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戏台子一搭便展开了一个五颜六色的世界。讲究很多的扮相和服饰,充满韵味的唱腔,咿咿呀呀的慢节奏演唱——过去,戏曲以它特有的形式,在民间的文化市场上经久不衰,尤其在农村,一年一度的庙会要唱戏,过年过节要唱戏,给老人祝寿要唱戏,看戏便成了农村一道别样的风景!
近日,我所在的县城一年一度的盛事——“四月初二庙会”秦腔戏如期开展了,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吹吹打打的秦腔梆子,按时在你的耳边彻响起来,由于从小受老一辈人的浸染和地域的影响,几十年来却也对本地的秦腔戏感到十分的熟络……板胡一起,演员们粉墨登场,几幕熟悉的大戏从小看到大,诸如《火焰驹》《哑女告状》《狸猫换太子》《四郎探母》《姐妹易嫁》《下河东》《斩秦英》《生死牌》等等,只要人物一出场,便也能知大概情节了。
连日来,“忙里偷闲”也陪老母亲及家人看过几场戏。诸如《金沙滩》《烙碗计》等。那天午饭后,我陪老母亲来到戏场时,戏已经开演了,远远的,从字幕机上看正在演出《忠保国》,便一边搀扶着母亲往前走、一边向她老人家简单介绍剧情——“徐杨二次入宫进谏,李后跪地哀求,并封杨为太子太保。徐杨即登殿调兵,拿获李良问罪,国事始宁。其中折子戏《二进宫》最为著名,盛演不衰”……
“天这会热的,我们去转转吧。看戏还是看夜戏好,晚上不热不凉的,刚刚好。”看不大一会儿功夫,母亲说。母亲的这句话,却又勾起了我小时候看戏时的一些情景来。
记得那时候,村里基本没有什么大型文化活动,乡里每年一次的“物资交流大会”,就是人们最为热闹的盛会了!乡村唱大戏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质朴中透着些许祥和,平常中有着些许独特,每次总能吸引着十里八村的人前来看戏。等到台上的角儿,咿咿呀呀唱起来,再通过扩音大喇叭传出来,方圆几里都被这戏声笼罩着!
好不容易捱到放学,顾不得吃饭,便赶紧约上几个小朋友直奔唱戏的地方,其实我们这些小孩子就根本没有心坐下来看戏,但舞台下的人山人海倒是让我们兴奋!舞台下面男女老少搬个小板凳坐着,等唱戏的人描眉画眼古装戏服一亮相,便喝彩声不断。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也被叫来和大家坐在一起看戏,大伙听着秦腔,其乐融融。调皮的我们不时地从舞台周围的帆布下钻进后台,去看演员们化妆,但常常会被轰出来!
那时,作为小孩子,可以说看戏是乡村生活里难得的热闹喜事,不但可以见亲戚,穿新衣服,而且兜里还能揣几毛难得的零花钱满戏场跑着乱窜。一二毛钱的镜糕或者酿皮、塑料桶里装的糖精水、向葵、玉米做的空心棒棒,童年里那都是无上的美味啊,以至于不记得唱了什么戏,临散戏时,我们是满身的尘土和瓜子皮……记得有天晚上演出《双明珠》,为了看“瓜蛋”,那晚看戏的人比平常任何时候都多,我们这些被从舞台后面轰下来的小孩子都钻进人堆里伸长了脖子聚精会神地看起来:“谁要新媳妇呢?没人要?”“谁要新媳妇呢?不要钱,还没人要?”随着“瓜蛋”的这句道白,这时,台下不知那个男青年说了一句:“我要哩!”此番回应便引来台下人们的一阵哄笑!可不大一会儿功夫,人堆里就有几个年轻人推搡了起来,于是,我们那个人群一会被拥向左、一会又被拥向右,待后来戏散时,我身上携带着的一对塑料手枪却不见了,以至于三哥还带我去戏场里找了好半天也没有找着。那对手枪还是三哥的同学送给三哥,我看到时甚是喜欢,便苦苦哀求三哥后他才送给我的,当时我是那么的爱不释手,却给弄丢了,这使我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那时的戏场对于一些青年男女来说,无疑是明里暗里相亲的好地方。一群未出阁的妙龄姑娘们,涂脂抹粉,穿红戴绿,勾肩搭背,站在戏场的外围之处,往往是除了舞台上戏子们之外的又一靓丽风景。年轻的农村后生们,也三五成群,趋之若鹜地去偷瞄、打量这十里八村的俊俏姑娘们,也不知道哪个会是自己以后的新媳妇儿。有些个胆大莽撞的,在众人推搡唆使下,说些玩笑话与姑娘们搭讪打趣,有时还会故意踩一下人家姑娘的脚,便引来一声娇滴滴的责怪,其实大家都各自揣着芳心,嘻嘻哈哈,羞羞答答,别有一番风趣热闹。若有看对眼的,等戏罢了,说不定会有媒人上门提亲……
当然,也有为了抢占最佳位置相互之间闹矛盾的,记得有天晚上,舞台上正在上演《天仙配》,后面的人嫌前面的人坐得高把他的视线挡住了,说了几次前面的人也没有理,就拿出他的弹弓“发射”了一枚子弹(硬纸折叠的)出去,那人一摸,头上瞬间起来一个包来,于是两个人便撕扯到一起,这时,大家的注意力也都从台上转移到台下来——后经大家的劝说,这场争执总算平息下来了,大家又继续看戏了。我们这些乡下的孩子,就在大人们中间钻进钻出,找能看到舞台上的缝隙,好像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似的……
那时唱戏对于亲戚们来说,也是农忙间隙里难得聚会和碰面的机会。乡亲们穿着平日里不曾上身的衣服,去村里唱戏的亲戚家走动亦或小住。那时戏场里的油麻花和糖馅儿饼,是去亲戚家必带的标配礼品。儿时的我,总觉得那浸满了油渍的牛皮纸包装是那么地诱人……每逢唱戏,母亲都会热情准备待客的饭食,不但比平时颜色鲜亮丰富了许多,客人喜欢,家人忙碌,主客一起进食,一起拾掇,拉拉家常,气氛融洽而又和谐。唱戏,也是敬献孝心、联络情感的重要仪式……
一次,我的三姨夫(三姨的丈夫)来我家看戏,戏散回家,他给家里带回来几个麻花来,这真是让我“大快朵颐”了一番!可在晚上看夜戏回来后,他坐在杌子上借着煤油灯光翻看着上衣衣服:“哎呀呀,把他家的,我的兜兜被贼割了!”他的这一声喊,我们赶紧凑近来看。可不,他那大衣下贴身衣服上的兜兜果然被割开了一个大口子,兜里面的钱被洗劫一空!他急得团团转,父亲见状就开玩笑说:“没事没事,你是‘财东’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姨夫家买了两对骡马,他常常去给人耕地,也挣了不少的钱,所以父亲常常这样称呼他),这点儿钱丟了怕什么?回去多耕几亩地不就有了。”终于在父亲的劝说下,大家才都安息下来了。
现在,年已半百的我再去戏场里看戏,感觉总少了多年前的热闹和丰富!有时观众还不及演员多,戏场里仅存的一些铁杆观众,大都都是佝偻着腰身的古稀老人。我坐在他们中间,置身在庙院戏场里,心里生出无尽的孤独和落寞。每一句戏文,意味深长,和着这节奏,掷地有声。每个角色也被越来越精湛的技艺演绎着,然而曲高和寡,看戏的人和愿意陪你看戏的人,越来越少。曾记得,一场《窦娥冤》,唱哭了法场待斩的窦娥,也唱哭了对这出戏熟稔于心的我……一场《周仁回府》,隔着华美的戏服和官帽,让我看尽了这人世的无奈和辛酸……这戏里戏外,都是人生啊!
后来,随着高科技手段也应用在这乡村大舞台上时,有了舞台字幕机,人们看戏时就更加明白了秦腔戏里唱得是谁,是什么……过去大家的神秘感消失了,这露天看戏的人也就愈发的稀少了。在这手机、网络唾手可得的时代里,年轻人们坐在露天的乡村戏场里看戏的经历宛如猎奇般少见。他们不懂满场席地而坐的老年人们,如何能坚持一下午,甚至熬夜看完唱到深夜的戏剧。一句句文采斐然,音律押韵的戏文赫然呈现在你眼前时,那种陶醉感和代入感,不看戏的人,是无法理解的……很多人不看戏是因为不懂戏,他们更未曾经历或者体味过曾经戏场里里外外对于人们生活的意义……
岁月如梭,一晃,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但现在每当我去看戏时,就会很自然地回忆起小时候看戏时的情景,回忆那番欢乐,也回味那番令人难忘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