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攀强的头像

赵攀强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9/17
分享

秋天的早晨

妻子五点就起床了,说要去晨练。由于是周六,有的是时间,我也就陪她一起去。

家属院的后门没开,我们走的是前门,绕过一段街道,穿过一条小巷,来到河堤的人行步道。

天还没亮,身边的景物模模糊糊,看不清楚,但陕南秋天早晨的清爽和凉意我却感觉到了。

那种是雨非雨,是露非露,是雾非雾的东西,像游丝,像水汽,轻吻着脸颊,湿湿的,凉凉的,滑滑的,从未有过的一种美妙感觉滋润心田。白露已过,夜间的露水是有的;临近中秋,绵绵秋雨是有的;四面环山,浓浓的雾气是有的,我觉得这是三种东西的混合,权且称作“巴山云雨”,或者“山城雨雾”

我听见了哗哗的流水声,那声音来自旬河。我们驻足聆听,这声音是那么响亮,那么震耳,那么激荡,与童年故乡水笑声一模一样。我驻足遥望,隐隐约约看见了旬河的流水,以及水上的大桥。在桥下,那清清的河水与桥墩打闹嬉戏,泛起朵朵浪花,白天我是看到了的,现在虽然看不见,但耳闻其声更具诗情画意。

河堤两边的绿草丛里,发出悦耳动听的虫鸣声。我不知道有多少秋虫在这里安家宿营?也不知道它们是在密语?是在唱歌?还是在上课?难道它们比人类起的还早?反正我觉得它们很快乐,你听,那叫声一声接着一声,那么清脆,那么激昂,那么积极向上,可能是它们看到了黎明的曙光,按耐不住了,开始拥抱新生活了。

河堤路下有个背影,那是个人么?走进了,看清了,那是个人,而且是个老人,他在那里打太极拳。走过河堤广场,每天晨练的那些人还没有来,因为时间还早。前面又有两个黑影,迎面向我走来,等到走的近了,我看清了,又是两个老人。这是母子二人,母亲八九十岁了,是已故原县人大邢主任的遗孀,儿子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他带着母亲来到河堤锻炼身体。看着母子二人的身影,我感慨万千,多好的母亲啊!多好的儿子啊!不由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返回来的时候,天慢慢亮了,一切都看清楚了。远山的绿色显现出来了,山头云雾缭绕,若隐若现,仿佛山在云端,云在天边。“山水相依、云天相接”应该是眼下景物的真实写照了。旬河的水,河滩的沙,河岸的柳,都是那样地干净,那样地赏心悦目。河边的蒿草,随风轻佛,来回摇摆。绿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亮得刺眼,白的可爱。这时前来锻炼的人越来越多,音乐响起来了,舞蹈跳起来了,红男绿女,老少相宜,挤满了河堤。

晨练结束,我们来到商贸小区,那些摊点先后开张,热气腾腾,叫卖声声。吃点什么呢?还是面皮吧,因为陕南面皮既可口又简单。最早我喜欢那家“汉中面皮”。后来有人建议“梁家面皮”,去吃了几次觉得不错,尤其是这家的洗面皮好吃。再后来有人建议“王家面皮”,品尝后觉得朋友说的并非虚言。有天闲谝,又有人推荐“铁牛蒸面”,吃了觉得味道更好,早上不打商量,直奔“铁牛蒸面”。一个小小的商贸小区,就我知道的已有四家有名的面皮店,可见隔行如隔山,行行出状元啊!这些门面,以及撑起门面的人们,靠吃苦耐劳在市场打拼,靠服务质量在市场竞争,他们既在创造自己的生活,又在改善别人的生活,作家体验生活,不去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地方,又能去哪里呢?

早点结束又去买菜,菜市场稀稀拉拉,摊位星星点点。这不能责怪蔬菜市场不繁荣,是我们起得太早了,那些农村的菜农还在路上呢!他们要来卖菜,得先起菜,洗菜,装菜,还要半夜鸡叫起来做饭,打个早点,然后挑着菜担,在山路蹒跚。早来的是路途较近的,来晚点的肯定是路途较远的,或者是年龄较大的,腿脚不便的。我知道这些农村人的辛酸,所以我买菜的时候不讲价钱,因此家人就剥夺了我的买菜权。这样也好,既省事又清闲,何乐而不为呢!

回家已是早上七八点,我泡杯紫阳绿茶,翻开最近阅读的小说,开始了我的周末生活。我喜欢这样的慢生活,它能嚼出生活的滋味,悟出人生的真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