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章旗的头像

信章旗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1906/17
分享

“桥”迁之喜

                     ——纪念建国七十周年   

  信章旗     

出生在河北省枣强县,是著名抗战小说《平原枪声》的作者李晓明的家乡。我的家位于枣强县境内清凉江东岸的桥毛庄村南边一公里处是仉毛庄村,西岸是绳、周、董、张、任、申毛庄村。桥毛庄的由来与村西口的桥有着历史的渊源,折射着时代的变迁。

清凉江系海河水系河流,流经河北平原东部。发源于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境内,于邱城镇入邱县。上源称老沙河,威县常庄以下称清凉江,在泊头文庙镇附近汇入老盐河后称黑龙港,继续向东北入天津市,在天津静海县入贾口洼,经子牙河入海河。

岁月流转,往事越千年。有碑文记载:“黄河源发昆仑历十余国盘桓数千里拂陕之兰州北流成河套辗转而南秦晋抵梁豫……北播为九河其一经广川故城……吾乡水患涨冀受其患……商旅之往来与夫姻娅友之庆年走候无不望滔天之势而色阻徘徊……”

相传,我们村的先人们由山西洪洞县老槐树下老鸹窝迁来,起初命名为信家庄,后更名为刘家庄,通济桥建成后更名为桥毛庄一直沿用至今。古时,清凉江水运繁忙,外来铁匠艺人在我们村周边沿江设了八处铸锚作坊,久而久之,除了我们桥毛庄之外的七个村庄的名字都以铁匠师傅的姓氏命名。不知从何时起,人们为了书写方便,就以“毛”代“锚”了。

据史料记载,皇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南吉利村进士龙莪为桑梓共忧乐,号召邻村乡绅商贾捐资修建了桥毛庄村西口的第一座桥,命名为“通济桥”,结束了这一带无桥的历史。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通济桥重修加长,桥头设有乌龟驮石碑(碑文详细记载了通济桥的修建情况以及捐资人员名单),设有上马石下马桩,蔚为壮观,向人们展示了一副三百多年前清凉江通济桥车水马龙和先辈们和谐生存的壮丽画卷。桥毛庄通济桥地处冀州、枣强通往京杭大运河故城、德州古码头的水路交通要道,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便民间往来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声名远播,名扬燕赵大地。

然而,由于桥毛庄通济桥由民间组织自发修建,技术落后,工艺简单,加之清凉江连年水患,通济桥使用了只几年的时间便随着滔滔江水烟消云散。

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积贫积弱,盗匪蜂起,战乱不断,饿殍遍野,灾民成片。清凉江里的江水有多少,百姓的眼泪就有多少。蒋介石执政,更是民不聊生。卢沟桥事件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这国土,“四.二九”惨案让我们同胞的鲜血染红了清凉江水。“卫东战役”在清凉江的源头发出了消灭日寇的呐喊;《平原枪声》是清凉江畔的枣强人民抗击日寇的真实写照。

一九五六年、一九六三年夏季,清凉江上游连降暴雨,洪水一泻千里,桥毛庄村南的流口被冲垮,房倒屋塌,村庄处于一片汪洋之中。面对洪水猛兽,村里的年长者先是拿着自家的棉被去档流口,后是把自家的生猪生羊投入江中敬神,让全村的男女老幼给江神磕头。愚昧与落后于事无补,不信邪的年轻人在下游捞起猪羊吃得满嘴流油……党和政府时刻关心着这方百姓的冷暖,千方百计治理清凉江的水患。

清凉江,是一条流淌着民族抗争的伟大历史之江,是映照着董子身影的文化底蕴之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儒家思想的充分体现。悠悠的清凉江水,是一股神奇的力量源泉,在这方人杰地灵的沃土上,她曾经孕育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一九六四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公社社员出工出力,方圆几十里的木匠日夜奋战在第一线,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一座崭新的桥毛庄村木桥落成了。虽然这座大桥载重能力很差,但是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百姓的出行和农耕,当地百姓欢天喜地,心里像吃了蜂蜜一样甜。

我是听着清凉江的传说和战争故事长大的。姜子牙船渡清凉江在天下裘都大营镇,与裘祖比干共商伐纣大业,筑台卖面营救一方百姓的传说,给这方土地增添了神话传奇!《平原枪声》《南征北战》《英雄儿女》《董存瑞》《黄继光》的电影热播,让这里成为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我和小伙伴装扮成电影里的人物,在木桥上游戏,在江边上追打……

一九七五年,枣强人民大力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男女老少齐参战,给清凉江清淤加宽,拆除了那座木桥,新修了一座更加牢固的砖混大桥,从此,彻底根除了水患。

从小就在江边长大,夜晚听着江水流声入眠的我,对清凉江的流水,对桥毛庄大桥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眷恋。我站在横跨清凉江的桥毛庄大桥上,脑海里出现了传说中和经历过的桥毛庄大桥四次变迁的画面,感受着党的关怀和温暖,心中洋溢着幸福的甘泉。我俯视着清凉江水,江水清澈见底,水中鱼虾成群。轻风习习,两岸杨柳依依,树影婆娑,倒映在江水之中。

清凉江是一条美丽的溪流。江的两岸,村庄星罗棋布,树木茂盛成荫。生活在清凉江畔勤劳而朴实的老百姓,世代用自己的辛劳汗水,装扮着两岸的田园村舍。一条清凉江弯弯曲曲,辗转于田园村落,形同银蛇舞动,蹁跹前行,让人顿生无穷的暇想。

清凉江,更是一条多情的清凉江。清凉江两岸的村庄,都在临水之处建有水站,供人们浇地洗衣。每到清晨,江边的水站上,少女少妇忙于洗涤,欢声四起;孩子们的嬉戏声不绝于耳。临近黄昏,炊烟袅袅升起,忙碌了一天的男人们,或跃入江水,洗去身上的汗水和疲劳;或在临江之处,纳凉消暑拉家常。夜幕降临,清凉江两岸的树林里,更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天堂。一条清凉江,一座桥毛庄大桥,见证着多少“山盟海誓,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清凉江用甘甜的乳汁滋润着两岸的土地。盛水期,举目远眺,天蓝水清,鸟飞鱼跃,花红苇绿,充满了自然灵动和田园神韵。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泊油路纵贯乡村,实现了村村通,形成了纵横交织的公路网。桥毛庄那座砖混大桥已远远不能适应新的交通发展的需要。二0一七年,枣强县水利部门经过认真勘验,炸掉了那座“老桥”,一座现代化的桥毛庄钢筋混凝土大桥于二0一八年落成通车,向我们的祖国建国七十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如今,这里的乡亲,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扶贫攻坚,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南水北调,引黄入津、白洋淀和衡水湖,绕行的黄河水荡着情、滚着爱川流不息,给清凉江沿岸人民带来了福音。如今,清凉江沿岸,已经造就了万顷良田,成为冀南米粮仓。这里的人民群众,在清凉江两岸栽植了浓阴荫的宽阔绿化带,装点着美化着富饶的家园。如今,纵贯枣强南北的清凉江,已经深深地盘踞在枣强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成为准国家园林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像巨龙插上翅膀,腾飞时代梦想,高歌盛世中华!

(鸣谢:文中部分相关史料由肖庆寅老师提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