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成授昌的头像

成授昌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3/29
分享

劈河蚌

河蚌,家乡人叫“河歪”,是水乡春天一道少不了的美食。

河蚌红烧,可以烧鲜肉、烧咸鱼、烧咸肉,味高,是大家春天舍不掉的美味。也有烧白汤的,先将河蚌油煸,然后进砂锅,放清水煨。大火烧开,小火焖,把河蚌肉煨得酥了才好。吃时则是配放青菜苔,上桌,汤乳白,菜碧绿,衬得金黄色的河蚌肉起了一层亮,一会儿功夫,汤面上就会结起一层黄黄的油膜。河蚌汤是凉物,败火,吃时要洒上一撮胡椒粉,那香味,就出来了,尝一口,透鲜!是色香味俱全的好菜呢!

上桌的河蚌好吃,可是上桌前还得认真“打理”一番。

最难的是要“劈”。河蚌从河里出水,硬硬的壳再不张开,随你用什么办法都没用,记得我们小时曾把河蚌在地上“掼”,可是壳坚硬无比,掼不烂,直到用锤子锤烂河蚌壳才取到肉,当然河蚌肉也就烂了。后来知道要动刀“劈”。 河蚌外形呈三角形有一头大,一头小;一边厚,一边薄,有半圈薄边。“劈”河蚌用小尖刀,要先在大头的薄边找到“嘴”,其实是一个稍有些空隙的薄边,把刀伸进去,要沿着蚌壳的内壁划,解除河蚌肉与蚌壳的连接,一边划了再划另一边。这时,河蚌肉就滑出蚌壳了,而蚌壳的两边也张开了。“劈”河蚌的刀比较快,要仔细,不然容易伤手。一个一个劈,脚下的盆里就等了不少河蚌肉了,而河蚌壳则堆了一堆,大一点的壳,被老人们拣回去派用场,做量米的升子,做挖煤的畚箕,小的则被调皮的孩子在脚下踢着、踩着。

一盆河蚌肉连汤带水养在盆里,还要“择”,就是清理。河蚌的肉是一个有硬边的肉包,注意在肉包软的边上有一线泥肠,要挤出里面的污泥;在肉包两边有两片颜色稍深一点的腮,要完全掐掉。与肉包相连的还有一圈裙带,有点像老式怀表的链索,要清理掉上面的污泥、碎屑,保留那圆的肉丁。

接下来要“洗”。记得在用清水洗之前,要用香油和盐放河蚌肉中“勒”几把。放几滴香油,说是去除蚂蝗仔;放一小勺盐去除粘液。一般要“勒”几遍,肉清爽了才用清水洗。

别急着下锅,还有一道必经的手脚,那就是“拍”。“拍”什么?拍那河蚌肉那一边厚厚硬硬的肉,不拍煨不烂。放木砧板上,用木质的锅铲柄、擀面杖等慢慢拍,老人们说经了铁器就不行了,还有那肉丁也要拍的,不然也煨不烂。

一切准备好了就可以下锅了,你才可以直直腰,感叹感叹打理河蚌的不易了。

现在卖河蚌的小贩早已劈好肉等着你了,只是回家“择”、“洗”、“拍”三道工序还是不可省。

有歌曰,樱桃好吃,树难栽。

我要说,河蚌好吃,“打理”难。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