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胡宝星的头像

胡宝星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3/29
分享

青岛沧口街的变迁

胡宝星




明朝时期,崂山下清宫(现在叫太清宫)在胶州湾东岸那边有一大片肥沃的庙产土地,道士们把那些地租给了一些没有土地的穷人耕种,到了秋天打下粮食的时候那些佃农们就向下清宫缴纳租子。从胶州湾海边去崂山的路程很远,运输也很不方便,于是下清宫的道士们就在胶州湾畔建了大粮仓,他们先是把收集来的粮食集中起来,然后再装上小舢板经由青岛沿海岸边一路向东运往崂山脚下的下清宫。

下清宫的道士们建造的粮仓和码头是在胶州湾的海河交汇之处,人们就把那里叫做仓海口。崂山道士们将那里开辟成一个仓储货运码头之后,沿海一带就慢慢繁华起来了,并逐渐形成了胶洲湾的一个货运码头。随着仓海口的日渐繁华,人们顺便也把仓海口给简读成了“仓口”。

明万历年间,当时管辖该地区的即墨县令许铤奏议朝廷在仓口开口通商,仓口码头正式成为了即墨辖区胶州湾畔的一个通商港口。据史料介绍,许铤对青岛的最大功劳就是冲破了朝廷的海禁政策,促进了整个青岛地区对外通商贸易的迅速发展。

被朝廷批准作为通商口岸之后,沧口这个名字开始在公文中出现,替代了曾经的仓口。沧口码头也成为通往江浙和海州一带地区的重要口岸,那时候的沧口码头可谓是千帆云集、百货辐辏。当时青岛地区的海盐、花椒、梨果、豆油等物品经由沧口码头源源不断地运销南方地区,同时也运进南方地区的水果、白糖、纸张等物品。

繁忙的沧口码头很快就成为这一地区的经济枢纽,码头上那些来来往往的商人、挑夫、运货车每天都是络绎不绝。交通的发达必然会带来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必然催生了商业的繁荣,随着沧口码头的日渐繁荣,沧口街也就应运而生了。最早的沧口街并不在四流中路,而是指沧口火车站前面那条仅有100米左右长的小街,那条街就是著名的“下街”,当然那时候不叫下街,一般都是称之为沧口街。

繁华的沧口街东靠着胶济铁路,西对着沧口码头。起初,这条街上只有一些渔具商店和小百货店铺,主要是为了方便那些渔民们前来购买船上用的渔具以及出海必备的日用百货。后来,这条街上又出现了一些经营土产杂品的小商铺。再后来,饭店、酒店、小旅馆又相继涌现在这条街的两边。随之,这条街上又盖上了一座土地庙和一座天后宫。

随着沧口码头的日渐繁荣,青岛与其他地区的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1901年4月,胶济铁路通车了,沧口火车站也开通了,沧口街一带成为过往商贾云集、水陆通达、货物转运的繁盛之地。

1921年,一条宽敞的大马路出现在胶济铁路的东侧,这是一条进出青岛市的唯一交通要道,也就是现在的四流中路,当时叫“沧口大马路”。从沧口街到沧口大马路要爬个大坡,所以人们把高处的大马路称为“上街”,将低处的沧口街称为“下街”。

随着海路运输的发展,随着青岛几个码头的建立,沧口码头的作用开始大不如从前了,来往的船只越来越少了。再后来,这座码头就没有船只来了,下街这条繁华的商业街道也随之衰落了,下街的商业重点开始向胶济铁路的东边转移,也就是现在的四流中路上,沧口街就此被定位在四流中路的繁华路段上,也就是南起国棉六厂大门外马路上的那条火车道,北到三盛楼北侧的十字路口那一千米长的路段。

上世纪50年代是沧口街的第二鼎盛时期,当时整条沧口街上车水马龙、游客熙攘,被认为是仅次于中山路的一条繁华街道,当时有人夸张地比喻说:“南有中山路,北有沧口街”。沧口东边的李村以及崂山里一带的人到沧口来,就是进城了。

当时青岛已经拥有了九家纱厂,也就是棉纺织厂,它们的前身就是民族资本家加上当年日本人建起的纱厂。仅仅在沧口大马路那条几千米的老街上,也就是四流中路上,就有四家棉纺织厂,所谓的中国轻纺工业的“上青天”之“青”,主要指的就是青岛的沧口,全国劳动模范郝建秀和郝建秀小组这样的模范个人和集体,就生活和工作在这条沧口老街的昨天,郝建秀曾经是我夫人娘家的隔壁邻居。

四流中路是整条四流路最重要的路段,因为这里集中了青岛市的许多家大工厂,是青岛这座纺织城市的集结地,国棉九厂、国棉六厂、国棉七厂、国棉八厂依次排列在四流中路上,其中还有橡胶二厂、四方机车车辆厂分厂也都在四流中路的马路两旁,并且周边的辐射区还有好多家的工厂。

当年的沧口是很多青岛“市里人”所仰慕的地方,因为沧口是青岛市工资收入最高的一个区,沧口街上拥有最能代表青岛的豪爽、泼辣、富有、摩登、漂亮的顶尖年轻群体,有很多女孩子为了谋求一份令人艳羡的职业跑到沧口来发展,也有许多年轻小伙子专程跑到沧口来看美女、找媳妇儿,因为年轻漂亮和有钱的女孩子大部分都集中在沧口。

前几天,我走进了沧口街,准备全程走一遍这条百年老街。真正意义上的沧口街指的就是四流中路的一部分,南起国棉六厂大门出来的那条火车道,北至三盛楼所在的那个十字路口。作为这条重要路段的重中之重,当年的沧口街之繁华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了,这条千米繁华大街形成了青岛市的第二大商业圈。

我先是走到了沧口街的最北头,站在了第22中学的门口,尽管这个位置不属于实际意义上的沧口街,但这里是成立于1945年的青岛第三中学的旧址。青岛三中原名青岛市李沧区初级中学,为当时全市仅有的三所公立学校之一。1956年,三中迁到永平路的北端,也就是沧口公园的对面去了。当年青岛三中的教学质量堪称岛城一流,有“南二北三”之说,也就是说当年的青岛三中与青岛二中是齐名的。

留下来的旧校址后来成了青岛第22中学。22中学辉煌了几十年,随着大青岛的发展,一座自东而来直达青岛火车北站的高架桥紧贴着学校擦身而过,这里显然已经不能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了。4年前,22中与沧口小学合并,成为一所九年制的学校,迁到了不远处的“下街”。

老学校的南墙外,是当年沧口街上那家著名的“第一楼浴池”所在的那条街。“第一楼浴池”是当年很有名的一家公共浴池,我对那里面的光景依然有着很深的印象。那年代,澡堂子里没有更衣橱,进去洗澡的人把衣服脱光之后,服务员会把每个人的衣服拴到一根绳子上,然后将衣服拉扯到床铺的高处悬挂起来。洗完澡之后,大人们可以在床铺的小桌子上喝茶聊天。休息好了之后要穿衣服的时候,服务员再将拴着衣服的绳子放下来,拿起衣服就可以穿上,然后走人。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第一楼浴池被沧口广场南门东侧建起的“沧口大众浴池”给取代,慢慢被废弃了。现在的“第一楼浴池”旧址已经是那条横贯东西直达火车北站的高架桥了。

我沿着路边朝南走去,走到了四流中路与振华路当年交叉的十字路口,这个十字路口是当年沧口街上最繁华的一个路口,在这个繁华的路口位置上曾经有一座二层楼,那就是著名的“三盛楼”。自东而来的振华路在此位置与四流中路相交之后,变成了沧海路,紧贴着“三盛楼大包”和“三盛楼羊肉馆”直奔低矮处的下街一带。

我站在四流中路上往南望去,这整个的一条四流中路西侧都已经全部拆除,路边是漂亮的绿化带,一堵古香古色的围墙遮住了昔日沧口街马路西侧的空荡处,已经看不到里面的一切,但我知道里面是正待规划建设的新沧口新景象。

当年的四流中路马路两旁,也就是沧口街上,从南到北遍布着许多店家商铺,历史上先后有四流中路百货店、有五金交电商场、祥云寿布庄、瑞祥绸布店、同盛和帽店、化工商店、知青下乡用品专供商店、亨得利钟表眼镜店、竹器店、三八食品店、沧口药材店、同仁堂药铺、万香斋饭店、长生堂药店、中西药房、成文堂文具店、书林堂刻字文具店、红伦照相馆、长虹照相馆、新民理发店、拍卖行、邮电局、华一茶庄、公大茶楼、高敬一诊所、满口福饭店、沧口锅贴铺、三盛楼。

随着历史的变迁,其中许多商家店铺的名号也是几经更改,有一些商家店铺像过雨云烟一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但有的却依然坚守在这片曾经繁荣昌盛的沧口街上。

我站在了三盛楼的原址,这里已经被夷为平地,被一堵古香古色的围墙给圈了起来,三盛楼位居当年沧口街最繁华的这个十字路口,占据着这块最热闹繁华的黄金地段。三盛楼的前身是“新生园饭店”,后来改名为“三盛楼”,寓意“人气盛、买卖盛、财源盛”。

沧口街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店铺中就有三盛楼。当年青岛有三大楼,中山路的春和楼、沧口的三盛楼、台东的聚福楼。三盛楼兴隆了好几十年,是当年沧口街上最气派的酒庄饭店,很多有经济实力的人家办婚宴都是在三盛楼里面举行,在三盛楼宴请宾客被当时的有钱人视为很上档次。但现在三盛楼已经被拆除得没有了一点迹象,原本那条接续振华路去往下街的沧海路也早已没有了踪迹,一道古香古色的围墙将这个不太正规的十字路口变成了一个丁字路口。

三盛楼旧址的马路对面是“汉庭酒店”,当年这个位置也是几经更换门庭。再往南就是“长虹照相馆”(曾经叫红伦照相馆)的原址,这家照相馆曾经是沧口街上生意非常好的一家照相馆,以前年轻人的结婚照都是在这家照相馆里照的,每逢过年过节来照相的时候,哪一次都要排上大半天的队。

后来,随着数码相机、单反相机、手机等高科技摄影器材的普及,很少有人到照相馆来照相,更不用说洗照片了,因为人们照完相之后把照片都存到电脑里去了。无奈之下,伴随着其他照相馆一道,这家长虹照相馆也关闭了,我眼前看到的是一家宾馆。

再往南,路西侧就是著名的“高敬一诊所”的旧址,这家诊所的创始人是当年从德国留学回来的高树山先生开办的,那是一家西医诊所。当年这家诊所建起来的时候周边还没有一家像样的医院,因为沧口一带的医疗条件不像现在这样,所以到这家诊所就医看病的人有很多。

即便是到了解放后,“高敬一诊所”依然还在发挥着重要作用。记得我小时候生病时父母也会带我去这家诊所打针吃药什么的。后来“高敬一诊所”成为沧口区医院的一个门诊室,随着四流中路的拓宽工程这家诊所现在已经拆除了。

离开高敬一诊所的原址往南,不远处就是著名的“沧口锅贴铺”的旧址,这家锅贴铺始创于20世纪中叶。“沧口锅贴”外焦里嫩、鲜香可口,几十年来经久而不衰,是名副其实的岛城特色小吃。“沧口锅贴”后来改名为“青岛锅贴”,被评为"山东名小吃"、"中华名小吃"、"中国名点"。沧口锅贴已经走出了国门,在迪拜和沙迦都有多家分店,生意十分火爆。

相传锅贴与慈禧太后也有点儿瓜葛。当年,吃厌了满汉全席的慈禧太后也很喜欢吃饺子,但她只吃刚出锅的热饺子,饺子皮只要一凉她就不吃了。她一老太太吃饭又慢,一碗饺子吃不了几个就凉了,所以御膳房只好不停地煮出热腾腾的饺子,而那些凉下来的饺子就扔了。有一天老慈禧到后花园赏花去溜达,忽然闻到传来一阵香味,于是好奇地顺着那香味就走过去了。老慈禧看到有人在用锅煎一种看上去很像饺子,但面皮却金黄鲜香的食物。

老慈禧拿起一个尝了尝,皮酥脆馅相当美味好吃极了,她赶紧问这是什么好吃的东西。那人赶紧回答说,这是御膳房丢弃的饺子,于是就捡回来了,如果用水煮这饺子就会煮烂了,所以就用油煎一煎再吃。

这么好吃的东西老慈禧当然不会吃一口就完事的,她赶紧叫来御膳房的人,把这种煎饺子的方法学学,以后给她煎饺子吃,省着老是吃凉饺子。不管这传说是真还是假,反正这饺子后来就有了这另一种吃法,那就是煎饺子,也就是锅贴。

“沧口锅贴铺”这个老字号依然坚守在沧口街上,尽管这座百年老字号的老楼已经被拆除,却依然在马路的斜对面盖起了一座古建筑造型的“沧口锅贴铺”。我经常走进这家锅贴铺,去享受那缭绕在味蕾几十年的锅贴味道。

继续往南走,不远处就是“亨得利表店”的旧址。浙江宁波人郑章华于1924年来到了青岛,他在中山路创办了一家亨得利钟表行并很快站稳了脚根,虽说当时正处于战乱年代,但郑章华的亨得利生意做得却很红火。后来,亨得利的老板就在沧口街上开设了这家亨得利分店,一直到现在这家钟表眼镜店还在,只不过迁到了松柏路上。

我走到了沧口街最南头的火车道,那里曾经有一家绸布店,我印象很深的就是那家绸布店里面是L型的,收银台就在进门处的左侧,也就是那个L的直角那里。在收银台的上方有几根粗铁丝,通往每一个售货员的位置,粗铁丝上面不时地有一些大铁夹子来回传递。

每当有人买布料的时候,售货员都会把开好的单子和顾客交的钱夹到那个大铁夹子上,然后使劲滑向收银台。收银员取下大铁夹子,受理了单子,找好了零钱,再把那大铁夹子使劲滑回到售货员那里,当我走在商店里的时候,不时地可以听到大铁夹子在粗铁丝上传递时发出的那种“飕飕”的摩擦声音。

我走到了沧口街最南端的铁道位置,这条铁路线自西而来穿过青岛啤酒四厂(原青岛酒精厂)再穿过永平路最后进入到沧口飞机场。当年这条铁路线基本上是一些运送物资的车皮打这儿经过,每逢有车辆通过的四流中路路段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守道人员吹起小喇叭向通行车辆和行人发出警告,然后手动拽下铁道两边的横杆,阻拦过往车辆和行人。

我走完了老沧口街的全程,回身望着这条昔日的繁华商业老街,我的眼前是一条宽敞的双向六车道大马路,随着青岛环湾经济的发展、随着胶州湾跨海大桥的崛起、随着青岛火车北站的落成、随着青岛地铁几条线路的交集、随着青岛交通商务区的建成,沧口街无疑将重创辉煌,我仿佛听到沧口复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