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富春的头像

张富春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9/24
分享

乌篷摇梦到柯桥

说起乌篷船,自然想起周作人先生同名散文描绘的“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黑油;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著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称为明瓦。”

绍兴是江南的水乡,因为家家临河,所以户户备舟,乌篷船成为绍兴独特的交通工具。周作人先生曾惬意地回忆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桕,河边的红蓼和白,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

在文人墨客看来,乌篷船是水乡流动的风景。但对生活在水乡的人们来说,乌篷船既是家庭的重要财产,也是主要的劳动工具,轻舟八尺,寄托着幸福的向往,低篷三扇,承载着生活的无奈。鉴湖岸边的绍兴市柯岩街道余渚村,几乎家家置有乌篷船,是绍兴有名的船民村。解放前,全村90%人家租的地主家的薄地,缴的几近收成的租金,可怜青黄不接之时,或灾害饥荒之年,只能划着乌篷船捕鱼摸虾扒螺蛳,去市镇换点柴米油盐,聊以养家糊口。

新中国成立后,翻身的余渚村民伴随时代的脚步,欢天喜地分田地,互助合作大跃进,勤劳的村民把自己与乌篷船捆绑在一起农忙时运秧载粮,农闲时割草积肥,踏着晨露出门,数着星星回家,成为当时全县农村生产的典型,但一年从头忙到尾,村民的温饱还没有完全解决。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绍兴农村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劳动力得到真正的解放。改革开放造就的新时代,促使绍兴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短短几年时间,全县纺织企业发展到2000多家,形成以柯桥为中心的纺织产业群。

柯桥纺织的集聚和发展,成为传统产业创新的典范,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服装企业、布匹零售商,纷纷派人到柯桥采购布料。但是,由于人生地疏,信息不畅,外地客商在柯桥东撞西碰,就是找不到合适的货源,他们希望熟悉纺织企业和市场行情的当地人能帮助搭个“桥”,或者牵条“线”。 余渚村几位胆大的“船头脑”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便摇着致富的梦想,把乌篷船靠泊在柯桥的车站码头旁,做起了纺织品中介。他们划着乌篷船,把客人带到纺织厂,客人买走一米布,介绍人就能拿几分钱的佣金。谈起往事,“船头脑”们自豪地说:“那时候,许多外地客商一到柯桥就找我们,因为我们路子熟,不欺客。当时还没有手机,名片上印的是需要人工转接的摇把子电话,电话就是业务。划乌篷船的农民印名片,在绍兴算是头一回。”

1988年10月,绍兴轻纺市场开业,赚了第一桶金的船头脑”们又看到其中的商机,便几个人合伙凑一笔钱,买下市场一间店铺,自己开始当老板,尝试着做布生意。左邻右舍看着船头脑”们实现了致富梦,纷纷将家里的乌篷船摇到柯桥,有的学做纺织品中介,有的加入了布商的行列。随着绍兴轻纺市场发展成为中国轻纺城,有的余渚村民办起了实业,有的把生意做到了国外,村民的资本积累呈几何级递增。全村600多户人家,85%在轻纺城经商或经营实业,并因此产生了许多富翁,其中,资产超百万元的家庭占全村一半以上,千万元以上的有近百户,资产上亿的也为数不少。

难能可贵的是富裕起来的余渚村民驾起了宝马、奔驰,却没有放弃祖传的乌篷船,走近余渚村临河的别墅,只见花岗岩砌就的河埠旁,停泊着修缮如新的乌篷船。用村民自己的话说:乌篷船是我们翻身获解放,致富奔小康的见证,我们要永远珍藏这份记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