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淑华的头像

陈淑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7/25
分享

送别

在我的印象里,母亲是个脾气有点儿刚硬过头的人,姥姥家兄弟姊妹八人,个个脾气随了姥爷,用一句家乡话形容就是——倔,嗖气!母亲作为家里的老大,更是得了姥爷真传说话声高,点火就着。从小长大,母亲对我和姐姐甭说嘘寒问暖了,甚至有时候你稍微麻烦一点,就会让她烦气的很。我的舅舅阿姨们要是凑在一起说话儿,那一浪高似一浪的声音,如果你认为他们在吵架,那么你错了,他们——也许只是闲聊而已!

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就是正月里跟着母亲去姥姥家。那个年代,家家都穷。姥姥家孩子多,祖辈也没什么根基,更是穷的叮当响。但是回姥姥家,仍然对我们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没什么玩的东西,年龄虚长几岁的老舅就带着我们用高粱秆子编跳蚤。编上一大排跳蚤,放在窗台上,小老舅很有成就感地欣赏的空当儿,我的姐姐就拿起一块小石头一连串的砸过去,跳蚤就全部都散架了……一般这种情况下,小老舅也只有哭的份儿!年龄稍大点正处于青春期的舅和姨,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村子里来了放电影的。每遇到这种时刻,他们都会提前梳洗打扮一番,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裳,邀上伙伴们穿村过巷的去欣赏。我们这些住姥姥家的孩子,虽然看不懂电影,但是也喜欢凑凑热闹,老早就会跟在他们屁股后头。如果他们不愿意带我们这些拖油瓶儿,我们便会跑去告御状,在姥姥姥爷和母亲连说带骂的吆喝下,姨和舅们一般情况下也只能妥协了,于是我们也多半能够成行。农村的生活格外单调,放场电影更是十分罕有。与其说是看电影,不如说是十里八村年轻姑娘小伙儿们的盛会!那个年代的人们比较含蓄,张家的小子看上了李家的姑娘,也只是趁人多时偷瞄人家几眼,或者是起个幺蛾子哗众取宠让姑娘注意注意自己而已。有次三舅带我去看电影,村西卖豆腐的老李家的姑娘还拿了好吃的干豆腐给我虽然吃了人家的东西,但是那时候的我始终不明白她干嘛给我好吃的,我又不认得她!电影看到一半,我已经在三舅怀里睡着了,也因此得了个“二迷糊”的雅号。外地打工回家过年的四舅也经常会带回来一些新鲜事物,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四舅带着大伙做老北京炸酱面。面和好了,姨和舅们总是为怎么擀面怎么切面怎么做炸酱争吵不休,我们小孩儿就在一旁偷偷的揪点面捏着玩儿。姨和舅做好的炸酱面一上桌子,就会被我们一抢而空,那味道,别提多好了!现如今我已经吃过无数次纯正的老北京炸酱面,但是哪个也比不上我小时候吃过的那一种!临近正月十五元宵节,姥姥家附近的十里八村就开始办灯会了,那时候农村没有电,灯会一来格外热闹,整个村子都被灯笼照的灯火通明。灯会里有扮公子的,有扮仙女的,还有小孩子最喜欢的扮猪八戒的,我们能追着猪八戒挨家挨户的跑。大人们也会在灯会来之前给我们扎好花灯,多半也是秫秸杆子做架子,再糊上白纸画几朵花,架子中间放个钉子插上红蜡……小孩子们穿着新衣提着灯笼,那感觉别提多气派了!

正月十五一过,年味渐渐散去,母亲也该带我们返家了。那时候没有班车,连自行车也很少有,我们通常都是搭马拉板车或者拖拉机回去。一般在这个时候,我的姥姥,就会惦着小脚,顶着寒风,一程又一程的送我们娘仨儿。临行前,我就经常会看到姥姥红红的眼睛里,有浑浊的泪水流出来。我不知道母亲是否注意到姥姥的伤感,但是她会拉着我们越走越快,走一段距离就回头朝姥姥挥挥手,催促她快点回去。在一个追着送一个撵着回的数次反复中,姥姥的身影越来越小,离我们也越来越远......小时候我想不明白姥姥为啥会这么扯也扯不断的送外甥女,直到历事经年后,我才渐渐懂得,姥姥与其说送的是外甥女,不如说送的是母亲。作为家里的长女、唯一的初中生,母亲出嫁前是家里的顶梁柱,年纪轻轻就做过村里的妇女队长、民办教师,有她在,家里的大事小情都能替姥姥分担不少,这对于大字不识一个、姥爷又常年奔波在外给十里八村乡亲们照相的姥姥来说,母亲回家实在是个不小的依靠和慰藉!

星移斗转,我们渐渐长大,为了我和姐姐接受更好的教育,母亲放弃了即将转正的民办教师职位,带着我们来到了父亲工作的城市生活。为了生存,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环境,她干过很多种职业,每一样职业都异常辛苦,但是在我的印象里,她依旧是那么刚强、那么硬!家里遇到困难时、姥姥姥爷身体不好时、她的兄弟姐妹家里出变故时,第一个出面的就是母亲我很少看到她当着我们的面掉眼泪我甚至埋怨过她为什么对我们关心那么少,不能像其他同学的母亲那样温暖而柔软。

98年,我开始了在外求学的生活。第一次去大学,母亲和姐姐去送我,那是我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家庭独立生活。把我送到宿舍,又买了必需品,母亲和姐姐就要返程了。送她们去车站的路上,母亲开始不能抑制的哭了起来。当时的场景让我有些错愕,那个在我心里一直那么坚硬的母亲,居然也会为了分别而掉眼泪!以后的日子为了求学,为了工作,我与母亲经历了很多次的离别,但是这次分别,让我记忆特别深刻。

年轻时选择工作,不懂得“父母在,不远游”的真正含义,为了爱情,为了个人发展,研究生毕业后在南方沿海城市落脚。与母亲的见面,也多半只能在春节才能实现。临近年关,母亲就开始话里话外的问我们能否回家过年。说实话因为交通不便,加上孩子小票不好买,春节本不打算回老家了。母亲嘴上说着别折腾了,心里的失落却溢于言表。腊月二十,儿子的幼儿园放假了,看着其他小伙伴寒假都跟着父母回老家过年,儿子总是在追问我:我们为什么不回老家过年?看着儿子渴望的眼神,想想一家三口在遥远的异乡过年冷清又无趣,我们临时改变行程,决定买票回东北老家过年。费尽辛苦买好票那天,儿子高兴的欢呼雀跃。

由于交通不便,又没有长途自驾的经验,我们选择了高铁、长途客车、出租车出行。早上六点多出发,晚上快十一点终于辗转到了家里,母亲和父亲做了晚饭,一直在等着我们一起吃。看到我们,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

七八天的假期,过的真是热烈又丰富多彩。我们为父母置办年货,买了最大幅最好看的春联、福字、挂钱儿贴在门上,邻居们直夸今年和往年太不一样。孩子爸爸为了助兴,买了最大个的礼花,还有很多礼炮、鞭炮,快七十的老父亲也来了兴致,跟着女婿和小外孙一起放起了烟火。当巨大的礼花冲上夜空缤纷绽放的时刻,简单的幸福映在每个人的脸上。我又约了儿子小时候曾经照相的照相馆一起去拍全家福,父亲母亲、姐姐姐夫还有我们家一起,让那一刻的容颜在相片上定格。除夕晚上,我把全家福通过春晚公开渠道发到征集全家福活动的平台上,虽然明明知道我们的全家福没有什么特别的可圈可点的地方会入选展播,它太过普通就像沧海一粟,但我还是认认真真的盯着春晚看了一个晚上。春节里也看到了很多亲人,热情的姑姑姑父张罗着吃团圆饭。几年光景,大家的变化都不小:父辈们渐渐老去,同辈的兄弟姐妹们也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小辈们更像一茬翠绿的韭菜,欣欣向荣的长了起来唯一不变的,依然是那浓浓的亲情!最兴奋的当属孩子们,他们在大人的带领下,堆雪人、打雪仗,到大凌河里滑冰车,串亲访友,好不热闹!南方出生的儿子更是特别钟情于到河套里面滑冰车,每天一有机会就央我带去玩耍。我们租上好几个两座冰车,我带上母亲,老公带上儿子,还有姐姐和外甥女,我们进行滑冰比赛,那种感觉别提多兴奋了!我甚至听到经过我们身边的陌生人说:看,人家闺女带着那么大岁数的老太太滑冰,真幸福啊!由衷的笑颜也展现在母亲饱经风霜的脸上。岁月曾让这张脸用刚硬来对抗生活的艰难,岁月也让这容颜变得越来越仁慈与柔软。

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到了回程时刻。送我们走的早上,母亲早早的起来煮了饺子,姐姐姐夫也回到家里,送我们去车站。母亲的眼睛红红的,话也越来越少,我能感觉到她在尽力压抑自己的情绪。本不想让父母下楼相送,但是他们执意追了出来。为了不让母亲伤心,我想方设法扯一些没用的话题吸引她的注意力。我多想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但是我没有--因为害怕她太过伤感......我只是拉紧儿子的手,强忍泪水越走越快……这场景多么的似曾相识,我想起了我的姥姥……快上出租车的那一刻,在关上车门前,我远远的向母亲挥了挥手,我看到她孤独地站在小树下,哭的不能自已……回程的大巴上,电视里正在放映宋小宝的小品,我嘴上笑着,眼泪却不听话的滴下来……

    亲爱的母亲,分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这一程山高水长,但纵使跨越千山万水,我也争取常常回家来看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