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沙舟的头像

沙舟

网站用户

其他
202006/17
分享

“到 人 民 中 去”----新疆昌吉州作家协会组织作家诗人到玛纳斯县进行釆风活动

“到    

新疆昌吉州作家协会组织作家诗人到玛纳斯县进行釆风活动

 

 


沙舟、北雁、荣理 报道  六月,正是天蓝如水、云彩如画的仲夏季节。由昌吉州作家协会组织的“到人民中去”的采风小分队,于611日至12日赴玛纳斯县进行为期两天主题采风活动。

 

611日上午,采风小分队由昌吉州作家协会主席、《回族文学》杂志社社长、主编刘河山带队,新疆报告文学学会、昌吉州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在线新疆频道、玛纳斯县作家协会15名作家诗人组成。

 

新疆报告文学学会会长毛玉山,新疆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根,中国诗歌在线新疆频道总编辑沙舟,中国诗歌在线新疆频道执行总编梁北雁,中国诗歌在线新疆频道执行总编党荣理,《回族文学》杂志社办公室主任马乾,昌吉州作协秘书长黑正宏,副秘书长杨德,玛纳斯县作协主席杨立新,昌吉州作协理事、玛纳斯县委史志办主任杨仲年以及昌吉、玛纳斯县作家诗人谢延、王珍付、蔺旭阳、邓芳等参加“到人民中去”为主题的釆风活动。

 

此次“到人民中去”主题釆风活动,是昌吉州作家协会主要为引领作家艺术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认真落实《昌吉州文学艺术创作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宣传乡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发展与建设,做为本次作家诗人釆风活动的题材和核心。

 

611日上午,参加采风活动的作家诗人首先到玛纳斯县包家店镇黑梁湾田园综合体试验园进行实采风。

 

黑梁湾。十几年前,这里是光秃秃、荒草凄凄的野地,经常是黑风乱舞、飞沙石的地方。经过姜建昌承包这块荒滩野岭后,他们一家人来到这远离居家的地方,起早贪黑精心打拼,十几年如一日,带领各族群众,迅速将荒山野岭上种植了苹果等各类果蔬,苹果种植面积扩大到1126亩,黑梁湾的荒山秃岭变成了花果山过去的黑梁早已消失,现在这里,处处是果树成林,绿苗茁壮的田园综合体实验园轻爽的夏风,幽香的草莓,即将成熟的水果和庄稼,让釆风的作家诗人深深的陶醉其中,顿足不前,留连忘返。

 

包家店镇。作家诗人们参观“建昌保鲜合作社”的大规模冷库、合作社办公室、经营场所等。这是姜建昌联合五户农民集资300万元,建成的近500平方米、库容达2200立方米的保鲜库。不但解决了果品的存放,而且提高了果品的附加值,保鲜库当年实现销售收入22万元,净利润11万元,户均收入2万余元。清静的办公区、整洁的经营场所、内容丰富的宣传展板等,记述了黑梁湾“建昌保鲜合作社”带领村民走过艰辛和辉煌的发展之路,给作家诗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办公室院,一棵三百多年的大榆树下,由中国诗歌在线新疆频道为“五月飞歌”诗歌大赛荣获一、三等奖的玛纳斯县诗人杨立新、杨仲年、王世涛、李秀颁发了荣誉证书。中国诗歌在线新疆频道首席顾问、州作协主席刘河山与获奖诗人合影留念。

 

下午4时,采风小分队作家诗人顶着炎热阳光,不顾路途劳顿,来到玛纳斯县兰州湾八家户村进行调研釆风。

八家户村。仿佛是一个世外桃园,村民居住房排列整齐,干净的柏油路两边,绿树浓荫,繁花竞放,蝴蝶在花草上翩翩起舞。一条悠悠荡荡的小溪穿村而过,清凉的溪水淙淙而流。偶有几条小鱼和蝌蚪,悠然地在浅水里漫游着,添了几分幽静而闲致的画面。

 

兰州湾镇宣传干事阿依江·古丽和八家户村驻村干部介绍,八家户村这些年来,在党的惠民政策指引下,在县委、政府和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借助八家户村紧靠国家湿地公园的优势,把八家户村打造成了一个全方面发展的乡村生态旅游基地,被命名为全疆首批绿色生态特色旅游村。

 

近年来,村放开手脚,在全面借鉴外旅游乡村先进经验的同时,结合本实际,大力吸引外地人材,为本村的科学致富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措施,使八家户村在综合实力方面,得到了扎实有效的改变,让全村村民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致富。后,作家诗人们参观了特色民居“乔家大院”等,全村24栋民居24种特色,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让参观者流连忘返

 

红色博物馆”。结束了八家户村的釆风活动,作家诗人们慕名来到玛纳斯县郊区大疙瘩村,参观了一个业余收藏家赵凯创建的“红色收藏”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

 

名曰“红色”,真乃不虚。馆室不大,八九十平米,却收藏了几万件老一代部分革命家各个时期,不同版本的照片、文字和不同时期的生活用品,以及五六十年代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和各种书刊杂志、工作及生产学习用品等,零零罗罗,到处都摆放着收藏品据了解,收藏赵凯因酷爱收藏红色革命的物品,几十年来,倾尽二十多万元所有家当,走南闯北,连年不断地收购和收集有关近代革命历史的物品和书刊杂志,从未停止。为此,前几年的《新疆日报》和《昌吉日报》等媒体,都进行了专题釆访报道。

 

612日,星期五。又是一个烈日炎炎的热天!作家诗人们打点行装,又踏上了“到人民中去”的釆风之路!这一站,直达南山——也是一个曾经寸草不生的枯荒之地——旱卡子滩乡加苏瓦提村!

 

远处,山坡荒芜,热烟漂浮。

近处,旱卡子滩乡加苏瓦提村林木葱茏,刺玫花开的正是妖娆、娇艳。

村舍静怡、整齐,村路宽畅、净洁。家家户户小园子里果树丰盈,菜苗繁饶,简直就是一座度假、休闲的绝美之地!

 

变化巨大的苏瓦提村,处处体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曾经担任过旱卡子滩乡党委书记,现任县作协主席的杨立新旧地重游后感慨万分,回忆起当年和各族群众一起艰辛奋斗,携手脱贫致富的场景,心中不由的升起了一股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激情。

 

他在一九九四年调到这个乡任党委书记时,披甲上阵,在寸草不生的荒山枯坡上,种植各种适宜山坡荒地生存的花草树木,并且在有土壤的地方,开拓田地,种植庄稼。一就是多年,风霜雨雪,天干地旱,历经多少苦难,从未放弃自己的奋斗信念,硬是在这块荒无人烟的地方,建起了如今这个山清水秀,田园美丽,庄稼繁盛的加苏瓦提村!

这里的老村民一提起杨立新,都情不自禁地赞口不绝“杨书记真棒,是个好领导。没有共产党的富民政策和拚命奋斗,就没有今天旱卡子滩乡加苏瓦提村的美好生活!”

 

团庄村,她依偎在气势伟岸的天山脚下,也是让作家诗人们浮想连翩,很有历史渊源和浓厚的文化底蕴的村庄。

 

走进村办博物馆,团庄的历史风貌,生活风情和民族文化,都从大量的文字介绍和图片中,表现的淋漓尽致。通过了解,让作家诗人们更多地感受到了昌吉州及玛纳斯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受到中国西部地区过去历史文化的丰腴沉淀和繁华……

 

旱卡子滩乡加苏瓦提村清水河乡团庄是牧民定居工程的代表,这是多年来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游牧民意愿基础上,按照“定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保生态”的指导方针和“三通、四有、五配套”的总体要求,以游牧民生产生活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改善牧民生活和居住环境,实现游牧民居有定所、生产发展、收入增加、生活改善,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与脱贫攻坚提供有效保障。

 

天的“到人民中去”釆风活动,让各位作家诗人感触万千。

昌吉州作家协会主席刘河山深有感触的说“作家和诗人,只有到人民中去,才能深刻感受走向中国梦的伟大,才能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巨大变化,才能更深层次地写出贴近生活、积极向上的优秀文学诗歌作品来。”

 

各位作家和诗人,对新疆昌吉州作家协会和《回族文学》杂志社组织的这次釆风活动,非常满意,都认为此次活动,很有新意,也很有意义!

 

(中国诗歌在线新疆频道  推荐报道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