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白露节,早晚冷来中午热”,不错的,白露刚过几天,就能感觉到夜晚的凉意。
明天就是周末,吃过晚饭,老婆提议到火车站广场去打羽毛球。忙碌了一个星期,我也正有此意,该去放松放松。我们拿着球拍,径直朝火车站广场走去。
黄梅火车站建于1996年,是合九铁路线上一个三等的小站。为了改善人们的活动环境,站前广场早已变成了小景点。火车站门口的路灯很亮,晚上经常有人在那里打羽毛球。
出门左拐就能望见站前广场。走路的人,来来往往,形成股股人流,沿着广场周边的路流动着。
走进广场,一群大妈正在中心广场跳舞,一个个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
来到火车站门口。我惊奇地发现有人在放电影,露天的。大概七八个观众在看。放的影片应该是抗日战争的影片。我三步并作两步走,赶快走到银幕的前面。好像找到久违的救星似的,待在那儿看着电影。
“赶快去打球吧,这个电影我们已经看过”,妻子在一旁催促道。
“哦,我知道,”我的眼眶里浸满泪水,露天电影的往事历历在目。
我小时候,以集体经济为主,队长排工安排工作。每到了一段时间,大队部就组织放电影。那时候文化生活缺乏,能去看电影已经是不错的享受。在自己的大队部看电影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隔壁大队部放电影也少不了我们的光顾。尽管那时候比较闭塞,但是,周边大队放电影的时间,大家非常清楚。
记忆最深的是到长岭大队部(现在叫旗杆村)看电影。吃过晚饭,我们在大孩子的带领下,一起去长岭大队部看电影。当时放电影的季节也是深秋。电影选在雨后的一个晴天的晚上。我们沿着平时的路走去,大哥哥们讲,只要是白色就是路,可以放心地走过去。可是,秋天的夜晚,在朦胧的月光下,路不是那么好分辨的。看见白的地方, 我们就直接踩上去,结果经常踩到水凼子,等我们赶到长岭大队部的时候,脚已经湿透了。
到时,大队部广场的门前人山人海,前来看电影的人真多。中间一大片是坐着的,他们都是从自己的家里拿来长板凳、椅子。我们是外村来的,因路远,带凳子比较麻烦,所以大一点的孩子们只能站在外围看,我们小孩站在外围根本看不到电影。电影开始放映了,我们小孩就钻进钻出,总想找个好角度看,弄不好就被别人遮挡了,看不到,于是又换位置。记得当晚的电影是《渡江侦察记》,看到我们的侦察兵那么勇敢,当时非常感动,希望长大了也像他们一样勇敢。全然不顾鞋子已经湿了,时刻会有感冒的危险。
那年代,各大队放电影都是露天的。周边几个大队放电影,我们从不缺席,一向是一群大孩子带着一群小朋友准时赶到。现在想想,还是挺佩服那时候的大人们,让一个个的小学生跟着几个大孩子去外村看电影。老家处于丘陵地带,在夜里走路,有时要走山路,有时要过桥。好像大人们从来没有考虑到安全问题,幸好一个个去,又一个个的回来了。
上了初中,我必须住校,学校离家较远。晚上自然是回不了家,各村放电影,几乎再也无缘相见。好在就读的杉木中学,距离城关也就10多里路。每每回忆在杉木中学的生活,去城关露天电影院看电影,算得上是记忆中的珍宝。
那时的杉木中学,规模不大,每个年级就两个班,100来名学生,学校合起来也就300多名学生。
那时的杉木中学条件很差,既没有楼房,也没有围墙。学生们的生活很苦,连吃的水都不能正常供应。晚自习,也有电灯照明,可是经常停电,煤油灯成了孩子们的必需品。
那时的老师教书很苦,可是为了孩子们的学习,为了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几乎每个学期都安排学生到城关腾龙露天电影院去看一次电影。
晚饭前,老师跟同学们讲,今晚到城关腾龙影院去看电影。晚饭后,同学们很自觉地在先头部队的带领下,走路去城关看电影。10多里路,同学们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到了腾龙电影院,同学们走进去,一个个坐在露天影院的水泥凳子上,津津有味地看着电影。看完了,同学们又随着大部队走回去。现在想想,那真是伟大的创举。有很多同学没有去过城关镇,可以说是第一次摸黑进了城,又摸黑回去。回想起来,十分的荣耀。不像现在的孩子们,得家长牵着走,否则就走丢了。10多里路,晚上走去又走回,没有一个孩子走丢,没有一个孩子出事,没有一个孩子因回不了学校而哭泣。现在想想,这不是伟大的创举是什么?腾龙电影院就是一个露天电影院,只不过比乡下的临时影院多了几个水泥凳子而已。
初中毕业后,我去了麻城师范学校。麻城师范有一个中心球场,排列着三个水泥篮球场,球场比北边要低两米左右,比东西也要低近两米。每到周六只要天气好,学校就组织放电影,露天的。看电影似乎成了每个星期的必修课。
工作后,在我的印象当中,似乎再也没有见过露天放电影的。
后来,据说偶尔在乡下也有放电影的,都是主家请来的,要么为老爷子祝寿,要么为庆祝家里的什么大喜事。这种原始的公益性的电影,似乎消失了。
近几年公益性的电影,好像时有发生,听说在人群聚集的地方,隔三差五,晚上就有放映的人员前去放映,我没亲见。今晚却见到了,银幕还是那么熟悉,只是放映机小多了,老式的电影胶带没有了,U盘代替了,也没有了原始的发动机。当时大队部放电影的时候,都要安排劳力去搬发动机,现在只需放影员一个人就可以轻松搞定,科技进步太快了。
儿时看电影,人山人海,人挤人。现在看电影,寥寥无几,应该是附近的人们,或是饭后出来锻炼的人。
看电影已不是唯一的文化生活。坐在现代化的影院,边吃零食边看电影,那是一种享受。坐在家里,边品茶边看电影,那是一种生活。出来看露天放映的,更多的是怀旧,那是一种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