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长城的头像

郭长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2/03
分享

乡音情韵

乡音情韵

郭会清

 

狼打柴

狗烧火

猫儿上炕捏窝窝

一捏捏下七八个

你一个,我一个

再给大哥丢一个

瞭瞭大哥回来啦没有哩

没有哩……

小时候,母亲便常念叨着这诙谐、幽默的家乡民谣逗我。而今,这些话犹在耳畔时常回荡,亲切、动听又回味无穷。

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甜,花是故乡香,人是故乡美。我是阳泉平定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平定特有的辽远蓝空,蜿蜒的桃水,如波涛般连绵不绝的“馒头山”……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平定人。平定那质朴而率真、豪放而不失雅致的方言土语,亦如“土特产”一样别具风味。

山西文化数二定,二定还要数平定——这样的文化自信并非狂妄自大。平定有着源远流长的地域文化积淀,并集中反映在平定的方言土语中。几千年来,本地方言深受平定人民的厚爱。王世茂老师就对家乡话颇有研究,曾撰文《平定方言之“文雅”例说》。正如他文中所说: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从词语来看,平定方言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留存有大量古语,貌似很“土”,实则古老而文雅。比如,我们的方言里把“去年”称作“年时”,把“昨天”称作 “夜来”;驱赶牲口用“驾驭”,让牲口前行叫“驾!”,停止叫“驭——”;把原来紧紧的绳子等物松开了成为“脱摲(tuocan)”“返松”等等。

早些年,家乡人把自己的方言看作正统,甚至把所有的外地话统称“侉话”,言外之意就是和家乡话不佮(ge)调——说起来佶屈聱牙,听起来呕哑嘲哳。同村的一个大哥,曾经非常气愤地和我说过这样一件事,说他看着长大的一个孩子,在外上了大学以后,回家跟他说话腔调都走样了(普通话),不说家乡话。批评这个孩子在外面走了几年,就忘记自己是谁。在大哥看来,好像不说家乡话就是数祖忘典。家乡人对本土语言爱得深沉而又自私!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事实又并非全都如此。家中的堂哥早年在山西医科大学上学,工作后也一直在太原,回家很少,他的话也由平定口音变成了十足的太原口音。但在我看来,他并未“忘本”——多少年来,村里人到省城医院看病,多数要找他帮忙,他都盛情接待,施以援手。家乡父老提起他都交口称赞。

在我看来,家乡话极富诗意,听起来活灵活现、扣人心弦,说起来干脆利落、铿锵有力。其词汇之丰富浩如烟海,落实到书面上,有的能在《辞海》等工具书中找到对应字词,有的可在《康熙字典》、《说文解字》中溯源。但是,有的吐字归音也确实找不到书面形体。这反而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比如,如果有的方言词语表意特别准确、生动,但字词典里找不见,有无必要造出一个对应的字来,以进一步丰富汉字的词语库呢?这就给了我们无限探索的余地。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对家乡话造成不少冲击,大有此消彼长之势。好多年轻人都不会或不愿说家乡话了,更小的孩子甚至不能完全听懂乡音。普通话的推广,让全国人民基本实现了跨地域顺畅交流,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诚然是社会向前发展的结果,可喜可贺。但家乡语言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传承啊。

家乡话对普通话是一种有益的补充。比如平定话里边的许多词汇:“谝精饰能”“怵怔”“觳觫”“厾打”……这些词语表意精准细腻,形象生动,情感丰富,用到现代汉语中依然光彩熠熠,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有的甚至可追溯到远古,如“姑嘬”一词,《孟子·滕文公上》就有记载:“蝇蚋姑嘬之。”正如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派生出如“斜杠”等网络词语一样,为什么不能从方言中吸收有益的养分充实到现代汉语中去呢?除此之外,方言的历史文化基因深厚,许多有价值的信息都藏在这些土得掉渣的方言当中,对研究古代文明价值巨大。

近几年,阳泉平定的有识之士就对本土方言进行了挖掘整理工作。除上面提到的王世茂老师外,还有几位老师对家乡话的研究非常深入。如王俭先生所著的《平定话》,有几个章节专门用具体的词语例子,记述了平定话中的语言特色;张文平老师在“四库泉叔”公众号登载了不少有关平定方言的文章,里边引经据典,结合当今许多语言文字学家的有关论述,从音、形、义等方面对阳泉平定话的演变过程做了阐述;平定县教育局退休教师赵科文,虽已入耄耋之年,仍孜孜不倦地研究本地文化。他用合辙押韵的板话加谐音的形式,把祖祖辈辈口耳相传的家乡话写下来发在美篇上,在家乡人民心中引发共鸣。山西省作协会员葛燕红老师,以赵科文老师创作的平定板话为内容,举办了主题为“不老情怀拥抱故乡”本土方言朗诵分享会,引起强烈反响。这些都清楚地说明了:晋语之一的平定方言,是学术界公认的语言演变史上的“活化石”。像以上研究推广家乡本土方言的有识之士还有不少,他们对传承平定地域方言文化功不可没。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短视频迎来一波热潮。很多普通人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以方言直播的方式,传承着家乡文化。有段时间,公交车上也设置了本地方言解读的宣传标牌,让更多的外地人能走近平定县、了解平定。阳泉综合广播方言秀节目《美妞东哥谝阳泉》深受本地人民喜爱,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车上路边咀嚼品味的文化快餐,极大增强了人们对本地方言文化的认同,促进了方言的传承。后来这个节目升级改版,推出“桃河故事会”,讲述阳泉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红色故事、身边的好人好事……充分展示了山城文明和古州风采。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现在的平定话可谓雅俗共赏,古今同鉴,极富情趣。

现在,不少人在方言和普通话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他们操着两套口音:一套是方言,用来和故乡的人日常交流,亲切、自然、随和;另一套是普通话,大多用在庄重、有仪式感的场合,或者用来和外地人交流。二者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当然,有的故乡人早年外迁他乡,造成了乡音丢失,这种情况也存在。但是,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居何位,乡音始终是人们的胎记,是人们身世的象征。

阳泉平定这片古老的土地,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平定话中古老的发音、丰富的词汇,承载着这里悠久的文明,见证着这方土地的发展。其丰厚的历史内涵,必将继续为多姿多彩的中华文明增添新的魅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