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夜郎仡佬的头像

夜郎仡佬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7/13
分享

砚台山

人们知道砚山,那就应当知道砚台山。砚山,就是砚台山的简称。砚山就是因前面有座山形似砚台而得名。

砚台山,是栗元山的一支山系,从栗元山伸出,不到一千米乍然而止,高耸于长崖边,形成一座绝壁顶平的大山。看上去,犹如一个莫大的砚台。远看砚台山,三面绝壁,棱面分明,好似鬼斧神工一般。

砚台山前是一个人工修建的水库,叫“新田沟水库”。当年是砚山公社的人们用锄头,箢篼,背桶将两山的沙土凭双手掘起,肩挑背驮筑成堤坝建成的水库。修了两年多的时间才完成。新田沟水库常年清澈无染,砚台山倒映在水库中,清晰可见。微风过后,涟漪起伏,砚台山在水中荡漾起来,别有一番韵味。

砚台山,又叫香盒岩。此岩形似古代庙会里供人们烧香用的香炉盒子。所以人们叫做香盒岩。

传说,砚台山上曾经修建一座寺庙。山下也有一座寺庙。山上居住的是尼姑,山下居住的是和尚。有一和尚,白天,在山下练功,阅读经书。夜晚,偷偷上山与一尼姑约会。一条用乱石缀成的小路踩得光亮亮的。久而久之,和尚与尼姑产生了爱情。情不自禁的破了戒律。“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和尚与尼姑的偷情被另一尼姑看见了。看见的这个尼姑装着没发现,转身走了,在一块石壁上写下一首诗:“白日和尚枉吃斋,夜晚偷情上山来。不顾金规与戒律,拥抱尼姑入情怀。”由于有这诗,庙里的长老对此进行偷偷的调查,不久就捉拿归案。将这两人赶出庙门。没过多久,砚台山的寺庙也被撤除。只留山下的寺庙。好多和尚、尼姑也出庙还俗,过着人之常情的日子。

砚山,也叫砚山坡。传说,原来叫连山坡。砚山地势高,从南去要连续爬三坡,从北来也要连续爬三坡。所以把这个地方叫连三坡。又传说,砚山原有楝山之说。砚山坡上到处是楝树,所以曾叫过楝山。

以上都是传说而已,没有根据可查。其实砚山因砚台山得名要形象些,让人信服多。

通上砚台山,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从公路沿着水库往小河沟里走,是一段风化石路,晴天,路面平坦,好走。雨天,道路淋漓,脚上沾满泥巴,走起来,十分困难。走到山脚,小路成窄窄的不规则的阶梯,一直走到山顶。

天高气爽,是登砚台山的好日子。凡是好运动的人们都喜欢到砚台山上去玩耍。春天去采野花,秋天去摘野果。这都是借口,其实登砚台山就是想去体会四面来风、居高临下的感觉,去观望四周风景,鸟瞰山下的山水,村落,交通等风光。

今年初春一天,天气十分晴朗。我和一位同事一同去登砚台山。也是第一次登砚台山。原来只从它的侧身过路上栗元,没有身临其境。这天,天气很好,路平好走,不一会来到了山脚。走在崎岖的阶梯路上,就有些费力了,再加上好长时间没有锻炼,登上石阶路实在有些吃力。走一会,歇一会。走了两个时辰,终于来到了山顶。

顶部平平的,略略有些倾斜,就像一幅平滑的绿色的布盖顶部一般。这平坦的、松松的、绿绿的土地可让你尽情的跑步、跳跃、摔跤、打滚。你可以尽情地遥望山下的风景,远看那天地交合,青山如墨,连峰叠嶂,沟壑蜿蜒。近看那梯田似镜,深林如翠,村落俨然,道路交往。无不让你感概万分,诗情大发。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快感。

来到岩边,往下看,无任何遮挡,深深的、光光的,若不小心,踢倒下去,定会粉身碎骨,实在心悸害怕。我们只能站在离边沿一米远的地方,沿岩走一圈。想靠近边沿又不敢靠近边沿,想往下看又不敢再往下看。此时的心啊不摸也感觉到它在跳。离开岩边,坐在一个石墩上,休息好一会,心才平静下来。

回来路上,回头仰望砚台山,才觉得它真奇、真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