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德平
凌烟阁是我的斋名,阁,原本是指置放物品的架子,也指藏书的阁楼。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曾经有个凌烟阁,不过早已灰飞烟灭。
历史上的凌烟阁,位于唐长安城遗址中,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和表彰与他一同打天下的二十四位功臣,而修建的绘有每位功臣图像的高阁,是太极宫的组成部分,太极宫于唐末毁于战火。看来,凌烟阁只存在于记载中。
二十六年前,香港回归的前夕,我在这个小县城盖了个独院,起名为“凌烟阁”,作为我的斋名,并刻有匾额,住了二十余年,近几年一直闲置着。
去年,我把自己创办的“聚荔融媒工作室”,也称聚大荔,搬迁至独院,与凌烟阁合而为一,也算资源合理利用了。
从此,我的凌烟阁在这个小县城,就是一个聚民生、聚乡愁、聚文旅、聚美食、聚公益、聚善缘的场所。
2021年年末,我创办了印刷精美的杂志《聚大荔》,在搜狐、腾讯、百度、今日头条等十多家网站注册了聚大荔自媒体,开通了聚大荔公众号,却因疫情而步履维艰,一些业务因缺少流动资金甚至一度“搁浅”。但我相信,聚大荔会有“一朝崛起”的那天!
那么,谁会和我同扶一把犁呢?
我的凌烟阁,不同于史料记载的唐风唐韵,烟雨凌云,而是今天的聚人聚仙,聚道聚德,聚拢聚合,聚集聚积,聚谈聚议的一隅小院,只要是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黎民百姓喜欢的,都可在此汇聚,简直就是一个“聚宝盆”。
说起聚,好多成语都是我的凌烟阁的最好诠释,欢聚一堂,聚少成多,聚精凝神,聚沙成塔等等。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水深鱼聚,河奔海聚,日积月聚,方能海纳百川,聚集起磅礴的汹涌澎湃的干事创业之势。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在聚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疏有密,有瑕有疵,有松有懈,有得有失。
前年,聚大荔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合作,准备编辑出版一套退役军人风采录,但因故出刊事宜“搁浅”至今。
那时候,在《聚大荔·退役军人风采录》编采之时,我请著名作家、好朋友王新民让贾平凹老师题字,贾老师写了“聚大荔”三字,但至今未再出刊,自然他的字也暂时未用,心中便有深深的歉意,唯恐让贾老师怪罪。
贾老师是天下大才,是文坛鬼才,是稀世奇才,想必知晓缘由也会理解的吧。
对于贾老师题写“聚大荔”刊名之事,本县的诸多作家、文友曾经与我交流,非常钦佩贾老师对基层文友的那种爱,那种情,那种热切的期望。
有的人渴望和父母聚,有的人渴望和兄弟姐妹聚,有的人渴望和朋友聚,有的人渴望和情人聚,而我则是渴望和文朋诗友聚,并且付出再多都心甘情愿,这大概就是一种文学情怀吧。
文朋诗友们经常在我的凌烟阁相聚,每次聚会,我都会从心底升腾起一种感激和期许,便拿出好烟好酒,叫来外卖弄几个菜,或亲自下厨,或炖一锅羊肉,香喷喷的,美滋滋的,和大家一起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大声猜拳,好不热闹!
那么,历史上文人墨客的聚会,究竟是怎样的呢?
西汉时期,梁孝王刘武营造了一个皇家园林,极尽奢华,他在此经常搞“梁园聚会”,闻名于世,司马相如也是他的座上宾。
公元204年,曹操定都邺城,在此建造了闻名遐迩的铜雀台,那时候,正值三国混乱,文人们浪迹天下,居无定所。而曹操爱才惜才,也喜欢舞文弄墨,便在铜雀台接纳招待被迫流亡的文人,让他们聚集在此,吟诗作赋,美酒金樽,忘却了人生的烦恼。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邺下之游”。
“兰亭聚会”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在绍兴城西南会稽山阴的兰亭,组织了一场空前浩大的聚会活动,史称“兰亭聚会”,参加聚会的有四十多位文人雅士。群贤毕至,场面空前。聚会期间,王羲之徜徉肆恣,挥毫泼墨,一气呵成《兰亭序》。
滕王阁是李元婴建造的,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他在此大宴宾客,前来的文人雅士很多,于是大家提议写序,结果无人敢写,唯独14岁的王勃初生牛犊不怕虎,提笔就作。王勃笔下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惊艳四座,成为千古名句。这是成就王勃的“滕王阁聚会”。
“西园聚会”是历史上名人参与最多的雅集。包括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米芾等等。聚会时,画家李公麟当场作《西园雅集图》,米芾作《西园雅集图记》以记其盛。从西园雅集,我们不难看出北宋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古人的聚,不只是文人雅士,“逼上梁山”的故事更是聚的历史典范。水浒传中,宋江带领108位好汉聚义水泊梁山,替天行道,鼓动全国民众推翻旧秩序,后被招安。
说起聚,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兄弟三人有两次聚义,开篇的"桃园三结义",之后不久的"古城聚义,都留下了千古不朽的佳话。
在近代史中,聚的最高境界是以毛主席为核心的共产党人的“陕北之聚”。在此,我们更应铭记中国革命的红色根据地——革命圣地延安。毛主席转战陕北13年,全国各地千千万万的有识之士,向陕北聚拢,为我党、我军集聚了巨大的力量,是陕北老区“小米加步枪”养育了共产党。
陕北,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红军新征程的“出发点”。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聚”,聚得热烈,聚得光荣,聚得伟大!
如今,我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作为一名会写几个汉字的人,希望自己能聚光聚热,聚仁聚爱,聚情聚义,聚祥聚瑞,聚福聚寿,聚宇宙之能量,聚天气之灵气,让我的文思泉涌,在新时代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征途中,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2023年7月12日于聚大荔·凌烟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