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邬耀仿的头像

邬耀仿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005/13
分享

诗歌的解读与创作

前言:当今无疑已经进入到了信息网络时代,网络文学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过了原先的纸质传播途径,受众广,速度快,这些特点都让网络传播成了当今最快速有效传播工具。关诗歌(本文特指现代诗,新、自由诗等的称呼,下同),除了当今发展迅猛的特点外,其中关于解读和创作的争论也是个不然忽视的问题,众多流派的百花齐放,加上言论的充分自由,纷纷扰扰的不同声音,无意间已经为当今的诗坛带来了种种一时之间的困扰。


诗歌一直被称为是灵魂的语言,它是发自于我们内心,进而有感而发的一种独特的情感诠释方式,洁净,自由,高度,直至将我们的精神世界引领至一个全新的高度。但,随着爱好诗歌及创作的人员数量的增多,很多人在诗歌认知,创作及传播等环节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误区。本着长期活跃在诗坛的第一线,对当今诗坛的各种现象,各种导向,甚至是潜在的风险,都有自己的了解和认知的前提下,下面就目前诗坛存在的一些现象从诗歌解读,诗歌的传播以及创作等方面,作出一些实践性的解剖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诗歌表达的不止现在

有人说诗人是最大的哲学家,因为诗人擅长思考;也有人说诗人是革命家,因为诗人心中有把锋利的剑,这种种不同的说法,其实也就是我们会觉得诗人与众不同。不过哲学也好,革命也罢,它所蕴含的是,诗人有着不同一般的灵敏和触觉,而正是这种灵敏和触觉,能够让诗人站在总结过去和展望未来的能力。

 

诗歌,被称为是灵魂的语言,它是内心真实情感的释放,它也是诠释生命之光的力量,它甚至是指引着人们走向真善美的灵魂之光。然而,在思想极度活跃、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并不知道,诗歌却是带着责任的,传承,引导,甚至是大地上的万物苍生,我们都需要用不同于常人的视觉,来促成大家对时代和世界的认知

 

诗歌不同于其他的文体方式,它重在以强烈的情感来表达自身的观点,喜怒哀乐也好,壮志凌云也罢,它都是诗人心中最渴望的展现,而展现的目的,除了是对自身心灵的慰藉,也或许是对生命的呐喊。诗歌是神圣的,它所承载的已经不是作品本身,而更多的是作者对现实的完美或突破,当然也包括对未来的殷切期待。很明显,我们的身上除了自身的情感释放,我们还承担着对大地的热爱,对苍生的关怀,只有我们具备相应的能力,我们需要对未来做出一定的承诺。

 

1,梳理诗坛各种现象:

现实社会总是呈现多元化的,各种各样的事物,各种各样的形态,各种各样的文化底蕴和意识背景交织而产生的种种现象,很多时候会让我们眼花缭乱。而诗歌作为文学土壤里的一种作物,自然也会与土壤,气候以及水份等元素息息相关。

 

当今的诗坛应该说是非常活跃的,加上十九大提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复兴理念,无疑是给传统文化的再度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发展越快,势头愈猛,出现不好苗头的可能性就会越大,而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清醒。

 

远离是非的作品和人员:

当今是言论自由及个性化的时代,很多人的理念和言论都可能让你受到兹扰,很多人的作品更是充满了对社会的谩骂和人性的抨击,可以很肯定地讲,这些都不是我们所提倡的,我们当自觉,自省,甚至回避。

 

诗写生活当中的正能量:

正能量是个积极向上的词汇,它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是积极上进的,也应该是合情合理的。即使社会上会出现一些不良亟待改善的现象,我们也不能陷入悲观极端的精神状态,而需要相对客观,理性地对待此类问题,若不然,新的矛盾就会产生。

 

形成我们自己的能量场:

诗坛浩大,派别众多,沉浮无序,大浪淘沙,不是每一种类型都适合我们的,很多人的作品其实并没有内涵,愉悦的可能是当时,转眼间就会烟消云散。我们要做的,是重在依照自身的特点,从自身的长处及内心出发,慢慢形成自身的能量场,创作出具有一定生命里的作品,而不是随波逐流,失去自身最宝贵的真实。

 

2,我们当有我们的姿态:

不得不说,日趋活跃诗歌道路上,我们既有百花齐放的欣喜,也有杂草丛生的痛楚,很多人为图一时之快,一利之争,而将文字的使命抛之脑后。我们是文字的延续者,同时也是诗词文化的传承者,必要的自律和责任还是要有的,若不然,我们有如何能够引领他人?

 

我们应该能够自律:

很多人的诗写是任意性的,片面地理解成为这就是个性,自由,豪放。其实不然,这种带着明显个人喜好特征的创作,通常都极少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盲目,吹捧,极端等等,这会在某种程度上误导读者对作品的认知,直至影响了更多的后来者。我们首先应该自律,这样才能更好对诗词文化进行宣传推广,也可以让我们本身在自律创作的过程中得到综合的提升。

 

我们应当站成榜样:

传承当然是快乐的,它让我们在文学的路上绽放光芒,它让我们的生命得到成长但传承也是艰难的,它需要我们在成长中褪去浮华,它需要我们把自己的灵魂,置放在得与失、错与对之间的炉火里炙烤。因为,它需要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是一些思想上的精华,而不是一堆喧闹的糟粕。我们应当站成文学精神的榜样,为未至的人留下印记,也为前行的人照亮方向,我想,这才是真正传承。

 

3,展望美好的未来:

当今无疑已经进入大时代的时期,全新的思想,全新的技术,科技进步的力量已经把我们的生活带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文艺的复兴,传承的推进,都让我们在执着前行的路上,找到与时俱进的力量,而这,无疑就是我们诗歌事业路上的指路明灯。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当站在一定高度,不忘初心,执着前行,为诗歌事业的发展树立好应有的榜样,更在超越与传承的高地上,眺望远方。

 

毫无疑问,写诗就是为人,作品就是人品,我们自身首先就应当是首好诗,我们需要的,是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我们当与时代共进,极尽所能地在世间点亮生命之光,而将渊源流长的中华文明、褶褶闪亮的优秀传统,永不懈怠地发扬光大,让新时代的光芒照亮四方!

 

二、诗歌应该具有的属性

顾名思义,属性是事物特定的性质和内涵,它可以分为外在的,内在的,甚至是未知的,等等,我们只有充分并正确了解事物的属性之后,我们才能对特定的事物给予合理的判断。那么,什么是诗歌?我想这是个很抽象的问题,不管你如何解答,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否定,而正是这种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出现的否定,导致了当今的人对诗歌产生了一定的误解和丑化,这对诗歌的发展是个致命的问题,所以以下的几个问题,或者说诗歌的共性,将会对诗歌解读和发展传承的引导,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诗歌的文学性:

说起文学性,相信我们都很好理解,它既要来源于生活,它又要高于生活,它既是生活的痕迹,它又是未来的展望。那么,它就必须要有以下几个要求作为支撑:

 

丰富的经历:

人的思维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可能真是带着遗传基因天生,而另一部分就是后天的生活经历所提炼而成。我们常说没有生活就没有诗歌,我想这话一点不假,千千万万的我们,正是通过各自不同的经历和体会,来获得自身思维和智慧的提炼,以达到我们总体思维格局的丰富和提高。

 

我们要进行诗歌的创作,生活中的素材当然是必不可少的,透过简单的生活现象,挖掘出创作的亮点,这样的作品才能鲜活丰润。但是不是有了丰富的生活经历,就可以创作出好的作品呢?当然不是,即使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没有正确地加以运用,恐怕也是无济于事,比如:

 

没有代表性:

代表性指的是创作者本人所经历的生活,所走过的人生的道路具有很多人相同,类似或接近的这样一种情形,站在这样的一种立场和态度,创作者所描述或者所提炼出来的内容,便可为大多数人的接受和理解。

 

代表性的经历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从事的工作环境和岗位,所经历的成功和失败,所面临过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当然也和经历者本人的思维方式及思想深度有关,这些都会给予创作者以丰富的积累,对创作起到了相得益彰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的人都会认为只有苦难才能出诗歌,那就是经历,痛苦,失败的经历,我想也正是基于这方面的思考吧。

 

所以很多时候,单纯从作品本身去解读作品是不合适的,作品离开了作者生活的环境,离开了作者所经历过的精神触动,而片面性去评论作品的深度和广度,至少我认为是有所欠缺和不妥。

 

缺乏引导性:

很多进行诗歌创作的人都有经历,并在作品中得以清晰地体现。但这显然远远不够,如果只是仅仅的纪实阐述而没有积极向上的倡导,那么作品应该是缺少必要的内涵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跳跃”,只有让作品适当高度的“跳跃”,读者才能在作品的阅读过程中得到新的感悟和进步。

 

引导是一回事,正确及良性引导却又是另一回事。丰富的阅历会给我们带来审时的优势和充沛的智慧,但要做到正确及良性的引导绝非易事,它需要我们具有正确的思想导向和精神信念。换句话讲,如果我们因为经历了坎坷而变得内心偏激,脆弱,甚至是极端,离开了时代这个大的背景,那么我们的引导就是一种错误。

 

毫不夸张地讲,如果作品的负面引导不加以适当的制止而任其蔓延,这将会给文学创作带来极大的困惑和迷茫,甚至给文学的发展带来可怕的灾难(这当中所涉及的便是作品责任相关内容,这在下文章节有所阐述,于此不作赘述)。

 

真挚的情感:

诗歌毕竟是灵魂的语言,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感情作为承载,没有感情作为支撑,作品的内容空洞的,作品的内涵也是缺失的,现实中的“无病呻吟”便属于这种情况。对于诗歌的创作来讲,情感就是作品的主脉络,它牵引着作者所有的意图,意象,情节及细节等,并最终将作品中的意境引向巅峰。

 

情感是可以有很多方式的表达,热爱,思念,喜怒哀乐,甚至爱恨情仇,这些都是我们内心实实在在的感受,真实,强烈,激荡,这也正是诗歌作品之所以能够感动读者的最大原因。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及思维方式千差万别,每个人内心的情感强度标准也各有不同,但只要是真实的感情,读者都会有所感触,所以情感有个很明显的共通点,那就是真实,再真实。

 

真实的情感,诚挚的表达,这就是诗歌创作所要求的起点。我们需要用我们的情感,我们的内心,依托我们所经历的思想世界,释放出灵魂深处最璀璨的光芒,这就是诗歌!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应该为我们的心灵而书写,而不是为了他人的注视而做作,试想,如果剔除了作品中的情感主线,我们的作品还有什么灵魂可言,我们的价值何以能真正体现?

 

多样化的文本:

文本是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诗歌始终是文学体裁当中的一种,其他体裁有的,它也应该拥有。诗歌的文本较为简单(关于本节内容以下有详细的阐述,在此不做赘述),大致上分为写实性、情景性、构造性及感悟性文本,单从字面上来理解并不是很难,但,仍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重视:

 

纪实文本的通俗:

纪实(写实或口语)的写法自由,简单,甚至可以豪放,因为方便、实用性强,已经为不少人创作诗歌所用,这是种极好的现象,既丰富了诗歌文本,也活跃了诗歌创作的气氛,不能不说,这也是繁荣诗歌文化的一种贡献。

 

但不容忽视的是,凡事皆有它的两面性,纪实(写实或口语)性写法的盲目推崇,让很多的创作者痴迷于“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勇”的写作,也导致了纪实性诗歌创作的泛滥和诗歌作品内容的失真,以致在选题立意、创作目的及作品影响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随意性和粗糙性,长远来讲,不得不说这是种创作上的隐患。

 

构造文本的浮夸:

诗歌的构造性表达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完全依靠创作者的想象而创作的作品,合理的想象,有序的逻辑,再加上创作者本身具备的创作情怀和创作技巧,创作出来的作品自然是技高一筹,蕴含美学感及艺术感,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一件精湛的艺术品。

 

完全依靠想象思维而促成的诗歌创作,其情节难免有所浮夸,当然,可以浮夸到什么地步,可以想象到什么程度,目前在诗歌创作上还没有什么规定。但是,从诗歌的情感的角度加以考虑的话,如果作品离开了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情节,甚至真实的理念,那么这诗歌,还能称为诗歌吗?我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讨。

 

以上的内容不难看出,无论诗歌作品以什么样文本形式出现,情感都应该是作品的主线,另外,文本所阐述的最终的目的,更加应该是价值传承的体现。

 

未来的展望:

文学的本身就是一种精神追求,它需要激情,自由,信念,还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在社会现实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思考提出和倡导更加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精神自由,所以文学作品其实是有责任的,有责任的作品,才能符合文学的基本要求(关于作品责任的问题,下文有详细的阐述,在此不作赘述)。

 

通俗得讲,文学上的未来展望就是文学作品要有内涵,要有“看头”,可读,趣味,共鸣,高度等精神上阅读的指标。不容乐观的是,很多人的创作掺杂了过多个人内心的不良因素,动辄以谩骂、宣泄、甚至是极端的创作态度来创作,这其实是不允许的。

 

现实当中当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当然有充分的权利拿起我们手中的笔而公诸于众,但这些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的是化解、引导,直至消除,如若我们肆意仅以自身的见解来推波助澜,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勇,我们势必会激起新的矛盾。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子孙后代需要我们传承的,究竟是什么?

 

不难看出,我们的作品只有具备对未来的展望,倡导积极向上、蕴含哲理等思想和思维,我们的作品才有世代相传的可能。

 

2,诗歌的时代性:

时代性是个很好理解的概念,指的就是当今的时代,主流的时代,我们生存的时代。身为文字的创作者,我们作品的时代性至关重要,小到关乎个人情怀和信念,大到关乎大地和苍生,我们当与时代俱进,共同谱写和唱响时代的乐章。

 

作品的时代性是个大格局的问题,它要求创作者本身具有时代责任共担的思想意识,它甚至还要求创作者具有忧国忧民的苍生意识,换句话讲,它就是可能让你成为真正爱国者,真正具有爱国情怀的大诗人,大作家的考量标准。

 

毋庸置疑的是,任何的时代都会有相反方向的逆行者,甚至是逆施者,这不足为奇,甚至还应当视其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让百花齐放,这完全符合事物的辩证法则。

 

3,诗歌的责任性:

作品的责任性也是极为容易理解的概念,责任,说的是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应当有顾及,那么,我们应当顾及什么,又应当如何顾及?这对言论已经充分自由的当今,对提倡文学创作自由的我们,会不会是一种枷锁的桎梏?不是,相反,这是一种精神的考验。那么,实际的创作中我们应该顾及什么?

 

主题应当顾及:

不少人的诗歌创作仅仅是自娱自乐,作品责任担当的成分不大,但对于专业或专注诗歌创作的人而言,作品的主题责任应该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日常的创作中,我们当尽可能地站在时代的立场,充分考虑创作的主题是否符合当今人文世态的要求,是否符合多数读者的要求,甚至是否符合时代发展及文化传承的要求,决不能追求所谓的“先锋”,“标新立异”而试图将广大读者的审美观颠覆,否则,我们的作品很难成为时代的主流。

 

方式应当顾及:

这里所讲之方式,应为作品的表达方式,涉及作品责任之部分,也就是我们该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方式表达出来的问题。

 

表达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纪实阐述,现象揭示,甚至是嘲讽,谩骂等,但最终都应该以积极的引导和真善美的倡导为主,切记勿将个人的喜恶强加于作品之中,又或者将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仅仅是完完全全地阐述,而不加半点的思考提炼和解决之道,那么,这样的作品将会是枯燥无味的。

 

作品表达的方式至关重要,若处理不当,再好的主题或是创作素材,都会将作品传承真善美的目的和初衷淡化而失去传承的价值,甚至,会激起新的矛盾和争论,而将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化。

 

4,诗歌的传承性:

作品的传承是件任重道远的事情,它功至千秋岁月,福泽子孙后代,这对我们来说,既是光荣的使命,也是极大的考验,作为诗歌的创作者,诗歌的传承性将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我们需要传承什么,又应该如何传承?我想作为创作者,我们至少需要做到:

 

具有赤子之心:

创作者本身需要带有爱国的赤子之心,赤子的心态,赤子的立场,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作品才会具有传承的价值;不难想象,如果我们站在相反的心态和立场去创作,它会给我们的社会和子孙后代带来一种什么样的影响。

 

具有拓展延伸:

作品应当含有可读性,思想性及可以借鉴的思想延续性等特点,融入当今人群的思维和智慧,融入当今时代的改革和创新精神,这样的作品方能对读者向着真善美的方向进行引导,才能真正为子孙后代所受用。

 

综上所述几点内容不难看出,要写出真正的好作品,要成为真正的好诗人,其实并不容易,它需要创作者本身具有非常高的素质要求,非常灵动活跃的思维,以及能够站在时代的立场,并为这个时代而书写的信念,方能成为中华诗词文化的真正传承者和践行者。

 

三、我们本身就应该是首好诗

很多人都会称呼我们为诗人,但,我们真是诗人吗?或者是,或者也不是。它可能只是一种称呼而已,而且就现在来看,它早已经没有了当年那种神圣的感觉,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它就是怪异的代名词,固执,刁钻,甚至疯狂。

 

说到怪异,不得不说,很多人都觉得写诗的人就是怪人,固执,倔强,甚至极端。但很多人没有深究的是,这种所谓的固执或者极端,它其实是一种原则,一种底线,如果被他人触及,他(她)自然就会有所反抗,于是就成了外人眼中的怪人。

 

诗歌一直是被视为神圣的,它来自灵魂的深处,它源于内心的挣扎,欢乐也好,悲痛也罢,它都是陈旧思维的蜕变,它释放出来的,就是生命河流里的华丽转身!但现在,很多人的诗作已经慢慢地走向了失真的边沿,它可能不再神圣。

 

1,五花八门的作品主题:

大时代之下,言论及精神已经非常自由,除了违法犯罪的不能涉及,其他的已经不在话下。有的图一时之快,有的逞一时之勇,而有的,则是用各种各样的话题来充分印证自身的个性,以展现自身的写作特点。凡所能想到的,凡所能用到,都在作品的表达之内。

 

错了吗?当然没有,言论自由可不是说说而已的,那是绝大多数人的正当权利!要指责吗?我不敢,不管你指责谁,在现在都是一种极其野蛮的行为!所以我只能轻声细语地,阐述一点点我们这样做的后遗症。

 

首先我们先入为主,我们只会觉得我们所写是对的,甚至还会觉得我们就是正义的化身。说近一点,作品的读者不止我们一个,他们是支持还是反对,是欢呼还是愤怒,恐怕绝不是我们所能左右。说远一点,谁看了合适,谁看了又不合适,万一看到作品的是我们的儿女,那么,这样的作品合不合适?恐怕这些我们至少在写出来的时候,要做一分的思考吧。

 

当然还有更远的,我们恐怕还没来得及忧虑,那就是现在很多报纸杂志,刊物书籍,对自己选稿的作品主题控制得似乎不是那么的严格,要知道,这种书刊式的传播方式,最终可是流传到子孙后代的视线里去的。试想有那么一天,正当我们“酣睡”之时,却无意间听见了辱骂我们的声音,我们是否会“暴跳如雷”?不过我们相信,绝大多数的编辑老师是绝不会和我们这般见识的。

 

那么说到底,作品的主题只能靠我们的自律,如果我们不加思考随意放矢,除了我们自己有一天会后悔之外,更多的恐怕是我们已经给这个诗坛增加了负担。

 

2,为了写诗而写诗:

这是个很多面体的问题,那么,什么是为了写诗而写诗?谁又不是为了写诗而写诗?我们每个写诗的人或多或少都带着为写诗而写诗的思维,是不是就可以说,我们都是在为了写诗而写诗?当然不是,因为为了写诗而写出来的诗,它具有很明显的特征:

 

按照命题的限定写作:

时下很多的诗歌团体,文学社团及培训机构等,都会组织作者按照设定的命题进行写作,同题,同主题,同对象等,都属于命题的写作范畴。这种写作基本上是先从情感上位和引导,然后再围绕着作品要求作出自身的想象和意境的构建,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讲,这样写出来的作品的本身已经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但是从诗歌的角度来讲,没有了“真情流露,有感而发”的领悟,这样的作品是不是缺少了什么?经历过的最好,回忆即可,没有经历的,是不是只能靠自己的想象能力和海市蜃楼般的意念?当然,这样发展下去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诗歌演变成了其他的文体方式,或许,这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向着设定的荣誉走去:

时下大大小小的比赛日渐增多,参与比赛几乎就已经成为提高自己知名度的重要途径,用我们很多人的话讲,就是即使不获奖,我们也能混个“脸熟”。

 

设定的主题,设定的荣誉,还有设定的公式,当这些设定的元素用在诗歌写作上的时候,比赛其实就已经是我们写诗人的一个“死穴”。但不可否认,很多作品确实是恰好符赛事的元素的,正所谓天时地利,再加上人和和自己的努力的话,得奖也就非他莫属了。

 

当写作是为了名气:

名气是我们大家都喜欢的气息,声名远播,神采飞扬,这不就是我们所梦寐以求的“诗心飞扬”?但很多人写诗已经不仅仅是娱乐,而确确实实就是为了名气。

 

频繁地参加活动,过度的自吹自擂,甚至热衷于吹捧或贬低他人,等等,这些行为的本身已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写诗已经不仅仅是身心的自我陶醉,而是名利场上的角逐。但试想,如果我们身处于这样的一种诗歌现场和气氛,当诗歌已经成为一种工具,当我们自身都无法安安静静地梳理内心,我们还能拿什么来说服他人的灵魂?

 

很明显,也毫不夸张地说,以上的活动你参加得越多,你的作品就越会成为精致的艺术品,而如果你参加得越少,你的诗歌作品就可能会越来越真,我想这应该不是我们大家所愿意看到的吧,当然,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你或许也能够收获大大小小的荣誉和名气。

 

3评论出来的好作品:

在当今,评论已经是诗坛里的很盛行的一种文学方式,名家点评,诗友互评,不管是请人之为,还是自行之举,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对作品给出一个评价,至于这个评价是否准确,那就得另当别论。

 

点评,或者说评论,是我们对一定的人,一定的事物所做出的情感上的言论,为有感而发,水到渠成。顾名思义,评论就是点评,议论,评分,就像的学生的时代老师给我们的作文打分。分打高了,我们欢喜,后续的作文也就会更有了动力;打低了,我们不爽,但后续的作文也会努力,只是当时心里不爽而已;所以老师评分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地努力。

 

至于何时何地才开始出现“评论”,又何时何地我们变得需要“评论”,恐怕已经很难考究,也或者说也没什么必要去考究。但可以肯定的是,很多得到评论的作品似乎才更有可能成为大家眼中的好作品(特别是名家作出的点评,更是让人趋之若鹜),而其他,则更像是无人问津的货物,很无奈地等待着“客人的光临”,很多人的作品也正是靠着各种各样的评论,而红遍了诗坛。

 

我们无法阻止他人的言论,更无法剥夺他人对作品的点评,但评论始终是个人主观意识上的行为,它有的放矢,有感而发,需要合情合理对一件事物作出中肯的评价,从而引发他人的启迪或学习。只是,当今的评论真是这样吗?我想不是,它已经慢慢地开始从主观走向了被动,从正义的化身转化成了名利场上的工具,慢慢地成为作品的另一种“附庸风雅”。君不见,很多平淡无奇的作品评论成了锐利的先锋,很多缺少内涵分量的作品评论成了跨越的时空,总之,一首格调低俗的作品,都可以在众人的评论之下,一跃成为极其优秀的“精品”。却不知,跨过了作者本身的高度和格局,一切的评论都是片面的,而这些所谓的“经典评论”,最终都将会成为侵蚀诗坛健康的蛀虫。

 

评论出来的好作品并不可取,评论出来的好世界并不真实,我们不能因为我们有某个角度的发言权,便将好作品的字眼冠在其实并不见好的作品,当然,真正的好作品不怕评论,有了合情合理的点评,这样的作品更是如虎添翼,自然也可以走得更远。

 

总而言之,我们写诗人的本身就应该是一首好诗,一首积极向上,一首诗意人生,一首关注苍生,一首紧跟时代,指引前进方向的好诗作,豁达坦荡,执着虔诚,离开了这些本质性的生命元素,我们的写作技巧无论多么的高,它都将会是空洞的展现。

 

四、诗歌核心元素组成

诗歌必须要有最重要的四大元素,即主题、情感、意境和语言,这大元素构成了诗歌的核心部件,可以说,如果没有这要素的支撑,所写的作品也不太可能会成为好的作品。同时,这也可以成为我们赏析他人作品的最重要的标准。

 

1,积极的主题:

主题,亦可谓之题材,诗歌的主题始终是诗歌的命脉,一个好的主题可以让诗歌充满真善美的内涵和有力的召唤,引领着广大读者向着我们倡导的方向产生对社会及未来的正确认知,以达到我们创作的最终目的。显而易见地,诗歌创作时的选题非常重要:

 

积极上进为主旨:

我们是时代的唱响者,与时俱进是我们责无旁贷的选择,我们手中的文字势必要做到与这个时代共同进退,即使现实出现有需要我们解读的现象,我们也需要站在时代的立场,为现实注入健康发展的血液。所以,在创作选题之时,我们需要以积极上进、振奋人心、触及心灵及充满正能量等特点的题材为主,助力时代,关注苍生,引导读者向着真善美,向着洁净,自由和高度的方向不断前行。

 

持久永恒为首选:

诗歌的创作题材当然是各种各样的,上至天空下至泥土,左至生命,右至时光,我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作素材。不过,题材与题材之间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时光岁月,比如亲情友情,还比如生命感悟,爱情故乡,诸如此类的题材都是永恒的题材,既有现实的意义,更有传承的可能,只要能创作好的作品,流芳百世,世代流传,绝不是没有可能。相比之下,一些暂时性的纯粹以个人喜好为出发点,或者只图一时之快而写就的作品,着实很难有可能得以广泛传播并延续至未来。当然,不少人也仅仅是出于自娱自乐的目的进行创作,只要不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我们也无法加以评论。

 

2真实的情感:

情感始终是诗歌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是作品的主线,所有的情节,所有的延伸,都是由感情所主导,并沿着感情的走向,达到情感之巅峰;当今的社会喧嚣,人心浮躁,很多人在写作过程中,经常出现以下情形:

 

 没有真实感情:

所谓的假感情,就是不真实,它不是自己内心真实的表达,喜,不是自己的喜,悲,也不是自己的悲,这样的感情写出来的,通常都不可能是好作品

 

 为写诗而写诗:

我们常说诗歌是灵魂的语言,说的其实就是所有的情感,都应该是真情流露,有感而发;如果写出的不是自己真实的感受和领悟,纯粹是为写诗而写诗,那么写出来的诗肯定是非常空洞乏味的,也就是所谓的无病呻吟。

 

3 优美的意境:

意境的构建非常重要,一首好诗应该有好的意境,好的意境可以让读者情不自禁地走进诗中,跟随着作者的情感脚步,享受其中的情景交融而感到陶醉

 

写实性描写:

此类的写作以对所表达的事件或人物进行写实还原为主,通过语言和修辞的运用加入作者的感情和观点,可成为口语诗或写实主义诗歌

 

人为性构建:

此类的写作以个人的想像构建为主,通过自己经历过的事件展开时间上、地域上及感情上的想象进行临时性的组合,以达到一种全新的但是读者又能从中读出自己的经历的意境

 

以上两种意境的诗歌,都要以有可读性和传播价值为首选,否则,都是垃圾;非常琐碎或没有传承价值的写点即使意境再好,再逼真,也没有写的必要,因为我们要留下精华给子孙后代,而不是浮华的糟粕。

 

4,熟练的语言:

语言,始终是最终体现一首诗水平高低的标准,语言的运用水平可以说代表了作者的真实水平,因为感情和意境,所有的写作者都是具备的,只要依照自己的经历真实的写出,其情形是大同小异的,所以最终的区分,就在于语言的传神:

 

 生活语言尽少用:

一首诗在初写之时,通常都会出现很多的生活语言,这是本能的一种反应;不是说不可以有,而是生活语言通常都是短时期存在的,这样的语言不利于作品(特指诗歌)的传承。

 

 轻重之间选择重:

诗歌的感情讲究大起大悲,大起大落,所以选择词汇时,通常选用重的词汇,才可以更加有力度的表达出作者的真实感情。

 

不难看出,作品的核心元素其实并不复杂,复杂的是我们对生命,对人生价值观等有正确的理解和追求;复杂的是时间,只有时间才能让我们在追求的过程中显现出作品的格局,而将我们的内心诗写无遗。

 

五、诗歌多样化文本的存在

诗歌之所以出现多样化的特点,其最大的原因就是它可以通过多种的方式进行表达。诗歌是抒情的载体,其主旨就是抒情,为了达到抒情的目的,作者必定会依据自身的习惯或爱好,通过一种适合自身的写作方式,将自己内心的情感抒发无遗,那么最终体现出来的,就是诗歌不同的文本形式:

 

1写实性文本:

写实性文本最大的特点就是写实描述,它通常是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用实时记录的方式描述作者即时看到的观察到是事物,再通过一定的修饰手法,衬托出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意图(时下流行的口语诗就充分地印证了这一点)。

 

2情景性文本:

情景性文本最大的特点就是借景抒情,它是作者通过一定的情节(未必是即时发生,可以即时,也可以是回忆,但多数的情节都是现实中可见或可以展开想象)进行渲染,以达到一定的情景而做到情景交融,从而引起读者最大程度的共鸣和传播,以达到作者情感最大程度的释放和表达。

 

3构造性文本:

所谓构造,就是人为的构建,人物,情节,时空,跨度,这些诗歌的元素,都是作者凭最大的想象能力所营造出来的诗歌空间,它融入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及意象当中的意境组合等元素,让读者在诗中感受诗歌的魅力。目前这种写法被公认为诗歌创作的最高手法而极受推崇。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创作的手法它可能是高水平的,但是否符合诗歌就是灵魂的语言的这个标准,恐怕还有待商榷。

 

4感悟性文本:

顾名思义,感悟就是有感而发,直抒胸臆,它通常是作者灵感来袭,随心而发,没有具体的情景,没有具体的目的,它就是作者随性的情感表达。除写实性文本很难与感悟性文本有交集的地方外,其他的情景性文本和构造性文本都可能会与感悟性文本产生交集,而且会交集的深度作为作品好坏的标准。当然,无论是哪一种文本方式,我们所看到的都应该只是表象,真正的好诗都应该是另有所指,而绝不是单纯的文字表达。

 

至此,我们不难发现,文本的方式越多,即表明创作的技巧及方式越来越丰富,这对诗歌的创作是一种好的现象,但若然一味追求文本的复杂化,诗歌的内涵意义必将慢慢淡化,而将诗歌的神圣标签逐渐撕下。所以,实际的创作过程中,笔者人为,无论是采用何种或自身适合何种的文本方式,均不能舍弃了情感作为主线牵引,只有情感,才能赋作品以血肉,赋作品以灵魂。

 

六、作品的责任与担当

自新诗问世至今,时光已去百年,百年之中风云变幻,时过境迁,其中的形成和沉淀,已绝非三言两语可以定断。但无可争议的是,它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辟了一种新的路径,以致它已经悄悄地成为,我们当今精神世界里的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新诗百年,荆棘丛生,身为文化传承的我们,自当披荆斩棘,切莫让丛生的荆棘,覆盖了那春暖花开的明天!

 

1广泛的诗歌内涵:

不管是当今的现实,还是我们当今的诗歌,它们都应该是美好的,美好的生命,美好的向往,还有美好的追求,而这些,不正是我们之所以执着地用生动的文字,高贵的灵魂,来写就优美诗篇的最终目的吗?诗歌就是我们内心喜怒哀乐感情表达的载体,它所呈现出来的,应该就是精湛生动的语言,优美动人的意境,直至表达出鲜活的观点,以得到我们精神上的提升,并为读者所受用,直至加以传播和流传。除此之外,我实在无法想出,诗歌还应该是一种什么的模样。

 

在当今强调文化自信、精神自由及百花齐放的全新时代,多数人写诗只是为了自娱自乐,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但凡可以看见的,比如人物,比如花草,还比如繁华的世界里一切经历着的是非恩怨,都出现在了诗歌的世界之中,而诗歌,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繁荣,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达成提升我们生活品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好时机。

 

2诗歌的价值体现: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去创作诗歌,我们都无可厚非;无论是用什么手法去写,我们也无可质疑;甚至无论写作之人可以写至何等程度,我们更不可置否!但,凡事有是便有非,有错才知对,有好才有坏。当今的诗坛是个争议从间断的地方,面对当今很大程度上作者就是读者的圈子化的今天,时不时地便会有人站出来,说诗歌应该这样写应该那样写,好诗应该是这样应该是那样。更有甚者,作者以他人所不屑于所写、他人所不能懂得之内容为荣,并言之凿凿谓之先锋,以致诺大的诗坛纷纷扰扰,不经意间已经成了众说纷纭,又或者说是百态丛生的喧嚣舞台!这其中的原因,便是对创作没有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底线约束!那么,到底怎么写才算合适,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

 

关于诗坛的一切我未敢置否,相信一切皆有原因,一切的是非也皆有方向,毕竟每个人的经历和生命体验各异,实在无法判断谁就是诗歌的天使,而谁,就是诗歌的魔鬼。但有一点却是所能共认的,那就是读者的态度,是读者的态度,决定了我们作品的好坏和价值所在。

 

当今之年代,我们的精神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自由,但我们需要时刻谨记的是,今日我们之所写,乃是我后辈的子孙后代日后之所见!我们试想当他们阅读的当日,他们阅读着我们的是非,眼看着我们的恩怨,感受着我们图一时之快而写就的那些疯言疯语,甚至是肮脏的垃圾,他们的内心,该是一种何等的窘态?而早已身在泥土中的我们,是否还能斩钉截铁地坚持今日之情怀?是否还能言之凿凿地称自己为先锋的诗人?

 

所以诗歌到底该怎么写,什么才是好诗,即使是各有各的一套理论,各有各的一种标准,但,我还是以为,诗歌既然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既然是灵魂的语言,那么崇尚美好优雅的生活,达到灵魂升华的可能,应该是我们写作和考量作品的最好标准,而作品责任担当,就是这个标准里面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标签!

 

3诗歌的时代担当:

作品责任,可谓之作品责任的承担,承担我们所著文字倡导美好生活的责任,承担我们将自身的观点立场投向社会而产生不同影响的责任,甚至承担我们解读生命,追求真理而释放出的未来导向的责任,这,我想也应该是诗歌穿作最终的走向。

 

当今的读者是多元化的,不管是孩童少年,青壮之师,还是中老长者,他们的受用程度和共鸣契机决定了我们作品的价值,他们的态度决定了我们作品的,他们是欣喜,还是窃笑,是认可,还是嗤之以鼻,这些对于我们来讲至关重要。可以确定地说,若无他们的认可和传播,我们的作品也只是自吹自擂,自我包装的累赘,废纸一张。

 

好的作品总是有内涵的,好的作品也总是有担当的,有内涵,有担当,这些才是作品真正的生命力。毫无疑问,这个社会需要我们有所担当,各行各业,各自领域,我们皆应负起我们应该有的责任,既为文艺之复兴添砖加瓦,也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微薄的力量。但为何,诗坛里还会出现那么多的眼花缭乱,甚至是让人嗤之以鼻的作品?很多程度上,是因为这个自由的年代,给了我们膨胀的内心,和自以为是的狂妄,还有就是为了标新立异的疯狂和美名远扬。殊不知,这些恰好就是我们灵魂迷失了的模样。

 

新诗百年,荆棘丛生,无论如何,诗歌的写作都始终还会是个见仁见智的多面体的视点。面对当今手法各异、良莠不齐及纷争不断的诗坛,我始终提倡和坚持真实的情感写作,除此之外,别无他求,因为我深知,我们需要给子孙后代留下的是思想上的精华,而非浮华的糟粕。身为文化传承的我们,自当披荆斩棘,切莫让丛生的荆棘,覆盖了那春暖花开的明天!

 

七、网络传播的特点与风险

当今无疑是网络的时代,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而文学作为文明社会的标志性的产业,更是借着网络传播的平台,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和繁荣的景象。但凡事皆有它的两面性,有利有弊的发展势头里,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也出现许多难以在短时间内得以遏制的现象,毫不夸张地说,相关的部门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控制,将会对文学的发展和传承带来极大的风险,甚至是危机。那么,这种网络传播风险产生的原因和风险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本文就网络文学平台的主要特点和种种风险阐述道来。

 

1网络文学平台的类型

当今的网络传播媒体的种类和推广方式可谓琳琅满目,按照功能和受众对象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大型文学网站(含博客):

此类网站为大型的媒体网站,比如新浪,搜狐,凤凰,腾讯等,但此类网站属于新闻类媒体,除了其签约或者有新闻价值的相关新闻得以上网传播以外,其他的文学相关的资讯较少录用(说明:有的网站其内部也有文化文学板块内容,但均以网络小说及其他带有经济效益的内容为主),且此类网站一般的作者较少登陆浏览。

 

门的诗词网站(含论坛):

此类网站为大型或较大型的专业型的文学网站,多数的作者都会在此类网站注册及发表作品,并在站内进行学习和互动。

 

微信公众号平台(含美篇等):

微信公众号的快速发展,让世界变得更小,从大刊名刊,到普通作者,现在几乎都可以拥有自己公众号,这让自己的作品更美观,更容易,更大范围的传播成为了可能。目前来讲,公众号的发展速度是最快的,多数的文学网站和刊物杂志都已经配备了公众号,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进步,当然,进步总是夹带着其他问题,我们仍需要时间来静观其变。

 

2网络平台明显特征

网络文学的发展一直还在探索与兼容的路上,因各种的开办水平差异,管理水平的差异等,加上其中开办者又以民间的文学爱好者居多,难免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特别是以下几个特点显得尤为明显:

 

进入网站的门槛较低:

一般的网站没有什么进入的门槛,仅凭爱好者的身份便可注册账号,所以发表作品的人可以多种身份并存,上至国家栋梁,下至平头百姓,均可在网站内自由发表或言论。当然,这对于广大文学爱好者来说,多了可以自由发挥的文学场所,当然皆大欢喜的事情

 

作品没有适当的监管

众多的文学网站平台里,官方开办的文学网站(多指官方作协开办)因极少开创有文学交流互动的板块,或者说极少能够允许普通的作者进入交流及发表作品。那么,目前比较活跃的文学网站便以民间组织或个体运营的居多,其目的也仅仅是由有条件和能力的文学爱好者共同发起并组织运营管理,因为没有固定的资金财政拨款,参与管理的人员都可能是义务的劳动。但此类的网站为广大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片自由发表和交流的天地,可以说,其作用非同小可,其功劳不可磨灭。

 

多数的读者就是作者:

各大文学网站论坛里,很大程度上,注册的基本上就是作者,日常登录网站和浏览帖子的基本上也是作者本人,其他非作者身份的读者极少注册登录及浏览作品。从另一个角度讲,作者的圈子几乎也同时是读者的圈子,而且更加不可能实现的是,你要让一个作者花上时间去阅读、评价和推广另一个作者的作品,已经几乎是不可能的了。这样从侧面上更加准确和有力地说明了网络文学确实存在圈子化的真实现象。

 

作者以自娱自乐为主:

在当今言论充分自由的社会里,多数写作的人都只是自娱自乐,调剂人生,所以在写作的时候,很多人都是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文学之路的。也就是说,多数作品其实缺少了必要的约束,以致会出现泛滥,违规,甚至是作品不良的现象。

 

最终以图书出版为导向:

为了解决自身生存的问题,无论是文学网站,还是公众号及其他自媒体等,运营者最终都是会慢慢引导作者走向图书出版的道路上,而且多数都只能是以自费为主,或专辑,或合辑。从表面上看,这种做法既满足了作者的心理要求,又解决了运营者的经费问题,繁荣了图书市场,看似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做法,其实不然,当出书成为一种目的,不管是作者的作品,还是运营者本身,都会因为金钱的因素而发生难以倒回的心理变化。

 

3,网络传播凸显的弊端

以上的种种网络文学现不难看出,网络文学有它的随意性和自由性,这势必就会随之产生相应的不足或者说是缺陷。

 

作品发表得不到监管审核:

很多的网络文学平台为了留住更多的用户,以增加自身的人气和知名度,基本上对作品的不进行严格的审核,其实平台自身是非常清楚有些作品是应当加以梳理的,但因本身就没有什么监管,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放之任之。放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日后如果需要重新捡拾的话,恐怕会难上加难了。

 

朋友圈带来了种种弊端:

朋友圈已经是我们目前传播信息动态的主要方式,小范围的世界正在慢慢地形成,相比于外面的大世界,我们对小世界的关注当然会更加的在意,也正因为如此,小世界也形成了小世界的特征:

 

好友之间盲目地互动点赞

基于朋友圈的原因,我们习惯了不管作品好坏,只要是熟悉的作者,会给予点赞留言或评论,甚至不少是互相吹捧,已经完全跨过了以作品为基准的底线,特别是涉及竞赛或刊物杂志选稿情形之时,这种情形尤明显。

 

点击量成了好友人数的比拼:

朋友圈好友的数量基本上决定了作品的阅读量,很多人的作品其实并不算是好作品,但因好友众多,人缘甚广,所以点击量非常地高。相反,有的作者便显得势单力薄,如果是以点击量来界定作品好坏或者是否入选的话,那么,后者一定是落选者。

 

圈子化的现象愈加明显:

朋友圈除了传播我们自身的文学作品,我们或许也可能转发传播一些微信好友的作品,但仅限于自己非常熟悉的好友才会如此。而其他陌生作者作品我们即使看到,轻易也不会进行转发和传播,当然,具有非常影响力的帖子和作者或者名家之作可能除外。而这种圈子一旦形成,便会在日后的相关的文学活动中,比如选稿,比赛等,都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炒作的行为随处可见

网络的盛行,监管的不足,加上很多地方并没有明文的规定,所以在文学市场上,很多五花八门的炒作浮夸现象不难看见:

 

知名度的随意吹捧:

很多有一定写作经历的人,非常热衷于自身的宣传及推广,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或者说,是在文学现场存在的价值。名利是始终存在的,很多人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不惜过度宣传,炒作,甚至是虚假的包装,动辄是著名的,中国的,甚至是世界的,全球的!随处可见的名堂,林林总总的噱头,很多时候除了引来大众的哄堂大笑以外,或多或少的,也会让读者对文学市场,文学作品,失去应该有的期待和信心。

 

文学奖项的任意设立:

基于网络媒体的发展迅猛和文学市场的高度开放,各种竞赛活动举办的高度自由,很多民间的文学团体和个人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和作者,加快自身的发展和壮大,也加入到了文学奖项的设立,并乐此不疲,而其中的奖项更是琳琅满目。可想而知,最终的结果是更多的人以比赛(或上刊发表)为目的进行写作,或者直接就是向着各种各样的荣誉而去,不能不说,这就是一种极为风险的写作引导。

 

4,网络传播的风险所在

在各种网络文学平台发表的作品,我们都会进行必要的宣传和推广,朋友圈也已经成为当今最为快捷最为主要的作品传播方式。对于出现在朋友圈当中的作品,我们多数人都会顺手点赞或留言(特别是各中参加评选或比赛的作品),这种情形最终导致圈子化阅读现象,而且,种种不理性的点赞留言行为将会对文学作品本身造成不可忽视的后果:

 

作品好坏难界定:

多数的作品都会点击量,留言互动量等来衡量其作品的热度,很多地方的纸质刊物选稿,或者一些比赛的活动也会依照此标准进行操作。众所周知,由于朋友圈的原因,我们大力传播出去,受众面广,点击量高的作品,其实未必就一定是好作品,有些好的作品仅仅是因为人脉不广而无法展现。久而久之,除了影响这部分人的文学创作态度以外,也会给文学作品的总体结构带来不容小觑的危害。

 

对外投稿系统慢慢失效:

因朋友圈的大量存在,加上多数的刊物杂志机构(本文特指纸质刊物、文学期刊等)都显得没有足够的人手来整理作品邮件,无暇顾及之余,产生的很大程度上的问题就是在朋友圈中选稿,换句话讲,刊物杂志的选稿组稿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对外进行,他(她)的朋友圈已经足够作品资源,只要你是在他(她)的朋友圈。那么,在这种前提之下,刊物杂志稿件极有可能不是真正的好作品,真正的好作品却因无法进入朋友圈,或者因朋友圈中的阅读量少,支持人寡而漏于其中,不得不说,这就是朋友圈带来的最现实的现象

 

首先,网络平台的优秀作品作者,如果没有一定的朋友圈资源的话,也很难会进入到刊物杂志的视线,那么这部分的作品便会因为途径的原因而埋没,很难讲,他(她)其实是非常的优秀!很多人都会说网络文学也是文学重要的一部分,但其实,他们很少能获得宣传推广的机会,特别是从事诗歌写作的作者。

 

其次,在当今资讯已经完全没有界线的今天,不少刊物杂志的主编编辑换稿,以及同一作者经常发表的现象,也已经不是公开的秘密,这种种的做法必定会导致发表作品的作者圈子越来越窄。当然,从人文的角度讲,这是必然存在的现象,但如果没有适当的自制或监督而任由发展,势必会在剥夺其他作者发表作品机会的同时,也会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对官方刊物杂志(含文学期刊)的运作方式产生仇视。长远来讲,这也必定会影响文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我想我们既要在自身的世界里把握机会,我们也在自身的世界里给他人以机会。

 

导致读者对好作品错误认知:

通过各种网络传播途径而得到选用的稿件如果事实是属于普通作品,却得到了官方媒介大力宣传和推广的话,这将会为大众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好坏认知产生危险的错觉,长期以往,最终必定会影响优秀文学的发展和走向,不得不说这是个极其严重和极不负责任的问题。所以身为主编或编辑的文学工作人员,守住各种底线,各种人情,各种交换,才能真正守住文学的精神。

 

让更多的写作者向往名利场:

网络的发展,观念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快速延伸,加上经济条件的好转,很多需要靠时间积累的结果,已经变得可以在一夜之间触手可及,加上很多网络平台的错误名利导向,以及当今文坛存在的一些现象,直接导致很多人的写作观念已经慢慢地产生了改变,从爱好,到崇拜,再到自身获取,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地变化,变化到以追求名利为主要目的的文学创作。毫不夸张地讲,越来越少的人,还能够做到潜心地学习,安心地创作。也可以很肯定地讲,这不是文学的繁荣,而是文学精神的没落!

 

5网络传播的发展方向

无论是传统的纸媒传播,还是当今的网络途径传播,它们都各自有各自的长处和缺点,随着先进科技和传统文化的共同发展,传统方式和网络媒体必将会以整合合作的方式成为真正的传播主流,传统传播和网络传播不应该是两条互不相干的平行线,而应该是文学传播的左右手。那么,网络传播最终以什么样的形式走向未来更有保障呢?以下的措施可能值得我们的商榷:

 

网络平台的正常监管最重要

各级文学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作协的管理办法,以行政区域文学活动管理的权限从国,到省,再到市,都应当参与到相对应的各级文学网站管理,行使必要的文学监管权利和义务,以保障文学作品的洁净程度和优质的作品资源

 

为更好地对文学网站平台进行对接,各文学网站在注册时,便应当向当地文学管理部门进行申报备案,取得当地相应机构的指导和支持。同时,各级文学管理部门对各自区域的文学网站,也负有扶持的责任,从日常监管,到宣传推广,都应该尽到可以尽到的责任。

 

让网络平台的好作品也参与上刊

公平,公正,公开,是永不过时的行为守则。网络文学平台也是文学平台的一部分,各级的作家协会,学会组织及刊物杂志等,都应在自身配套的网络平台上进行部分的选稿组稿,以拓宽网络文学作者的作品发表渠道,充分保障网络平台作者的发表权利,而不是在传统的投稿渠道慢慢失效,大谈网络文学发展的时候,却又实际上对网络平台和网络作品没有实际性的把握。

 

民间文学团体及个人的文学活动申报:

各级文学管理部门应当,也很有必要对各民间文学团体或个人的文学活动(包括比赛,评比等)进行申报的要求,有必要的情况下还要对相关的活动进行监督参与,确保活动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文学精神的要求,坚决取消各种非法命名,借用名誉及过度炒作等不良的文学行为。

 

形成本区域文学传播的一体化:

这里所说的一体化,是指传统的文学机构及平台,和所在区域的网络文学平台进行对接,以形成无论从是日常的管理上还是政策的扶持上,都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的一体化阵线,这样不但能对网络文学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还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传播与网络传播脱节的局面,相对于文学事业的发展来说,这必定是一种极好的办法。

 

总而言之,文学始终是引导,创新和传承,不利于社会民众的,有违于时代步伐的,有损于子孙后代的,我们自当给予拒绝。上述之种种问题说明,网络文学的发展虽然是个趋势,但其中相关的问题不容小觑,容不得我们视而不见或者放之任之,文学最终都应回归到以作品为基准的初心,让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朝着最良性的方向发展,本身就应该是我们当前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人慢慢认识到网络传播带来的风险,把握文学的最初的起点,共同做好有利于时代发展和子孙后代健康成长的文学市场。

 

八、诗歌的推广与教学

随着十九大关于文化自信的提出,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诗词文化(包含后起之秀的现代诗)已经掀起了一个新的文化浪潮,诗词文化的传承及发展势必会成为更加持久和坚定的文化事业。处在网络媒体迅猛发展的年代,关于诗歌的传播和相关的教学工作,必将任重而道远。

 

1,推广途径的拓展:

目前的诗歌传播途径以纸质传播和网络传播为主,两种传播方式的互补结合充分地体现了受众面广,速度快等传播特点。但此等的传播方式却有非常明显的缺陷,那就是接收到信息传播的人,大多数应该还是作者本身,也就是所传播的作品其实并没有完全地走进人民群众的视线,作品本身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以此看来,解决或者拓展诗词文化的传播途径,就显得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有经济条件的地方,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作协可以组织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等相关领域及相关社会人士,以专项读书会,朗诵会,专人推广会等的形式,以乡镇或社区为单位不定期地开展文化活动,促进本区域的文化事业发展。

 

诗歌进社(厂)区:

此活动应由文艺主管部门牵头,联合本系统的作协,美协及音协等部门进行联合主办,并邀请本区域范围内的相关文艺社团和社会人士等进行协办,提供作品,节目,书画等活动必要的组成。缺少举办经费的,可适当邀请当地商会,商家等经济团体以冠名赞助的方式进行合办。

 

如果说现有的传播途径是固定的宣传方式的话,那么诗歌进社区等活动就是流动式的宣传了,此方式更能体现现场活动的热烈气氛,激发市民(读者)对诗词文化的爱好和向往之心,对文化传承具有非凡的意义。

 

诗歌进校园:

校园是特定的机构,人员组成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团体,所举办的活动应以教学宣传为目的,文化教育部门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此活动应由文化教育部门统一牵头,联合文艺部门组织其相关的作协,美协及音协等部门进行合办,并邀请相关的文艺社团和社会人士,提供作品,节目,书画等活动必要的组成。缺少举办经费的,可适当邀请当地商会,商家等经济团体以冠名赞助的方式进行合办。

 

其他非文化教育及文学主管部门的文学团体主动申请进入校园的,必须报请文化教育及文学主管部门的许可方才可以进入,审核节目单,旁听(观)活动效果等,充分保障诗歌进校园活动的意义性。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中国诗词文化后续传承的中坚力量,此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诗词文化的喜爱,更可以借此机会了解更多的诗词文化知识。

 

诗歌进养老院:

养老院是特殊的人群机构,文化生活相对缺乏,这在当今文化繁荣的时代,当地政府部门应给予相当程度的重视,不定期地为养老院的老人举办一些丰富的文化活动,其中就可以包含以诗歌朗诵会作为主导的文化综合节目。

此活动应由当地政府民政部门牵头,联合文化教育,文化艺术等相关的部门共同举办,并邀请相关的社会团体和人士,精心打造适合养老院的老人观看的文化娱乐节目,既丰富了老人的晚年生活,也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老人的晚年关怀。

 

公共场所展示:

凡是流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机场,车站,商场及酒店等,有条件的地方均可设立展示牌,将优秀的作品公诸于众,以达到真正深入民心,全民阅读。

 

2教学工作的重视:

诗歌的教学一直是个难点,难在目前诗坛尚未有固定的评鉴标准和教学模式,各个流派皆有各个流派的各自之见,既有百家争鸣的繁荣,也有杂草丛生的喧嚣,如此繁芸复杂的现象,势必会对诗歌的传播和发展形成巨大的障碍,所以,关于诗歌教学的内容,我们应当慎之又慎,国家相关的诗词文化传播及推广部门或机构,皆应制定颁发一定程度的举措,正确引导相关的教学机构对诗词文化的教学方向,并及时对教学的内容和成果进行必要的认可,以确保诗词文化相关的教学及传承工作,符合当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诗词文学学术发展的双重要求。

 

诗歌教学的前提:

以唱响时代为原则:

无论是专业专职,或是非专业专职,但凡是进行诗歌创作的人员,均应以做到唱响时代精神及与时代共同进退为荣,担负诗词文化传承的正能量使者。

 

以大地苍生为使命:

大地,苍生,时光,岁月,情感及生命等,这些是永恒的创作题材,大至为民请命,小至个人感悟,都可在上述的题材里找到适合自身的写作素材,尽情展现自身的风采。但创作不能忘记根本,引导和梳理才是我们创作人员的真正责任,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能忘记这个时代需要我们添砖加瓦,而不是让我们给这个时代制造和恶化社会矛盾,我们需要的是洁净,自由和高度,拥有这样的创作使命,我们才能文化传承的路上,走得更远。

 

当然,也很多人创作一些与众不同的题材,比如色情,比如挑衅,等等,很多人谓之先锋诗人,先锋作家,但笔者未敢认同,我想这不过想以标新立异的方式,取得读者的关注而后已。殊不知,这些或别有用心或图一时之快的创作,除了引来众人的哄堂大笑以外,还会让百年之后的子孙后代嗤之以鼻。

 

网络的传播我们或许对作品难以管控,但国家的各级报纸,刊物及杂志等由政府部门主办的传播媒介,应当对作品题材的认可和导向,作出明确的甄选,以避免更多的作品流入社会而引起读者对作品的认知。

 

以沽名钓誉为警醒:

社会进步,经济繁荣,很多人已经经受不住利益的诱惑,为名,为利,为自己头顶上的光环而不惜游走在时代的前沿,时时谨记抛头露面,时时不忘宣扬自己,演讲,授课,比赛,等等,想必其创作的初心,早已经被名利吞噬地无影无踪。

 

当然,这或许也是他们合法的权利和生活方式,我们无法过多评论,但若趋之成风,追随者众,且不说我们已经深处喧嚣无法安心创作,身为创作者,我们也会成为误导他人的始作俑者。长期以往,文学将不再是文学,诗歌,也将不再是诗歌,这不是文学的繁荣,而是没落,我们当以此为戒。

 

以兹扰社会为界限:

任何时代都会有不同的声音,支持,反对,甚至挑衅,总会有部分的对现实不满,或寻求发泄,或求得信众,其创作的作品也充满了仇恨和疯狂,处处显现着对现实的不满。

 

这当然是正常的,但绝不应该成为我们认可的对象,各级文学机构及传播媒体,皆应对此有清晰的认识,除了创作者本身的宣传范围,其他的传播途径不应该成为此类创作的支持者和传播者。

 

诗歌教学的方式:

社会授课:

此类的授课既可以以当地的作协部门进行组织,也可以由有资质的文学团体进行组织,当然还可以以双方合作的方式进行,共同促进当地文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各自发挥和展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

 

此种授课也可以以多种的方式进行,既可设定固定的学习机构点,也可以以流动的方式进入到社区、厂区及其他有需要的公共场所,针对不同的人群性质,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以达到全员学习的目的。

 

校园授课:

在校的学生始终是国家的未来,无论是他们对诗词文化的认知,还是他们对文化传承的理解和接受,他们的态度和理论水平都决定了诗词文化后续的发展力量,所以关于他们的教学内容尤为重要。

 

此类的授课以文化教育及文学主管部门牵头组织,联合各自相关的部门,协会,或相关的社会团体共同举办,但应避免商业化的宣传和炒作,保障校园活动的洁净性。

 

其他非文化教育及文学主管部门的文学团体主动申请进入校园参与教学的,必须报请文化教育及文学主管部门的许可方才可以进入,审核节目单,旁听(观)活动效果等,充分保障诗歌进校园活动的意义性。

 

诗歌的教学是个重中之重的问题,无论是对于在校的学生,还是对于社会的诗歌写作爱好者,相关的部门和机构,均应对诗歌的教学及培训人员进行必要的监管,做好相关的审批,监督及支持和引导工作,而并非是放之任之,或者,当做不知。

 

九、诗歌创作的方法与技巧

诗歌始终是种可以让人得到精神寄托的方式,所以很多人在闲暇之余都爱好上了诗歌且一发不可收拾。很多人也在写诗,但却很难分清什么是好诗,也有很多人写了许久但进步不大,这就涉及写作方法技巧的问题。现代诗虽然被称为自由诗,但其实一点都不自由,随着写作的时间推移,题材的丰富,现代诗也是有越来越高的要求的。那么,如何才能快速有效地写好诗歌呢?且听以下内容慢慢道来。

 

1诗歌相关的概念:

中国的现代诗已经经过了百年的历程,关于诗歌的概念,在当今的文坛也已经渐渐地被外界所接受,无论是写诗的,还是读诗的,期待的都是能够在诗的世界了,展现一种有别于其他文学体裁不一样的精神境界。

 

诗歌的含义:

诗歌是众多文学体裁当中的一种,比如小说,散文,剧本等,它们也是一种文学的表现形式。任何一种文学体裁,它都有自身外在的特点,比如小说,以情节虚构为优,比如散文随笔,以情感丰润为优,再比如剧本,它以栩栩如生为优,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打动人心:情感!所以诗歌,一直被大家称为“灵魂的语言”,而它最直接最明显的目的,就是抒发感情。当然,感情有深有浅,也有真有假,但这并不影响它成为诗歌,只是高度和境界不同而已。

 

灵魂者,心灵也,既是心灵说出的话,那肯定离不开洁净,自由和高度,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标签,诗歌,它才显得那么的神圣。顾名思义,诗歌总体来讲就是将你想表达的东西通过一定的意境情节,一定的语言和感情的投入有目的、有方法、甚至是有深度地表达出来,再利用分行断句的方式结果或浅或深地进行展示,它便成了诗歌。

 

含义的延伸:

每一首诗其实都是一个或深或浅的故事,或简单地抒发个人喜好,或巧妙地寄以一种理念,但最终的目的,无非都是为了让读者,读懂并接受自己的观点。

 

很多人写诗只是为了自娱自乐,或只是迎合潮流,这类的写作比较简单明了,通常没有很严格的要求,能清晰表达即可。也很多人的写作是较为专业的,作者有丰富的社会经历和清晰的逻辑见解,内心丰富的沉淀和娴熟技巧的掌握,这类的创作通常饱含哲理,领悟透彻,并触及读者内心,带来极大的震撼。

 

在相当的感情投入,语言运用和逻辑思维组织之下,诗歌的总体水平评价多数取决于题材,题材涉及面较广,引起共鸣面积大的,多数都是好作品。好作品有它自身的内涵,有一定程度的责任担当,唱响时代,关注苍生,用理性的思考解开困惑,这不但是创作水平高低的标志,还是是否真正具备诗人情怀的考量。

 

新诗的发展:

中国最早的诗歌始于上古时代劳动号子式的口头歌谣,最早成集的是先秦的《诗经》,之后便逐渐发展成有楚辞----乐府——赋——辞——唐诗——宋词——元曲等不同的形式,并在各个时代都绽放着不同的光彩。

 

新诗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叶,这一时期,中国诗歌在艺术上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从白话口语的运用到其美化的过程,大体可分三个阶段:1917---1922年为新诗草创期;1922---1927年为新诗的建设期;1927---1937年为新诗的探索期。

 

在草创期,胡适19172月的《白话诗八首》是新文学史上较早面世的白话诗,但真正代表新诗成就的是郭沫若1919年的《凤凰涅磐》、《炉中煤》、《天狗》等惊是骇人之作乐。19218月,郭沫若诗集《女神》诞生,才标志着白话新诗真正取代了传统旧诗。

 

建设期的主要成就,一方面表现为一“湖畔诗人”汪静之为代表的爱情诗、蒋光慈为代表的政治抒情诗、冰心为代表的小诗等,在创作题材和表现形式上有所突破;另一方面则表现为闻一多和徐志摩的新格律诗;李金发等的象征主义诗歌,他们在诗歌的声、色、形等艺术手法上有所创新。

 

新诗进入探索期的标志,是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歌的崛起。30年代的新诗形成三大流派:(1)以徐志摩、闻一多、冯至为代表的浪漫主义;(2)以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费明、徐迟为代表的现代主义;(3)以臧克家为代表的现实主义。

 

至此,新诗也历经的百年的风雨洗礼,正所谓新诗百年,荆棘丛生,即使新诗的发展和成果均已经取得极大的飞跃,但新诗最终会沿着一个什么的走向前行,我们还要拭目以待。(注:本节内容部分来自网络整理而成,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诗歌的分行(段):

现代诗的标志性的形式就是分行,但不是分了行就是诗,分行不单是有目的,而且还要讲究技巧:

 

每行的文字多少或长短,是根据每个人说话的特点而定的,也就是一个人说话习惯了说多长或多短,可能是一个字,也可能是十个字,但是都作为朗读时停顿的标志,朗读者会按照这个对诗歌进行朗诵。

 

分行可以理解为情节的分解,每行之间,其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或阐述的内容,或者说你将诗中的情节分解,不能跟得太近或者太远,比如我们走路,后面的人不能太近,太近了会踏后脚跟,也不能太远,太远便失去了感情。

 

通常叙述完一节内容或是要转入下一个目的之时,会作出不同内容的界限,这就是诗歌的分段,一首完整的诗,通常都是由几段组成。

 

2写作的基本要点:

诗歌被当做是一种最简单的文学体裁,但即使是最简单的,它仍有它的格局和内在,正是这种格局和内在,可以让我们的创作水平得以提高,而最后慢慢地进入诗歌那华丽的殿堂。

 

确定写作对象:

写作对象是非常关键的,选题好就能更好地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选题不好,因自身内心的感悟无法同步,自然写不出非常好的作品(关于写作题材,上面文字有详细的说明,在此不作赘述),但无论如何,应尽量选取有现实意义或传承价值的题材。

 

对选取的题材对象,应尽量作些最大程度的了解,只有透过表面的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我们才能让自己的作品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更好地将自己的情感抒发完整,甚至为苍生所用。

 

构思写作要点:

一首诗应该是一个故事,有开头有过程,还有结尾,那么写作的构思便非常的重要。该用什么样的情节来配合,该用几个事实来辅助说明,该用什么样的开头和结尾,该用什么的诗歌文本来讲述,甚至该用一种什么强度的情感来书写,需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意境,都是非常重要的细节,值得我们花上时间来反复推敲(关于诗歌文本和诗歌意境,上面文字有详细的说明,在此不作赘述)。

 

成熟的构思便代表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写作量,剩下的便就是如何娓娓道来的环节了,但需要切记,如若表达不畅,应当及时停止,正如我们常说,没有灵感之时,不作勉强之力,否则,必将事倍功半。

 

最后,当所有的构思都完成之时,不要忘了,要给作品取一个好的名字,诗歌的题目就是诗歌的眼睛,好的题目具有点睛之笔的作用,吸引读者的阅读,加快作品的传播,这都是极为可能的事情。

 

不断修改作品:

很多人都说好作品是修改出来,其实这是很有道理的,要想作品创作取得更高的水平,就必须学会并且舍得推翻自己的设想而重头再来,做到不断地挑战自己。

 

可以修改的地方很多,比如情景的勾画,语言的运用,情感的力度,还有整体的逻辑,甚至题目,都在修改的范围之内,取决于最后作品所能体现出来的总体感染力水平。

如果是专业的诗歌创作者,修改好的作品不妨再放置一段时间,一段时间过后再次提出修改,或许,最后会只剩下题目,这就是修改的残酷,但也许,这也是修改的魅力。

 

3写作水平的提高:

对经常进行诗歌创作的人来讲,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或者寻求一种高度的突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除了和自身的经历和领悟的能力,写作习惯和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

 

掌握丰富词汇:

词汇及其运用,始终是诗歌的核心元素,日常所掌握的词汇量,决定着诗歌作品最终的质量。不可置否,越是好的语言越是精炼越是传神,通常一个好的词汇,就能点亮整体的意境空间,词汇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词汇靠的当然是日常的积累,成语典故,歇后语,幽默故事,这些都是我们词汇的重要来源,多阅读,多思考,多记录,我们自然就能储存更多的词汇了。

 

词汇丰富,但未必就能运用自如,日常的写作中,还应当经常对已经使用的词汇进行更换,以求达到最佳的效果。

 

灵活运用修辞:

很多人都知道运用修辞手法,比赋兴的技巧也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众多的修辞技巧,让诗歌的创作如鱼得水,有如锦上添花。修辞手法自然是为了增加的作品的力度和可读性,适当的运用当然是不可缺少的,但却很多人不知道相同的修辞手法也不能重复多用,多用了反而会引起朗读疲倦及情感泛滥,最终成为败笔的累赘。

 

再好的技巧也只是技巧,作品本身的着重点还是情感,若是真情流露,有感而发,少一点技巧的润饰又如何。

 

提炼写作素材:

诗歌创作取决于素材的丰富程度,只要有足够的素材,得心应手地进行创作是不成问题的,那么,我们该如何能够拥有足够的写作素材呢?

 

用心观察。写作的素材可以覆盖很广,只要用心观察体会,生活中的人,事物,花草,春夏秋冬,人生感悟等,都可以成为写诗的源点。

 

有意提炼。生活中的经历很重要,生活的经历其实就是诗歌的灵魂,写作的宝库,没有经历的诗歌是空洞的,对生活,对生命,对身边的人和事都要做到有所领悟,察觉生命的迹象,感悟生命的力量,总的来讲,领悟出来的深度就能决定你诗歌的格局和档次。

 

适当增加韵律:

新诗的韵律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很多人都认为既然新诗被称为自由诗,那就无须多此一举而有所押韵。

 

我个人却极为提倡新诗也该有所押韵,诗歌的本身是具有传唱性质的内在元素的,诗歌作品如果能适当押韵,那么对其朗读传唱肯定是有作用的,作品的传承才会称为最大的可能。

 

但新诗的押韵无须过于密集,每段甚至两段可以做到押韵即可,这样既可以做到首尾呼应,也可以避免情感的泛滥。

 

美化诗歌格式:

多数的诗歌写作者都不会认为有注重作品格式的必要,所以有些诗看起来杂乱无章毫无美感的,我始终认为,诗歌毕竟是一件作品,无论从总体来看,还是从小节来看,都应该做些适当的调整,以增加诗歌的欣赏性和美观性。

 

当然,这和个人的审美观有很大的关系,有人喜欢凸感,有人喜欢凹感,甚至作品里存在的凹凸不平才是真正的美感,这当然无法加以评论,但如若一首诗在整体上可以体现出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我们何乐不为?

 

注重写作逻辑:

逻辑运用指的是在阐述,描写等过程中,描写的对象或思路应该符合正常的逻辑思维,不能任意妄为及出现有违常规的悖论和观点等,保障诗歌主体和内容的真实合理性。

 

对于总体内容较为强大的诗歌,其整体的线索发展必须合理,避免出现情节紊乱,是非颠倒及天花乱坠的现象。

 

当然,也很多人认为诗歌的创作依靠的意念空间的想象,作品的内容根本无须讲究逻辑的条理性,但本人还是认为,如果诗歌的作品全是由想象构筑而成的空间,它可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但它不会是一首极好的诗。

 

学会阅读点评:

好的作品自然有它非同一般的特征,比如情节共鸣,情感真挚,或者饱含哲理,所以这些,应该成为好作品的前提,没有了这些作为支撑,它充其量也只是作品。

 

作品的大格局大思维,或者说是作品所包含的内涵,始终应该是好作品的最终标志。很多人认为伟大的诗人应该是绝对自由的,可以涉及任何的素材,任何的思维,甚至是任何的观点,那么,作品所蕴含的空间,最终会将我们带向哪里?

 

清晰了好作品的界限,只要我们多加阅读,吸收他人的长处,并加以多多的练习,我相信,好的作品也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放大自身思维:

很多人写诗都只是为了娱乐,调侃世相,摆弄人生,图的或许就只是博众人一笑,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若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把自娱自乐提升为关爱生命,关注苍生的高度,会让自己的作品更加具有感召力,这就需要我们提高我们思维,我们思考方式的跨度。

 

这里的思维指的是思考的跨度,指的是依照自身的经历和感悟,提炼出同时适合他人的精髓,比如说你如果写一个人,那不妨提升到写十个人百个人,甚至千个人万个人,找出多数人的共通点,写出多数人的内心希冀,那么很大程度上,作品的格局已经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这或许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关爱生命,关注苍生,从进步的角度讲,只有与时代俱进,懂得关注苍生的写诗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诗人,甚至是伟大的诗人。

 

以上的各种要求看来,写诗很容易,但要把诗写好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过事在人为,只要专注执着,时间会教会我们一切,包括诗歌。写诗最大的困难是坚持,只要用心体会生命,热爱生活,不断向前,我们就能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找到我们诗歌的生命。

 

十、诗歌创作的立场与方向

诗歌总的来讲就是情感的释放,情怀的寄托,不管是业余的爱好者,还是专业的创作者,从自身的条件出发至关重要。这里讲的自身条件,包括创作的出发点,时间的允许程度,所能达到的创作水平,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透过自己的内心,实实在在地感受这个世界!但,诗坛纷扰,争论不断,我们不得不又要走出是是非非的困惑,而将写作的初心完美如初。

 

1,理性对待诗坛的流派争论

当今的诗坛流派众多,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各自也有各自的缺点,客观地讲,应该说没有哪家能够做到全面及概括当今的诗坛,所以出现不同派别之间的争议在所难免。

 

创立新的派别或社团,其目的在于吸引更多爱好者的追随,从而扩大自身的诗坛影响,巩固自身的社会地位。宣扬自己,或排排斥他人,这是一种自然界生存的本能,这在当今的诗坛同样难以避免。

 

但这种长期存在的争论最大的弊端不在于争论的本身,争论的本身是永久且合理的,其最大的弊端是将读者的认知引向了迷茫的方向。很多的初学者,甚至是有一定创作水平的写作者,都会在这种无休止的争论中迷失方向而感到困惑,从另一角度来讲,这是对诗坛的一种困扰,而不是贡献。

 

面对这种情形,作为写作者的我们,应当尽量理性地看待各种观点及争议,认清自身的特有条件和擅长之处,避免产生对其他诗体的形式和解读产生厌倦的意识及错误的认知。毕竟,各人有各人的经历和思维,各人有各人的方式和目的,诗歌派别也是,我们自当互相尊重,最好能够做到互相兼容。

 

尊重作品,尊重作者,这是我们创作路上必须要做到的,不仅如此,我们仍要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努力达成自身创作上综合的水到渠成。

 

2,写出自身真实的感悟

当今的年代进程迅速,思想极度活跃,各种各样的声音,各种各样的见解和批评,应该说难免让人眼花缭乱,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避免自身的创作陷入困局,或者说,怎样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

 

万变不离其宗。无论诗歌以什么样的文本方式出现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除了辨别方向,最重要的是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式,但不管诗歌最终形成哪一种的表达形态,抒发作者本身的情感却是作品最根本的脉络主线和最终目的,也就是说,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才是诗歌创作的根本。

 

随着创作者本身视野的开阔,很多人其实不是在为自己而写,而更像是为他人而写,比如命题,比赛等,这类的创作往往引导创作者向着设定的高度进行创作。从技巧的角度来讲或许是种进步,但从诗歌感情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一种感性的失真,最终会导致作品在情感上出现虚拟,玄幻,甚至是虚假情感的现象。

 

诗歌的本质始终在于情感的释放及升华,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思维角度,从而到达新的境界和高度,才是诗歌最忠实的追求。脱离了作者本身的内心情感,诗歌的灵魂所在,诗歌的魅力绽放,都将会失去最有力的支撑。

 

3,抛开功利性的追求

诗歌之所以被称为最纯粹的文学方式,皆是因为诗歌乃为个人内心情感之展现,情之所动,豁然开朗,所以最后不管它以什么方式表达,都应该是生命价值观的另一种体现。但当今是文艺复兴之时代,既百花齐放,又良莠不齐,加上诗歌的追求者众多,功利性的追求难以避免,为名,或为利,都是在诗歌创作的路上不难见到的情形。

 

过分包装自己:

为自己的作品宣传推广当然是必要的,但如果到了热衷的地步,就会衍生很多的问题。热衷于宣传自己的人,大多都会过分地包装自己,动辄便冠以著名诗人,中国的,甚至是世界的,却不知,早已将自己心中的最后一块净土大开喧嚣之门,让世间的纷纷扰扰涌进灵魂的圣地。不仅如此,不顾一切没有底线的宣传炒作,除了让自己丢失了信任以外,还会得到众多旁观者的冷嘲热讽,这不是繁荣,这是诗歌精神的没落。

 

热衷各种活动:

当今诗坛的活动多之又多,实在让人眼花缭乱,比如各种朗诵会,各种作品推广会,还有各种的学习讲座。毫不夸张地将,各种活动的举行初衷就是为一定程度的宣传与推广,包装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我们不加甄别而热衷参与,除了浪费我们的时间,还会让我们在众多的知识体系里,慢慢地丢失了自身最忠诚的那份信念。

 

除了常规的活动,还有种特定的活动,那就是比赛。时下热衷于各种比赛的人不在少数,通过比赛获得读者的认可,这本身也极其正常,但不正常的是,已经出现了很多的比赛专业户,并以此作为获得提升的主要途径。至此,我们要问的是,诗歌的创作是因作者的情怀而生,还是为比赛而生?再者,时下很多的比赛都是商业的宣传和炒作,比赛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本身就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滋生攀比心态:

所谓的攀比,是指诗歌的爱好者在创作到一定的水平之后,不满足于现状而试图向着更高层次发展的一种行为。有了一定的创作经验,有了一定的提升资源,向着更高层次的发展应当属于我们的本能,但本能之下,却极其容易产生攀比的心态,不得不说,这也是功利性的一种表现。

 

攀比是指在创作数量,质量,大众名分,甚至上刊作品,作协级别的高低等,都会成为我们心中慢慢滋长的杂念,一旦杂念丛生,便容易陷入名利之争,我们将很难再把安心创作的心收回,甚至我们诗歌创作所追求的诗意之说,也将成为过眼云烟。

 

当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符合各项要求的作品发表推广,逐渐加入各级别的作协,让自己得到更全面的成长,这也是件值得肯定的事情。

 

4,汇总作品结集出版

时间的积累,思维的历练,我们最终都将取得一定程度的进步和水平的提升,对诗歌的更高追求也将逐渐体现。能够上到报纸杂志或者专业文学期刊的人始终只是少数,多数的人还是只能在网络的平台发布作品为主,但让作品得到传承之心却人人皆而有之,比如结集出版,就一种很好的出路。除了保持正常的写作,平台发布,定期不定期地将自己的作品整理成辑,就是我们最重要的举措了。

 

当今文化出版市场相对自由,有条件的作者自费出书也是一种将自己作品得到流传的很好的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自费出书,作品的质量是必须要控制的,我们不能简单考虑我们目前的需要,我们更要考虑这些作品是否也适合后期甚至后世的读者阅读,若不然,我们的传承就不是传承,而是污染。

 

除了专职的文学文字工作者,单纯依靠写作就可以维持生活的只是少数,多数人都是在花上时间或者金钱来维持这种创作上的平衡,那么随心,随境,保持一份安安静静,执着虔诚快乐的写作之心,我们就能在自身的创作道路上越走越远。

 

综上所述,要写诗其实是很容易的,但要真正写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诗歌创作道路,还真是要花上不少时间加以历练。优秀的作品总是要求创作者本身具有非常丰富的社会经历,并能够以中肯的角度和思想,结合当今的圈子范围,社会和国家出现的一些现象,站在专业的角度,通过反思,疑问,甚至是批判的方式,去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倡导新的或者合理的理念的一种写作行为。既要观点正确,又不能剑走偏锋而引起新的矛盾,当然,可能没几个人能认同,但只有一个读者,诗便有了价值所在,所有有时候,写诗的人非常孤独,但无论怎么孤独,我们都要站在时代的立场,对世间苍生有所担当,这既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创作诗歌的人的,最大的荣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