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兴华的头像

吴兴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9/07
分享

父亲与果树

父亲一辈子的嗜好,就是爱与果树打交道,有着深厚的感情。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家在桂花坪修建了两间土墙房子,搬到新家的第一件事,父亲就在房前屋后栽满了果树。屋前原来是一片荒草地,一条小水沟横穿而过,父亲顺沟边栽了二三十棵李子树,李子树离横沟不远,根系不缺水,没有受到夏旱的威胁,不几年工夫,一棵棵李子树长大到碗口来粗,枝繁叶茂,一到三月中旬花开时,犹如一夜飘来三月的雪,引来了蜜蜂,迎来了赏花的小鸟。每到李子成熟的夏季,远来近处的大人细娃纷至沓来,说是来歇凉,其实来饱眼福和口福,父亲的热情好客热闹着春夏秋冬的家园。屋后原来的一片茅草坡,父亲也栽满了柑橘、苹果树。只要一走进半山腰的山包,就会看见我家的周围,繁花似锦,犹如一个花的海洋,一个绿茵茵的生态观光果园。

就因我家院子里周围果树多,一些鸟雀不请自来,院子里一下子就成了鸟的天堂!树杈上,房檐下,墙孔里,瓦盖口随处可见鸟窝。麻雀、燕子等鸟儿常年在院子的上空翻飞盘旋,鸣叫嬉戏。就在这绿树掩映下的农家小院里,我度过了烂漫的的童年和少年。摘李子,摘苹果,吃橘子,掏鸟窝,在树林里捉迷藏……房前屋后的每棵果树,都有我攀爬的痕迹,记录着我童年和少年的快乐时光。

已记不清是哪年哪月哪日,家住外乡的二姑来我家,一走到她熟悉的路口就迷路了,忙向一位过路的村里人打听,村里人笑着用手一指,告诉她前面果树把院子包围着的那家就是。七八年未来过的二姑很快就找到了。父亲听二姑讲了此事后,高兴得合不拢嘴。没想到,栽的果树竟然成了我家的住宅标志。在父亲眼里,果树就是我家的“摇钱树”。

1982年包产到户,农民对土地有了自主权,父亲抛开思想包袱,把家里较远的三亩承包地全栽上了柑橘树,建起了一个小果园。一株株幼苗在父亲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父亲就是用这三亩柑橘树维持生计,养活了一家人,供我们三姊妹上学读书。父亲爱树,胜过爱自己。浇水,施肥,锄草,修剪,喷药,每道工序从不懈怠,打理得丝丝入扣。“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冬闲雪花飞舞的时节,父亲也不停歇,顶着寒冷风在每棵树下挖出尺多深的坑,填上猪牛粪和秸秆作底肥,这种独家发明的施肥方法很有效,第二年挂在枝头上的柑橘多不掉果,挂在枝头上成熟的果又大又香甜。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年近六十的父亲又积极响应国家退耕还林的号召。父亲强拉着我一起找到村社干部,要求承包村子里的几十亩荒山荒坡。签订合同的第二天,父亲又早出晚归,买种、育苗、栽树、护树……一年四季,沾满泥巴的解放鞋不知道换了多少双。就这样,日日栽,月月栽,年年管,荒山变成了一片苍翠的绿色果园。

如今,八十一岁的父亲陪我行走在果园里,身躯犹如果园外那棵饱经风霜的大青松一样硬朗,满面红光的脸就像成熟的树枝上一个个挂着的红柑橘,焕发着童颜的光彩。看着满园挂满枝头的果树,看着行走刚健的父亲,我突然间觉得,父亲虽然老了,但他与果树结缘一生的痴迷精神,仍是我们儿女心目中效仿的榜样,一辈子不能丢弃的勤劳品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