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余家洪的头像

余家洪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2/16
分享

拜年

虽然经过除夕大半晚的折腾,还有些倦意,但想到要回老家拜年,我只得早早起床了。

我走进厨房,媳妇儿正低着头默默地做汤圆。她听见脚步声,回头看了我一眼:“睡醒了啊?叫女儿起来吃元宝了!”

我来到女儿房间把她叫醒,她还有些赖床,我催促道:“姑娘,起床得了,睡的时间够长了,你已经从兔年睡到龙年了。”

女儿揉揉眼睛,双手一摊,每年的潜台词脱口而出:“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昨晚上不是已经拿过了嘛!”我故意设难。

“昨晚上是压岁钱,今天才是新年红包。”

“想要得到新年红包,还有一个过程嘛!”

女儿会意,马上翻过身,跪在床上,双手抱拳作揖:“爸爸,新年快乐!”

我故意没听见,女儿便提高了音量:“爸爸,小轩轩给你拜年了,祝您龙年吉祥,今年找大钱!”说完,又是磕头又是作揖。

听着还顺意,我便从衣兜里取出早也准备好的红包。

我刚一递上,女儿便将红包接了过去,一边开封一边高兴地说:“谢谢爸爸!谢谢爸爸!”

看到女儿欣喜的样子,我顺便提醒她:“姑娘,以后别人给你红包,不要当着他的面拆!这是对别人的尊重。”

“我晓得,我们是一家人才当着您拆的,在其他地方我是不会这样做的!”

“你们两爷子在做啥子哦,元宝都好了!”媳妇儿在厨房里大声催促了。

女儿应声起床,简单梳洗后,来到了厨房。

女儿一看是吃汤圆,便有些好奇:“妈妈,为什么大年初一要吃汤圆呢?”

“在我们家乡,习惯上把汤圆称作元宝。大年初一吃元宝有团圆、圆满的意思,象征着全家人团圆幸福,万事如意!”

“哦!”女儿点点头。

“快点吃,我们吃了一起去拜年!”我催促道。

“拜年?走哪里拜年?”

“老家,每年正月初一都要到老家拜年嘛!”

于是,全家人你三个、我两个地吃起汤圆来!

吃着吃着,我吃到一个硬的东西,一看,原来是一枚硬币。

媳妇儿对女儿说:“今年你爸爸运气好!”

女儿有些傻眼了:“为啥子呢?”

“硬币是我包在汤圆里的,老人们说哪个吃到了,就预示着新的一年财运好。”媳妇儿解释道。

正吃着,伯伯家五哥打电话来:“四兄弟,准备好没有?幺爷、三哥、小兵他们都准备好了,就等你了!”

最近几年正月初一,我们族亲几家人都是在伯伯的带领下到老家拜年的。接到五哥的电话,我们来不及迟疑,三下五除二收拾好,便同伯伯他们一起来到了老家。

下了车,我们几家人一同走向爷爷的坟地。这是一个前有照、后有靠、左右有抄抱的地势。也许这里是人们认为的风水宝地,在不到一亩的小树林里,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坟头。

当我们来到爷爷坟前,范三舅正在点燃鞭炮,准备离开了。

我一看,坟头上没有坟飘。我赶紧提醒三舅:“你们忘挂坟飘了?”

“我们的祖先是从福建迁过来的,挂坟不用插坟飘,只在坟头上压一些纸钱即可。”三舅解释道。

我仔细一看,果然在坟头上压着一小叠纸钱。等我回过神了,他们已经离开了。

小兵的儿子昌南最小,看见我们来到这个地方,便有些疑惑了:“不是来拜年嘛,怎么走到这坟旮旯头来了?”

小兵连忙解释:“这也是拜年啊!给过世的老人拜年叫拜老年!”

“那么,给活着的人拜年就是拜新年咯?”昌南一双似懂非懂的大眼睛望着小兵。

看到这一幕,大家哈哈大笑起来。接着,大家就忙开了。三哥用刀将爷爷坟上的野草砍掉,再砍几根巴竹,每根巴竹上挂一首坟飘,插在坟头上。五哥把香烛点燃,青香插在拜台中间,红烛插在两面。小兵将鞭炮拿出来,围着坟头摆了好几圈。其余的人把一叠一叠的纸钱撕开,散放在坟前点燃。

紧接着,伯伯、幺爷、幺娘在爷爷坟前一字排开,对着坟头,双手抱拳作三个揖,口念:“爸,我们来给您拜年了!”一起跪下作三个揖,一起站起再作三个揖。

然后,与我同辈的三哥、五哥、小兵等仿做一通;小健、昌南、文浩等再晚一辈仿做一通。

最后,小兵将事先摆好的鞭炮点燃后,用棍子将还没有燃过的纸钱拨开,使其充分燃烧。

昌南看到别人都陆续移步到另一个坟前了,有些不耐烦了:“爸爸,他们都走了,您还在拨纸钱干嘛?”

“传说纸钱要全部烧过,阴间的亡人才收得到。”小兵耐心地给昌南解释。

我接过话题:“小兵,你带着昌南先走,我来处理!”其实,我担心的是香烛、纸钱没有充分燃烧,引发火灾就麻烦了。

小兵便带着昌南离开了。

正在这时,远在仁怀的侄儿华哥抱着一束鲜花来了。

我知道他奶奶的坟地就在旁边,便先搭话了:“华哥,你也来给你奶奶拜老年啊?”

“是啊,前人兴后人跟嘛!四爷,您还来得早呢!”

“拜老年还抱着鲜花?”我有些不解。

“传统的祭祀陋习容易引发火灾。现在国家提倡文明祭祀,挂坟都不用香烛、纸钱了,好多地方改用鲜花了。安全又时尚!”

我略加思索,向华哥竖起大拇指:“有道理。用鲜花祭祀,只要在坟前一放、一拜即可。不像我们现在,完了还要派人守到火。”

“外面很多地方都流行鲜花祭祀,我们这些地方落后了半拍!”华哥补充了一句。

正在话间,大伟也来了。大伟是一个出家人,皈依于山东省德州市定慧寺,年前才回来的。大伟、华哥和我都是儿时的同伴,看见我和华哥在聊,便远远就开始搭话了:“二位居士还聊得欢呢!”

“居士?都是一起穿衩衩裤长大的呢!大师早!”华哥调侃大伟。

我也应和着:“大师来得早!”

我知道他二哥也葬在这片坟地里,便接着说:“大师,你来跟你二哥拜年啊?”

“是啊,我也来看看他!”说着,便从衣兜里掏出一件器物,中间一个盒子,盒子上面连着一块斜伸的平板,下面连着一只脚。我和华哥还没搞清楚是什么东西,大伟便将其插在他二哥的坟头上,盒子上开关一按,便焕发出五颜六色的彩光,并响起了佛家音乐。

我有些好奇:“嘿,你这个是什么玩意儿呢?”

“这是播经机,上面这个面板就是太阳能电池板,专为下面播放机提供能量的。这种小产品,我们寺里多得很。”大伟连忙解释。

“高科技,连挂坟都现代化了。如果不知道真实情况,晚上在这坟山旮旯里看到这彩光,听见这音乐,不怕才怪!”华哥说。

我们拜完老年,已经快十二点了,我们一大家子便来到幺婆家拜年。我们公辈一共三大房,华哥他们属于长房,我们属于二房,幺婆家自然就是幺房了。幺婆是我们三大房中公辈唯一还活着的长者,所以每年正月初一,我们三大房人都要到幺婆家拜年。

看见幺婆,我将准备好的新年礼物送上,委婉地说:“幺婆,我在半路捡到一点小东西,送给您不要嫌弃哈!”

幺婆是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太太,身材矮小,微驼着背,慈祥的脸上已经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头上包着一块白头巾。从我能记忆起,这块白头巾就没取下来过,哪怕是五黄六月的天气,也不肯卸下一直伴随着她的头巾。虽然九十多岁了,除行动稍微慢一点外,身体还算硬朗,耳聪目明,每天还能喝二两烧酒。

看见我递上的东西,幺婆说:“空手来看我,我就已经很高兴了!哪个喊你那这么多东西呢?”

“您是长辈,多少拿点东西遮遮手嘛!幺婆,我给您拜个年!龙年吉祥!”我一边递礼物一边作揖。

“年在你那里嘛,怎么跟我拜起年了!”幺婆一边说一边接下我递过去的礼物。

全家人见状,都哈哈大笑。

一会儿,华哥拜完老年也到幺婆家来拜年了。幺婆问:“华哥,你不是在仁怀嘛,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都是托共产党的福,修了遵赤高速,现在从仁怀到赤水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华哥说。

幺婆家的二爷搭话了:“过去我们去贵阳,早上五六点从赤水出发,晚上七八点才到仁怀,要第二天五六点才能到贵阳。你看现在多方便,没想到社会发展得这么快!”

“是啊,我觉得贵州脱贫攻坚最大的成就就是交通的改善,现在的乡村公路不光是村村通、组组通,基本实现家家通了。”伯伯家的五哥及时作了补充。

“我觉得脱贫攻坚对农村的改变远远不只这些哦,你看原来我们这个小队,好多都搬到铁匠炉去住了。这是农民真正得到的实惠。”小兵继续补充了一句。

“看来只有我们一直住在这个山旮旯了!”二爷说。

“二爷,在这个山旮旯生活,呼吸的是空气新鲜,吃的全是绿色食品,喝的是纯净的山泉,人的寿命都要长点,幺婆现在九十多岁身体还这么好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您千万不要搬走哈,不然我们回老家都没有着落了!”幺爷家的大兄弟接过话题。

大家又一阵哈哈大笑。

仔细想想,大兄弟的话不无道理,如果老家的都人搬走了,下一年我们先到哪里去拜年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