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国平的头像

朱国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7/06
分享

看看月亮

对世界感知伊始,好奇心便相伴而生。

我在灶前做饭,宝宝抱着我的双腿,要抱。奶奶在厨房间外面叫他:过来,奶奶抱你!却是不要。只得一手将他抱起,一只手伺弄锅里。宝宝乐得直叫:龙虾,龙虾!又把手指向另一只盖着的锅,要“看看”。我揭开来,里面空的。他有点失望,清晰地嘟囔出两个字:没有。我想把他从手上丢下,却丢不开,嘴里嚷着“要看龙虾”。只得让奶奶过来,抱着他看我的烹调表演。

正在吃饭,窗外传来“请注意,倒车”的声音。他停下吃饭,双手架过来:看看倒车。爷爷从外面回来,拎回一堆东西,奶奶说,瞧爷爷买回这么多好吃的,宝宝走近爷爷提着的口袋:看看好吃的。晚上睡觉,蚊帐外面叮着一只蚊子,爷爷拿来电蚊拍灭掉。他指着电蚊拍,要“看看”,爷爷说,这个不能给宝宝,上面有电。他便接着要“看看电”。

外面下雨了,他要看看“雨”。把他抱到窗前,他要打开窗子。告诉他,外面风大,开了窗子雨会打进来,他又要“看看风”。我指着外面摇动的树梢,告诉他那便是风,他一骨碌从我的手里下来,到客厅摇那棵长在盆子里的发财树。

心灵是一张白纸,眼里的一切都是新奇的,这便是儿童。要“看看”是出于对世界的好奇,“看看”是一种能够带来心灵愉悦的认知。小时候,当母亲或爷爷,或家里有谁准备动身出门,我们会守在一旁,等着跟路。这里可能有功利的因素,比如,到街上会吃到一块糖果,到亲戚家能吃上一顿好饭,但更多的一定是为了“看看”,看看街上新奇的风景,看看那亲戚家可能与自己家完全不同的房子,房子前面的路道与河流,和自己一样喜欢在小河边玩耍的小朋友。不仅仅是这些,我们会为一块从路边偶尔捡来的石子,和小伙伴争得面红耳赤,然后把这块石子捏在手里观赏、把玩,这块石子带给我们的乐趣,远甚收藏家获得一件价值连城的古玩。

心理学家说,人的好奇心与年龄成反比,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好奇心会逐渐较少。的确,随着年事渐长,人们对世界的热情会日益衰退。终于有一天,许多人开始对一切都感到无所谓,“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被奉为经典;用过往和所谓的经验编织成一所房子,然后把自己关在里面。这个过程,是人类加速衰老的过程,而衰老其实首先不是肉体的萎缩,而是灵魂的麻木。于是,为了寻求刺激,除了感官之乐,人们不在意别的更值得引起关注的感受;除了现实的需要,人们不去思索那些看起来与他们没有关系的东西;除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切身利益,其他一切皆可忽略。当然,也不乏像上个世纪初在街上把脖子伸得像鸭子一样看杀人的主儿,但这无关兴趣,纯属无聊时解解闷儿。

宝宝走过来了,固定的程序,先要抱,后要看。“看看月亮”!他是看到了一张画着月亮的看图识物的图片,想看看这图画上的东东在天上的情景了。我丢下胡思乱想,把他抱到阳台上。赶巧,城市的夜空正挂着一轮朦胧的圆月,没有图画上的鲜亮,却是让宝宝大开眼界的百分百的实景。

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个关于月亮的桥段:一个牧师和一个少女一起看月亮,少女说,月亮里的两个人在说悄悄话,牧师说,不,他们在祈祷。我不知道,今晚,宝宝从月亮里会看到什么。

2018.7.6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