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门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凡识几个狗脚迹的人,看见禹门瀑布都会瞎叨起这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当然庐山瀑布我没见过,而禹门瀑布真实地存在我的面前,这不能不令人心胸豁然开朗,而古人写瀑布的诗,也唯有李白这一首更具气势磅礴的态势,其它的诸如“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感觉还是稍逊色一些,不及李太白的心胸宽广博大。
禹门瀑布位于弥勒市城北五公里以外的石岩脚村,有史记载修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的禹门寺,而禹门瀑布应该就是天地与生俱来存在的,后世人在此修寺莫非就是寄情于山水,把这样一个美妙的地方保存下来。既然是石岩脚村,肯定就是与石岩有关,说的就是坐落石岩脚下的一个村落,这一点无须考证,古人以地理命名的村落多得去了,这样流传于世的村名比比比皆是,根本用不着没事找事去瞎猜。我要说的是这里的山水,大自然鬼斧神工,清香树和竹子郁郁葱葱,山势险陡,而瀑布下面又是一马平川,瓜果飘香,基本上没有受现代工业污染和化学农业的侵蚀,一些苦荞菜,蒲公英,折耳根野生疯长,茂盛得让人垂涎欲滴,这要是在城里面,不知道会被多少人滥抢。在两山峡谷间留下的银练似乎是上苍生成的,经过这样的石岩跌落成飞瀑,给后世人留下美的印象,以促使一代又一代人加以保护和利用,以便福祉下下一代人,按今天瀑布的气势,可以回想五百年前是如何壮观,当时的生产生活还保持在原始的状态下,这样的一个奇观是不会也无能为力轻易去改变的,由此可见,五百年前的禹门瀑布是何等壮观!一定吸引着大批的文人墨客在此聚会,以至于才有了弥勒人在二十四史中唯一留下的一个名字—杨绳武。
“杨绳武,男,生于公元1595,字念尔,号翠屏。云南省弥勒县人。明末进士,官至翰林院庶吉士”。这不过是百度的一个词条,传说幼年的杨绳武就在禹门的山洞读书,于公元1624年高中亚元,1631年被钦定为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崇祯十一年擢升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历史上曾有铁面御史之美名,其《禹门漫兴》中写到:“结舍禅林永不移,达人休笑有情痴;但将山水堪携去,方是胡生出谷时”。足可见杨绳武对禹门的钟爱,而与之相连系的《甸溪烟雨》、《春麦喜雨》、《陀峨山》等诗篇都是诗人借写家乡山水,抒少年鸿鹄之志,抗日名将,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冲将军曾于民国三十二年委托陈伯芳老先生题石刻于此,“杨庄介公读书处”的牌匾依然清晰……当然,这些都有据可考,我要说的是根据杨氏后人的记载和口述,杨绳武1642年在山海关活捉清皇太极,并逼皇太极写了退兵中原的认过书,只可惜杨绳武戎马生涯,积劳成疾,病故于军旅之中,清皇太极闻悉此信,再次发兵中原,在吴三桂的引领下明朝彻底灭亡,仅这一事,把杨绳武收进《二十四史》就顺理成章。
如今,杨绳武当年读书的地方禹门山洞在杨氏家族的募资下被修复得焕然一新,新的杨公祠坐落在青山绿水间,杨绳武的彩像栩栩如生。关于这座彩像,杨家七十多岁的后人这样对我说:就在杨公祠落成当晚,已近黄昏,西天的天幕上突然彩霞满天,他亲眼看见崇祯皇帝骑着和杨绳武骑着白马站立在彩云之上,待临近杨公祠时崇祯皇帝不见了,只有杨绳武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瞪着他看,足足瞪了四五分钟,他清晰地记下了杨绳武的神采与轮廓,这尊像,就是他用记忆委托雕塑师傅彩绘的,有九分相似,还有一分他不满意,老人家说这话是似乎不像撒谎,并信誓旦旦向我表示:他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没有半句假话......足可见杨氏子孙对杨绳武的崇敬之情像源源不绝的白马河水,流经千年而不竭,我想,老人家真的没有骗我。
如果杨绳武不死,大明不会那么快灭亡,我在心里这样想:这个生前叱咤风云死后被追封为太子太傅的将军,如果崇祯皇帝不是生性多疑,早早提携这样一个精忠报国的将军,或许大明朝尚有一线生机,也不至于轮到自缢而亡。
对于禹门瀑布的历史,我想不会有人记得,天生万物,万物皆由天生,这些都是大自然沧海桑田形成的,何况“禹”一字与中华民族的先圣“大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且流经禹门瀑布的这条河叫白马河,以当年杨绳武坐骑的一匹白马命名,禹门瀑布流过的下段就叫洗马河,说是当年杨绳武在禹门习武累了就洗马的地方,我想就算有历史,也是先有禹门瀑布在先,因此倒也不用着仔细去细究。
禹门瀑布,雄险奇秀,这里似乎有一种如天籁般的韵律,尤其在瀑布下我似乎看到一个身着白色裙裾的仙女抚琴在千年的岩石上,四围飞溅着晶莹、圆润的水珠,像琴的音符,而岩壁飞泻而下连贯成一条条直线,像银练一样直击我心,浑身感觉就像炎热夏天突然进入个冰窖的清凉。水流周而复始拍打岩石的声响,如洪钟大吕一样激荡人心,人世间,若能长时间的在此瀑布下熏陶,保不准像杨绳武一样一生做个干干净净的人。
这样想的时候已是下午四点,在恋恋不舍中告别杨氏后人,我告诉他杨绳武最了不得的诗篇是《茶花百韵》,祠内祠外必须相得益彰,门口必须栽二棵茶花。因为杨绳武是最喜欢茶花的。他说他知道,黄光平也知道,此时我才知道作为前弥勒市文联主席的黄光平兄无数次对我提及的这位杨氏后人原来就在眼前,他说光平对他的事很上心,是最大的好人,我说是的,光平兄作为一个文化人,对弥勒文化的贡献有目共睹,别的不说,单说他写的《铁面御使杨绳武》,是无数次忍饥挨饿找了杨家无数后人采写的,我历来认为文史资料不好写,有文化底蕴的散文作品更不好写,这需要知识的积累和大量的求证,而光平兄走到前了,后来描写杨绳武的文章,很多的是从他发掘的典故中摘取一二三去写的,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嫖窃,因此对于写人物的诗歌或散文我一直到现在慎之又慎,除了对故人的尊重而外就是对原发掘者辛苦付出的尊重。
品行好的人,是一道阳光,像光平兄那样的文化人在文人群中也并不多见,作为一个文化人,他获得过云南文学最高的政府奖项“云南文学奖”,而从杨氏后人这位老者的身上,我更是看到了万道的阳光,一个七十多岁的人,风烛残年,为把杨绳武的故事发扬光大,昭示后人,不惜年迈体衰的身体,多少年如一日,守候着这清冷的孤山,这勇气,这执著,就算换做年轻二十多岁的我也是做不到的,因此,他们都是具有高尚灵魂的人,是最具阳光的人,像最具清凉的禹门瀑布,其自带闪耀的光芒照亮这个尚有瑕疵的人世间。
最后,我和老人握手,依依惜别,我答应下次去的时候一定买二盆山茶送过去,我想无乱多贵,我必须圆了这个杨氏老人的梦。
人世间,每一个地方有每一个地方的历史人文,在这里,我向杨绳武致敬,向杨氏家族致敬,他们做了政府无法做的事情。向挖掘和发现禹门与杨绳武的黄光平先生致敬,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一个敢为人先的学者和诗人。
“行路方伊始,痴情半似婴。芳丛珍逸品,风雅定骚衙。”这是杨绳武在巡抚河南监考乡试留下一诗的前四句,足可见杨公爱才惜才天下为公的胸襟和胆识,对我们今天来说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身为一个文化人,除了自己做好自己分内文章外,我想还应该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大家好才是世界好,一个地方文化的繁荣离不开众众之手,那种不互相扶持提携只顾自己写作的狭隘胸襟自然也写不出什么大文章,所以,文人必须相亲,而不是相轻。
“仁人当以天下事为己任”,写这篇短文,视为帖,不敢称“记”或“赋”,因为我既没有去闲游,只是抱着一颗拳拳人子心去走访杨家后人,至于对禹门瀑布的描绘,很多人都写得比我好,因此我只能别出心裁地喊帖,帖嘛,像一片叶子,想粘到那里就粘到哪里,用一点吐沫就能粘牢靠。
杨绳武不朽。禹门瀑布不朽。灵山秀水赋予的弥勒儿女精神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