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牧童的头像

牧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7/22
分享

追求 比照 价值 ——《原配夫人》序

吴锦春先生送来了他的中短篇小说集《原配夫人》的文稿,要求我为他写篇序文。我答应了,但心情比较复杂。

古今中外,为人做序者,若不是文坛名流,也应是政坛显要,而我什么都不是;我何德何能,敢担此任?当然,文坛有大小, 政坛也有大小,就以我们所处的这个县或者这个镇来说吧,横搜竖索,也轮不到我有资历来为他的小说集写序。吴锦春先生在曲溪镇完全可以算是一个有头有脸的名人——他从一九七七年起就在曲溪各学校当小学校长一直至二零零零年,退休前有五六年在镇教育办执掌人事调配的大权, 曲溪镇现在各村、镇的中青年执政者,多数出其门下;而我,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回乡后,二十多年来不管在哪一所学校中都只是一个末三流的教师而已。别说吴锦春先生这样的人,就是那些刚踏出校门的师范生或我的学生,多数见了我也鼻孔向上,视而不见——因为我混得确实令人不屑一顾。

可是吴锦春先生却偏偏找上我,要我为他的小说集写序,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看得起我、信任我;也说明他尊重知识——虽然我的知识很有限。士为知己者死,就冲这一点,我不忍推辞,只好忝为其序了。

据不完全的统计,在曲溪镇的八九百个教师(包括完中),如果再加上县直属学校,起码教师人数也在一千五百人以上,估计也该有七八十个正副校长,这其中,追求文学爱好的人屈指也就是那么三五个人而已,而身为校长,有此文学雅兴而写小说者,且追求而不辍者,唯有吴锦春先生。这就非常难得!

关于时下的文学这个大话题,我不想在此饶舌。我只想说, 有追求, 总比浑浑噩噩地无追求高;而追求文学这种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总比追求物质欲望方面的追求高;当然, 也更比博六合彩、打扑克、搓麻将等的追求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博六合彩、打扑克、搓麻将当然也可以算是一种追求,消耗生命时光的追求。

我认为:追求物欲方面的人眼光比追求精神层面的人短浅,前者只注视现世,而后者更注重千秋万世——只有精神才能流传于千秋万世,而物质,包括人的身体以及所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最易消亡。而文学,就是属于精神方面的东西,是可以流传的。我们设想一下,再过三五十年,吴锦春先生和他的一切同龄人都百年之后,一切灰飞烟灭,能遗留下来的,能被人提起的只有诸如文学之类的著作,纵庙堂之高放之不上,那么,县志或镇史也是必须提及的,起码族祠或儿孙也是要保存的。

古语说,知人论世。那么,评价一本书,就必须知人而论著。要评价《原配夫人》 ,就必须大略了解吴锦春先生生活的所处的这个人文社会环境。吴锦春先生是一个业余作者,是揭阳市作协会员,他的作品,只有放在揭阳业余作者这个层面上来审视评价,而不能拿来与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比照,也不能用茅盾文学奖的高度和要求来衡量其优缺而列出一大堆不足。

揭阳目前的文学现状是: 文学人才可谓“奇缺” 。远的不比,就说毗邻的汕头、潮州吧, 揭阳土地远比这两个邻居大,人口远比这两个邻居多,但文学队伍的人数却远远少于这两个邻居;揭阳创作现状滞后,加入省作协、国协的人数更是比这两个邻居少得多。揭阳目前文学创作的现实是:小说体裁的创作更是凤毛麟角。而当前文坛的现状,领导潮流的就是小说。

了解了吴锦春先生所处的这个具体人文环境,我们对他的业余小说创作就应该给予恰当的重视与肯定。他的中短篇小说集《原配夫人》结集出版了,有阅读能力,有评论能力的人,尽可以去读去评论,我暂时不想就此展开我的看法;但据我所耳闻的, 吴锦春先生的小说,在我所处的这个镇乃至我们这个县、这个市,有许多人甚为赞赏,甚至不乏拍案叫好的。当然,这些人不是文学大师,也不是文坛上握有话语权的尊者或理论家,而是普通老百姓式的基层文化人士。那就是说,他的小说通俗晓畅,浅显易懂而又有寓意,能起到悦人娱人与教化的作用,群众喜欢。这就够了。《原配夫人》放在揭阳这个甚为落寞的文学花园中,它虽然不是牡丹,不是秋兰,也不是玖瑰,但也应是夹竹桃:绿化与观赏,净化空气的作用还是有的。这就是它有资格存在乃至流传下去的价值。吴锦春先生总比那些不弄花不种草,但却喜欢指手划脚地批评别人花养得不好,草种得不对位置的人勤劳与踏实……毕竟他是在认真地生活着、认真地追求着,没有虚度光阴。

二零零九年四月二日草于龙砂寂斋

(原文发表于 《原配夫人》一书;《原配夫人》/吴锦春著/2009.06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