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川北河的头像

川北河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03/29
分享

戒台寺春行

想来戒台寺,今日圆了心愿。

在京这些年,是第一次走进戒台寺。京西有两座著名的古寺:1700年的潭柘寺和1400年的戒台寺。戒台寺是在去潭柘寺的路上,两寺离的很近。

幸福,有时就是有所希望、有所节制;有所取、有所得;有所舍、有所失。幸福,有时也是忘我奋斗、休闲和自在。 每天,每时,能够好好活着,是每一个生命该有的,最初的,最朴素的幸福。

生命在,幸福就在。

幸福,并非是挣钱多,当然,物质利益和商品经济时代,钱越多越好。

这是春访戒台寺时从内心泛起的一点感悟吧。

久闻北京有一座古寺,名曰戒台寺。戒台寺,号称天下第一坛。在北京西郊磁悬浮列车第一站石厂村,要了一辆滴滴车,去山里。过了苛罗坨,司机说,周末进山车太多,从戒台寺牌坊楼到寺院山门口,平时都没这么多车,一到周末,尤其春天这个时候,各地开车来朝拜的人较多,至少还得堵车半个多小时才能到。

司机是一位九零后的大小伙子,他家就在戒台寺山下的苛罗坨村,说以前这里是农村,后来才开发建了高楼,平时,他喜欢摩托车骑行,翻越燕山去过官厅水库抓鱼,还骑行去内蒙大草原。说自己有时候,从山下步行走盘山道上戒台寺,慢慢走的话,一个多小时。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决定下来走路。

路是一小段盘山道。山花烂漫,阳光明媚。一株野生山杏,洁白的杏花开满枝头,一个石碑,上刻“外国留学生林”落款是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二零零二年四月六日。

“潭柘以泉胜,戒台以松名。一树具一态,巧与万物争”明清两朝皇帝和民国总统的二块(敕谕禁止采煤碑)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寺内共有丁香树1103棵,乾隆十八年从畅春园内御赐戒台寺古丁香二十株。转眼百多年,古丁香树依然健在,数量之多,在北京城罕见。两百年以上的古丁香树主要在钟亭院,地藏院,牡丹院,南宫院,还在天王殿,千佛阁,大雄宝殿,观音殿前等处。丁香花盛开的日子,满寺院飘着扑鼻之香。

山门殿前,两蹲石狮,在风雨中历经千年,雄姿依旧,好心人给它佩戴着红丝绸缎大红花,显得十分古典而热情。殿内一左一右,各自有两个与庙宇同高的不知什么材质的门神像,比例尺寸,身高身材整的真好,面部气势,专打妖魔鬼怪之精气神,刻画的栩栩如生,这是否就是民间传说的哼哈二将,令人赞叹古人制作巨型彩陶之手艺,把握勾勒严谨之细致。

天王殿前五六百年的龙松。殿内,四大天王各坐左右,广目天王,手持一条花蛇,左右脚各踩一“男”一“女”两个小鬼;多闻天王,增长天王,持国天王。

南宋年间的白皮松,已历经810年的时光。常常心生敬仰这些老树,好敬仰,好敬仰,她们的生命如此灿烂之长。在地球上,在这个国度,在这片土地上,见证了多少来来往往到过她跟前的古人、前人和今人。粗壮而又青翠的大树干上有一节,被游客轻轻的抚摸出了千百年来的生物少有的古铜色,感觉似乎使之正从植物向铁器青铜等金属方向在进化和转变。

来一趟戒台寺值得。

《莲界香林》门匾,是乾隆帝御笔,一块十分苍老的木质牌子。内存三尊巨佛铜像,弥陀如来,释迦如来,藥师如来。戒台寺,宗教活动场所,国家宗教事务局监制。大殿左侧外架一条两米来长的木鱼,鱼头部位置下方,有一向上敞口的大贝壳,里面盛满了善男信女还有家长带着孩童们捐赠的各面值硬币。

时光匆匆,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征途中,纵然知道,一切思想意志和物质终将难抵岁月的磨蚀,但人类一代代依然坚信和坚挺,文字一定会比时空更为完美,更为生鲜而古老,更为久远而旷达。

心不灰蒙,意不慵懒。

世间一切万事万物就如同这戒台之春,周而复始,充满希望和生机;也正像这些千年之碑刻,尽管有的有了腐蚀,但当初铭刻于碑文上的一个个石字,该清晰的至今还清晰着,起到它应有的教益,该依稀的还依稀可识可辩。在宇宙长空中,短暂的时光和风雨似乎并奈何不了它们与世代交织的深沉和默契。石刻成了文字文化和精神最古老而有力的载体。时空如果没有人类文明文化来充实和延续、创新和发展,时空将永远只是时空的吧。

北京,有着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八百六十多年的建都史。公元一千四百多年前后,那时的京城应该还叫蓟、幽州、燕京、南京、中都、大兴等名,马可波罗在游记中把北京元大都称为汗八里,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元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之功勋,特将元大都改称北平,三十五年后,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改北平府为顺天府,正式营建北京城,从南京迁都北京,升北平为北京,这也是历史上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所以,早在一千多年之前,北京的外围西山所在地并非是一片荒芜,郊野也并非就像远古时期的一些山林平原部落,没有郡县,没有王国,而是已经相对富庶、繁荣和文明的了。京城自古以来历史文化悠久,文明发祥久远,远鉴可追溯到最远古的旧石器时代周口店猿人遗址为证,那里有我们先祖的先祖的先祖更长辈的一代代“人”,生活在70万-20万年前的直立人(北京人),距今3万年左右的“山顶洞人” 。人类的进化发展看似缓慢却又极其自然复杂而迅猛。

两座辽塔,造型古朴,既是已故的历史的承载记载物,又是存活的令人思索的一部不可多得的不可流动的文献史料石书。

有人说,当今,人心浮躁,金钱世俗,物欲横流,可平心而论,静静的看来,这也许只是个别少数的吧。每一个人都有度量世界和社会的胸襟和眼光,非别人之心,又如何能看懂读懂妄自菲薄揣度他人呢。处世多一份坦率,为人多一份真诚,生活多一缕幸福和安详。如今,来过戒台寺的人不会太多,既然是神州第一坛,何不恢复戒坛讲学,弘扬世界优质传统文化和科学技艺。

山中有古寺,古寺有古坛。

没想到,在两座辽塔以南的寺庙牡丹花园一角,见到著名作家的雕像,这是一位从小得知他作品之后令人学习、思慕和敬仰之人。朱自清,1898年11月至1948年8月,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曾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代表作品有散文集《背影》、《你我》,诗集《踪迹》,记得还有那篇脍炙人口的《荷塘月色》。

( “戒台在半山上,山门是向东的~三株名松都在这里。卧龙松、抱塔松同是偃仆的姿势,身躯奇伟,鳞甲苍然,有飞动之意。九龙松,老干槎丫,如张牙舞爪一般。若在月光底下,森森然的松影当更有可看。此地最宜低回流连,不是匆匆一览所可领略。”节选自朱自清作品《潭柘寺戒台寺》,成文于一九三四年三月)

这是辽塔院内朱自清塑像旁的碑文。

今天也正好是三月下旬,作文至今九十年了。朱先生写《潭柘寺戒台寺》时是否同我一样,边参观游览边记述,还是从马鞍山戒台寺下山回到清华大学后,再做构思和整理,才有了一篇篇情景优美之佳作。

在明王殿右侧,又见一株1010年宋朝时期的白皮松。来戒台寺必看这棵九龙松,号称天下第一奇松。

震撼于五百罗汉堂,虽然是改革开放之后,有关商家和人士捐资捐建,一个造型优美,神态各异,自若安然。曾经参观过香山碧云寺和辽宁鞍山玉佛苑的五百罗汉,但都没今天这么震撼。全是新铜铸造工艺,质地,质量实属罕见。希望它们千百年之后,不要遭到人为的破坏,那么必将是一优质的世界古文物。

五百罗汉堂原供奉有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由戒台寺度博住持建造的泥塑彩绘五百罗汉坐像。形象不同,姿势不同,表情不同,精美有加。年代相对久远的古罗汉堂中国目前现存的有北京碧云寺、成都宝光寺、苏州西圆寺等处。

一老人带着孩子在五百罗汉堂之一的东厢房从北数到南“七十二乘以三,上面站着的那排还没数”老人提醒着孩子,于是带着小男孩返身又从南数到北。

戒台寺的五百罗汉堂还真是一绝。

当年朱自清那能有机会参观到这些,还有离庙宇山门外不远处的一眼看去伫立一高山之巅的定都阁,那年从山脚一直徒步登顶定都阁,在晴空万里的蓝天下,可以远眺那笔直笔直的神州第一大街,那享誉京城和世界的长安街。

戒台殿,选佛场。殿内朱红色大柱中,其中有两根柱子上悬挂着木雕而成的烫金色的竖匾,字体宽大,俊秀,饱满,祥和,着实。右竖匾“震旦初兴象苑書含千古秀”;左竖匾“天朝法雨莲臺常占四时春”。戒坛是由三层石台垒建,看似花岗岩,基座最下层每侧有一排在小石窟里雕凿的小神龛,龛的脊部再雕琢有小石人像,雕功深厚,做工考究,似乎跟永定河畔卢沟桥上那些古朴的石狮出自同一个能工巧匠之手,它们一个个像是虔诚的自然而又奋力的托举着上面二层和三层。戒坛是一个方形的塔基形状的古典建筑,它有别于天坛的祈年殿,北侧一木梯共15个台阶可供“神职”人员上下出入,暂没对普通游客开放,抬头仰望,坛顶粱横匾上书《清戒》两个醒目大字高悬着。

突然间,觉得这次到戒台寺游玩还是对的。昨天下班,临时决定,想利用周末出去踏青走走,匆匆赶去北京南站,出京方向,向南向西的车票几乎全部售空,原本想再次去去泰山、五台山等地,遍访名山大川名寺,此刻想来,何不来趟万寿戒台寺呢,守着家门口这么近,人生有时又何必舍近求远。

人的心情、心态是一个渐进成熟发展的过程。小时候,恨不能插上翅膀,飞跃故乡那连绵起伏的丘陵和山地,去看看外面那无边广阔的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想飞得越高越远越好。等大了“环游世界一圈”,人半老了,这才慢慢缓过心劲,身边的世界其实也挺美好的,只是要善于发现,守家待业,妻女老小都在,大家在一地相处和睦融融,人生还想上何方。

戒了则清了,清了则戒了。

这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原创性自发性信仰。人生在世,要想成人,成事,成功,成就,保持身心愉悦健康,必得自我有一戒,非戒不可成“佛”也。

来戒台寺,不单是观览庙宇的吧。潜移默化间寻觅、拾得、塑造、无任何机缘巧合般碰撞思想深邃和真谛,

“有漏皆苦”;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

“ 樹精進幢”。

16:00步出戒台殿。

钟楼北有一棵210年的古丁香树,正在孕育花蕾,待开,已有了淡淡青绿色味道,夕阳照射,给人天际的晚霞都有一抹香气之恍惚。

两根石柱,材质坚硬,像华表,非华表,直指云天,约十米来高,半径五十公分粗,外观精美,从上而下雕刻着盘龙,它们从天而降,似腾云驾雾。这石雕工艺,匠人之心,一凿一凿,纹路细腻,打磨光滑,叹为观止。

距戒台寺一千米之外,山连着山的是北京千灵山风景区。

下山没坐车,从正在修建的戒台郊野山林公园内穿过。岭上山花遍野,跟寺庙内又是一番不同风格,正逢最后一抹夕照,迎着晚霞,金光四射花林,没想走到了千百年来的戒台寺古石板铺设的禅香古道上,在满坡的夕阳中一直溜达到古道石门。这条古道也正是乾隆、当年在戒台寺俗家修行十来年的恭亲王奕訢、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朱自清、梅兰芳等朝山拜佛之僧众所行之路。

古老的石板路,由大大小小的石块组成,中间是较大的是些相对规则的巨石板,两侧是小点的奇形怪状的杂乱无章的小石块砌成,它们同整条古道一起厚厚稳稳地镶嵌在古老的西山山涧。古道有两米来宽,两侧山林里,许多正盛开着枝枝白花的野杏树,白色的花瓣掉落点缀在凹凸不平的历经千百年踩踏过的路面上,背景质朴坚硬,点点柔和洁白,让今古紧密着静谧着穿越一切洞悉一切亲切一切连续在了一起。

戒台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马鞍山上,始建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原名慧聚寺,明朝英宗皇帝赐名为万寿禅寺,因寺内建有全国最大的佛教戒坛,民间通称为戒坛寺,又叫戒台寺。

戒台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中国北方保存辽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寺院。最特别的其是保留了佛塔,经幢、戒坛等辽代佛教中十分罕见的珍品。

23年3月25日 初稿 戒台寺 3月29日 北京 凉水河畔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