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常根的头像

徐常根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7/07
分享

重回圣地延安

算上这一次,我已经是第二次踏上延安这片热土了,可心情依然激动难抑。

走进延安,移步即旧址、触目皆历史,奔波一日,思绪像滔滔的延河水无法平息,眼前浮现的历史场面像一部五彩斑斓的画卷……

80多年的一个寒冬腊月,黄土高原泥泞的山路上,一支衣衫褴褛的、伤痕累累的红军队伍悄然到达陕北。这是1936年冬月的一天。之前的1935年9月,红军正处于危难时刻。

外,蒋介石大兵压境;内,张国焘另立中央。天寒地冻,仅剩的7000名官兵都穿着单衣,不知何去何从。

“到陕北去!”历史证明了毛泽东决策的正确。

刚到陕北,部队没有过冬的衣服。忧心忡忡的毛泽东提笔给红十五军团团长徐海东写信借钱。之所以用“借”的方式,是因为毛泽东深知,红十五军团同样拮据,并且徐海东曾为张国焘的老部下。

而徐海东见信马上从仅有的七千块大洋中拿出五千块送给中央,他说:“毛主席写信来借钱,说明党中央比我们更困难。我们哪怕不吃不喝、挨饿受冻,也要支援中央!”关键时刻,陕北红军给予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以极大的拥护和支持。若干年后仍念念不忘的毛泽东称赞“徐海东是为革命立过大功的人。”毛主席深情地说:“在陕北最困难的时候,多亏了海东同志借给我的五千块大洋,那可是为革命帮了大忙啊!”

历史选择了延安,延安成就了历史。

从1937年1月到1947年3月,中共中央机关驻扎在延安。陕北13年,延安10年,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蜕变。在这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延安也因此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战略总后方、总策源地。直至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3月,在这里整整生活和战斗了13个年头的党中央东渡黄河离开陕北,为伟大的中国革命延安时代划上了句号。

毛泽东曾说,陕北是“两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延安是成熟之地,也是定型之地。

延安,这座平凡的陕北小城,见证了中国革命历程中极不平凡的13年。延安,不仅是一个特殊的地理文化名词,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历史的选择,让延安成为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红色圣地。这里,每一处红色胜迹,都让人驻足沉思;每一段革命故事,都让人凝神倾听。

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我再一次走进延安,满目苍翠,游人如织。徜徉于七月延安的“红色”与绿色之间,空气中除了负氧离子,还有信仰的氤氲。

延河水静静流淌,两岸柳姿婆娑;宝塔山巍然矗立,山下高楼成群。游走在延河边,随风远眺,不远处的嘉岭山、清凉山、凤凰山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依然气度不凡。想起当年一批上海青年为了抗日救亡,历经千辛万苦,辗转万余里来到延安时写下的诗句:“打断骨头还有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令人感慨,临风怀想。

登临宝塔山,不由想起贺敬之的诗句:“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心中油然而生敬意。及至峰顶,宝塔已矗立眼前,此时此刻,神圣、崇高、瑰丽、虔诚这些词语同时跳入我的脑海。这是一座多么幸运的古塔,80多年间它在无数朝圣者的心中,激起过多么神圣而深沉的情感!

那时节,无数有志青年追寻着信仰之光,以宝塔山为指引,从四面八方、天南海北来到延安。

这座始建于唐代、重建于宋代的八角楼阁式砖塔,成为中国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塔旁古老的铁钟为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铸造。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报时报警。我用手轻轻地抚摸这立下汗马功劳的古钟,倍感亲切和自豪。

站在宝塔山顶,凭栏远望,身着新时代盛装的延安尽收眼底,绿树掩映着城市和远处村落,真是一幅陕北“好江南”的美景。

如今的宝塔山,已渐渐处于延安市区中心,成为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物、革命旧址为一体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延安的文化名片。到延安的当晚,我来到宝塔山下、延河岸边,欣赏以自然山川河谷为背景、活态再现革命圣地红色传奇的大型露天灯光秀《延安记忆》。宝塔山上灯火通明,光芒四射;延河桥畔游人如织,纷纷忙着欣赏美景、拍照留念。

走进当年革命领袖们不知进出了多少次的枣园革命旧址大门,里面大树茂密,目睹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等一代伟人住过的地方,不禁思绪万千:在那沉沉的黑夜里,就是在如此简陋的地方,伟人们夜以继日地工作者,播撒着新中国希望的种子。《枣园的灯光》一文就是记述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工作的情景,毛泽东在这里挥毫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数十篇举世闻名的光辉著作,照耀着中国抗战胜利的前程,为中国人民点亮了前进的灯盏。

起初,也就是1943年的一天,毛主席为进驻枣园的事还生气了,甚至可以说是发怒了。当时,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由杨家岭进驻枣园,保卫部门考虑到中央首长的安全,建议将枣园的十几户人家提前迁出,毛主席知道后十分生气:“你们要让老百姓迁走,我就不搬去。哪有共产党怕群众的道理!”

在枣园旧址旁,有一个虽不显眼却不平凡的小土台,那就是当年毛主席在张思德烈士追悼大会上发表《为人民服务》演讲的地方。静默在当年召开过张思德同志追悼会的广场上,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谆谆教悔仿佛又在耳边响起……

来到门前矗立着毛主席青铜塑像的延安革命纪念馆,面对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个个感人故事,仿佛置身于当年火热的革命斗争环境。在杨家岭,瞻仰这个中共中央机关曾经工作过8年多的地方,引起我无限感慨。在这不起眼的小山村,毛主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功指挥了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和解放战争一幕幕卓越的活剧,领导了大生产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文艺座谈会。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延安整风运动,是一次破除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思想解放运动。

1941年5月,在整风运动的开端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直斥“我们中的许多人,他们违背了马克思、恩格思、列宁、斯大林所谆谆告诫人们的一条基本原则‘理论与实际统一’”。

在1941年春天,毛泽东告诉过全党,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应当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几个月后,由其手书的“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被挂上了中央党校大礼堂门口。这是党校的校训,亦成为全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衡量一切的标尺。

走进革命旧址,庄严肃穆的大礼堂巍然耸立,宽敞的礼堂里,依当年的样式红色的旗帜白色墙壁,主席台上悬挂着毛泽东、朱德的侧面画像,“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条幅在石拱上显得格外醒目,两侧拱型墙壁上的V字型木架上写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仿佛是凝固了的历史。大礼堂的条件非常简陋,既没有固定座椅,也没有现代光电设备,但就是在这里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

中共七大召开后,人们知道,所有一切来源于一个叫做“群众路线”的名词——这是党的生命线。这场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党代会,同时将“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写进党章。

有人说延安有一种“特殊的气场”。没有一个共产党干部的生活不是简单朴素的;与之相连的是,延安河畔没有贪官污吏,没有土豪劣绅,没有结党营私之徒,没有萎靡不振之气……

1937年10月初,与共产党员林基路一同到达延安,并同为广东台山乡亲的同行者李云扬回忆在延安时的情景:“虽然城小得只有几条土屋街,人少、店小,但当时却满城熙熙攘攘,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祖国英雄儿女。”

1938年末,等待批准进入陕甘宁边区的青年学生就有2万人,到了上世纪40年代初期,延安已经形成了一个约4万人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之中,不乏家境殷实、生活优渥者,甚至还有不远万里归国抗日的华侨青年。这是什么气场?或许就是七大会址内的标语上写的“同心同德”。

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就是在杨家岭的中共中央办公厅里召开的。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20世纪的中国文艺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讲话》提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时至如今,“人民性”的命题历久弥新,这个观点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

当年毛泽东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这里坐在石凳上,进行过多次长谈,中国革命的光辉,从这里走向世界。在这里,毛主席采摘他亲手种的辣椒,以自产的简朴的饭菜招待陈嘉庚。而此前陈嘉庚在蒋介石那儿吃的是800大洋一桌的大餐,就是这两顿饭,让陈嘉庚说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这著名的论断。

“少骑公马多徒步,不要随从来照护。携带两个冷馍馍,一天开会好几处。”这是半个多世纪前,在革命圣地延安流传的一首诗。延安时期,面对重重困难,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革命领袖不仅和普通士兵一样,穿土布、住窑洞、点油灯、吃野菜,而且身先士卒,带头参加大生产运动。美国作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曾这样写道:“在延安我看到了毛泽东住在极其简陋的窑洞里,周恩来睡在土炕上,彭德怀穿的背心是用缴获敌人的降落伞做的……”他由此断言:“有如此工作、生活作风的人作领袖,中国革命一定能成功。”

继续往前走,就到了王家坪:当年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司令部的办公旧址。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领导人曾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我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一次又一次的围攻。讲解员介绍,王家坪一棵柳树下的小石桌旁,是当年毛泽东送儿子毛岸英上劳动大学的地方。睹物思情,我心中更添了一重敬仰。

兀然而起的清凉山,与宝塔山隔河相望。党中央在延安时,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新华广播电台和中央印刷厂,就设在清凉山上。因为从清凉山上的窑洞里传出党的声音、党的主张,让万众关切瞩目,清凉山也被誉为“新闻山”。延河与清凉山相依相傍,伫立清凉山上,俯瞰奔涌不息的延河水,想起陈毅有诗曾云:“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心中的感慨像延河水般翻卷奔涌,当年,我们党的声音就是从这清凉山里发出去的,红色的声音响彻在中国大地上;在黄河两岸、大江南北炮火连天的战场上,有多少中华儿女怀揣着从这里印刷的进军命令和毛主席著作,为了民族的解放和独立,英勇奋斗,冲锋陷阵、流血牺牲、前赴后继!

七月的陕北高原,像被巨大画笔濡染过一般,绿肥红瘦、澄碧可人。乘出租车驶往位于延安市城东南45公里的南泥湾镇,这里是延安的南大门,是当年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三五九旅的屯垦之地,也是南泥湾精神的发祥地。

进入南泥湾,但见山坡葱茏,梯田层层,井架入云,高楼栉比,满畈的禾苗铺成绿色地毯。昔日的荆臻满地、丘壑蛮荒,了无痕迹,旧貌换了新颜。遥望四野,沟沟岔岔坐落着成排成片的新式窑洞,山坡上野花飞红点翠。这里山峦叠嶂,森林茂密,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蟠龙川、九龙泉和南阳府川三条大川组成一个“丫”字,三川交汇处叫阳湾,是南泥湾的中心。蟠龙山平展的川道里,一方方的水稻田地里荡漾着绿浪。

在阳湾大生产运动纪念馆里,陈列着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屯垦的历史文献、图片和劳动工具,褪色的照片再现了当年南泥湾烂泥遍地、林莽丛生、野兽出没、荒无人烟的苍茫景象,一柄柄磨秃的镢头、一辆辆简陋的纺车……把当年大生产运动激动人心的场面再一次展现在了我面前。

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国民党顽固派扬言“不让一粒粮、一尺布进入边区”,边区遭遇的经济封锁长达数年。

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穿着补丁裤子出现在演讲台前。“在我们面前摆着三条路,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

“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于是就有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也有了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不到3年将蛮荒之地变成“陕北的好江南”。

我怀着敬仰之情跑进田埂上,以平展的川道里绿葱葱庄稼为背景,拍照留念,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这是王震将军20世纪60年代给三五九旅转业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老战士的题词。三五九旅的前辈们用热血和汗水,把一曲《南泥湾》从陕北唱到天山南北。 此时此刻,让我这个来自新疆部队的后人尤为感怀。

延安之行,我每每走进窑洞旧居,来到当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办公住宿的文物面前,目睹着一如当年的陈设,便想见当年这窑洞点燃的东方圣火,放射的理想之光,照亮了中国革命风光无限的胜利前景。凤凰山麓那孔陈设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经过8天9夜的呕心沥血,写出了5万多字的《论持久战》,成为指导抗战、坚定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信心的纲领性文献。有资料显示:《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收录的159篇著作,有112篇写作于延安时期,仅在杨家岭的窑洞里就完成了40篇。延安那一孔孔普通的窑洞,见证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苦难辉煌,承载起光耀百世的革命精神。

回想在部队唱了几十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这首从《八路军进行曲》和《解放军进行曲》衍化而来的歌曲,就诞生这窑洞里时,我愈发感受到延安窑洞的不凡。延安的窑洞是革命的窑洞、思想的窑洞和精神的窑洞。

走进延安,就走进了革命历史的课堂,走进了党史的课堂。延安是革命圣地,更是革命者的精神家园。每来一次,我都会觉得自己是在与历史倾心对话,在接受崇高的精神洗礼。

在延安停留的时间是短暂的。当我带着崇敬、带着净化了的灵魂和升华后的情感,怀着依恋的心情与延安告别时,再一次回望这片红色的圣地,心中再一次升腾起无限的敬仰之情。

回望,是为了不忘来时路;回望,是为了踏上新征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