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一个神奇的地方
作者:文心雕龙
“家住黄河边,黄土育中华。尧舜定中国,这里是我家。
一棵老古槐,根系全天下。乡音乡情连着四海天涯......回家,回家,放下了牵挂;回家,回家,带回了报答。所有的旅行都是出发,回到了这里咱是回家。”
2018年,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在古都临汾召开,大会主题曲《回家》以朴实的语言、优美的旋律,深切表达了临汾作为“华人老家”的豪迈与洒脱,也道出了临汾对于中华文明的特殊意义。
临汾,取“滨临汾河”之意,古称平阳、晋州,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和黄河文明的摇篮,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美誉。12万年前,“丁村人”在这里繁衍生息,点燃了人类早期文明火种;4300年前,尧王在此建都,“中国”由此诞生;60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人口迁徙从这里出发,时至今日,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
临汾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全国文物看山西,山西文物看临汾”。以襄汾丁村遗址、吉县柿子滩遗址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文化,以襄汾陶寺遗址、尧都区尧陵尧庙为代表的尧文化,以曲沃曲村天马遗址、侯马晋国遗址为代表的晋文化,在全国乃至全球都颇具影响。“丁村人”是继“北京猿人”之后,考古界的又一重大发现,填补了中国历史上早期智人和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空白;陶寺遗址位于襄汾县城东北 ,是传说中帝尧建都的地方,这里发现的古观象台,比世界上公认的英国巨石阵观测台还要早将近500年;曲村天马遗址探明的5座车马坑,不仅比陕西秦始皇陵的车马坑早600多年,而且均是由真车真马陪葬, 2021年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以上几大遗址发掘出的丰富的考古资料及出土文物,为世人认识和了解中华文明,提供了可靠的史实依据。
临汾出名人。历史上,“造字圣人”仓颉,一代明君帝尧,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赵氏孤儿”故事的主人公程婴,创作《阳春白雪》的著名乐师师旷,战国后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况,赵国名相蔺相如,抗击匈奴的名将卫青、霍去病,托孤重臣霍光,著名高僧法显,元曲大家郑光祖等,都曾在这里生活过,并创下了光辉的业绩。战争年代,这里走出了彭真、任建新、南汉宸、王世英等老革命家。建国后,又涌现出著名书画家董寿平、段云、卫俊秀,著名作家西戎、孟伟哉、梁衡,著名学者贾植芳,著名表演艺术家赵子岳、任跟心、郭泽民,世界冠军王朝丽、高蓓蓓、赵若竹,“当代武训”秦市义,“2011感动中国人物”孟佩杰等,成为390万临汾人民的骄傲。
临汾有好景。吉县黄河壶口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黄河奔流至此,河口骤然收束狭如壶口,湍急的河水,从几十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乡宁云丘山峰岭叠翠,景色秀丽,崇山、险峰、奇石、飞瀑、沟堑、溪流应有尽有,素有“姑射最秀峰巅”、“河汾第一名胜”的美誉。霍州陶唐峪峰奇石丽, 瀑布优美, 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形成了以“峰奇、石丽、水美、谷幽”为特色的自然风光。隰县小西天,又名千佛庵,位于城西凤凰山巅,是一座佛教禅宗寺院,创建于明崇祯二年,殿内有佛像千尊,经三百余年纤尘不染,令人称奇。洪洞广胜寺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寺中最为核心的建筑当属中国四大名塔之一的飞虹塔,高47米,共13层,塔的外表全部镶嵌着琉璃构件,一层一组图案,形式多样、色彩绚丽,居全国琉璃塔之首。此外还有蒲县东岳庙、永和乾坤湾、吉县人祖山、翼城舜王坪、古县牡丹园等,均各具特色,引人入胜。
临汾有美食。乡宁油糕、霍州饸饹面、洪洞饽糕、翼城生炒面、曲沃羊汤、襄汾油粉饭等都是当地名吃,但最具特色的还属老白家牛肉丸子面,香辣可口,食后令人念念不忘。当然,临汾还有很多土特产品,像吉县苹果、隰县玉露香梨、永和红枣、大宁西瓜、古县核桃、洪洞莲藕、襄汾红薯粉条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霍州年馍和安泽火腿,前者享有“舌尖上的美食、指尖上的艺术”美誉,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者是山西特色传统名食,已有300多年的生产历史。对了,临汾还出美酒,隰县三春液、洪洞玉堂春、安泽和川高粱白都小有名气;乡宁戎子酒庄生产的葡萄酒质感醇厚、风味浓郁,在国内外评比中多次获奖,已悄然走上了老百姓的餐桌。
临汾,这块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风水宝地,千百年来击风搏雨,抓一把泥土都能渗透出文明的汁液。临汾的昨天,曾经灿烂辉煌;临汾的明天,也更将华丽璀璨。
20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