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中波的头像

李中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3/16
分享

大柳巷

  大柳巷,是苏北平原,淮河岸边一个自然村庄,在泗洪县,四河乡镜内,不仅土地肥沃,风景秀丽,而且民风纯朴,人才辈出,每到春季,十里长堤翠柳如烟,梨花如雪,桃花似锦,到处充满着浓浓的春的气息,沁人肺腑,引人入胜。

  大柳巷,因柳得其名。相传大柳巷的先人们为了防洪抗洪,在淮河堤上两边广植柳树以固其坝,生命力极强的柳树奋力争长,若干年后棵棵都长成参天巨柳,根在土下相互交错,紧密相连,枝在空中相拥相吻,难舍难分,仿佛一道长长的篱笆悬在堤两边的柳干上,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时,根根柳枝吐翠纳绿,层层枝叶,浓密茂盛,置身柳下,一条绿色的屏帳把大堤盖得严严实实,不见天日。此时沿堤远眺,浓荫覆盖下的长廊在柳烟中变得蔼蔼虚幻。因柳成廊,廊又如巷,大柳巷之名从此叫开。

  其实大柳巷是被准河和怀洪新河围住的一块东西约15Km,南北约5Km长长的滩地,土质含沙,松软肥沃,适合种农作物和蔬菜。每到夏收前,遍地金黄色的小麦棵棵颗粒饱满,在阳光下露出灿烂的微笑,仿佛是和农民共享丰收的喜悦。大白菜,萝卜不仅个大,而且囗感亦好,以其优良的品质闻名遐迩。每到收获的季节,外地车辆纷纷而至,满载着蔬菜运往各地,成为当地农民一项重要经济来源。

  现在的大柳巷不仅环境优美,景色迷人,而且村庄清洁整齐,安静祥和。沿堤而修的沥清马路在村前穿过,路边翠柳成荫,芳草萋萋,鲜花争艳,蜂飞蝶舞。在淮建段路南边一块巨大的灵壁石巍巍而立,上面刻着"大柳巷"三字,遒劲有力,洒脱飘逸,为大柳巷走出的赤子,教授,经济学家,宋养琰所书。现成为大柳巷标志性景点,每到双休日,大柳巷是踏青的人们首选。漫步淮河大堤,呼吸着乡村新鲜空气,南边是波光粼粼河水;北边是一排整齐的民居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而堤坡上,河岸边孩子们在嬉戏、追闹,灿烂的笑容里充满着幸福、快乐、祥和……徜徉在这自然乡村美景里,不管男女长幼都会陶醉,陶醉在春风里,陶醉在心田里。

  大柳巷还是片革命热土。共和国的将帅们曾在这里战斗工作过,他们的足迹遍布淮河两岸。当年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战息期间在四师师长彭雪枫,政委邓子恢陪同来到大柳巷,被大柳巷景色吸引,便跃马畅游,即景生情,赋诗道:淮水中分柳巷洲,平沙绿野柳丝抽。春郊试马犹游甚,难得浮生似白鸥。战时指挥千军万马,气定神怡,息时跃马畅游,触景情生,挥毫诗成,文武兼备,运筹帷幄,安有江山不固?民族不兴?1943年夏,淮北突连降暴雨,淮河水猛涨,大柳巷段淮堤决口,彭师长得悉后立即带领部队官兵和当地群众奋力抗洪,并不顾个人安危,带头跳入洪水中,在其奋不顾身的精神感染下,军民纷纷跳入水中,形成道道人墙,打桩的打桩,填草包的填草包。人心齐,泰山移,经过数小时奋战堵住了缺口。后来当地政府顺应民意,把此段堤命为"雪枫堤"以对彭师长永久怀念。而在大柳巷东北方向30多公里"半城"镇(雪枫陵园建在此镇),当地百姓一直叫"雪枫",很少叫"半城"。足以证明老区人民对革命先辈们的情怀。大柳巷也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如:宋养初,历任国家计委、经委付主任,建材部部长,党组书记;宋养琰,教授,经济学家,中科院研究生院付院长,晚年所写《淮水之滨"桃花源"》情真意切,倾诉了对故乡的眷恋和热爱,给人以时刻不盼: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时刻不在感怀: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浓浓的乡情,盼之切,念之深,心之诚,情之真,让人动容。宋项如,剧作家,《戏说乾隆》编剧,久居台湾,后二岸通航,回到久别的故乡,站在淮河堤上萌发创作一部淮河风光片,只因突发脑溢血,1998年抱憾而逝。

  上世纪七十年代,曾祖母去逝,祖父带着八岁的我到大柳巷奔丧,也是我第一次来,印象最深的就是淮河水特别清澈,河边浅水处贝类很多,尤其是它们移动后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鱼虾成群结队,水鸟在水面或飞或游,寻找着最佳捕捉时机;扬着帆的来往船只在河中穿梭,倒影中白色的船帆似朵朵白云飘落水底;偶尔有几叶偏舟从远处飘来,船中站着赶鱼鹰的捕鱼人,用长长的竹杆不停地拍打着水面,嘴里发出哦……哦……哦的声音,鱼鹰则在水中上下穿梭,追赶鱼群,时不时地就有拖着鱼浮出水面。真如一幅波光潋滟,百帆竞流,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美丽画面。其次是大堤上,池塘边,路边到处都栽着旱柳,有高有矮,参差不齐。矮的柳干青中泛黄,用手摸有光滑之感,如幼儿的肌肤;高的柳干呈灰谒色,皮上有浅浅的裂纹,而那些老柳树树干呈黑谒色,浑身布满深深皱裂,仿佛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之手,树杈间还有不少大小不等的窟窿,小的蚁占为穴,大的鸟争为巢,虽然如此,但它立在那仍如虬龙欲飞,虽是暮年,尽显苍桑,但仍不失遒劲,待到来春又生机勃发,满枝翠绿,这种渴望生命,珍惜生命的顽强精神不是沿岸人民特有的吗,他们抱着这种精神生生息息,代代相传。

  往事依稀将为梦,故情偏要梦中寻。大柳巷是我的老家(祖籍),我的根在那,有时真想变成一棵沿堤的柳,把根深深地扎入故乡的土地,夏沐甘露,秋赏朗月,冬迎瑞雪,春吐翠绿,见证这片土地更加美丽富饶,欣欣向荣。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