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三祥的头像

李三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8/21
分享

又是一年七月七【散文】

又是一年七月七【散文】

李三祥

七夕,在地处西汉水流域的老家南乡一带,就是当地人口承里所说的每年农历七月七之夜。

小时候在农村,每当割麦打场等夏收农忙时节过后,时隔不久,随着立秋节气的到来,生活在乡下的庄户人家,又开始为新一轮的翻土肥田和倒茬播种忙活。七夕的夜晚,正是玉米和洋芋等大田作物,即将收秋归仓前的短暂消闲日子。

一家人忙完地里的活计,趁着夜色,点起煤油灯盏,在院子里吃饭纳凉。遇上清朗无风的日子,顺便坐下来拉家常,听大人们安顿第二天要干的事情。有一次,偶然间听母亲说,今天已经是七月七。出于好奇,就问七月七是个啥日子,催逼着让大人说古今听,想知道七月七后面的故事。

人常说娃娃家耍性大,对待新鲜的事物和未知的世界,是充满幻想和富有好奇心的,这正是孩童自有的天性。经过一番刨根问底的追问,才知道,七月七,是天上的织女星和牛郎星鹊桥相会的日子,他们一个是天帝的孙女,名字叫织女,就是天上的七仙女,牛郎是一个凡间的放牛娃。织女不听大人的话,私自下凡,与人间的凡夫俗子牛郎相会,触犯了天条,被王母娘娘用自己头上的簪子,划了一道天河,就把他们隔开了。据说他们受天帝限制,分居银河两侧,一年的光景里,只有七月七日晚上(七夕),乌鹊为之搭桥,才得相会。如果注意观察,每年的七月七这一天,平时唧唧喳喳的喜鹊,好像都跑地不见影子了,原来都飞到天河上架鹊桥去了。母亲还说,她也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古今讲给她们听的。

如此美丽的传说,伴随着自己的童年,让神话的种子,扎根在心灵的深处,一路成长,丰盈和充实了精神世界,也让浓浓的乡情,留住和浸透了过去岁月里的情思与乡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何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时光流转,岁月匆匆。读《古诗十九首》其中的第十首,诗中的情,让人通过文字笔墨触摸到古诗人对真挚爱情的执着追求。其情其景,映衬在一幅空灵旷远的背景中,广袤的宇宙,遥深的天河,东西相望两颗明星,鲜活地呈现和渲染出一种直抵人心的悲情画境,自然之美和碧落之境,一旦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便滋生出因天人合一而焕发出的人情温度,让原本没有生命的织女星这一物象,获得了情意缠绵的力量,活泼泼地生动起来了,人格化了。

诗中提到的“河汉”就是“天河”,“天河”为什么又叫“河汉”?因为天河本来就是天上的汉水,是天上的河汉。从汉代“天人合一”的文化背景出发,对照秦人祖先发迹之地和大堡子山祖茔就在西汉水流域的史实,兼以《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指,是诗人心中的伊人“宛在水中央”,它是《秦风》,是秦地的歌声。秦地就在我们的脚下———西汉水流域,源头发脉的古秦州和其支流漾水河所在的西和与礼县一带。岁月的长河,在2500年的时光里穿越,历史和现实的交汇,凸显和佐证了一个不容置喙的论断,这位从历史长河里携带着秦风出生的伊人不是别人,就是秦人的始祖女修,她是秦人的女性始祖,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女修是五帝之一帝喾的孙女,她唯一的功业就是“织”。秦人把自己对先祖的追缅投射到了天上,女修就是天河边最亮的那颗星星,就是织女星。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大堡子山秦公大墓就位于西和礼县的交接处,这里在1985年7月8日撤销天水地区,实行市管县以前,原本也是归属天水地区范围。

天河阻隔由乌鹊搭桥的情节,牛郎和织女悲欢离合鹊桥相会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相爱男女追求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和传说。“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以梁渡织女故也”。古本《荆楚岁时记》也有类似的传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孙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嫁后遂废织紝,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渡河一会。”随着一代又一代民间创作者的加工,织女、牵牛的故事越传越广,七夕也随之成为一个隆重的节日。

一个民族的爱情神话,寄托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对儿时生活的回忆,在闲暇之余,神游物外,跨越时空界限,驾着思绪的小舟,飘忽荡悠在对美丽神话的追忆之中。

回想小时候,一家人在夏天的夜晚 ,围坐在院子里吃完饭后,便一起乘凉。在风轻月朗的树影之下,看满天星斗,忽闪忽闪的眨着眼睛。孩子们数星星都数的厌烦了,剩下来最有趣的事情,就是缠着大人给自己说古今(讲故事)听。应该说,听大人说古今(就是讲故事),这就是童年时期受到的,最早的也是来自父母和家庭的启蒙教育。人类早期生活的影子,以口耳相传的形式,一代一代传承至今,载体包括后来的童话,以及流传于世的神话故事和传说。传统文化能够得以绵延不绝,农村应该是一片挖掘不尽的富矿和沃土。

乞巧节从汉代形成和流行,已有2000年的历史,民间重视七夕,到了唐代,宫廷也同样热衷此道。唐玄宗时时,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达百尺,上面可以容纳几十人。七夕之夜,他与杨贵妃在上面宴乐达旦。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描写的正是这样的场景。

七夕的活动以女性最为活跃,相沿成习,到后来形成和发展为乞巧,这是我国妇女美好心灵的生动写照,傍晚时分,家家户户把庭院清扫得干干净净,妇女们当庭布筵,向织女虔诚地跪拜,乞求织女保佑自己心灵手巧。据《荆楚岁时记》言:“有喜子(蜘蛛)网于瓜上则以符应。”也有的妇女捉来小蜘蛛放于盒内,次日清晨观看结网情况,蛛丝越密得巧越多。对月穿针是一种扣人心弦检测方法,拿针穿线,不仅要眼明手快,还须天公作美,将线快速穿过针眼者为得巧。还有的是端一盆水,放太阳或月亮底下,投几苗绣针在水里,看针浮在水面时盆底的影子,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子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

从西汉水上游一带传承和保留下来的风俗来看,时至今日,当地把每年的七月七叫巧娘娘节。以西和民间流传着的乞巧习俗和祭祀活动为例,从口头传说和在具体的乞巧活动中挖掘出的习俗内容看,包括绑手襻、生巧芽、煎巧馃、扎巧像,迎巧娘娘、手襻搭桥、剪头发搭桥、梳油头装扮巧娘娘,唱巧歌、看巧云、吃巧果、跳巧舞,凤仙花儿包指甲,绣巧花、剪巧纸,拜巧,做巧饭、转(传)巧饭、迎巧水、照巧瓣、跳麻姐姐、月下穿针、燃香穿针、葡萄架下听巧语、河湖边上诉衷情、送巧礼、笤帚芒芒扫天晴、纸船蜡灯送巧等,时间跨度长达七天八夜,由于参与乞巧活动以未出嫁的女性为主体,人们把巧娘娘节也叫乞巧女儿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作为一种流传久远的传统文化和节日风俗,其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地域文化特质,除了在特定的源头地带保留尚属完整,但在远离发源地带一些地方,七夕节乞巧的习俗,在传承上已出现明显的式微之象,在一些遗风可见的地方,也已经出现了严重同质化甚至断裂的迹象。

在西汉水流域的秦州,当地的农历七月初七夜晚,暑气渐退,瓜果渐熟,在传统的乞巧节风俗中,人们把这样的节日也叫作七夕节、七桥节、女儿节、小儿节、穿针节、情人节等。人们过乞巧节的习俗内容,包括接请、梳头、教线、验巧、转饭、送别等,时间上自农历六月三十开始至七月初七晚结束,历时八天,时间上超过我国传统的第一大节春节。

乞巧作为一种集音乐、舞蹈、工艺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岁时节令民俗文化活动,是向传说中的神灵“巧娘娘”乞求智慧,乞求一双巧手,祈求她赐予自己聪慧、灵巧,婚姻如愿,生活幸福。七巧节或乞巧节,彰显出传统社会中中华民族对妇女针线女(红)工的心灵手巧的歌颂和高超技艺的追捧,更是中国传统女性敬畏自然、尊重劳动、展示慧巧、感恩拥有的精神内涵以及现代女性争取平等自由、自立自强、追求理想、奉献社会的价值取向的体现,作为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古老的民俗文化活动,在保护和传承中因赋予时代主题内容而焕发光彩,其所承载的艺术教育功能,对弘扬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生活去,其意义是独一无二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