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北方飘雪的头像

北方飘雪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9/03
分享

火锅飘香

晚风习习,走在蓉城的街道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麻辣火锅的浓郁香味,钻入鼻腔,不由得下意识地咽了一下口水。

这里一年四季都离不开火锅,春夏秋冬人们都要吃火锅,一天到晚都能闻到火锅飘香。火锅散发出来的阵阵浓香,诱惑着行人走不动道,直想迫不及待的大吃一顿。

这是这座城的特色,一座悠闲之都,美食之都,人文景观和饮食文化都独具魅力的天府之国。

火锅,古时候被称作“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咕咚”的声音,故而得名,是中国古代独创的美食。据考证,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火锅这种饮食方式,古人以陶罐为锅煮食。等到了宋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比较常见。

川人尤爱吃火锅,跟潮湿的环境有关,吃辣可以祛湿。据不完全统计,二〇二二年,四川共计有4.2万多家火锅店,其中成都就有火锅门店1.8万家,一家独大。成都是火锅之都,这里的火锅性价比高,价格亲民。

在蓉城街头,无论在哪条大街小巷里穿行,总能闻到一股香气扑鼻、火辣浓郁的火锅味道,在空气滚动着,香飘不断,勾人食欲。随便一寻,各种大大小小的火锅店、冒菜店、串串店,相隔不远,一家挨着一家,多得不得了。随意进到一家去吃,家家店里的味道都巴适得很。成都的火锅店之多,堪称一最,火锅烫出了这个城市的热闹非凡,活力十足。

火锅的味道,鲜香麻辣,极具诱惑力。一锅高汤里面,各种辣椒花椒香料调味料,煮出一锅完美的汤底,颜色红亮,闻香扑鼻。各种荤素搭配菜品,几乎啥都可以丢进汤里烫食。烫熟后,在配有香油、蚝油、香菜、蒜泥的味碟里蘸一蘸,迫不及待送进嘴里,那味道绝了,层次感太丰富了。满口留香,鲜美至极,极大的刺激着味蕾,引爆口腔,好吃得让嘴巴根本不想停下来。

在蓉城生活了几十年,我毫无例外的爱上了火锅。健康因素,现在外面多是吃一次性的清油锅底了,以前则都是传统的牛油火锅,口味更浓重一些。

作为一个北方人,我初次接触火锅这一类吃法,是在九十年代初期。应该说,那时候还不算是火锅,是串串。店家把荤素菜品串在一根根的竹签子上,食客把竹签子放进滚烫的汤锅里煮菜,熟后再把菜用筷子撸进油碟里,蘸料而食。那种当时来说新奇的吃法,曾经让我和弟弟大开眼界,那是我们生平第一次吃串串。

那一年,我和大弟结伴从山东来成都,因我从小在成都读书,有相熟的女同学听说我回来,就热情邀请我们出去吃东西。这个要好的女同学是成都本地人,跟大多数成都人一样,对吃特别有兴趣。这里的人们,因为天府之国的丰富物产,川人爱琢磨美食,似乎好吃嘴偏多,吃货不少。市区哪里有好吃的,我这同学都知道,都会去吃。

那次,她说要带我和弟弟两个人,去吃一种我们肯定没吃过的东西。问她吃啥,她神秘地说“到了就知道了”,后来她把我们带到了总府路老商业场附近。老远就闻见,空气中飘荡着一股非常浓郁的香辣味,很特别,以前没闻过。

随她走进去,那里有一家其貌不扬、环境一般的店面,让我看了不以为然,心里直嘀咕:“这么普通的店,能有啥好吃的?”但发现店里人特别多,人来人往,非常拥挤,角落里到处都坐满了人,甚至还占了街道。想找个位子,进去寻找了好久,才觅得一个小角落,看来这家店的生意非常火爆。

不太大的店里,大家围坐在一张张小四方桌子前,坐着低矮的小板凳。桌子中间摆放着一盆红红火火的汤锅,里面飘着颜色火红的辣椒。开锅了,红汤不断的翻滚着,从锅底往上沸腾,散发出一股浓郁的辣香,那香味很好闻,勾人食欲。那些食客个个吃的酣畅淋漓,满嘴流油,看起来非常好吃的样子,香辣味也诱惑着我们的嗅觉,冲击着鼻腔,如此浓烈。

那正是一家吃串串的食店。在此之前,我们根本都不了解,闻所未闻,也没见过。根本就不知道还有串串这种食物,也不知是怎么个吃法,一切都感到新鲜无比。后来我们姐弟俩,看着女同学熟练的拿起竹签子串着的菜,在锅里烫熟,再用筷子,把菜推到油碟碗里蘸食。这种奇特的吃法,看的我们姐弟两人是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

在她的指导下,我们学着她的样子,也开始品尝串串,觉得好有意思啊,好像小时候过家家,在玩一般的有趣。串串味道相当过瘾,又麻又辣,又鲜又香,刺激着我们的味蕾,越吃越想吃,当即爱上这种吃法和味道。平生第一次吃串串,印象深刻,就此一发不可收拾。

几年以后,我正式回归成都,调动工作,迁移户口,重返蓉城,永久定居。年轻的我又跟着老同学,去吃过很多次的串串,还有冒菜,以及真正的火锅。不管是串串、冒菜、麻辣烫还是火锅,吃法都大同小异,都是把菜放入一锅配料丰富的红辣汤里煮熟,再配合上味料吃。

说实话,作为一个北方人,早年最起初的那些阶段,吃的肠胃受不了,每次吃过之后,我都会拉肚子。后来慢慢吃的多了,也吃惯了似的,久而久之,肠胃也接受和适应了,变成了一个正宗成都吃货的胃。

好像凡事都如此吧?都是惯性使然。习惯非常顽固,一旦形成,再难改变。习惯成自然,诚如是也。后来的自己,也像本地人一样,死心塌地的爱上了吃火锅,迷恋火锅,要是久不吃的话,就会想念。

吃火锅有瘾。就像是抽烟的人有烟瘾,爱喝酒的人有酒瘾,喜欢喝咖啡的人有咖啡瘾,喝惯浓茶的人有茶瘾一样,火锅也能吃上麻辣瘾。这一点,大多成都人的感受是一样的。要是久不吃的话,嘴巴里淡淡的似乎就没味,不及时烫上一顿火锅,人就没精神似的,还是吃火锅最来劲。

麻辣火锅,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形式,它已经深入到成都人的骨子里,代表着一种本地的饮食文化,是人间烟火气最浓的生活常态。不记得哪部电视剧中,就有这样一句台词:“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两顿。”说明了只需要吃一顿火锅,让它刺激我们的味蕾,冲击我们的嗅觉、视觉、味觉,就能暂时忘记所有不开心,马上就能拥有一个好心情。

这句话,不仅仅体现在吃火锅上,其实很多美食都可以让人们的心情,因为吃的满足而变好起来。同样的一句话,也可以换成“没有什么是一顿麻辣烫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或者换成“没有什么是一顿冒菜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再或者“没有什么是一顿串串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以此类推,各种美食都可适用。

味蕾是有记忆的,久了不吃会惦念。一般成都人在外出门久了,回蓉第一件事就是“先去搓顿火锅解解馋”。的确,在外面呆久了,会很想念成都的饮食,特别是火锅,就连我这个非正宗成都人都是这样的感受。还是觉得成都这边吃的火锅味道正宗舒服,吃起来解馋过瘾,适合自己的胃口。

记忆里有很多次,在外地时无不惦记着成都的麻辣火锅。尤其记得那一年,我们系统里几位同事在深圳学习一段时间,她们都是我的老大姐。学习期间的伙食其实挺丰富,深圳方面安排的伙食很硬,每天就餐时都是大鱼大肉,摆满一大桌子,有各种海鲜和肉类,也有青菜。那些海鲜肥美新鲜,可是送进嘴里,却感觉索然无味,甚至不觉得好吃,腥味太重。

他们的做法很简单,几乎就是白煮或者清蒸,然后倒上一点酱油蘸着吃。可以说,让这些吃惯了成都丰富口味的川菜和麻辣火锅鲜味的人,难以下咽,味蕾已经被宠坏。印象很深刻,大家都吃厌了那些没滋没味的饭菜,同行人带去的辣椒酱和榨菜,早已被大伙吃光了。由此,我经常听到她们在念叨着同一句话:“等回到了成都,必须先要去吃顿火锅!”火锅让身处异地的人们,念念不忘,一直惦念着。

出国时和姐妹们在东南亚那一带游玩,都是沿海国家的城市,吃的食物里,每餐必少不了海鲜。鱼虾蟹贝,清蒸烧烤,都挺新鲜,可是味道实在不咋样,要么腥味重,要么没啥味。总在想,如果海鲜里多加点辣椒爆炒或者在红汤火锅里煮,一定让人更有食欲。辣椒能开胃,吃起来更过瘾,更刺激味蕾,更让人开心。可惜了那么多的好食材,吃起来寡淡无味。

每到那时,大家无不倍加想念成都的火锅。一帮姐妹们在念经似的,每天都听见有人在念叨着:“唉!等回到成都,先去吃顿火锅哈!好想吃哦!”引的众人一想到那股浓香火锅味,嘴巴里不由得浸出口水。那股麻辣香味,不停的在脑海里缠绕,嗅觉似乎也在怀念,城市空中那袅袅飘散的火锅香气。

在成都,火锅是最具烟火气的大众美食,人们大都爱吃火锅。即便不爱吃辣,也有白味菌汤锅、西红柿汤底锅、海鲜白味锅、鸳鸯锅等可选,总之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火锅城。火辣辣、热气腾腾的火锅,像极了这里人们的性格,火热,泼辣,热情,热烈,激情四射,激情澎湃,热火朝天。

成都相对比较有名的火锅,早先已经吃过不少,后来又推陈出新,新兴了很多网红店,有许多我还没去过。平时和伙伴姐妹们,常爱聚一起吃火锅,人多吃火锅才热闹,有气氛,曾吃过不少店。

随便一数,能记起来吃过的有名火锅,就有小龙坎火锅、川西坝子火锅、孔亮火锅、刘一手火锅、蜀九香火锅、皇城老妈火锅、江北老灶火锅、土巴碗火锅、大龙焱火锅、蜀大侠火锅、味蜀吾老火锅、巴蜀大宅门火锅、老码头火锅、谭鸭血火锅、谭鱼头火锅、大妙火锅、两路口火锅、江湖火锅、三只耳火锅……

还有那些特色火锅,比如火锅鸡、火锅兔、冷锅鱼、牛杂火锅、羊肉火锅等,以及各种有名的麻辣烫、串串、冒菜。其中的冒菜,被称之为“一个人的火锅”,就是自己点喜欢吃的荤素菜,店家帮你在火锅高汤里汆烫煮熟,各种菜品合在一个大碗里,再加点佐料,跟吃火锅的口味一样。胜在不用自己动手去烫食,方便省事,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当菜下饭,这里的花样实在多,变着法吃火锅。

在吃火锅时,还发生过有趣的事情。那一年,我们一行人在川西坝子吃火锅,天热就选坐在了院子里。没成想,一阵突如其来的大暴雨,把在院子里吃火锅的食客们,困在了瓢泼大雨中,不过幸好店家早有防备,及时给大家提供了雨衣。于是大家伙儿在雨中继续冒雨吃火锅,那场景令人喷笑不已。噼里啪啦的雨水,混合着热气腾腾的火锅,仿佛在雨中的坝子里,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奏会,好一曲雨中交响曲啊。锅碗瓢盆混合着大风大雨,演奏出一曲特别的雨中即景。

那一群资格的吃货,在雨中不耽误吃,照样吃的津津有味,不惧暴雨,是最真实最接地气的吃货写照。应该说,火锅的魅力强过一切,令食客们风雨无阻!雨水和汗水交替,都抵挡不了一颗地道成都吃货的好吃之心。民以食为天,吃是大事,那会儿,火锅就是好吃嘴们的天。

在大妙也吃过几次火锅,分别是锦里和宽窄巷子店,不过那里外地人多一些,一般都是用来招待外地客人,我也是有机会作陪山东老乡才去的,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在旅游景区吃火锅的。但大妙火锅的食材确实够新鲜,曾经接待过外国贵宾,比如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和捷克总统,来成都时就吃的大妙火锅。

大妙火锅只做麻辣清油锅底,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做到了专而精,把麻辣清油火锅做到了极致。大妙家的清油锅底用得是上等菜籽油炒制豆瓣酱、秘制香料而成,麻辣鲜香,没有牛油火锅那么油腻,吃完喉咙不干燥、不辣胃,味道偏淡,比较适合外地人吃。口味重的本地人,更喜欢选牛油火锅。其实成都的火锅,挺适合大众口味,相对比较平和。就连我们平时,也一般只吃微辣,不像重庆火锅太辣了,受不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城重庆,人耿直火爆,更能嗜辣,成都平原的人则要温和一些,口味并不太重。

大妙火锅店里面还有戏曲表演,川剧变脸,唱川戏,茶艺表演等,精彩纷呈。之前跟朋友又去了一次,一边吃火锅,一边看表演,消磨时光,那里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可以不吃火锅,只喝下午茶看演出,按座位收费,对外地人来说,不失为一个感受四川文化特色的好去处。

其实,在成都随处可见火锅店,味道都差不到哪去。那一年,我从山东返回成都,外甥女跟着我过来了,她爱吃辣,于是我邀约了一帮姐妹们聚会。本来想去吃有名的蜀九香火锅,大家都说这家最好吃。

我们先是在公园里晒太阳喝茶,等到饭点准备走去吃火锅,路过附近一家新开张的火锅店,看起来高大上的样子。新开的店还没有去吃过,不知道味道如何,姐妹说不如去试试这家新店。于是便放弃了蜀九香,直接去了新火锅店。尝试以后味道果然也很不错,菜品也很新鲜,跟火锅名店相差不大,价格略贵些。

我总是觉得,成都的所有火锅,差不太多,反正我吃不出来哪家特别差。略有区别的,主要就是火锅的味道和食材的新鲜与否。在味道上,有些小店铺甚至更接地气,更能反映出市井生活形态,烟火气十足。

在我所居住的小区附近,餐馆一家接着一家,火锅也是多的不得了。有一天,我跟外甥女出门,回来的路上,她问我在哪里吃火锅?我说这根本不是问题,不用考虑,边走边看多的是,随便选一家都差不了。果然,就在楼下不远,我们俩进了一家自助火锅店,想吃什么自己随便去取,吃的不亦乐乎,味道一样很巴适,价钱还不贵。

一锅滚烫的红汤,烫出火辣辣的幸福生活,变得更有滋有味,让人回味无穷。这样一锅红亮亮的火锅,怎不让人喜爱、着迷?这里几乎人人都爱吃火锅,欲罢不能,如同无比热爱的、火辣辣的美好生活。

其实,还有一种选择,不一定非要去外面吃火锅,在家一样也可以享受火锅的美味。

九十年代初期,我从山东重返蓉城,在亲戚家,我们就在家烫火锅吃。那是我印象中第一次在家里吃火锅,食材都是自己从市场上买回来的,清理的干干净净,吃着放心。在家里吃,和在外面感受不一样,更从容自在,不急不燥,氛围更好。

后来,有一年我再回山东看望妈妈,便想着要给家人们也做火锅吃,他们那时候还没有吃过成都的火锅,我想让他们尝一尝火锅的味道。买了大骨头熬出高汤做汤底,配上各种能买到素菜、荤菜,再给每人配好一碗油碟。

正在往碗里倒香油的时候,妈妈看见我一古脑的倒了小半碗香油,就惊的连声说到:“倒那么多香油啊!我平时都是滴几滴,别倒了。”我回到:“我们在成都吃火锅,都是倒半碗香油啊。这是蘸料,少了不好吃”。可是妈妈不让倒那么多,大概是以前苦日子过得多,节约惯了,她说兑点水进去就行。

我被弄得哭笑不得,她的碗不让倒多,那就只好随她吧,但我可不行,没有足够的香油怎么做蘸料啊?掺水还能好吃吗?何况还要放蒜泥呢,我还是照样依着自己的习惯,倒了小半碗香油。北方老家的人那是第一次吃四川麻辣火锅,并不太懂咋吃,味碟香油倒多了,觉得有些浪费。而成都人吃火锅,必得满满一碗调味料,吃的就是那些调味,缺一不可,爱的不得了。

多年以后,不管南方还是北方,火锅已经遍地开花,不以为奇,全国、全世界都有火锅,很多人也都很爱吃,特别是那些年轻人,无不钟爱火锅、麻辣烫的刺激味道。

二〇一九年那次回家,临行之前,我先就快递回去了许多四川特色的名牌调料、土特产,其中还有火锅底料。虽然哪里都能买得到,但那是我的一份心意,也是原产地的正宗保障,我想回家给大家做冒菜吃。

有了火锅底料,做菜就变得十分简单了。熬出一锅麻辣鲜香的汤料,买了喜欢吃的牛杂、羊肉、午餐肉、肉丸子、海鲜、豆制品和各种素菜,统统煮在锅里。再配上各种调味料,一大盆红亮亮、香喷喷的冒菜,就出现在饭桌上。当即成为一道最受欢迎的菜品,特别是那些孩子们,一个个都爱吃,哪怕是辣得稀里呼噜的吸气,也还是停不了口。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吃火锅不一定非要去火锅店里吃去,坐在家中,院子里,都可以吃上一顿地道美味的火锅,满足了人们的不同需要。火锅底料、自热类小火锅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懒得出门的人,快捷简便,省时省力,是非常人性化的创新发明。

前几年疫情肆虐,出门吃东西诸多不便,有买外卖的,也有很多人就在家自己做。还听说疫情导致很多人,从厨艺小白变身大厨级别了。没事就在家琢磨怎么做好吃的,随时操练,厨艺得以不断提升。

还记得,让人更暖心的是本地政府,在给封闭的小区居民、发放的大礼包里面,竟然就有火锅底料!多么会体察民情,贴心暖心,懂得市民需要什么,想要什么。从中可见,成都政府和市民心连心,知道体谅市民们的不易,想来一顿火锅解解馋,解解居家隔离的烦恼。何以解忧?唯有火锅。

成都的火锅市场经济,一直都做的风生水起。像一些火锅的知名品牌,除了开实体店,也做起了火锅底料和自热火锅的销售,让大家在哪都可以、随时吃到想吃的火锅,人人也能在家里,用火锅底料做菜和烫火锅吃。如果去店里吃,锅底费就有不少,现在都是一次性锅底,人少去吃不合算。

有了火锅底料,就方便多了。想吃火锅了,就在家用火锅底料煮点菜来吃即可,随意性高,不受限制。火锅底料做成一个个的小块,平时家里做菜放一小块调味。或者想烫火锅吃,只需把底料熬成汤锅,煮点自己喜欢吃的菜就可,方便实惠。

尤其是在天阴冷或下雨的时候,不想出门,窝在家里一样可以吃上火锅。我们有时候就自己做,很好办,拿出一块火锅底料,加点郫县豆瓣酱炒料入味,再倒入用高压锅压制的、土鸡肉高汤,最后熬成一锅红艳艳的火锅鸡底料汤。吃火锅鸡的同时,还可以煮点自己喜欢吃的荤菜。买菜软件上网购新鲜的嫩牛肉、千层毛肚、鱼丸、虾滑、郡肝、鹅肠、鸭血、午餐肉等,还有平时爱吃的素菜,藕片、莴苣、老豆腐、豆皮、花菜、土豆片、金针菇、苕皮……

只需自己剥点蒜,捣成蒜泥,掐点自己花盆里种的天然香菜,再倒进去香油、蚝油,就调成一碗自己喜爱的调味料。

有时为了省事,干脆直接放在锅里一锅出,依次序把菜品全部烫熟。煮好满满的一大锅后,直接端锅去饭桌就食,岂不美哉?吃起来也痛快淋漓,大口朵颐,酣畅之至。当然,这就不是边涮边吃的火锅了,实际上就是一锅麻辣烫了。反正在这里,串串,冒菜,麻辣烫,都是火锅味。形式、做法、吃法有点区别,但始终都是火锅的各种翻版。在家吃火锅,又经济又实惠还舒坦,还避免了人多接触,交叉感染。

当古老的火锅饮食文化,遇上了现代文明的天府蓉城,发生了激情四射的火热碰撞!这是一座不折不扣的火锅之都,火辣辣巨好吃的火锅,是这座美食城众多名片中的一张。国内外的游客到成都旅游,其中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来吃各种美食,包括川菜、小吃,而火锅也是其中的一个必选项。旅游本就是这样,美景加美食才算完美。

“聚天下好友,煮世间万物。”红红火火的火锅,是大多数成都人的最爱,对火锅饮食的热爱程度之高,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就如同绍兴人“一日不吃臭豆腐,三日不想肉滋味”一样,虽然谈不上一日不吃火锅就受不了,但是多日不吃真的会很想吃。特别是当闻到那股浓香,使劲往你鼻腔里钻时,那种诱惑力谁受得了。啥也别说了,搓一顿火锅去!

爱生活,爱美食。品麻辣火锅,享快意人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