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素娥的头像

王素娥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05/13
分享

红楼缘

 

小时候,图书奇缺,除了课本,读课外书是一种奢望。有什么读什么,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报纸、杂志、小人书(图画版),都读得津津有味,传来传去。

长大后,弃理从文,开始有意识地读书。学校图书馆里有看不完的书,第一次发现有这么多书,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也许是受清代文学家袁枚的影响太深,他在《黄生借书说》中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一直烙印在心;也许是经济拮据和思想认识问题,我总是借书读,不管是图书馆的书,还是朋友的书,只要能借,都会借来读。借书读,因为要还,所以格外仔细,把好句子抄下来,记了厚厚一本日记。红布皮包装的笔记本写着“红楼梦日记”几个大字,里面的插图全是《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人物画像,有种古朴厚重的感觉,古色古香,耐人寻味。我读书跟背书差不多,都是精读细研,遇到好的地方反复品味,恨不得印到脑子里。我感觉,走马观花,跟没读一样,不如不读。所以,读过的书印象都很深刻,也就不想读第二遍了。

我第一次买书,就是《红楼梦》,精装本,红色的厚厚的硬纸封皮,我视若珍宝,却硬着头皮读完了,雁过无声,一头雾水,没读懂。只觉得诗词很多,故事情节都没理清头绪。只好暂且放下。

不久,电视剧《红楼梦》热播,我从头至尾认真看了一遍,没觉出多少诗词,倒是把故事情节理清楚了。看来,影视画面形象直观,更易于理解。

了解了《红楼梦》的故事,我以为便可束之高阁,不必探究了。谁知遇到家乡几位作家老师后,才发现它有那么多秘密,那么多玄机,那么高的地位,那么大的价值,可以说是文人成功路上的基石。老乡说,读《红楼梦》,不读三遍以上是难以参透的。迟迟不敢重读《红楼梦》,还有一个感情因素,生怕其中的悲凉之气,沁入心脾,久久走不出阴郁的心境,不知还要流失多少眼泪,牵出多少惆怅来。所以,这次重读我是有备而读,带着理智,带着直面现实的勇气。

谁知结果出乎意料,随着贾雨村和甄士隐的篇末解密,真相大白,原来这只是一场大梦,贾宝玉不过是一僧一道的一场闹剧而已。当初女娲炼石补天,剩下一块未用之石,闲置在青埂峰大荒山下。僧道二人将这块奇石借胎幻化成人,在人间走这么一遭,把个人情世故,包括大小家庭、官员升降、家族兴衰,上至皇亲国戚,下到农夫仆役,真善美假恶丑,淋漓尽致,融汇贯通。最后,所有的悲欢离合,痴情怨恨,全都随着贾宝玉身世的暴露而荡然无存,所有与之有情有义、相关相联的人,仿佛一下子都被狠狠地骗了一场。贾政曾说贾母被他骗了十九年,放着亲孙子不疼,一味偏心宝玉,最后落了空。黛玉被骗的最惨,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全搭进去了,那个甄宝玉才是她应该爱的人,正如书中所云“假去真来真胜假”,她把贾宝玉当成自己的命,却想不到,还有一个甄宝玉在后面等着她。宝钗慌里慌张,委屈求全,仗着多人撑腰抢来的所谓好姻缘,最后落得孤苦守寡,终是一空,幸有一子安慰,比黛玉稍好,但其实后面的甄宝玉岂不更般配。她俩无论谁等到最后都是最好的安排,最终让不动声色的李绮打出一手好牌。读到最后,读者和书中所有人都如释重负,反而轻松起来,甚至感觉可笑可叹。不再为黛玉鸣不平,谁还愿做宝钗、黛玉那样的人,爱来爱去,争风吃醋,竟是毫无意义的一场空虚,真是太傻了,不值得。小说似乎在告诉世人,感情的事,不可太执迷爱恋,为情所困,疯狂追求一个得不到的人,甚至自残或伤害别人。为此,若干年后,美国知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博士专门写了一本书《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给处于感情迷茫期的人们开出了一剂良药。而《红楼梦》则以贾宝玉这样一个人神合一的形象告诉我们,得不到的,也许是假的,后面还会有真的。用书中最后一回的话说,大凡古今女子,那“淫”字固不可犯,只这“情”字也是沾染不得的。总之,读完《红楼梦》,收获一大堆,心情却像棉花轻,像云烟一样虚无缥缈。万万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本来已准备好倾盆的泪水等着发泄,现在全没了。仿佛一念之间迅速化为气体,跟随贾宝宝飘然西去,消失得无影无踪。

本书人物众多,关系复杂,阵容庞大,却又条理清晰,首尾呼应,浑然一体。明知是虚构,却又深信不疑,看似时代久远,恍惚如在眼前。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匠心独运,豪迈大气。作者所揭露的人情人性可能放到任何时代都不超前或过时,足见作者对世态人情观察体悟之深之细,剖析刻画入木三分,哪怕是像厨子柳妈这样的小人物,也能折射出大道理。好搬弄是非者谁不是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司棋被逐出大观园,王善保家的现世现报,自己打脸,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每个人物都不是多余的,都有自己的作用和使命,如傻大姐和刘姥姥,人微份量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很多事情都是前有因后有果,不留疑团。如无业游民何三,书中共出现两次:第一次因在贾府门口打架被贾珍惩罚,命了打了五十鞭子,撵了出去;第二次因偷窃被打死在贾府。两件事前后相隔甚远,前者看似无关紧要又莫名其妙,其实是作者有意的铺垫,不经意中埋下一个人不知鬼不觉的伏笔。书中类似的伏笔还有很多,读之有恍然大悟之感,可见作者构思之细巧。

《红楼梦》中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张弛有度,联系紧凑,环环相扣。在家庭所渭的大事,如婚丧嫁娶,元妃省亲,抄检大观园,查抄宁国府等,中间往往穿插一些轻松小事,如唱戏游园,打牌下棋,请客吃饭,喝酒行令,起社作诗,灯谜赏月等,这些都可以说是生活的调味剂,尤其是吃饭的场面出现最多。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小事,却蕴含着种种人性和生活哲理,既富有生活气息,又能以小见大,可见作者对生活的洞察力和思考力之深邃,把个贵族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因为作者看得透,悟得深,才使情节平凡而有趣,让人越看越入迷,越品越有味,不忍错过一件事、一个字,尤其到下卷,几乎要手不释卷了。

书中语言堪称一绝,既有老百姓的口头语,粗话大白话,如“拾鞋,在头里,里头,一就事儿,巴拉眼晴,可惜了的,马蜂,一嘟噜,七事八事,花红柳绿,唧唧喂喂,小衣小裳穿,屁股沉,到哪里就坐住了”等等,很多很多,况且绝大部分都是中牟本地方言。古语俗语,如“叫他巧媳妇还作的上无米粥鸣”,“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一子出家,七祖升天”,“一人拼命,万夫莫当”;又有文绉绉的书面语,如“六亲同运”,“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匣内待时飞”,“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书信诗词,金口玉言、官腔官调,可谓雅俗共赏,丰富多彩。既显出小说的真实性、生活化,又显得变化多端,错落有致。有些现在仍常见,有些已经不用了。我边读边收集那些鲜活的语言,恨不得把每句话都在心里背上几遍。

重读《红楼梦》,也是因对它了解越多越好奇。近现代文人名人几乎都受萌受教于它,怪不得有人说,是后人把《红楼梦》读成了经典。历史上评价它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最好的一部书,还附有清朝得舆的诗句:“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有人说,它不只是古典小说,也是现代小说。对中国人来说,不知道《红楼梦》,不熟悉《红楼梦》,仿佛也如同鲁迅先生所说“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一样,要被人嗤笑的。为了它,多少人废寝忘食,灯下苦读,研究其思想,解密其作者,围绕一点大做文章,各抒己见,学术论文和专著陆续出台,掀起一股红学热潮:为了它,现在仍有人愿意倾其一生来研究,并提出石破天惊的论断,认为原作者应为中州名士张林宗,该小说可能与我的家乡中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终于忍不住下定决心开卷再读。

带着诸多悬念,我重新打开它,展卷细读,顿觉妙趣横生,余味甚浓。那些诗词不再令人生厌,反而让我玩味无穷,感叹不已,流连不舍。那段时间,像着了魔一样,有空就读,乐此不疲,一字不拉地啃完了。它不仅文辞朴实华美,通俗易懂,其间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每每与作者产生共鸣,不禁荡气回肠,回味无穷。难怪有人说,少时不懂《红楼梦》,读懂已是梦中人。红楼一梦醒人心,看破红尘悟透情。

重读《红楼梦》,感觉它内容丰富,生活面广,信息量大,语言表现力、感染力极强,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不愧是经典名著。从警幻仙姑的美而言,写得淋漓尽致,达到了极致,比西子、王嫱还美,想象不出能美到什么程度。每个字符都透着色彩和美意,好像把所有的丽词艳字都用上了。多么希望能过目不忘,真恨不得把全书背下来,刻在心里,牢记不忘。可惜,脑子里仿佛装满了东西,怎么按也装不进去。合上书本,又全然不知所云。

书中出现最多的莫过于哭和泪,尤其是后半部分,黛玉、元春、贾母、迎春和王熙凤等接连离世,宁国府被抄,革去世职,荣国府被盗等,不幸不顺的事接二连三,铺天盖地而来,几乎天天以泪洗面。宝玉和黛玉均多愁善感,痴情恋旧,两人都酷爱文学艺术,厌恶文章经济之道,高雅脱俗,他们暗读《西厢》,对这些无关仕途的禁书倒格外喜欢,应该算得上是纯文人一对,可惜不被那浊世所容,时常落泪饮泣。那黛玉更像是眼泪做的一般,动不动就勾出泪来,总也流不尽,到死方休。湘莲哭三姐,贾琏哭二姐,尤其是宝玉为晴雯写的诔文挽词,哪像出自一个不爱读书的纨绔子弟之手。有时放声大哭,有时泪流满面,有时呜呜咽咽,有时暗自重泪,有时啼啼哭哭,有时饮泣,有时儿一声,肉一声,乱嚷乱叫,哭嘉喊着的……真是各有各的哭法哭相,千差万别,五花八门,大同小异,显出作者笔墨功夫之深。

鲁迅先生评价《红楼梦》为“清之人情小说”,当然小说是以揭示人情人性为主,同时也有对社会世态的反映,如官场的正当和不正当交往,经济生产的衰退,吃喝嫖赌的不良世风,以及农村的淳朴作风等,覆盖面非常广,类似于社会大百科了,其中还涉及到医药占卜、琴棋诗画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专业水平,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多才多艺。鲁迅先生还说,《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而我看到最多的是人情世故。当时的皇帝是英明仁爱的圣主,包括王爷也是仁慈的,他们对荣国府网开一面,清浊分明,宽严有度,恩咸并施,处事有分寸。只是太监、锦衣卫等下级臣僚们胡作非为,强盗行径。这也许是作者的理想吧,至于“预示着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论断,恐怕更是深深隐藏在背后的。因为结尾用“兰桂齐芳”暗示出贾府的复兴,抄没的家产和革去的世职又都失而复得,用甄士隐的话说:“福善祸淫,古今定理。现今宁、荣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是自然的道理。”似乎是前途一派光明,呈现出皆大欢喜的大团圆局面。整个气氛陡转,否极泰来,休戚与共,欲悲反破涕为笑,丝毫感觉不到王朝末路的气象。倒是宝玉出家前社会没落的迹象与日俱增,四大家庭相继败落。这似乎是一个大家贵族的兴衰轮回史,其间渗透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家国关系跃然纸上,国好家才好,家败国不宁。

这样煞尾,太出乎意料,作者的用意更让人捉摸不定。也许,这正是作者的不同凡响之处,出奇不意,不落俗套。

更意想不到的是我的名字、笔名和微信名都在里面,而且均出现两到三次。如“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竹梢风动,月影移墙”,“松花绫子”,用李纨的话说,黛玉的的容貌、才情,真是寡二少双,“惟有青女、素娥可仿佛一二”。这里“素娥、月影、松花”都有,真是凑巧,也是缘份吧。

人到中年,有兴再读《红楼梦》,实乃幸事。因为此时更解其中味,更明是与非。若受益后半生,不再做梦中人,此生也算与《红楼梦》果真有缘!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