆幸的是,一个常常遭呵斥、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却更加懂得自尊,更加积极向上。在奶奶您那里,我学会了“烧锅烧底烧鏊子烧腿”,进了门能拉起风箱做饭,出了门能挎起篮子搂草;在妈妈身上我学会了独立和坚强,遇到问题绝不仅仅会唉声叹气,我做到了“没有大树罩着自己也会生出根来”。尽管我向您和妈妈封闭了内心世界,但您的细致和温婉,我妈的坚韧和执着,却都被我潜移默化地继承下来。至今,在家里我可以不拘大事小情,在外边我可以笑对人生。奶奶,这大概也是您六十几年修炼的品质,在您孙女身上的传承吧!

爸爸1983年调回内地工作后,并排住着的还有两位从西藏回来的王伯伯。其中一位因长期在藏工作生活,患上了多种高原病,回到内地没过几年便去世了。另一位王伯伯曾两次进藏,第二次带去了妻子儿女。没想到妻子因此失去户口,女儿失去学业,小儿子被山洪冲走。还有一位青岛的大姐,她父亲六十年代初调藏工作,二十一年后才调回青岛。因姐妹俩经历了父亲不在身边的冷酷岁月,对父亲感情淡漠,父亲只好住到单位里去……原来,早期的党员干部,只要党和国家需要,他们都是无条件服从;原来,为了国家的利益,做出牺牲和奉献的不只我们一家,全国还有更多的家庭,默默承受着同样的悲欢离合。我突然意识到,这绝不是一个家庭的小事,而是关互一个群体、一种精神、一个爱国主义主题的大事。于是我决定把他们的故事写出来,用文学的形式,把我的感知和感悟告诉更多的人。

    奶奶,令我没想到的是,创作的过程中,您也走进了我的作品。我的长篇小说《来自布达拉宫的感动》第一稿写出来后,我拿给家里人看。哥哥质问我,为什么把奶奶写的那么狠毒?我说,我写的是生活,生活一直都是真实的。我知道,一直被您宠着的哥哥弟弟妹妹们,他们怎能理解一颗幼小的被深深伤害的心,是怎样在生活的苦海里苦苦挣扎的!但我又没想到的是,在后来一遍遍地修改中,您留在我心头的那些恶的形象渐渐改变了,那些不堪回顾的阴影也被渐渐滤掉了。作品正式出版后,小说中的鲁王氏被我塑造成了一个坚韧不屈、勤劳善良、用要饭棍也能撑起一个家的中国妇女的伟大形象,而这个形象的原型就是您啊!这是令我最意外、也最欣喜的收获!为此,我不禁释然!为了您,也为自己那时时纠结着的、困苦的灵魂!

    人,实在应该懂得向生活感恩。是生活给了我那么多的经历,那么多的感悟,那么多的反思。创作《来自布达拉宫的感动》,一遍遍地荡涤着我的灵魂,洗涮着我思想上的污垢,完善着我的人格,提升着我的境界。于是我才认识到,其实最艰难、最可怜、最该理解的是奶奶您了!您那么年轻就守寡,带着四个孩子闯关东讨生活,好不容易盼来了生命的春天,却在“忠孝不能两全的”的文化背景下,望子于天涯;您一双小脚丈量过的岁月,给您的观念中刻下了封建传统的烙印,而您却遇到了一位反抗封建传统、视工作为生命的儿媳;您五十多岁的年纪,其实已经遇到了现代人说的“更年期”,您却只能在期盼、无奈、压抑中苦苦挣扎,更何况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社会和人民也处在“更年期”的前夜!于是,我成了您的发泄器和出气筒,成了特殊家庭环境中一个性格复杂的个例,也就不足为怪了。认识到这点,我应该感谢文学,感谢上帝给了我这份迟到的觉悟!

    为了把我的感动与更多的人分享,我又原创了四十集电视剧本《为了母亲的微笑》、大型话剧《天边并不遥远》、电影剧本《你是谁》《小确幸》、主题歌词《老西藏》等,有的已多次获奖,有的已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所有这些收获,也同时伴随着我更深的伤痛。因为,您的儿子、我们的父亲,从多种疾病缠身卧床不起,到住进重症监护室,在遭遇了四五年不堪回首的痛苦之后,老天终于把他召去了天堂。离开人世间的那天,我在他的枕头里放上了一本《来自布达拉宫的感动》。随着火化炉里冒出的缕缕白烟,我仿佛看见父亲驾着仙鹤翩翩起舞,往西,再往西……跟他歉疚了几十年的母亲相拥在一起!奶奶,您可曾看见爸爸替我捎去的从怨恨到感动的愧疚和思念?

奶奶,从跪在您坟前的那一刻起,我对您耿耿于怀的怨和恨,就已经彻底放下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始尊重和宣扬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牺牲和奉献的革命前辈。作为曾经舍小家顾大家的党员干部的亲属们,我们是多么欣慰啊!当全国人民都举手向革命前辈致敬的时候,我的内心深处也升腾起对您的无限敬意。此时此刻,我的目光仿佛一只无形的手,穿越时空的距离,向您致以这迟到的敬礼!

奶奶,虽然您离开我们已经四十多年了,但您的灵魂又在我心里活了过来。您的优雅和富贵,您的善良和坚忍,都已经牢牢地刻在了我的心灵上,它将转化成精神的光辉,照亮我的余生。您的孙女同时也衷心地希望,在爸爸的陪伴下,天堂里的您再也没有孤独,没有忧伤,只有幸福和快乐!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