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非文的头像

非文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7/30
分享

谷雨洗纤素

谷雨节后,素有“世界香菇之源”的庆元县域已经是暮春气象了。纵横庆元东西部的数百个村庄,到处都是令人心神向往的旖旎风光。

事实上,春分节之际,地处洞宫余脉之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就开了。特别是浙南闽北交界之百花岩陡峭的山坡上和峡谷深处,随处都可以看到一树树杜鹃盛开着或紫或白或红的花。置身其中,犹如世外桃源。

戊戌年谷雨节翌日,我与同郡之远龙、德生、永德、卫中、远东、旺进、和平等兄长,邀约一同前往安南大象庵和百花岩仙庵寻觅先祖八老爷踪迹,刚驶入吾漈下村,映入眼帘的便是五进院落的宗祠建筑,其中引我注目的是祠堂前栩栩如生的雕栏石砌。肃然挺立,气势不凡。

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及其国民供奉天、地、君、亲、师,是有经典依据的。《礼记·祭义》亦云:“是故君子之教也,外则教之以尊其君长,内则教之以孝其亲。”良好的道德教育是身教重于言教。

虽说此行寻觅八老爷踪迹,实则是缅怀与祭祀其充满智慧和英雄气概的传奇人生故事。祭祀无非是通过某种形式或纪念礼仪表达对天地万物、先祖以及有功于社会的人物之恭敬与感恩,教导晚辈不忘本。

由此可见,延陵郡族人在上位者能够适时追念其父母祖先,在下位者才能从其身上学到了孝敬。而孝是中华文化的根,敬是中华文化的本。因此,我们此行不仅是祭祀的根本,也是弘扬吴氏文化的始基。

千百年来延陵郡先祖一直倡导和告诫子孙,祭礼既能长存孝思,又能培养人的恭敬心和不忘本的厚道情谊。人心厚道,懂得见得思义、知恩报恩,社会风俗自然就变得淳厚,而不是见利忘义、忘恩负义。

是日我们一行八人的寻觅、祭祖除了满怀深情和缅怀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昭述祖德,以此传承家风、家道、吴氏文化。静穆于大象庵左上侧已然面目全非的八老爷墓穴前,聆听他的德行。作为后代子孙,其言行就是我们榜样,绝不能因为自己的言行给先祖抹黑、令先祖蒙羞。祭祀即可作为道德教育的载体,也可提升后人对先祖功德的恭敬之心、思慕之心,更可培养族人承传吴氏文化的使命感。

如今,远龙、德生等兄长提倡寻觅先祖踪迹,弘扬延陵精神,传承吴氏文化。可以说,这样数年如一日的虔诚与执着倡导缅怀祭祀先祖,是对中华传统祭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吴氏文化”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的范例,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从县城驱车向西南行约40公里,一座水泥平桥横跨山涧之上。平桥是庆元村庄中最具特色的简易桥梁。在工艺粗糙,式样单一的水泥平桥上行三千米,就是我们此行目的地——安南乡和闽北政和县岭腰乡接壤处的百花岩村。暮春时节,踏进百花岩村,我满是惊喜。稍事休息后,再度驾车沿着逼仄而曲折的简易林道,盘旋至海拔千米的百花岩仙庵——我怀揣一份虔诚的心情站在铁将军把门庵堂正门前,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其时,正好赶上庵堂周遭丛林深处花开花谢花满天。面对百花仙庵四厢之“孤寂芬芳兀自开,栉风沐雨在瑶台”的景致,身为延陵郡的晚辈我由衷感叹:“秀美山川,栖息以游,二者尝不能兼,惟百花岩得之”。尤其是“雨后仙庵复夕阳,峰峦叠嶂染金光”的诗句,让我忘了季节和自我,暂停匆匆步履,使心灵返璞归真。

百花岩村的阳光格外明媚,和煦的春风陪伴着远龙、永德、远东和旺进等四兄长,沿着至今已逾百年光阴的古道,登攀到百花岩峰峦的百花仙庵。他们目及和足踏处皆是一片蕴绿的山川,天空明净……

“四月访乡邻,雨后山水清。气蒸百花谷,霓出岱根横。欲觅八公迹,却闻风语声。坐听泉水笑,岂止故乡情。”这首《谷雨节访百花岩村》五律,让我深陷其中,无力自拔。可见诗句之中的百花仙庵,充满了神秘色彩,令我撰写此篇之时遐思万千。古庵、青峰、竹海,既造就了这位延陵八公之翩翩风度,更承载了千年古道之沧桑岁月。

四季轮回,光阴远去;风言物语,岁月无声。我仿佛听见了百花仙庵里的诵经声。庵堂梵音悠长,山川清澈澄明,这就是坐落在洞宫山余脉的百年百花仙庵。我虽然已经记不清自己来过安南乡域多少次,但走进百花岩村和目睹仙庵轮廓则是第一次。这个春天,我终于如愿走近这座慕名已久的古庵门前,面对它的那一刻心灵分外安静。

下山途径岱根村时,我停车踱步于村庄的青石小路上,淳朴宁静的民风,让我仿佛又回到了1980年代。黄墙黛瓦的民居,散布在山涧两旁,砖雕木刻,精妙中不失乡村韵味。我用随身携带的Nikon810,将静立在村庄上且洋溢着简约的民居窗格、木门、屋檐、墙上的花草,还有朴素的人情风物,逐一摄入镜头,置身于古茶和花草融在一起的淡淡芬芳中,我原本充斥着浮躁与焦虑的身心也渐渐地沉静下来……

我思忖,百花岩仙庵何以留住了昔日的“八老爷”及迷住了其今天的晚辈。答案不言而喻,是百花岩秀美山川千百年来所特有的神奇魔力,这就是大自然的奇妙,它可以让忧郁的心灵在嘈杂中得以抚慰。

我喜欢百花岩及其周遭,这里一年四季都流淌着清澈见底的甘冽山泉。从春天的妩媚到夏日的惊艳,从秋天的淡雅到冬日的悠远,季节在其沧桑的底色上悄然涂抹了一道道缤纷绚丽的色彩。在由东向西的绵绵山风吹拂我的脸颊同时,也温柔地掠过村庄的青砖黛瓦,以及民居屋脊的飞翘檐角。久旱了一冬的山川,因为有了谷雨节的这场大雨,仿佛给百花岩村乡亲送来了天赐的甘露。昨夜那些滴滴答答的从屋檐滑下的雨滴,轻轻落在青石铺就的小路上,也仿佛滋润着我貌似干涸已久的心田。行走于“谷雨只微寒”中的我,用心聆听那曲雨点奏响的灵动乐章,用眼捕捉一段雨点与青瓦的美丽邂逅,用手指触摸一片雨点洒落的晶莹叶片,去享受这份美好时光。春光明媚的百花岩,令我流连忘返。摄一片旖旎风光,踩一地静谧,更是别有一番况味。

智者说,人在忙碌之后,是需要停下来休息、总结、思考的,只有这样,人生才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所以,我积极践行“知修而行”的理念。记得,古印第安人有一句谚语:停下来,等一等灵魂。由此及彼,我要在百花岩这块心灵的栖息地,等一等我那迟到的灵魂。

回望百花仙庵,我依稀还能看到八老爷的背影,也许他从来就没有走远。可以说,延陵郡历史上的盛世,最精彩的篇章就是对乡土的坚守。结束此篇,我不禁想起两句诗,“寻春何必唯杨柳,更有山花报讯来。”近年来,综观上下所谓的祭祀无非是做秀或表演罢了……

当落日熔金的余晖洒在金色的百花岩仙庵大堂时,我转身与其依依作别。百花岩顶奔流而下的清澈的甘泉,丰润纯净,滋养我的心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