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伟棠的头像

张伟棠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8/26
分享

邂逅南后街

邂逅南后街

作者:张伟棠

福州市是福建的省会,人文历史底蕴深厚。闽江穿城而过,汇入东海。城内古迹众多,寺庙祠馆立林,素有“佛国”之称。随处可见的名山、名园、名居、名塔和遗址,丰富了福州一年四季的旅游资源。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旗山国家森林公园、鼓山景区、云顶景区、中国城船政文化区、贵安休闲度假区、永泰生态旅游区……都是非常有特色的风景名胜。

南后街是福州首屈一指、人气最旺的经典名胜,享誉世界的国家5A景区。第一次到福州,游南后街是必不可少的节目。其实,南后街就是三坊七巷的中轴主街。这里可以领略唐宋元明清各类建筑的韵味,可以了解柴米油盐酱醋茶各类交易的情况,还可以感受各行各业民间制作工艺的高超,更可以享受福州各种特色菜肴、风味小吃的美味。

南后街历史文化区位于福州市中心,离省政府和市政府不远,省府在其北、市府在其南。附近有文庙、闽王祠、开元寺、中山堂和林觉民故居、林则徐纪念馆。周边还有博物馆、西禅寺、北禅寺、地藏寺和林冰故居。

从八一七北路转弯,由杨桥路进入南后街正门,首先进入视线的是粉墙黛瓦石板路,接着就是牌坊后面枝繁叶茂的大榕树。榕树,是福州的市树,因其四季常青、雄伟挺拔、生机盎然,象征着福州城市精神面貌。牌坊有两副对联,外对是:“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内联是:“仁里拂春风,且看锦肆绵延,琼楼仑奂。广衢萦古韵,共赏书香浓郁,雅乐悠扬。”

南后大街从南至北近千米,两旁商铺林立,大部分保留着明清建筑风貌,有些还复原了唐、宋、元建筑模样。许多商铺门上挂着大红灯笼,各式横额店名宝号别具一格。沿街有不少石雕工艺和盆景花木,把古街装点得更有诗情画意。

沿着麻石铺成的古街从北向南往回漫步,看见东边左侧第一条横街是杨桥巷,第二横街是郎官巷。西边右侧第一个小牌坊是个圆形拱门,上刻“衣锦坊”三个金色大字,傍边墙上还镶有一个正方形的玉石标牌,上面也有“衣锦坊”三字。走过拱门进入坊内,又看见一条条横巷整齐划一、布局合理。

沿南后街再往前行,东侧塔巷、黄巷依次出现,西侧就是文儒坊。古城墙式的门楼,正上方镶着竖写的“文儒坊”三个金色大字。此处原名叫山阴巷,以在闽山之北故称,后改为儒林坊。北宋时,因“海滨四先生”之一国子监祭酒郑穆居此,又改名文儒坊。明嘉靖年间,兵部尚书张经居此,又称尚书里。

南后街东侧还有安民巷、宫巷和古庇巷。每一古巷均有店铺无数,且历史悠久各具特色。南后街南段西侧便是名闻遐迩的光䘵坊。此处原名玉尺山又名闽山,以池、台、亭、石、花、木和摩崖石刻著称,其中以光䘵台最为有名。还有明末古朴木构房黄任故居和清代大木构造、宽敞明亮的刘家大院也吸引无数游人驻足观赏。

三坊七巷起源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色古香的坊巷格局至今保留完整,著名的古建筑200条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9处,堪称“里坊制度活化石”和“明清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包罗万有、一应俱全。除了特色美食、名优特产和漆器石刻、玻璃工艺以及古玩文具、装裱艺术,还展示了当地民俗雕塑和花灯文化。依海肉燕老铺、鼎鼎肉松老铺和福州古籍书店、米家船裱褙店以及景福堂珠宝、福州第一茶早已名扬四海、深入人心。

三坊七巷街区人杰地灵,孕育了无数有重要历史影响的风云人物,使这块热土充满了特殊的人文价值,成为福州整个城市历史风貌的重要标志。林则徐、林觉民、沈葆祯、陈宝深、严复、冰心、林旭、邓拓等等,均为福州人民之骄傲。作为福州历史之源、文化之根,三坊七巷文化街区于2009年获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称名。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