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华竹的头像

华竹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8/09
分享

去侯山村吃西瓜

                        

周末,友人相约去山中吃西瓜。

说是吃西瓜,却不说出具体的地方,只说是在山中,具体位置说不准确,说我绝对没去过。只说有位快七十岁的老年人,种了百亩山旱地西瓜,不只是吃吃西瓜,山里这地方,这旱地西瓜,这位神秘的老年人,绝对有看头。脑子一热,直接答应。

出城,车行半小时,进西山。西山顶是平的,车自缓坡上逐渐爬上去,只看见田地,村庄,零星的树木和人家。穿过村庄向西,自田间的土路中高高低低颠颠簸簸一直向前。朋友说是在进山,除了司机,越野车后座上的我们三位都笑了,前望一马平川,山遥远的还在老远处的青天之下。十来分钟后,车离开黄金色的待收割的麦田,驶上更难走的小路,转了几个弯后,眼前的平地在老远处裂出许多深深地沟壑来,看见山了。车驶离山间平地,顺一条陡险乍狭的山沟直往下行,转来转去,就下到了山谷之中,四周围都是山,小车走得更加谨慎,在山间转来转去,光秃秃的山坡,荒裸得只长了些稀稀落落遮不住地皮的沙柴、桦柴等耐旱的低矮植被。山间谷地,全都是长满酥油胡子的大片撂荒的山旱地。十来分钟后,车自一小山包中腰爬上时,眼前的山谷中,平地腾起一大片绿绿的云,从近处一直没入远山凹后。跟红褐色赤裸裸的山头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瓜地到了。

深山中,大片的南瓜田和西瓜田直接震慑了我。不喜欢发朋友圈的我,忍不住拍拍拍拍拍,拍了就发,山中手机信号有,不稳,但我的手机给力,有点信号就发了出去。刚发出去不一会,在山头的帐篷里啃了几片西瓜后,朋友圈就一长串赞,评论也是一长排。有问地方的,有赞叹的,有流口水的,各种表情,各种羡慕嫉妒恨,害得我回复不及,只好长长丢了一串“西瓜”,一串“傻笑”表情过去。欢迎亲朋好友及各位吃瓜群众。

听说我们上来,山里的村民们也约齐了上来,大家伙三三两两跟着,满山凹跑,不住声的惊叹。山凹里西瓜秧扯了一地,在正午的太阳下非常养眼,特别耐看。南瓜秧一大片,叶子尤其绿,深褐色。西瓜秧绿油油的,略带点黄,山坡间全是绿色,深深浅浅的绿塞满几个山谷。沿着山谷间坡埂转来转去游走,除了满地翠绿色圆滚滚大大小小长了美丽纹身的西瓜外,瓜田外围又点了南瓜,形成了一个南瓜圈,每隔几米,又在南瓜秧空隙处点了向日葵,葵花开得正好,一人高的杆子上顶了金灿灿的花盘,蜂叫声嗡嗡,蜜蜂这些精灵,比我早知道这山谷里的好。

中间的山包上,支了一大顶绿帐篷。站在这山坡顶上转一圈,周边山谷里的瓜田一亩了然,尽在眼前。有心的种瓜老人,在走向帐篷的两片瓜田中间埂边上,又种了一排玉米,玉米正长得精神十足,叶子宽且绿,杆子壮又高。旁边的空白处,一丛茄子苗紫得可爱;一丛辣椒,绿得诱人;一丛芫荽,长了一米多高,围拢成一捆子,散着清香,忍不住揪了片叶子放进嘴里,嘴里芫荽香发,人也顿时清明。绕着山凹里的瓜田走了一大圈,一个山凹一大片田地,四五个山间凹地,看不见水,却步步都看见水灵灵活鲜鲜的西瓜、西瓜、西瓜……遍地都是,看不完,也看不厌。这山谷间的旱凹地,不见沟,不见水,也不可能见水,却如施了魔法般,凭空冒出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来,长出一个又一个西瓜、南瓜、玉米、茄子、辣椒来。

坐进山间帐篷,才觉出外面热来。帐篷内温度不低,但歇阴凉,太阳被遮挡在了外面。大家伙儿抱了刚摘的晒热的西瓜进来,就要准备杀开来吃时。这时,我们瓜田的主人,年近七旬,一脸风霜,名叫尚玉辉的自带“魔法”的老年人出场了,这才对上瓜田正主的号。这位老人,早晨打手机时知道我们要来,早就摘好了几个大西瓜凉在帐篷里了,瓜晒热了不好吃,凉了更甜。杀开的西瓜皮子绿瓤子红,透皮子的甜,透皮子的沙。跟城里超市卖的西瓜口感天上地下。没有了酸味涩味和怪怪的红与甜。啃了几块西瓜后,才知道了在东山塬上小村中的七八百户人家,现在只剩七八十个老人留守了,村子在山顶塬上,缺水,除了几亩薄田,缺产业。年轻人进县城的进县城,去外地的去外地。都奔生计和前程去了。走不掉的老人,空心的脱不了贫的乡村就是个病。尚玉辉老人年轻时干过村主任,等着靠着过日子不是他的性格。土地包了,人总得生活,总得有事做,人老了也不能闲着,对于农民,脱贫致富等靠要不行,得靠自已,尚老爷子前思后想,最终想到了在山旱地里种西瓜。

老尚爷就是这个山沟里施“魔法”,创奇迹的人。他的实验是成功的,努力也有了成效,野荒的山沟成了碧玉池和聚宝盆。他印象中,这片地三十多年前包产到户时曾经种过小麦和西瓜,由于地处山间,昼夜温差悬殊,山凹间土头厚,摆上沙保墒,种出的小麦筋道,有嚼头,种出的西瓜皮薄瓤子沙且甜。尚老爷子想到就干,说干就干,一个人叫了些帮手,半个多月,西山凹里的老旱地就种了七八十亩近百亩西瓜。考虑到摆沙费时费力费工,就用薄膜铺地保墒。四月八,乱点瓜。农历节令在老年人的心目中就搁着,瓜点好了,一夏天老天帮忙照应,雨水足,加之旱地荒废了几十年,地也肥,这瓜的长势,好了去海了去了。

人有想法,又肯努力,地又支持,天也照应。这不,山被老尚爷的“魔法”改变了。八月头上,油绿的西瓜秧子扯得老长,占得瓜马子多,瓜正努力生长。早占的夏马子长得时间长,个别已熟的大西瓜,少说也在十五斤上头。镰刀响,山药萝卜西瓜长。立秋后,秋马子长得快,一天一夜,长个碗大,一两周半个月就熟透了。每亩少说产五千斤,百亩五十万斤差不离。这满山凹子的西瓜,让老人和乡亲们高兴,脸上的笑容像山凹里的南瓜花一样,明艳动人。再长半月,大西瓜怕在二十斤上头。也有点小愁的,瓜田东面离庄子五六公里山路,离公路又是五六公里。西面山谷里,一两公里外有条水泥路,可是山高谷深,不便运输。瓜好也怕路难走,瓜好也得卖出去,几山凹子的西瓜,长得越多越好,销路如果不畅,卖不出去也是点难肠事。

瓜好,人好,地方其实也好,山间凹地的西瓜田,世外桃源般的存在,是天生出好西瓜的地方。这地方就在祁连山冷龙岭下河西走廊中部最窄狭处,俗称“走廊蜂腰”的甘肃省山丹县,山丹建县两千多年,现辖于历史文化名城张掖市。一个半农半牧的小县,三面环山,东南高,西北低,地处大概北纬37°至39°之间,境内海拔最低处1550米,最高处4441米,平均海拔2992米以上。由于地处青藏高原边缘高寒地带,全境属大陆性高原高寒半湿润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冷气团影响,严寒干燥,降水稀少。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洋暖湿气流交汇影响,气候温凉,雨量集中。县域内纬度高、温差大,光照足。得天独厚,在这样的地儿里种西瓜,品质不绝好都不行。

朋友圈我发瓜田远景、西瓜特写图片,有好友发“流口水”表情发问,就两字“哪里”?我答两字“侯山”。侯山村的旱地西瓜正在成熟,再一个周末,我们一齐去位奇小镇西山里老尚爷的瓜田里聚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