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里游着鱼,跑着蝌蚪,横来直去,直去横来,看似就是一个快乐小池子。
水底有泥沙,深灰色,许是因为青苔的映衬,不仔细看辨不出那是白泥土形成的浆汁。
因为水齐腰深,因此没有强烈的晃动不会浑浊,就算用一根棍子在水里面搅来搅去也只能看见水底像乌云一样凝聚的泥。
井埂是普通的泥巴埂,长满了铁线草。
井背后是一棵硕大的苦刺花和苦果树交织在一起,因此苦刺和苦果常常被老百姓们混淆,结苦果的时候就喊青刺果,苦菜花开的时候就喊苦刺棵。
小龙井位于现今温泉路温泉小区大门一带,当年不喊温泉路,当年老百姓喊梅花路或者干脆直呼说:到梅花寨洗澡那条路。
温泉路是后来新城市的定义。
小龙井离我们村隔着一条长长的歪歪沟,那时候我们只知道那东西叫歪歪不叫贝壳,叫贝壳是上学后老师告诉我们的。
小时候三天二头必须去一次小龙井,由于在我们村背后不顺路,因此到那里玩的次数不像在家门口一样多,何况要走将近二公里长的埂子路,弯弯曲曲,磕磕碰碰地费周章,因此非是想去决不会去。
但小龙井又诱惑着我们去。因为那里地势险要,古木参天,荆丛更是茂密,是玩打仗的好地方。
歪歪沟在高处,小龙井在低处,隔着一条泥土大路,也就是我们说的到梅花寨洗澡的那条路。
因为是土路,因为泥泞不堪,因为坡坡凹凹,到那里打仗很过瘾,便于埋伏,便于隐蔽和冲锋,因此小伙伴们若遇到学校放假,必约定在这里扮演像《侦察兵》里面一样的英雄,木做的手枪,弹弓,就算没有手里面也会拿着一根黑果棍子当刺刀,杀杀杀地往前冲......玩累了,就跑到小龙井边,双膝跪下,把头埋进小龙井里,咕噜咕噜吸个痛快,然后双手捧一捧清凉的小龙井水往脸上一泼,借着清凉劲高高兴兴地回家。
童年的记忆是美好的,那时候的小龙井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大人们不允许我们动里面的鱼和蝌蚪,还说那是龙的家族,是小龙井里面居住的神灵。
说来也怪,那里的鱼和蝌蚪从不见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样大小。也不见增多,每天都是那么十八尾,天长日久一样。有一尾稍红一点的,大人们都管它叫小龙王,是主宰小龙井的头领。
有一年,天旱,沟里和渠里的水都没有了,城里的水井也干了,大家就从早到晚排在这里取水,一天一个满,小龙井似乎从来没有令人失望,眼看着水就要舀完了,但取水的人也走完了,第二天早上又有满满一塘子清澈,甘甜的水。
大家对小龙井的崇拜就像那年头因科技落后迷信的鬼神,每到逢年过节,都有不少的老人到这里烧香,叩头,祈愿小龙井永远不要干涸,永远造福于乡民。
其实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从城里到梅花温泉洗澡,按当时弯弯扭扭羊肠子一样的路程至少要花二三个小时,小龙井在半途的出现无疑就像沙漠里的绿洲一样令人欢欣,令人鼓舞,令人满怀豪情地走长路。
可以说,过去的那一些年,每一天到那里饮水的人络绎不绝,甚至可以说是风雨无阻。
小龙井是什么消失的,记忆有时也会模模糊糊。大概是二十年前吧,当时城市扩建,小龙井附近盖起了高楼,温泉路拉直了避开了小龙井,那井慢慢就没人去了,据说井里的鱼和蝌蚪都不见了。后来又在那里盖起了楼房。
如今,小龙井依然存活在我的记忆里,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小龙井就像现在城里兴起的风景名胜一样让人过目不忘。遇到童年时的朋友们我还是止不住会问:你还记不得小龙井吗?
朋友当即会眼睛鼓得像青蛙,仔细地,从头到脚似乎要刺穿你。就像你不是本地人,就像你刚从外星回来,他们会说:你一定得了失忆症了。
如今的温泉路也是人如潮涌,车如川流,不仅商家云集,高楼大厦数不胜数,就算到梅花温泉泡澡也用不了那么几分钟,再不见当日曲折,起伏和蜿蜒的那条路了,城市建设夺走了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的土丘,良田,花草和树木,溪河与村落。但每每提到小龙井,我的心还是止不住会“咯噔”一下,听得见它在我体内的响动,似惊奇也似抗议,抑或是失落的警报。
在这尽享人世繁华的岁月,静下来的时候总有一丝孤苦漫上心头,我知道,是小龙井又在喊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