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九十二年前华亭文人的两次笔会
朱 平
在整理编辑《幸邦隆文集》的几年中,总被民国乙卯年(公元1927年)华亭一群知识分子雅举兴致和隽永文采所感动。这一年,以幸邦隆为发起人的文化笔会有两次,一次在幸邦隆家里,主题为咏颂华亭县三乡山(今安口镇武村铺)出土的鱼化石;一次在华亭县著名景点仙姑山,主题为仙姑诗颂。
咏颂鱼化石笔会的时间和参加人数不详,仅留下了十余首诗,有当时的华亭县长叶超,当时的华亭县高级小学教师、校长徐延年,当时的教育局长幸邦隆,还有清朝末代举人蔡金标等。这次笔会留下来的诗作主要是蔡金标四首七绝,叶超的一首七绝,幸邦隆七绝、七律十多首。
蔡金标,民国文史资料几乎没有任何记载,只有幸邦隆编著的《三乡文集》在他的诗作前注明“清水蔡金标”。经过多方访谈,民国时期曾就读于华亭县高级小学,年届八十岁的张玉书向我们介绍了蔡金标的一些基本情况。蔡金标,祖籍甘肃清水,末代举人。无家无舍,寄居华亭城郊一孔窑洞,基本以书写诗词、楹联、祭文为生,过着半乞讨生活。因其才华出众,一些公共场所吟诗作对,出口成章,许多大户人家的红白事上均有他的身影。由于他有科举功名,又颠沛流离,人们当面都称他“蔡老爷”,背后叫他“蔡猴子”。蔡金标在这次的笔会上留下的作品如下:
和咏鱼之化石四绝
其一
不惜玉人雕刻工,生前模样宛然同。
冯郎纵有弹歌计,取此煮来总是空。
其二
何年洪水遭沉沦,拍案叫奇色相存。
莫是君身为异物,三生石上旧精魂。
其三
搔首茫茫问太虚,翻然登岸意何如。
讵嫌湖海波浪急,决计出洋与石居。
其四
空山常对赤松子,幽涧幸鳞黄石公。
休道蓬蒿频掩映,个中元妙起天风。
时任华亭县长的叶超仅留下七绝一首。据幸邦隆《中和惜阴录》文章《赠黄母张太夫人七旬荣庆寿序》记载:叶超本姓黄,祖籍福建闽侯,其父黄永骏,其母河北清河县康祥长女,小时候过继过外祖公,随外祖公姓叶。叶超父亲曾两次娶亲,共生子女九人,存活下来只有两女五男。兄弟姐妹中,大哥为先房徐氏所生,名黄增潘,替外祖公经营家业。二哥黄斌经营福建闽侯鼓山的黄氏祖业,又擅长经商,商铺遍及天津、北平、甘肃、青海,使得黄氏家族经济得以宽裕。大弟黄勋供职于海军江南造船厂,二弟黄锡明没有记载任何消息。叶超“服官甘肃,历任导河(民国二年即公元1913年2月7日,袁世凯北洋政府改河州为导河县。1929年1月1日,导河县更名为临夏县,直属甘肃省,现为临夏州,)、华亭、秦安县长”,之后又出任灵台县长。叶超所留下来的七绝如下:
寻鱼之化石
攀岩砺斧学为渔,缘木临渊总不如。
但使仙人能煮石,何愁门下食无鱼。
幸邦隆,曾名幸国霖,字中和,祖籍四川江津。末代举人,后又就读于国立甘肃省优级师范学堂博物专业,曾任华亭县教育局长,传世著作有《增修华亭县志》《幸邦隆文集》等。他的事迹已经被收录在《幸邦隆文集》,这里不再赘述。选取他的几首诗供读者了解九十二年前那次关于鱼化石的笔会盛况:
咏鱼化石之三绝句
其一
不有开山怎出尘,天惊石破妙传神。
忘从海底跋先浪,定是龙门化后身。
其二
石上麟鳍浪里形,写生妙手画难型。
腹中十万藏书史,都是三元地质铭。
其三
待决江流无纪年,车前潦倒有书传。
三生遗恨凭谁说,沐雨空山相戏莲。
第二次笔会是在仙姑山,时间1927年重阳节,当时的华亭县长、教育局长、新建的华亭县第一、第二高小师生40余人,浩浩荡荡,煮酒论诗,感慨时事,留下了大量诗文佳作。《增修华亭县志》对这次笔会有记载,《艺文志》还选录了几篇作品。我们从徐延年的诗作开始介绍:
徐延年,幸邦隆《中和惜阴录》《答亡友徐延年梦中请託传》一文写道:“徐延年,字海屋,以清末己酉科拔贡朝考,分发陕西候补直隶州州判。遭辛亥革命之变,丧资而旋归故里,连年以教泽糊口,两楹陋室,数亩薄田。”“追溯海屋远祖必勳,原籍辽阳,明天启时,由举人大挑,官华亭知县。有廉吏风,卒于任,嫡子无力归葬。遂寄籍白岩里。讫盛清乾隆朝,始迁居城西祁家沟,书香蝉联,世称望族。其祖际春,在同治初,以道光时拔贡历任成县、文县教谕,攫升国子监典籍。其父迪,在光绪初以同治时拔贡,官正宁教谕,文名均为华亭冠。”《增修华亭县志》记载:徐延年曾经历任华亭县第一、第二高级小学校长、教员。他的七律以高古拙朴见长,现录如下:
和仲春游仙姑山步韵
漫说仙踪隔人天,山青寺古荜萝牵。
月悬陇坂灯还彻,露接莲台寿并延。
平畦翠列烟树密,小村斜挂夕阳鲜。
携手登临无限快,万里风云在眼前。
重阳吟怀和叶邑侯游仙姑山诗步韵
其一
中秋卧病近重阳,肉骨死生梦一场。
陈榻孤悬怜孺子,天台得到忆刘郎。
盈毛积恨茎茎白,篱菊向荣朵朵黄。
闻说金丹能换骨,屡寻神女不嫌狂。
其二
闻道仙姑旧有名,登临几见聚群英。
云封绝顶萧寺远,树绕归途晚照明。
袁阮泣鲛悲末路,颜曾附骥奋前程。
丹朱退慢商均恶,遭际不辰痛我生。
其三
年华容易到重阳,载酒登高醉一场。
神女巫山原是梦,冯唐衙署愧为郎。
吟情敢诩追元白,治绩相期迈垅黄。
莫道老来狂不得,诗情不觉老更狂。
叶超的作品如下:
冬至偶成
律回岁晚庆资生,刁斗何劳午夜鸣。
从此阳春应有脚,为民嘘暖最关情。
叶超除了吟诗以外,他的词也有很高的文学造诣。这次笔会上,他随即填写的《沁园春》,使我们目前能见到的唯一词作:
沁园春 酬和前赠
望极华峰,葱郁嶕峣,下列艺林。念良朋遥邈,佳人迟暮;十年诵咏,未废榛苓。忽捧鱼书,重聆鸿韵,无愧骚坛推到今。濡毫和叹祗余块垒,莫报瑶琼。
知音曾伴行吟,携酒仙姑山上斟,又城头擂鼓,岭巅试马,虽成幻梦,犹壮胸襟;邦国陵夷,渠侬颓老,短简庚酬情不禁。将缨请,或健逾着翅;智擅攻心。
仙姑山笔会最幸邦隆传世的作品多,那时的幸邦隆正值中年,又高就县政府官员,正是踌躇满志的辉煌时期。他的诗作除了自己抒发豪情之外,对他人的诗文有大量和赋,甚至酒醒回家后,余兴未尽,有撰写了数篇诗作,可以说风光无限。鉴于他的著作已经结集出版,只选二篇代表作,供读者鉴赏:
丁卯重九游仙姑山
直上云程似小姑,东望仪雨锁华都。
满林红叶秋色老,曾见杨谌墓碑无?
(杨谌,华亭人,明永乐十五年举人,户部郎中。因平定福建旷工叛乱有功,升为户部侍郎兼抚治宁夏,上任途中去世。他的墓在仙姑山南台地上)
重九游仙姑山市西望莲花台不见
满林红叶映夕阳,重九旅行古战场。
莲台云隐终不见,放眼秋色自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