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富的头像

李富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0/25
分享

石窟·冰臼·疯喇嘛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早在1000多年前,在辽阔的巴林草原,就崛起了一个骁勇善战的民族——大辽契丹。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都留下了他们叱咤风云的身影,200多年的辉煌刻写在中国的大地上。然而,这个被称为“镔铁”的民族,却神秘地在历史的隧道里消失了,留下了千古之谜,让后人猜测。今天,当我们走进昔日的大辽皇都——巴林左旗政府所在地林东镇,探查残存的历史碎片,探寻神秘而遥远的辽王朝,仍然让人感慨万千。

辽都石窟——真寂之寺,就位于辽都故地林东镇南二十公里的群山之中。走进这带有神秘色彩的古寺,真叫人惊诧不已。古寺青灯,经声朗朗,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

其实,真寂之寺是在一个山谷之中,它的三面分别是圣水山、别棱山和桃石山。在三山形成的箕形山谷里,桃石山从谷底骤然拔起。此山北面坡缓,东南两面峭壁挺拔,十分险峻。山上一桃形巨石仅以三点支撑,耸立在峰顶崖端,风吹欲动,雨打欲摇,在云雾中露出袅娜身姿。传说当年齐天大圣孙悟空在王母娘娘蟠桃会间偷喝了美酒,偷拿了仙桃后,驾着祥云,从空中突然看到人间一处仙境,他醉眼朦胧,无意中嘴中仙桃掉落,正好落在此山山顶。不信,你看这桃石正好缺了一块,那就是孙悟空咬的那一口。传说给桃石山带来了美丽而浪漫的色彩。但是,传说毕竟是传说。近年,经过考证和研究,科学家们认为桃石山所在地区是典型的第四纪冰川发育区,这里有世界上保存良好的“冰臼群”。

所说的“冰臼”,是在大约二三百万年前,桃石山地区覆盖着大约两公里厚的冰川,在特殊的物理条件下,冰川溶解,在冰层的挤压下,形成旋转的涡流,水夹带的石块,在花岗岩上缓缓旋转,像一把刷子,不停地刷磨,经过漫长的岁月,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冰臼”。冰臼,分布在花岗岩的山顶上,口小、肚大、底平,形状像捣蒜用的“蒜臼”,因而,科学家们称之为“冰臼”。冰臼在我国的发现,证明了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同时也证明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它对于研究古今气候的变化,为现代气候演化趋势分析和预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发现“冰臼”的时候,还有很多故事。那时,正值寒冬,滴水成冰。一天深夜,我已经入睡,但被一个电话叫醒了。原来,是我的一个朋友。他叫任久奎,当时从水泥厂下岗,自己开办了一个小卖部维持生存。我和久奎是一个乡里的,上下村。久奎告诉我,科学家在我们的家乡有重大的发现,发现了第四世纪冰川遗迹。开始,我半信半疑。当我骑着自行车来到林东宾馆的时候,看到发现第四世纪冰川遗迹的两个科学家,更让我疑虑:他们穿着翻毛皮鞋,内衣是自己打制的毛衣,没有西服和领带。但是,这些没有改变我长期形成的采访习惯,我和他们交谈起来。两位科学家从地理知识讲起,一点一点谈现在的发现,听着听着,我被他们带进了远古时代,入了迷。这时,我才知道他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一个叫韩同林,一个叫劳雄。从地质构造,到地球学说,从青藏大冰盖,到河北省丰宁的“冰臼”,我和任久奎决定第二天和科学家一起上巴林左旗花加拉嘎下三七地南的平顶山一看究竟,并约定,找上和地质方面相关的部门一起去。结果,第二天早上,我一个人也没有找成,人家都推脱有事。无奈,我和久奎只好借车,拉着两位科学家来到平顶山。拍照、观察、议论,到天黑时,我们饥肠辘辘才下山。第三天,两位科学家要走,临走,还嘱咐我一定要把发现“冰臼”的事情宣传出去,因为当时“冰臼”已经遭到了石匠劈山取石的破坏。看到两位科学家忧心忡忡的样子,我被感动了。第四天之后,新华社、中新社、内蒙古日报等媒体就先后报道了巴林左旗发现“冰臼”的事情,《赤峰日报》就刊发了一个整版。随后,真寂之寺西部山顶的“七锅山冰臼群”被发现。一时间,巴林左旗发现“冰臼”成为“热闻”。接着,才是克什克腾旗大青山等地的“冰臼”漏出“冰山一角”。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当时的发现,没有当时的广泛宣传和认真讨论,就不会有今天克什克腾旗“石林”和真寂之寺西南“七锅山冰臼群”的开发。现在,赤峰地区的“冰臼”正在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桃石山山峰险要,风光旖旎。山上有“金龟探海”石,山中有多个岩洞,人们冠以“再生洞”。在山的阳面,有一条狭长而陡峭的石缝,人们叫它“阎王道”,有许许多多的游人作蛇行状,沿着阎王道,从山下往山上爬行,体验一下摸“阎王鼻子”也就是“鬼门关”的滋味。

风景如画,奇诡怪幽,就在这座山的峭壁下,辽代开凿了石窟,而后,清代巴林二旗札萨克又在石窟前修筑了砖木结构的喇嘛庙,清廷赐名为“善福寺”。石窟分为南、中、北三室,中窟规模较大,面积6. 5平方米,进深5米,高约3米。窟内雕刻一组佛教故事群像。中间圆雕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涅槃像,身长3. 7米,头南面东,直肢侧卧于榻上,他的右手支颐,左手直伸,身着薄衣,螺发肉髻,赤足瞑目。三世佛于身左,有两尊菩萨分立南北,15名弟子肃立身旁,均做哀痛状,南、北、西三面石壁上有浮雕,刻有佛像110尊,俗称千佛像。

“涅槃”为佛教用语,意思为“灭”、“寂灭”、“圆寂”等,指想超脱出生死的境界。这组造像形象生动,故事性强,完美地表现了释迦牟尼在桫椤树下,向其弟子嘱咐后事的情景。《东蒙古辽代旧城探考记》记载,外国游僧陀波利曾经来此地,后来于公元676年至五台山,不久就回天竺求陀罗尼经,他于683年再次来到中国。这说明早在唐高宗时期就有游僧来此,宗教密切了中国和外国的联系。

辽于公元1109年开凿了此石窟,建“真寂之寺”,有门额存焉,这与石窟中释迦牟尼“圆寂””之意好吻合。1998年,毛泽东的女儿李讷等一批名人来到此处进行观光考察,兴致所至,李讷欣然提笔,写下了“真寂之寺”,四个大字,后来,人们把这四个字可在对面的山崖上。

石窟是依山凿洞,山体与石窟浑然一体,加之精雕细琢,造像生动,让游人流连忘返。到了中窟,这里有两尊菩萨像,足踏地面,头顶天棚。雕像显示了菩萨普渡众生的美好愿望。

南窟略显方形,长宽均约3.5米,石窟门外各雕有站立的天王一尊,正中雕有释迦牟尼像,他的右面是普贤菩萨,菩萨坐在象的脊背上,神情悠然;左面是文殊菩萨,骑在狮身上,十分潇洒。这种阳刚与阴柔的美学处理手法,充分表现了辽代的艺术风格。

北窟凿于高出中窟、南窟2米处的岩壁上。它分为内外两室,外室与南窟大致相同。内室造像内容比较丰富。中间为浮雕佛像,两旁为弟子、菩萨、供养人及天王浮雕像。供养人双膝跪在佛身下,手捧供物,低眉下目,显得十分虔诚。天王像分列两侧,他们横眉怒目,虎背熊腰,足着高靴,手执剑杵,俨然是守护神。有专家分析,此石窟开凿于辽代中晚期。该石窟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保存最好的一处辽代石窟,它是研究辽代佛教思想、美术史、造像艺术的珍贵的实物资料。真寂之寺为我国已知仅存的一座辽代石窟寺,具有重要历史、艺术价值。2006年,真寂之寺石窟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辽金史专家分析,真寂之寺当开凿于契丹建国之初,但决非一蹴而就,当经过数次开凿后,有在石窟外接筑了木构佛殿。早年在石窟门楣上方的石壁上发现若干梁孔和椽眼,地面上散布着许多辽代沟纹砖即为佐证。这种笼罩着石窟的唇齿式建筑,在辽代甚为流行。正是这独具民族特色的形象、匠心独用的结构、工笔抒情的雕刻,构成了这一巧夺天工的建筑。

契丹建国之初,九世纪后半叶,唐朝开始衰败。此时久居土河即现在的老哈河、潢水即现在的西拉沐伦河流域的契丹族崛起,首领阿保机,乘中原之乱,统一各部,建立了契丹国,登上了皇帝宝座,并且在今巴林左旗所在地林东镇南郊,建立了皇都,后称上京临湟府。 

耶律阿保机称帝之前,于唐天复三年升任联盟于越,总揽军国大事。此间,他积极吸收汉文化,招抚汉人,并于天复三年在潢水上游,今翁牛特旗以西的地方,置龙化州,创建开教寺,弘扬佛法。到辽太祖耶律德光会同元年,取得燕云十六州。这一带地区原来佛教就十分盛行,更加促进了辽朝佛教的发展,其后辽朝诸帝积极推行利用佛教的政策,并加以保护,致使佛教在辽地广为流传。辽上京周围更是浮图相望,佛寺林立,应该是相当壮丽宏大。就在辽代石窟寺的西北,是鼎盛一时的辽代祖州和祖陵。

石窟寺前是“善福寺”佛殿。佛殿面阔7间,进深3间。殿内飞檐滚脊,雕梁画栋,佛龛香案,幔帐经幡,在缭绕的香烟中,正让人感到一种恬淡与洒脱。

出了大殿,跨过庭院,就是天王殿,殿内有泥塑的“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  “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等护世四大天王像。

走出天王殿,踏着44级台阶而下,就可以来到谷底。谷底有一古井,井深不足l米,井水清凉甘洌,传说能治百病。现代科学发现,此井水含有十几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纯天然的矿泉水。沿着山谷而下,小路蜿蜒,两旁是参天的古树,行走其间,顿觉心旷神怡,曲径通幽。

在谷底处,有一突兀的山峰,人称剑山,此山如刀削斧劈一般,十分陡峭。由于此山正好在谷口,人称山门。山门两侧的石壁上各刻有金刚力士一尊,浮雕人物造型优美,线条流畅,为辽代雕刻作品之佳作。在崖壁上还刻有清代阳刻藏文“六字箴言”。可见,真寂之寺是—个弘扬佛法的圣地,它吸引了不知多少善男信女。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这里已经成为人们礼佛进香、访古探胜的良好处所。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风雪巴林道》,主景场地就在这里。1964年,辽代石窟“真寂之寺”被公布为内蒙古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辽代的“真寂之寺”的西面山坳里,埋着一位“疯喇嘛”,他就是现代蒙古族杰出民间即兴诗人沙格德尔。说起修沙格德尔墓,这里就要说一个老文物工作者金永田,金永田一生热爱文物工作,喜欢搜集民间故事和传说。当他把沙格德尔在巴林草原的故事搜集许多以后,他决心说服一些人,修一座墓,让沙格德尔“叶落归根”。终于,沙格德尔的墓建好了,老金也了却了一桩心事。老金说,沙格德尔7岁到真寂之寺即召庙当喇嘛。因聪慧,20岁时已经通晓佛教经文,而且对民间故事、诗歌、格言等都有了相当浓厚的兴趣。 沙格德尔在寺届中一直生活到35岁。二十多年的寺庙生涯,使他看透了宗教阶层的伪善。召庙以色迪为首的上层喇嘛,不习经文,却整日追逐名利,在“积德行善”的骗人帐幕掩盖下,无耻地骗取百姓供物,榨取下层喇嘛的血汗。沙格德尔痛恨这种行为。曾经愤愤不平地讽刺那些活佛。为揭露活佛的贪婪,沙格德尔还说:“只因召庙是岩石砌成的,才坚持到今天,如果是白面捏就的,那我们的活佛们早就分光吞净了。”以色迪为首的大喇嘛们,听到这些后,当然不能容他,便以杖刑来惩罚。但是杖刑阻挡不了沙格德尔的反抗,他和活佛们的斗争,一直持续到公元1904年他离开召庙为止。 

公元1904年,沙格德尔从召庙愤然出走,云游天下,以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做武器,到处抨击揭露社会的黑暗,始终不停止对僧俗封建势力进行挑战和遣责。被他抨击的活佛、王公、还有军阀等僧俗封建统治者,因无话以对,便污蔑他为“疯子”。结果,“疯子”沙格德尔这个绰号却变成不畏强暴的代名词,在昭乌达、锡林郭勒盟等地到处传扬。 

公元1929年(民国十八年),沙格德尔停止了他的艺术创作,时年61岁。他的灵柩葬在召庙附近的一座山坡上。沙格德尔在云游昭乌达、锡林郭勒两盟旗县时,口头创作的几百首诗欢广泛流传在民间。

草原上的牛毛不清,沙格德尔的诗歌唱不完。“问我的祖居吗?是富饶的大巴林。问我的家乡吗?是银色的查干沐沦。问我的尊父吗?是放牧的德钦拉希。问我的敬母吗?是闪光的月亮。问我的身份吗?是善福寺的游僧。问我出来干什么吗?背着扁背架追赶太阳。”吟诵着这样的诗篇,同样作为巴林草原的游子,我们不禁生发出许多自豪!

目前沙格德尔已经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看起来,老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从辽代石窟真寂之寺往西,穿过一道梁,走大约一公里,就来到了哈巴其拉山谷,再南行600百米,有一座山很是奇特,满山是蜂房一样的凹凸石面,人称“蜂房山”。山为花岗岩质,岩石发育过程中,被纵横交错的节理切割成许多块面,在第四季冰川作用下,又经长期日晒、冻胀和风剥雨蚀,把那些凸露的石块雕琢成皮囊状,垂悬于山体峭壁上,远远望去,好像挂满了蜂房。

    蜂房山之北,山谷石壁上,有一石窟,石窟面阔2.8米,进深4米,高2米。门朝西,门楣上方两侧各留一小窗口,有自然石级可通谷底。哈巴其拉河就在窟前崖下流过。窟内凿有供台、佛龛,别无他物,四壁只有烟火熏烤之痕。当地的牧民说,早年确有喇嘛在此修行,窟侧刻有藏文六字大明咒。有专家推测,这里的石窟也应该是辽代开凿的,至于用做什么,也是难以定论。

现在,辽代石窟——真寂之寺,周围环境得到了根本上的改观,四周栽种了松柏、山桃等花草树木,并修建了供游人观赏、休息的凉亭、石凳等,还专门成立了旅游度假村。飘香的美酒,甜美的草原民歌,炒米、奶茶、手扒肉,让游人乐不思返。这里,有石窟里的古寺青灯和暮鼓晨钟,也有山下的度假村的欢歌曼舞……

辽都石窟,这刻在历史隧道的密码,导引着后来的人,去阅读,去计算,去猜想,去遐思,去破译,去掀开尘封的面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