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梦中有梦,虚实真假,欲说不能的尴尬局面,如同河南土墙张林宗家族墓地那通三米高的无字巨碑。《红楼梦》最大的谜团莫过于作者问题,作者定了,别的疑问便可迎刃而解。
大部分人看《红楼梦》只是关注故事情节,思考社会人生。再深入一步则是去看看艺术特色、思想感情和作者简介。有多少人会去质疑作者是不是曹雪芹?长篇巨著,读个一两遍还可以,有多少人能读上十几遍?所以,能发现其中破绽的只有少数人。在这少数人中有一人离《红楼梦》最近,关系最密切,他便是《红楼梦》的忠实粉丝、研究者和揭秘人娄继周。
揭秘《红楼梦》非他莫属。从儿时父母的启蒙教育中,他就对乡贤张民表字林宗仰慕之极,对张的故事喜爱有加。成年后,他当上了法官,职业素质要求他懂逻辑善推理。读书习惯于理性思维,像断案一样层层剖析,慢慢理清深藏于书中的蛛丝马迹。不知他一生断过多少案,但《红楼梦》作者这个谜案可让他费了不少心思,着魔似的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都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有一天,顽石感化,林宗托梦,仿佛天人感应。如今,《红楼梦》原创作者一天天水落石出,且每一步都有据可查。
作为红楼解梦人之一,娄继周从小喜爱文学,读书购书上瘾,尤其爱读《红楼梦》,不同版本的《红楼梦》读了不下十遍,连学生版本的《红楼梦》也不放过。如此痴迷,几人能比。也许是命中注定,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偏偏他又酷爱中原文化,尤其是中牟本地的乡贤文化,说他是个“中牟通”一点不为过。在中牟乡贤中,他偏偏最推崇张林宗张民表,对他的信息进行全方位的搜集和研究,还为他出了一本厚厚的《张民表集校注》。他说:“中牟土墙张氏,是我关注最久、用心最痴、用力最勤,也是我持续研究时间最长而且至今仍在研究的中牟望族。”他已经把红学文章集中收入《官渡客》和《箜篌引》两部书中,专著书稿很快杀青,读后让你不得不信服。
痴红楼,敬林宗,熟中原,谙中牟,懂国学,严法官,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的结合,应该说缺一不可。用他自己的话说:“对中国历史文化尤其中原历史文化的熟悉,对张民表的研究,对《红楼梦》作品的反复研读等,是我解开红楼秘密的机缘。”否则,他怎会突发奇想,而后坚定迈上这条漫漫印证之路。他走南闯北,几乎踏遍了张林宗留下的足迹,到处实地勘察。在张氏后人张云旺的大力支持和陪同下,上海、保定、北京,全国各地寻找第一手资料,两人因此成为至交好友。
张云旺作为商界精英,郑州市酒协会长,想必是继承并发扬了家族的酒文化,虽没有祖先的文韬武略,但他的经济头脑和商业智慧却弥补和丰富了家族历史文化。他怀着无比感恩的心,尽自己所能全力支持这项研究。作为张氏后人,他也算是为家族尽到了责任,对祖先做到了孝敬二字,无愧于先人和后人,想必林宗先生若地下有知也会倍感欣慰的。可以说,这项研究成果离不开张云旺先生的鼎力相助和积极参与。天时地利人和俱备,如果研究成功,也许红学将从此另辟新路,打开人们长期以来耿耿于怀的心结,结束一场旷古的纷争,让这部巨著不给世人留下不明不白的遗憾,弥补前世造成的缺憾。这项研究,读后让你不得不信服。虽然现在仍是一片沉默,无人质疑,无人发声,倒是认可的人越来越多。平静之下会不会掀起轩然大波,还是个未知数。
俗话说,解铃还得系铃人。中原人的作品还得中原人才能解得开。《红楼梦》用这种超乎寻常的艺术手法来写实,构思之缜密,似乎无懈可击,如同阴阳八卦、独门绝阵,历经三百多年,恐怕包拯在世,狄仁杰重生,也难有此论断。
石破天惊解红楼,不仅《红楼梦》巨著创作成书非一人之功,解开谜团也难如登天。红学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不破不立,在不断推倒中奋力前行,有股子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阵势,好一似林宗先生地下有知,灵魂不宁吧。难怪他曾托梦于出生在昔日周王营地的后生,希望助他一臂之力,借力完成文化的传承,完成这项未竟之业。如此说来,这层神秘面纱又多了一分神秘色彩。
几百年来,在中华大地上,一直流淌着一股强大的红流,我们期待并关注着这一天,届时《红楼梦》将揭去神秘面纱,以崭新的姿态重现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