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章的头像

华章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09/08
分享

青岛典雅的清水墙

清水墙是砖墙砌成后,外墙面不抹灰、不贴面,只需要勾缝,以表现砖砌体本身质感的一种墙体面。清水墙在中国早已有之,在中国北方的四合院中被广泛运用。用青砖和白色灰浆勾缝的清水墙面,就像一个身材匀称,体魄健壮,身穿冰蓝长衫,头插羊脂玉发簪,面目清秀,掸去一身风尘的唐宋男子,透着一股清美之气,洒脱之气。可以说,没了这种清水墙的味,北方四合院会减色不少。

人们所以喜欢清水墙,除了它的清秀和典雅,还在于它的高质量。

清水墙对砖的质量要求很高。砖必须符合规范的定制要求,砖的强度即标号要高,要平整均匀,不能有凹凸,砌在外部的面要光洁,成色要好;砖与砖之间,尺寸的误差限制严格;砌筑要平整,棱角要分明。门窗洞口要用拱等砌筑工艺。清水墙对勾缝的要求更高,灰缝要平、直、均匀,宽度一致,灰浆饱满,阴阳角要锯砖磨边,接槎要严密,接缝要顺畅。用于清水墙的砖,价钱是普通砖的5到10倍,但抗腐蚀性强。有些老建筑的清水墙面,虽经百年剥蚀,依旧如新。

现在,为保护土地,国家已严禁烧制粘土砖了,因此,传统的清水墙将成为历史而弥足珍贵。

青岛这座新兴城市,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很大,建埠初期,城市规划就硬性规定,屋面瓦必须使用红瓦。相应的红砖也成为了主流,所建的房屋普遍使用了红砖红瓦。红砖和白色砂浆勾缝的清水墙便应运而生,形成了不同于内地的独特的城市风貌。老市区有很多老建筑采用的就是红砖和白色砂浆勾缝的清水墙,显出一种质感的华贵和典雅之美,成为青岛最具特色,最富历史厚重感的老建筑之一。近期,青岛市对中山路东侧的里院进行了抢救式修复。保护或恢复了这些百年建筑的清水墙面。修复后的清水墙面,红砖和白色灰缝,相得益彰,清秀典雅。

提到红砖瓦,不能不提青岛的大窑沟。大窑沟因烧窑而得名。大窑沟的土,土质好,松软,丰腴,最适宜于建窑烧砖瓦。大窑沟烧出的红砖红瓦,红得深沉,红得庄重,红得耐看,红得结实。可以说,大窑沟的窑火,最早熔铸了青岛现代城市的雏型,染就了绿树丛中的那一片片的红。

最早在大窑沟建窑场的,据说是一位姓姜的建筑设计师。后来德国的砖瓦生产商来了。1899年,大批欧洲侨民来到青岛,其中有的在这里共同经营了卡普勒砖瓦厂。卡普勒砖瓦厂的出现,为开始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青岛,提供了大量机械方式生产的标准的红砖红瓦。

青岛老城区大量的清水墙面中,也有的吸纳了西方建筑的一些元素,譬如,采用石窗套,或在红砖清水墙的上下墙角处加“蘑菇石”,让看似平淡的清水墙面多了些变化,更加生动起来。

青岛老城区之所以出现那么多红砖和白色砂浆勾缝的清水墙,是因为这种墙面很美,很受人们喜欢。

美在哪里?首先美在色泽。白色的横向连续和竖向断续的线条,避免了大片红色的单一和刻板,既烘托出红色的富贵稳重又平添了一份灵动清爽的韵味;红白两色的反差起到了互补的作用。白色可适度抑制红的张扬,而白色的勾缝线条,又避免了大片白色对红色的干扰和挤兑,将热情张扬的红色和清纯活泼的白色,相当恰当地轻柔出一种宁静的温情和甜美。白色线条与线条勾勒出的几何形状,红与白在光线中的变换,如音乐般旋律丰富,整体显现出高贵典雅之气。这如同一位身穿淡粉长裙,杏脸桃腮,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身材婀娜的汉唐女子。

当年中国民宅普遍采用青砖加白色灰缝的清水墙。是因为白石灰是主要材料,所以勾出的灰缝是白的,那时候现代水泥还没有出现在中国。可青岛开埠时,水泥已经在全世界广泛使用,完全可以采用普通水泥砂浆勾缝。如果使用普通水泥砂浆勾缝的清水墙,无论砖是青色的还是红色的,灰缝都是深灰色的。当年的营造者们肯定反复权衡过,最终认定红砖加白色灰缝要比红砖(或青砖)加深灰色灰缝好看得多。虽说红砖白色灰缝的清水墙只是青砖白色灰缝的清水墙的顺势变化,却延续了青砖白色灰缝清水墙的清美之气,洒脱之气并多了些华贵和典雅。所以,我非常钦佩那位最早坚持用红砖和白色灰缝形成清水墙面的那个人,他一定是个优雅高致,风流倜傥,举止不凡的人,至少是个很内秀很懂美的人,否则,何来如此清雅的墙面?他,难道不可能是一位普通的泥瓦工匠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